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正文

教育学原理方法思考的启示研究论文(共4篇)

教育学原理方法思考的启示研究论文(共4篇)

教育学原理当中的教学方法其实也都是为了能够完成教学任务而进行采用的一种方法,它主要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

教育学原理当中的教学方法其实也都是为了能够完成教学任务而进行采用的一种方法,它主要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本文就整理了关于教育学原理的论文范文,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教学中小合作学习模式研究


  战燕、孟庆燕、马成昌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方式,是通过合作的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极大地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时,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一、小组合作学习法的产生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按班级人数多少将学生均等地分成几个小组,然后各组之内的同伴相互交流、讨论、思考、合作,共同完成某一学习课题。各组之间相互分享经验与成果。简而言之,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种学习组织形式和课堂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总体成绩评价和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


  小组合作学习法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的成果,并逐渐形成了一种较为完整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因其实效显著,受到世界各国教育界的推崇,并成为了一种主流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目前,小组合作学习已经在美国、加拿大、以色列、德国、澳大利亚、荷兰、日本等几十个国家中小学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运用。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法的意义


  (一)丰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一,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形式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教学体系,改变了过去过于强调灌输学习的现状,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民主性特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人格地位是平等的,教师不再处于课堂的支配地位;同时学生间也是平等的,因为学生在小组中只是分工不同的协作关系,而不再有优劣之分。教师在小组合作中是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启发者、合作者促进者。第二,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赋予了课堂无限的活动空间。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仅仅是指导者,学生们能够真正走上讲台,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


  (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课堂教学中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本质上是一种集体的自主学习,小组的合作交流以个人自主学习为基础。小组合作学习恰好营造了一种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组内的每名学生按个人能力和专长进行分工,相互切磋,发挥各自的优势。这样使得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彰显,进而产生求知欲望,将学习当作乐趣,最终进入学会、会学和乐学的境界。组内学生在对知识的探索过程中,通过理解、认知、质疑、创造、体验、交流和表现等一系列的活动,不但学到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将合作学习的外在要求转化为学生自发学习的内在动力,促成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自觉、自主地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及小组合作学习成果负责,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理念,在教学中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而且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须转变教育观念和角色,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从而促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小组合作学习提倡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这种教学形式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同时,有利于和谐、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在学习小组中就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开展活动,进行互助互学,这有利于融合课堂中的人际交往资源,并将学生之间的互动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学生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互相激励,共同提高,从而取得整个团队成功和进步。


  (四)有助于因材施教,挖掘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克服以前教学过程中的教育覆盖率不高、学生的实践锻炼机会不多、训练不够充分的缺点。能逐步改变学生惰性较强、懒于开口、过分依赖的被动学习态度。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素质等方面相互沟通,相互认同、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小组成员之间协商、争论、互相启发、完善或重组自己的认知结构,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学习方式还可以解决个别差异,缩小两极分化,有助于因材施教,大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小组合作学习法的具体实施


  (一)课前动员,提高认识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主干课,在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的地位,其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本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教师在正式开课之前,要把有关该课程的重要性以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跟学生阐释清楚,告诉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法是一种既有趣又能学到知识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明白小组合作学习法对于学好该门课程的意义。使学生认识到要想学好本门课程,必须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熟悉和掌握小组合作学习法的操作流程,发挥好每个人的特长,积极讨论,凝练观点,认真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之中,不能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可有可无,于己无关,而是应该意识到个体只有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才能成长的更好、更快。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没有优劣之分,有的只是分工的不同,要使小组产生最大的合力和凝聚力。


  (二)合理分组,明确职责


  合理的分组及职责的明确是小组合作学习法成功实施的必要条件。首先,关于分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目标应具有合作性的结构,它既要实现学生在认知上有所发展,也要保证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成长。通常情况下小组合作学习法采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方式,即把在性格、兴趣、学习能力、个人特长等方面存在差异和互补的同学分在一个小组,以做到优势互补,也就是“组内异质”;全班各小组的实力基本相当,即“组间同质”,“组间同质”为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奠定基础。其次,关于小组人数的问题,普遍认为4到6人是比较合理的分法,但从教学实践过程来看,笔者认为每个小组8个人比较合理。再次,小组分工问题。为实现小组协调与和谐发展,必须明确各小组成员的任务和主要职责,要根据学生特长和优势,分配相应的任务。最后,关于小组长的问题。由于一个组内的学生相对较多,并且大家的资质能力有差异,此时,选出一位认真负责、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小组长显得尤为必要。小组长必须具备一定的奉献精神,并且集体荣誉感强,有威信、有责任心,能负责起整个小组的运行,能熟悉组内成员的特长,协助老师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必要情况下,要自行调整小组成员的责任分工。为避免出现工作内容单一、小组成员懈怠的情况,小组内成员可以轮流尝试不同的责任分工,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三)分析教材,把握合作契机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教学交流全面、充分地开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和谐、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另外,小组合作学习提倡充分开发课堂中的人际交往资源,建立全面完整的教学交往结构,并将学生之间的互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整个教学过程中一种十分重要的互动方式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倡导者们认为:“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都更强有力。”这种乐观态度与传统的教学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小组合作学习主张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这样一来,学生由于主体性得到了彰显,自然会产生求知欲望,会将学习当作乐趣,最终进入学会、会学和乐学的境界。


  (四)全程陪伴,随时指导


  小组合作学习法的成功实施,要求教师必须及时转变传统观念,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协调者和引导者,帮助和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授课对象是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刚刚从高中学习和生活中走出来,还没有完全脱离高中的学习模式,因此,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陪伴与指导显得尤为重要。小组合作学习将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协作加以整合,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实施者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体的能动性,以此达到教和学的统一和教为学服务目的。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还应该加强对学生合作技能和方法的指导,以及对班级合作学习的整体掌控,如小组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时,给予及时的表扬,小组任务不清楚时,要耐心地向学生反复说明小组任务、内容及操作程序,并且要做到随时解答学生的各种困惑和疑难问题,扫清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障碍,肩负起学生自主学习的陪伴者和指导者的职责,以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有效开展。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任课教师只有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进一步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知识,在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最终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第2篇:教育学原理对教育技术学的启示


  陈小民(宝鸡文理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陕西宝鸡721007)


  摘要:简要阐述了教育学原理的内容,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教育学原理对教育技术的启示,并对教育技术人员加强教育学原理的学习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教育学原理;教育技术学;教育


  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一直受制于理论体系的不完善。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教育学理论的相关内容。教育技术学界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的二级学科。然而,目前较为尴尬的情况是教育技术学的从业人员及在读学生对于教育学的相关知识缺乏基本的了解和掌握。因此,教育技术学界加强教育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既具有重要意义,又具有迫切性。


  教育学原理是教育学科的基础性课程,是教育科学的在读学生、从业人员及科研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必备课程。同样教育学的二级学科教育技术学的从业人员及在读学生也有必要加强教育学原理的学习。正是考虑到笔者在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从事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专业背景,笔者近一年来对教育学原理这门课程及相关知识内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学习和总结。本文正是笔者学习和反思教育学原理及与教育技术相关关系的心得体会,笔者在对教育学原理深入剖析的基础上,阐述了教育学原理对教育技术的启示,提出了教育技术人员加强教育学原理学习的若干建议。


  1教育学原理内容概况[1]


  笔者学习教育学原理主要阅读的是胡德海教授编撰的简缩本教材《教育学原理》,因此对教育学原理知识内容的阐述也主要以该书为参考


  胡德海教授的《教育学原理》共包括四大部分:教育学概论、教育基本理论、教育活动和教育事业


  第一篇教育学概论主要是从系统全面的角度阐述教育学的概念、性质、任务、体系、基础、发展历史、科学研究等。胡德海教授认为教育学就是教育科学,是诸种教育学科的总称,教育学是以教育为独立研究对象的知识体系和科学体系,是研究一切教育现象的学问。教育学的体系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次,宏观层次是理论教育学,中观层次包括部门教育学、边缘教育学、教育活动与过程,微观层次为应用教育学。教育学基础包括教育学的实践基础、理论基础。教育学历史方面,胡教授认为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教育现象。教育学科研究对教育学科学研究的含义、方法、过程等作了全面的阐述。


  第二篇教育学基本理论对教育的起源、存在和发展、形态和本质、功能和地位、自我教育等做了讲述。对于教育起源的论述,胡教授强调了教育起源于人类劳动的观点。教育的功能体现在对个人和对社会两个方面。自我教育是人类文化的另一种传承手段。


  第三篇教育活动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和教育手段四大部分。教育者部分主要是对教师的概念、职责和素养的讲述。受教育者部分则对受教育者的特点、受教育的必要性、人的发展和天赋做了论述。教育形式和手段部分还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做了阐述。


  第四篇教育事业包括教育事业及其目的和结构、教育与社会、教育事业的管理、教育事业管理法制化、教育评价等。教育事业的目的在于提高全民族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素质,培养和造就社会、国家所需的各类人才。教育和社会包括教育事业和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的关系。教育事业的管理和法制化包括西方及我国对教育事业的组织和管理结构及其立法和法制建设。教育评价部分包括教育评价的发展过程、性质、作用、原则、步骤及教育评价制度等。


  2教育学原理对教育技术的启示


  2.1准确界定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定位


  仪式、表征、变迁与功能:一个汉族村落丧葬活动的人类学考察……………………………………………………徐俊六(17)


  2.2为构建本土化教育技术定义提供了思路


  我国的教育技术定义主要是采用美国AECT定义,AECT94定义认为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其后,AECT05定义认为,教育技术是指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从上述AECT定义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美国教育技术的定义更多的是一种行业标准或者规范,准确地说是一种技术性的行业规范,缺乏学术意义上的完整论述,且整个定义都没有提到教育、教学等核心概念,虽然学习也属于教育范畴,但我们认为学习毕竟不是和教育教学等同的概念,将学习作为教育学科研究的核心范畴较为不妥。如果简单地采用AECT的定义,很难在教育学体系中找到合理定位,同时在定义与我国教育技术学科的研究范畴和教育技术事业等都有一定的出入。我们可以试图借鉴教育学原理的知识,从教育活动的教育形式和教育手段出发,给出教育技术学的定义。笔者认为教育技术定义可以表述如下,教育技术是通过对教育形式和教育手段的提升、改造创新,从而提高、重构或创新教育活动,最终实现提高教育效益、效果、效率的目的。


  2.3为教育技术学科研提供了重要启示


  教育学原理的学习为教育技术的科研工作提供了重要启示,通过教育学原理的学习,我们认识到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尤其是教育活动和教育事业的一门科学。教育学深入地抓住现实生活中的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能够以客观存在的教育现象为对象,以解决教育问题为出发点,以改善教育实践活动为目的。同样,作为教育学二级学科的教育技术在改善教育实践活动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通过分析以往的教育技术科研活动,我们也发现,教育技术学科对教育中的“技术活动”关注的较多,而对于教育现象则关注较少,比如,我们对教育活动和教育事业缺乏系统全面的理解和体会,对教育活动和教育事业中的相关现象缺乏系统研究。典型的做法是教育技术的研究人员通过信息技术、广播电视等技术手段设计、开发了一套用于教育教学的平台、系统或工具,但我们缺乏对该系统、平台或工具在教育活动中具体实施效果的系统关注,也就是我们仅仅提供了一些技术性的工具和平台,但究竟平台和工具的后续效果如何,则缺乏研究或者是研究甚少。此外,对于技术性的平台和工具的开发和设计不仅仅是教育技术人员的专利,同样一线教育工作者或其他人员也开发了此类的工具,但对于此类工具的使用流程和使用效果,我们似乎也很少问津,我们似乎更在乎自己设计和开发的技术成果,而对于其他人员开发的类似成果缺乏有效关注,或者说缺乏有效研究。教育学原理的学习启示教育技术人员应该更多地兼顾对一切教育现象尤其是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的教育现象给予更多关注。


  2.4为教育技术理论体系建构提供参考


  对于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位问题,以往的著作中仅仅提到教育技术是教育学下的二级学科,该提法较为抽象和笼统,究竟教育技术学属于教育学一级学科下的哪个层次和位置,则鲜有人论述。通过教育学原理的学习,笔者认识到教育技术学位于教育学体系中的中观层次,属于教育活动与过程范畴,与教学论、课程论等同属一个层次。教育技术学关注的是教育活动和过程中技术性的内容和现象,包括教育活动和过程中的现代化的技术性资源和过程的设计、开发、管理、应用和评价等。教育技术应该更多地在教育活动中的教育形式和教育手段上下功夫,充分发挥自身学科的技术优势,通过对教育手段和教育形式的提升和创新,实现教育效益、效果和效率的提升。此外,笔者还认为,从技术化理解的视角教育技术学可以纳入教育学体系中的微观层次,与教育管理学、教育统计学、教育评价学等同属于应用教育学,着重研究教育领域里的现代化的技术性问题和现象。


  3教育技术人员加强学习教育原理的建议


  3.1加强教育学基础性知识的学习


  教育技术学的从业人员及在读学生应该全面加强教育学基础性知识的学习。教育技术从业人员应该对教育学基础理论、科研方法、发展历史、学科现状及热点话题等有所掌握和了解,尤其对教育活动和教育事业能够有教育技术视角的独到理解和把握。通过教育学基础性知识的学习,不断丰富自身教育技术学的,强化自身解决教育技术问题的技能。笔者认为,只有掌握教育学的基础知识,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也才能更好地在科研和工作中把握自己所从事的研究和工作,也才能更好地将自己的研究和工作更好地与社会现实或教育实践相结合起来。


  3.2强化对教育现象的关注和研究


  教育技术属于教育学范畴,教育技术关注的也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技术领域人员就应该深入教育一线更多地考察、观察和调研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有针对性地对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从教育技术视角提出解决方案和对策思路,避免单纯的技术开发视角。笔者并非否定教育技术人员关注技术开发的做法,而是认为仅仅关注技术问题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教育技术。教育技术人员应该深入教育一线考察、观察和调研教育现象,在实践中体会、总结和发现教育问题,针对现实需求,开发出教育领域教师和学生及其他教育工作者用得上、喜欢用的成果和产品。


  3.3提升教育学科的基础科研能力


  教育技术学科的研究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借鉴于教育学科。教育学科相对教育技术而言,学科成熟,研究方法也较为完善和成熟,拥有较多的标志性、经典的科研成果供我们学习和借鉴。通过学习和分析经典性的教育学科研究案例,向教育学领域的标志性专家学者学习,对于提高教育技术人员的科研能力具有积极意义。因此,我们不应拘泥于教育技术学科的学科范畴,应该关注教育学领域的科研活动,学习、分析和研究经典性的科研成果或案例,加强教育学领域的基础性科研能力。教育学科科研方法和知识的系统学习必然为教育技术从业人员从事教育技术学科研工作提供宽厚的知识和基础,同时为教育技术人员创新研究方法提供基础和源泉。


  3.4深化与教育学二级学科的交流


  教育学体系下有高等教育学、中等教育学、初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学论等二级学科。教育技术作为教育学下的二级学科应该加强与教育学下的其它二级学科的交流,共同丰富教育学理论和知识。目前,我国教育技术学的一个窘境就是教育技术学还没有被教育学领域的其他学科所认识和认同,虽然教育技术属于教育学范畴,但教育学领域的很多专家学者、学生、工作人员等对教育技术还知之甚少。教育技术人员应该更多地加强和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经济学、课程教学论等二级学科的交流和学习,通过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学习相关课程、参与课题研究等活动不断加强与二级学科交流的广度和深度。


  通过教育学原理知识的学习,笔者对教育学的基础知识有所掌握,对教育领域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有所了解,也可以应用教育学的相关知识解释和分析教育问题,同时对教育技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体会。这对于自己今后从事教育技术科研和工作无疑是最大的收获。通过学习,笔者进一步认识到教育技术人员加强教育学知识学习的重要性,期待教育技术人员更多地关注教育学相关知识的学习。


  第3篇:教育原理和教育学原理的思考


  刘晓琴(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68)


  摘要:教育原理和教育学原理同属于教育学的一门基础学科,长期以来存在着教育原理和教育学原理的概念的混乱,本文试图从内容和要素两方面对其进行简单区分。


  关键词:教育原理;教育学原理


  一、关于教育和教育学的定义


  在资料室笔者翻阅了20多本教育类的教科书,其中对教育这一概念的界定就多达数十种,作者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给教育下了定义。其中叶澜认为:“教育是有意识的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1]袁振国在《当代教育学》中把教育定义为:“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学校教育则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他们发生某种变化的活动。”[2]《新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教育》卷里提到:“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凡是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使之养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无组织的,系统的或零碎的,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教育这个词,有时还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同义词使用。”[3]在这些描述性的定义中,教育一词已有三层含义,广义的、狭义的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同义语,这三层含义是我国内通用的。笔者比较认同的解释是:教育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培养下一代的活动,教育起着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积极影响以及为社会和国家培养接班人和建设者的作用。


  1980年出版的巴班斯基主编《教育学》认为:教育学是关于教育的科学。20世纪60年代,我国编的教育学里对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作了新的论述: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及规律。教育学的研究问题有:教育的本质、教育目的和方针、教育制度、教育中各项工作的任务、过程、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教师及学校管理的领导。教育学的任务是要从客观的教育现象和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去揭露它的规律。概括说来,教育学主要从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教育与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等方面去研究教育工作的规律。[4]袁振国主编的《当代教育学》也认为“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5]”笔者认为:教育学是教育学科群中的基础学科,是专门研究教育的一般事物和活动,探讨教育的一般规律,对教育实践起着理论指导作用的一门学科。教育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社会活动,教育学是伴随着教育这一现象发展起来的理论体系,没有教育这一现象的产生就没有教育学的这一学科的诞生,教育学是围绕教育这一主题、研究教育问题、教育现象和教育事实的学科。


  二、关于教育原理和教育学原理的含义


  认识了教育和教育学是不同的概念,那么,教育原理和教育学原理的关系如何?要认识这个问题的前提条件是首先认识“原理”的内涵。“原”“理”两字在《辞源》中均有多种注释。“原其中有水源,根本和推其根源之意,理其中有文理,条理和道理,法则的解释。”[6]综合以上的解释,原理就是根本的、原理的道理和法则。在西方语言中,原理一词在英语中是principle,principle在英汉英大词典的解释有三个:“原则,原理,一般因果规律,如政治经济学原理;人为形成或规定的原则,规则,准则,如根据原则我拒绝接受他的邀请;是物理学、机器运转等的基本原理,如阿基米德原理”。[7]根据教育原理和教育学原理中的原理,显然是我们应当取第一个解释:一般因果规律。教育原理和教育学原理中的“原理”笔者认为应取第一个解释,当中原理是“带有普遍性的、最基本的、可以作为其他规律的基础的规律: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8]


  教育原理即为教育的原理,根据我们对教育和原理的定义,将二者的意思结合起来,教育原理就可以理解为关于教育人类这一培养或者影响人后代的社会活动的道理和规律。教育原理是人们关于培养或者影响人的基本观念,基本思想学问,是人类对教育知识的认识,教育实践,教育经验的分析和综合所得出逻辑结论,也是指导人们开展有效教育活动的基本理论。正如石忠仁主编的《教育原理》定义教育原理为以最一般的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或者说研究教育中最一般性问题的科学。它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对教育基本规律的阐述和揭示,为具体学科提供最一般的理论指导。教育原理在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本理论学科的地位。[9]


  同样的道理,如果把教育学原理也理解为教育学的原理的话,那么教育学原理就应当理解为是关于教育学这一学科的相关规律和道理。教育学原理是关于教育学观、教育学思想的学问,是对人类教育学知识、教育学实践、教育学理论研究所得出的成果,基于一定的哲学世界观理论和某些相关基础学科的成果所作的理论概括和总结。


  三、教育原理和教育学原理比较辨析


  (一)内容比较辨析


  除了教育原理和教育学原理的定义不同之外,它们的主要内容也不同。对5种“教育学原理”教材的内容进行整理,其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和所占比例统计结果表明:“教育学原理”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元教育理论、教育本质、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目的、教育的历史演进、教育与人的发展、教师与学生、教育制度、教学、德育。对13种“教育原理”教材的主要内容的整理分析结果显示,其中“教育原理”的主要内容是:教育目的、教育本质、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制度、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师与学生、教育的历史演进。对比教育学原理和教育原理各自的主要内容可以看出,两个概念存在着惊人的一致性,其研究的重点都集中在:教育的本质、教育的历史发展、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师与学生等主题。它们的主要内容有重叠的部分但又不完全相同,说明教育学原理和教育学原理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可将二者视为等同。


  (二)要素比较辨析


  教育的构成要素主要有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是从事学校教育活动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加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是直接的教育者。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他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它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教育学是一门独立的学问,学问的构成要素包括对象、形式和体系三个要素,那么由此得出教育学的构成要素主要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表达形式和教育学的体系。学问受到活动和环境的影响和作用,也即教育这一活动会对教育学产生影响和作用。既然教育和教育学是不同的,研究教育现象和研究教育学现象得出的结果也是不同的,即教育学原理和教育原理不是两个等同的概念,我们不能将其混为一谈,视为等同。


  第4篇:从高等教育学原理谈高考志愿填报方法


  陈麒,李华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的准入机制仍是高考,莘莘学子若想进入理想的大学并学习理想的专业,不但要尽力考出好成绩,还要科学合理地填报高考志愿。用高等教育学的几个基本原理分析了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点,探讨了学科与专业的关系,解析了填报高考志愿的原则与方法。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原理;高校与专业;高考志愿;填报方法


  在高考志愿填报中,高等教育作为考生进入社会之前的一个重要阶段,科学地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对于处理好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认识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的规律是填报志愿的前提,高等教育对于社会发展表现出三种状态:一是适应于社会发展;二是与社会发展相对同步;三是超前于社会发展。


  一、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基本特点


  (一)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适应性


  社会发展取决于综合因素的作用,教育是其中的一个要素。所以,高等教育对社会发生作用首先必须满足社会要求、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状况不断调整自身发展的内容和方向


  以适应性为例,地方高校必须适应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那么相应的科学研究与学科发展均需要围绕地方经济发展,以此实现双赢。例如江西省是稀有金属大省,江西理工大学的优势学科集中在采矿工程、金属材料工程等学科上,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与此相似的学校如太原理工大学的优势学科则集中在金属材料工程、采矿工程、勘探工程等学科上,同样是为了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山西是一个产煤大省,有志于进入相关行业工作的考生,可以重点考虑填报与行业发展结合紧密的相关高校,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正因为相当多的高校与行业、区域经济具有紧密的关系,因此考生可利用高校的行业背景选择适合自我职业规划的高校与专业。


  (二)高等教育相对社会发展的稳定性


  高等教育中有一些可变的因素,也有一些不变的因素。如教育的内部规律、基本原则、基本功能,各高校都有自身的办学指导思想、发展定位、办学风格和特色等,这些都是不变因素;外部条件、发展速度、规模、专业和课程设置等都属于可变因素。


  就稳定性而言,教育是一个“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过程,优质的大学教育需要历史的积淀,无论是优秀的教师,还是良好的教学经验,都需要长时间积累。对于考生而言,在不明确专业发展方向的情况下,选择历史较为悠久的专业,更容易获得优质的大学教育,即使不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在大学阶段获得良好的学习方法、得到师德高尚的老师的指导、受到优秀大学文化的熏陶对将来的发展仍然是非常有益的。例如全国各高校开设最早的专业大都是这所高校最强的专业,或具有硕士点、博士点、国家级重点学科等,填报这类专业虽然不能保证就业对口,但是选择这类专业等于选择了某个高校最优秀的教育资源。


  (三)高等教育发展的超前性


  科学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凸现出高等教育的独特价值,高等教育应该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但是,高等教育见效周期较长,如果总是忙于适应社会发展,必然总是滞后于社会发展。


  就超前性而言,以基础学科为例,往往基础学科的就业情况是比较差的,比如数学、物理等基础性本科专业,因为基础学科的本科教育首先是为将来的研究打基础,其次是培养具有科学研究能力与创新精神的科研人员,其目的不是为了本科毕业后立即就业,它的教育目的、内容、手段均具有超前性,因此,考生对基础学科的选择要与自己的大学教育规划结合起来,避免规划与选择的冲突。就数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而言,现在的就业压力是相当大的,但是,数学类专业的本科生考研最容易受到硕士生导师的青睐,在理工科、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上大多以数学为基本工具,数理学科相关专业的人才具有进入科学研究领域较低的门槛。因此,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未来规划在研究型专业与就业型专业中做出恰当的选择,避免大学毕业时就业的尴尬。


  从高等教育与社会的三个基本状态——适应性、稳定性、超前性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三个填报志愿的基本方法:(1)结合职业规划选择具有相关行业背景的高校;(2)选择高校中历史比较悠久的专业,或者选择历史较为悠久的高校;(3)结合未来的规划选择学科与专业。


  二、从学科与专业的关系看科学填报志愿


  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高等院校进行调整,学习苏联的高等教育体制,引入了专业(俄文Специализировано)的提法。所谓专业,一般指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分工和科学技术学术分类需要而划分的学业门类,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结构。高校的专业是社会分工、学科知识和教育结构三位一体的组织形态,其中,社会分工是专业存在的基础,学科知识是专业的内核,教育结构是专业的表现形式,三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在高等学校,专业的提法既有行政性意涵,又有学术性意涵。从学科知识的角度看,专业是学科的细分,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必然要随着学科和社会分工的变化而变化。一个专业的性质,由它的培养方案、主干课程、核心课程所决定。专业的特色,由它所在高校的学科特色和适应经济社会的特色而决定。结合考生个人的特点,在专业选择时应该重点考虑以下三个要素:


  (一)社会分工与专业的关系


  笔者认为社会分工是现代社会不同行业的发展和交融的过程,行业是社会分工的承载体,因此,考生在选择专业时,对行业的考虑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专业或者高校的选择意味着行业的选择。事实上,大多数高校都不是孤立进行教育活动的,几乎每所高校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行业背景。所谓行业背景,就是某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个职能上与某个行业的结合。比如重庆大学的电气工程专业在发展过程中与电力行业紧密结合,在人才培养方面,大多数毕业生都进入了电力行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分为六个方向,即电机、电力系统、高压传输电、电力传动、电子电工建筑智能电气,以满足重庆市乃至国家电力行业的人才需要;在科学研究方面,电气工程学院以高压电研究为特色,结合电力行业的最新科技需求,服务国家行业的发展。学科专业发展与行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不仅符合高校自身的发展规律,也有利于行业与高校共同发展。考生通过对社会分工的认识来选择合适自己的行业与职业,将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这符合人与社会辩证统一的发展规律。


  (二)专业的学科内涵


  学科与专业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专业是在一定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构成的,离开了学科知识体系,专业也就丧失了其存在的合理性依据。由于学科和专业划分的标准不同,因此,学科和专业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两者之间具有不可替代性,学科与专业所追求的目标是不同的。专业是学科承担人才培养职能的基地,学科是专业发展的基础,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一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如何,取决于其学科、专业水平,因此不难理解各高校都有自己的学科特色与学科结构。


  以重庆大学与四川大学作对比。重庆大学在传统工科专业上更有优势,工科专业覆盖面广;除了化工水电与材料等学科外,四川大学的传统工科专业相对处于劣势,但文科、历史科、理科更有优势,如博物馆学、民族学、考古学、数学、化学等学科。必须提到的是,专业的学科内涵只有落实到某一所高校才有意义,就专业本身而言,学科内涵是没有意义的,不同高校的相同专业的学科内涵是不同的。实际上,专业与学科的关系是专业与高校的结合点,也即专业的学科内涵。考生可以利用不同学校的学科内涵选择适合自己的高校,选择更为优质的专业教育。


  (三)专业培养方案与个人特质的关系


  由于每个专业都有对课程内容的要求,都有对应的职业与行业,都有对学习者的个人特质要求,因此,考生在选择专业时,必须考虑专业的培养方法、培养内容、培养目标是否适合自己。如自动化专业主要是以计算机软件、硬件的课程内容为主,将来的就业范围较广,不仅在新兴的信息行业中有大量需求,而且在传统的机械行业中也有大量需求,要求学习者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数学应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并且要耐得住寂寞。个别专业还有对性别和身体的要求,如石油工程与采矿工程只招收男生,军事学对考生的眼睛与身高有要求。因此,考生应积极搜索理想专业的相关信息,以适应大学的专业教育与未来的专业工作。


  三、结合高等教育学原理填报志愿的原则与方法


  填报志愿是一个信息决策过程,是搜集信息、使用信息、判断信息的集合。每年大量的志愿填报失败大多是在信息决策过程中出了问题,比如不知道怎么搜集信息、不能统一信息来源等。在拿到足够多信息的前提下,只有采取科学的信息决策方法,才能得到最满意的信息决策结果。


  笔者认为填报志愿的方法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分数决定学校层次;(2)兴趣爱好、职业规划、行业规划决定专业、学科;(3)理科学生专业选择优先学校选择,文科学生学校选择优先专业选择;(4)根据学科或者专业评价确定学校群;(5)根据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风险控制策略。


  总之,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个极具技术含量的工作,就大多数考生而言,仅仅依靠自己和家长的微薄力量是难以解决问题的。国外学校的社会工作发展较为成熟,每所中学都有专门的社工为学生服务。我国要学习和借鉴国外的经验,需要社会培养相应的社工人员来衔接中学教育与高等教育,以弥补中学教育中所缺失的部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