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正文

高中数学话题论文2300字_高中数学话题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高中数学话题论文2300字_高中数学话题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

导读:高中数学话题论文2300字一直以来都是很多人都觉得不好写作的,而且现在论文写作的要求也愈发的严格了,这也导致了论文写作难度的增加,让作者们甚是苦恼不已,本文分类为高中数学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高中数学话题论文2300字范文大家参考


  高中数学话题论文2300字(一):微课在高中数学分层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摘要:高中数学是一门复杂的课程,高中数学需要学生有很强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需要耗费学生的很多精力。并且,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接受程度,老师很难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因此,微课视频教学和分层教学这两种方法的结合可以帮助高中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微课视频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理思路,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上课兴趣,使学生有更高的积极性;分层教学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老师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症下药,“因材施教”。这两种方法的结合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学习,使老师获得很好的教育体验,同时这种教学方法产生的效果,也符合新课程的需要。本文针对“基于微课的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探究”这一话题展开讨论,研究如何将两种教学方法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产生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数学;微课教学;分层教学


  引言


  微课视频教学和分层教学这两种教学方法的结合,对于促进学生的高中数学学习是很有帮助的。微课视频学习帮助老师在授课方面减轻了负担,也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分层教学不只是体现在课堂上,同时体现在课前和课后,帮助学生梳理上课知识点,督促学生及时进行课后巩固。微课视频教学和分层教学的结合,帮助高中学生更高效地学习,帮助老师收获一个高效课堂,符合新课程的目标要求。


  一、微课教学分层教学的概念与意义


  简单来说,微课即提前拍摄好的教学视频,视频的时长通常为10分钟以内,具有短小而精辟的作用,它涵盖了教材中的部分重难点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有利于提升高中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数学教师可以以实际课程需求基础进行微课资源的筛选,微课的播放使学生的视觉感官及听觉感官能够受到有效的刺激,从而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好奇心,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进行学习,以声色俱全的优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调动学生的情绪与感官,使复杂、抽象的数学知识以形象、具体、直观的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二、对于微课分层设计让学生课前预习


  对于老师来说,提前备课是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对于高中数学老师来说,更是这样。老师要在课前梳理好上课讲的内容,在制作微课视频的时候,要根据上课所学内容层层递进由简入深,将一般的简单的必须要学的内容放在前面,将那些困难的内容需要拓展的内容放在后面。微课视频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在正式上课前完成一个简单的预习,这样也有利于帮助学生一步一步学习,既满足了接受能力低一点的学生的学习需要,又满足了层次高一点的学生需要拓展需要攻克难题的需要。


  例如,高二数学一册的一章内容是“概率”,老师可以制作微课视频,简单介绍随机概率、概数的意义和性质等等这些知识点,让学生大概了解所学内容的一个思路。前面可以介绍简单的基础的书面知识,后面可以增加难度,给层次高一点的学生难度系数大的题,让学生了解并且掌握实际生活中所涉及到的概率问题。


  三、课堂上根据微课对学生分层教学


  老师给学生观看了上课前需要看的微课视频之后,在给学生讲授知识的时候,正常情况下是一定要统一教学的。但是,为了照顾到所有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老师在正常授课之后,课堂上要对那些接受能力差一点的学生进一步指导,根据微课视频,询问学生是否有不懂的地方,耐心讲述,帮助学生消化,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例如,在讲述高二数学人教版的“平面向量”这一部分内容时,数学老师给学生播放了微课视频之后,让学生自己做练习,然后老师可以在讲台下,去学生中间转转,询问学生是否有不懂的问题,保证基础层次的学生把基础知识搞懂,拓展知识根据情况去了解;确保层次好一点的学生,一定要弄懂基础题型,鼓励这些学生攻克难题,更进一步。


  四、微课分层设计帮助学生课后巩固


  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说,学习数学不只是在课堂上完成学习任务,还要在课后进行及时的巩固,做练习作业,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印象,不给接下来的学习造成阻碍。因此,老师要给学生制作微课视频,让学生完成作业,及时巩固所学内容。在制作微课视频时,老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来由简到难地制作其中的内容,使层次低的学生完成前部分的巩固内容,后面难的部分根据自身需要完成;然后要求层次高一点的学生完成全部内容,包括最后的难一点的部分,让他们吸收巩固探索。这样的措施可以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做好巩固,学好数学。


  例如,在讲述高二数学时,其中一部分是“不等式”,老师讲完了课上所讲的内容之后,给学生制作微课视频,让学生在课后根据这些视频进行知识巩固,学生也可以根据这些内容来辅助做作业,包括“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二元一次不等式的线性规划”等。微课内容由简到难,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完成相应的知识巩固和拓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如今教育在发展,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改革也在不断进行,学校和老师都在尽自己所能,改善教学方法,帮助所有学生在学习上和自身发展上取得显著的进步。教学上的分层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和学生自身对知识的接受程度来进行分层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充分照顾到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同时也体现了“因材施教”。微课视频教学也是当今课堂上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微课视频具有的耗时短和内容精简的特点满足了高效课堂的需要,同时也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结合微课视频教学与分层教学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学习,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符合新课程目标发展的要求,有利于老师收获高效课堂。


  高中数学话题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高中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研究论文


  作业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课堂教学来说,作业设计也是其中重要一环,设计得好的作业,对于学生来说可以有效地巩固所学知识,对于教师来说则可以有效地监测学生所学情况.因此,通过什么样的作业设计来让学生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值得每一个高中数学教师研究;也因此,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的有效性,也就成为高中数学教学研究的一个重点话题.


  笔者在知网等平台上以“高中数学作业设计”为主题进行了搜索,同时借助于自己手边的一些教学参考资料,通过初步的统计发现,对高中数学作业有效设计的研究,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思路上,也就是说教师更多的是从自身教学行为的角度,去思考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的.这样做的意义显然是明显的,因为作业设计原本就是教师教学的一部分,以优化自身的教学为出发点去考虑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应当是教师最为直接的选择.但任何事情都是辩证的,在关注教师自身教的同时,笔者认为也需要关注学生,要从学生有效地完成作业的角度,去思考作业设计,这样可能会让教师所设计出的作业更加具有针对性,从而推动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落地.


  一、高中数学作业设计“低效”现状


  坦率地说,完全立足于教师的教又或者是考试的需要去设计作业,那这样的作业必然存在“低效”甚至是“无效”(当然是对于部分学生而言)的情形,甚至于有些成功经验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说有教师提出以教材为中心,以高考为参照,按习题的难度组成的基础型、提高型的训练链,从知识体系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训练链也确实存在着训练学生解题能力的作用,但这种训练能力的方式常常有机械的嫌疑,由于这样的设计常常要用大量的所谓好题目甚至是高考原题来作为载体,因而有人明确提出:这种“大海捞针”的战术浪费了学生大量宝贵的时间,而由于学生对作业意图不能准确体会,从而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成了上课听讲课后完成作业的被动学习,也就谈不上作业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了.


  笔者在教学中对此深有体会,例如,在巩固“函数”这一概念的时候,有人设计了考查函数定义域、值域、求分段函数值这样的一些作业:判断函数f(x)=pagenumber_ebook=74,pagenumber_book=72的定义域为________;判断函数y=pagenumber_ebook=74,pagenumber_book=72的值域为________;已知函数f(x)=pagenumber_ebook=74,pagenumber_book=72那么f(f(3))=________.从知识巩固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教学设计是没有问题的,其中的前两题属于函数知识中的基础题,而第三题则属于对初学者具有一定难度的作业题目,将这三者结合起来形成的训练链,实际上有一些脱节,因为判断定义域与值域,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在课堂上已经进行了巩固,且其难度并非很大,因而无论是作为课堂作业,还是作为课后作业,更多地只具有重复的作用,真正的巩固效果有限;而第三题与前两题之间跨度有些大,这样的训练链实际上是起不到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作用的,因而也可以认为是低效的.


  基于这些现状,笔者想强调的就是高中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更多地应当面向学生去进行,尤其是在课堂上判断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而将原先准备的作业中的题目进行重新挑选与优化组合,这样更加能够保证作业的有效性.


  二、从“低效”走向“有效”的设计思路


  那么,如何从日常教学中出现的作业低效现象,走向真正有效的作业设计呢?笔者认为坚持上面提到的面向学生的要求,关注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特点,瞄准教学预设的目标,判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就可以保证作业的有效设计得以实现.


  以上面所举的“函数”概念巩固的教学为例,笔者在教学中注意到学生在理解函数定义域与值域的时候表现得比较轻松(这可能与此前的数学基础密切相关),而在函数计算的时候出现了一些困难,于是在作业设计的时候,更多的针对函数计算来进行,比如说在上面第三题的前面,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一道题目:已知函数f(x)=pagenumber_ebook=75,pagenumber_book=73那么f(3)=______.而在其后则设计了这样的一道题目:已知函数f(x)=pagenumber_ebook=75,pagenumber_book=73那么f(f(2))=______.


  这样,这三个题目(实际上是一组变式题)组成课堂上的作业,专门针对分段函数进行训练;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有循序渐进的体验,且在变式训练的过程中重复运用同一种解题思维——变式中的重复是有意义的,尤其是当学生找到解题规律的时候,变式训练作业就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笔者曾经做过比较研究,对所教两个班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作业设计:一个班用的是如上的变式作业设计,另一个班是采用的同样的三个题目,但是分段运用的,课堂上讲一个例子,课后作为家庭作业,还有一题则放在周末作业当中,结果在后面的测试当中,后一个班的正确率要比前一个班低20%左右,这说明变式类的作业设计还要考虑完成方式,在课堂上同时完成,学生的思维尤其是解题思维可以得到更为高效的训练.


  无独有偶的是,基于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去设计作业,也能够受到学生的欢迎,且可以在学生具有高度兴趣的情况下,产生解决问题的动力,这也可以认为是作业有效设计的重要思路.例如,在巩固“函数解析式”的时候,笔者基于这样的一道题目:现有一批材料可以建起200m的围墙,如果用这些材料在一堵墙边围成一个矩形场地,如设与墙垂直的长度为xm,请写出该矩形的面积S与x的函数解析式.


  这个问题取材于生活中常见的情形,同时又具有鲜明的数学内涵,因此学生可以在解决生活问题的心理环境中,完成数学世界里的函数解析式求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笔者在将此题作为课后作业布置给学生的时候,省去了原来题目中的图形,也就是说让学生自己去画图,这样学生必然就会基于生活中的理解,去构造图形,这是一个数学抽象过程,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后再设计一道变式题,即在原题的基础上,给出新的条件“如果用同样的材料隔成2个(3个)面积相等的矩形”,同样要求学生写出解析式,则可以跟上面的例子一样,起到巩固学生解题思路的作用.


  三、有效的作业指向学生的思维


  总结如上两个例子可以发现,高中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其有效应当体现在对学生有真正的促进与培养作用上,站在学生的角度,认识到学生的实际水平与可能水平,然后在保持兴趣激发的基础上去设计作业,并通过学生作业后获得的成就感来形成成就动机,以驱动学习与作业的进一步进行,这才是有效作业设计的本来含义.因此可以认为,高中数学教学中要探索作业设计的新道路,既要用更丰富的形式、更自由态度来进行作业设计,以设计出新颖、有趣、高效的新型数学题目,让学生能够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数学作业的完成中,对完成作业保持积极态度,才能有效在作业中帮助学生完成巩固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的教学目的;同时更加要面向学生的思维,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去设计作业,这样才能让学生的作业变得更加高效.


  如果从思维的角度分析上面两个例子,其实可以发现笔者设计的初衷,那就是无论是变式思路的确定,还是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而且在优化学生完成作业的时序等要素时,本质上也是让学生在作业完成中的解题思维能够得到重复与巩固.最终总结一点:学生的思维要想在高中数学作业中得到激活,既要关注学生面对作业时的心理状态,比如说有没有作业动机等,同时又要关注学生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微课等形式,在班级群中进行适当的点拨(当然这是相对于课后作业而言的),这种即时的帮助也可以视作作业设计的一部分,值得教师选择并运用.


  以上是笔者立足于学生视角尤其是思维培养的视角,对高中数学作业有效设计进行的一些浅显思考,经验所限,谬误难免,还望同行批评指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