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策略
- 实用文档
- 2021-07-06
- 397
小学与幼儿园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教育阶段,教学是否能顺利衔接对儿童后继的学习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而数学是逻辑性很强的科学,对学习的连贯性和系统性要求很高,如果在教学中幼小转变...
小学与幼儿园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教育阶段,教学是否能顺利衔接对儿童后继的学习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而数学是逻辑性很强的科学,对学习的连贯性和系统性要求很高,如果在教学中幼小转变的“坡度”太大,容易对儿童的数学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显得十分重要。基于此,笔者分析了小学数学与幼儿园数学的差异,据此提出幼小衔接背景下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教学策略,为小学数学的幼小衔接工作提供一些思路。
1小学数学与幼儿园数学的差异
如表1,对比《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发展指南》)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幼儿园和小学的数学教育目标可以看出,第一,幼儿园数学把“幼儿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有用与有趣”放在第一位,小学放在第一位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反映了幼儿园数学教育重视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体验,而小学重视数学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第二,幼儿园数学教育对幼儿的要求以感知和理解为主,小学则要求学生获得相关知识,能运用数学思维方式思考以及增强问题解决能力。可能源于幼儿逻辑思维刚开始萌芽,幼儿园数学以启蒙为主,小学生逻辑思维开始发展,小学数学重视数学教育的学科性。
表1幼儿园与小学数学教育目标对比情况
注:资料来源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1.2教育内容:内容互有重合,小学结构性更强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发展指南》的描述,幼儿园数学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数、量及数量关系,形状与空间关系,数学方法的运用三个方面。依据《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育内容包括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实践四个方面。对比可见,第一,幼儿园与小学数学教育内容存在许多重合的地方,小学的数与代数包含幼儿园的数、量及数量关系,图形与几何包含幼儿园的形状与空间关系,小学的综合实践与幼儿园的数学方法的运用目的相似。第二,小学数学教育内容在幼儿园的基础上有所扩展和细化,难度加深。小学数学内容增加了代数、统计与概率等内容,知识的结构性也更强,有相对完善的数学学科体系。即使有与幼儿园相同的数学内容,幼儿的学习只要求对数学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获得一种体验,而小学生的学习是为了掌握系统的知识体系,难度更大。
1.3教育方法:小学强调课堂教学,幼儿园重视游戏与生活
已有研究[1-3]显示,幼儿园的数学以低结构化、幼儿中心的活动为主,重视游戏与生活对数学教育的作用;小学数学以高结构化,教师中心的教学为主,强调课堂教学和课后的练习。具体表现为,第一,幼儿园经常以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玩中学习数学。例如教幼儿学习10以内的数字,先让他们学习数字儿歌:1像铅笔能写字,2像天鹅水中游,3像耳朵听声音等。小学教学方法以讲解法、练习法为主,在课堂中极少见到游戏活动。第二,幼儿园推崇“一日生活皆课程”,强调幼儿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小学虽然也强调教学与生活相联系,但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注重将教学内容灌输给儿童,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较之幼儿园少。第三,作业方面,幼儿园以操作性、趣味性数学作业为主,小学大部分为书面数学作业。
1.4教育评价:幼儿园侧重评价课程,小学重视评价学生
第一,评价对象上,幼儿园数学侧重评价课程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小学重视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幼儿园评价是为了解所提供的数学课程是否适合幼儿,是否达到相应的教育效果,以便调整和改进工作,提供更加适宜的帮助和指导。小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第二,评价侧重点上,幼儿园以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为目的,幼儿的学习兴趣和需要是评价重点。小学数学评价重视学生知识和技能够掌握程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为首要评价内容,其次是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评价、情感态度的评价。第三,评价方式上,幼儿园数学评价综合采用观察、谈话、作品分析等多种方法,自然地伴随着整个数学教育过程。小学数学教育评价以书面测验为主,考查学生课程目标达成状况。
2幼小衔接背景下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教学策略
一个班级新生具有不同的幼儿园数学教育背景,各种数学学习经历所呈现的是有些学生的数学学习“吃多了”,有些则是“没吃过”。忽视这些数学经验差异,直接按照小学教学大纲已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规范来要求学生,就可能出现学生的数学学习“吃不饱”和“吃不了”问题。因此,一年级数学教师开学首先就需要通过问询、简单的测试等途径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经历、学习水平、学习类型等经验基础,并对学生进行适当分层;其次,合理调整、删减、合并数学教育内容,例如删减简单的计数与运算等与幼儿园重复并且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此外,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学习速度慢的给予及时的关注与帮助,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对于学习速度快的学生,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和思维空间,指导他们阅读,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2.2实现数学课程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有用
幼儿园数学强调幼儿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幼儿从小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数学对生活的重要性。在小学延续这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助于儿童更好适应小学生活,因此,教师需要做到:第一,实现数学知识生活化。从学生身边熟悉的、有趣的事物中选取学习素材,使他们体验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的感觉,体会到数学的作用。第二,做到课堂教学生活化。改变“灌输型”教学模式,将丰富多彩的生活引入数学教学中。例如学习《分类》,可以创设垃圾分类情境,要求学生按照是否可回收、垃圾质地、颜色等不同标准分类,使学生在具体生活任务中学会分类。第三,做到生活问题数学化。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指导学生运用课堂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让学生充分认识数学的价值,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学习《认识钟表》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同学交流自己每天起床的时间,睡觉的时间,告诉父母傍晚几点钟来接自己。
2.3重视数学教学游戏化,提高数学学习趣味性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方式,在小学教学中考虑幼儿园教学“游戏性”的特点,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降低他们的不适程度。首先,以游戏作为教学的手段,借助游戏情节,将数学教学的目的和内容转化为游戏本身的内容和规则。例如学习《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教师通过与学生玩手指游戏《五只小猴荡秋千》,到最后小猴全部被鳄鱼吃了,五只手指全部握成拳头,再问学生“还有小猴吗?”让学生理解0就是没有。其次,让儿童运用数学方法解决游戏中的简单问题,巩固数学方法。在《老狼,老狼,几点钟》游戏中,作为“老狼”的教师可以回答转换为问题,如“现在是短针指向3,长针指向6”,提高游戏的挑战性,同时使学生在游戏中练习认识钟表时间。再次,重视直观形象教学,编排各类数学游戏,寓教于乐。可以编排棋类游戏、表演游戏、建构游戏、运动游戏、智力游戏等,通过编排银行游戏加强对人民币的认识,编排棋类游戏巩固简单加减运算等。
学习习惯是影响儿童数学学习的重要非智力因素,包括听、说、读、写、做五个方面,听的习惯为:听要求、听问题、听表达;说的习惯为:音量适中,态度自信,表达正确、有序;读的习惯为:读教材、读板书、读练习册;写的习惯为:姿势端正、字迹工整、格式规范、簿面整洁;做的习惯为:认识学具、整理学具、运用学具、按时完成作业等。培养这些学习习惯需要学校与家庭紧密合作,第一,小步子推进习惯的改变。入学初用专门的时间学学习习惯,小步骤推进学生习惯改变,允许犯错和反复,并在数学课堂和家庭中运用和巩固。第二,多赏识,少批评。关注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在班级中隆重表扬,对于不好的习惯及时私下给以纠正、指导。第三,采用量化评比,激励孩子不断进步。建立与其学习习惯挂钩的评价制度,例如,根据学生在课堂、作业,纪律、运动等方面的表现,奖励小印章。得到十朵小印章就能得到老师写给家长的一封表扬信,得到十份表扬信就可以换一份小奖品。
本文链接:http://jvsha.com/1945.html
上一篇:浅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策略
下一篇: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激趣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