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鲁迅手抄报内容
- 新闻资讯
- 2024-11-28
- 5
网上有关“走近鲁迅手抄报内容”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走近鲁迅手抄报内容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鲁迅的...
网上有关“走近鲁迅手抄报内容”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走近鲁迅手抄报内容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鲁迅的手抄报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一、基本信息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二、地位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三、作品
鲁迅的作品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他的作品有数十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并有多部小说被先后改编成**。其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鲁迅的童年》手抄报内容
鲁迅的成长经历手抄报
1、1881年9月25日这一天,在江南绍兴城内一座周姓南知子里,鲁迅出生了。清政府正走向没落,一个风雨飘摇的王朝开始急剧地走向灭亡。祖父周介孚时任北京内阁中书,是一个标准的京官。周家的祖坟确实有德行,后来的鲁迅能够有幸成为中华民国教育部一个小官员,与这不无关系。祖父是京官,周家家里有四五十亩水田,就是祖父不从北京汇一文钱回来,日常生计总是绰绰有余,足以将贫困从他身边赶得远远的。
2、鲁迅出生在这样一个大家族,确实是幸运的。周家上下弥漫着书香人家的气氛,鲁迅家中有两只大书箱,从《十三经注疏》和《四史》,到《王阳明全集》和章学诚的《文史通义》,从《古文析义》和《唐诗叩弹集》,到科举专用的《经策统纂》,甚至《三国演义》和《封神榜》那样的小说,都挤挤地堆在其中,不但自己家里有书,众多亲戚本家中,不少人也藏书甚丰,而且不单是那些枯燥难懂的正经书,更有许多使小孩子非常喜欢的好玩的书,从画着插图的《花镜》,到描写少男少女的《红楼梦》,几乎什么都有。鲁迅的童年甚至是我们现在孩子都无法比拟的。
3、幼年的鲁迅会是可爱的,是幸福的。他长得健壮,圆圆的脸,眉清目秀,用绍兴话来说,长得很“体面”,事实上,直到后来从日本回家完婚,他都被家乡人看作是一位漂亮人物。用现在的话说是位“帅哥”。童年的他性格活泼,机灵,自然也就调皮。他的曾祖母戴氏,平常不苟言笑,总是一本正经地端坐在门口一张硬梆梆的太师椅上,让人觉得不大好接近。鲁迅却偏偏要去逗她,故意从地面前走过,假装跌跟头倒在地上,引得老大太惊叫:“阿呀,阿宝,衣裳弄脏了呀……过一会儿又从她面前走过,又假装跌,要引她再作那样的惊呼。
4、“三味书屋”是当时绍兴最严厉的书房,其实鲁迅是不愿意到那里读书的,不过最大的收获是,鲁迅在“三味书屋”画了不少画,可以说度过了他最浪漫的一段时光。记得有一项必修课,叫作“对裸”,大意是老师出一句词语,让学生按照词义和平仄,选相对的两字来回答。鲁迅的对课成绩多次得到塾师寿镜吾先生的称赞。一回,一位姓高的同学偷看了寿先生的对课题目,是“独角兽”,就悄悄地来问他:“你说我对什么好?”鲁迅说:“你对‘四眼狗’好了。”那个同学上课时竟真以“四眼狗”回答寿先生,寿先生是近视眼,正戴着眼镜,听了自然大怒,把那同学狠狠地骂了一顿,再看鲁迅,却在一旁用书遮着脸,憋不住要“咕咕”地笑出声来。
鲁迅手抄报 简单q版
《鲁迅的童年》手抄报内容
1、鲁迅于1881年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官僚地主的家庭里,但在他13岁那年,他的原来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科举舞弊案入狱,此后他的父亲又长期患病,终至死亡,家境败落下来。家庭的变故对少年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是家庭的长子,上有孤弱的母亲,下有幼弱的弟妹,他不得不同母亲一起承担起生活的重担。天真活泼的童年生活结束了,他过早地体验到了人生的艰难和世情的冷暖。
2、他经常拿着医生为父亲开的药方到药店去取药,拿着东西到当铺去变卖。在过去家境好的时候,周围人是用一种羡慕的眼光看待他这个小“公子哥儿”的,话语里包含着亲切,眼光里流露着温存。但现在他家穷了下来,周围人的态度就都变了:话语是凉凉的,眼光是冷冷的,脸上带着鄙夷的神情。
3、周围人这种态度的变化,在鲁迅心灵中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对他心灵的打击也太大了,这使他感到在当时的中国,人与人之间缺少真诚的同情和爱心。人们是用“势利眼”看人待物的:对有钱有势的人是一种态度,对无钱无势的人又是另一种态度。多年之后,鲁迅还非常沉痛地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4、家庭的变故和变故后的人生体验,也使鲁迅从少年时候起就亲近下层人民。他的外祖母家住在农村,这使他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农民的生活。特别是在他祖父入狱的前后,他不得不到农村的亲戚家避难,长时期住在农村。
5、他与农村的孩子们成了朋友,与他们一起玩耍,一起划船,一起看戏,有时也一起到他们家的地里“偷”豆子煮了吃。在他们之间,没有相互的歧视和仇视,而是相互关心,相互友爱。鲁迅一生都把他与农村小朋友这种朴素自然、真诚单纯的关系当作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关系而怀念着,描写着。
鲁迅手抄报简单q版,相关内容如下:
鲁迅,小名阿张,本名樟寿,初字豫山,后字豫才,改名周树人。1918年(民国七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候开始使用“鲁迅”作为笔名。1881年9月25日(光绪七年八月初三),出生在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今绍兴)。
1.少年时期
鲁迅,1881年9月25日(光绪七年八月初三),出生在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今绍兴)一个传统士大夫家庭,祖父周介孚在京中做官,父亲周伯宜是秀才。鲁迅七岁进本宅私塾就读,十二岁转入绍兴全城最严格的书塾“三味书屋”。
少年鲁迅在接受严格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还喜欢涉猎野史、笔记、神话小说之类的书籍。1893年(光绪十九年),鲁迅十三岁时,祖父因科场作弊案下狱。官府趁机敲诈勒索,父亲身患重病,鲁迅的家境由小康坠入困顿。
在家庭破落的过程中所显露出来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使少年鲁迅开始体会到上层社会的虚伪和腐败。在此期间,鲁迅一度寄居在城郊的外婆家。在那里,他结识了很多农民朋友。这一段经历为他日后创作以农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奠定了生活基础。
2.求学之路
1898年5月(光绪二十四年),鲁迅到南京去投考无需学费的学校,进入江南水师学堂,被编入管轮班。11月,鲁迅离开水师学堂,回乡省亲。年底参加会稽县试。
但鲁迅对“博取功名”不感兴趣,没有参加府试。次年1月重返南京,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1902年1月(光绪二十八年),以一等第三名优异成绩毕业。在南京求学时期,鲁迅接触了西方近代思潮。
他钟爱《时务报》《译学汇编》,卢梭、孟德斯鸠、斯宾塞的著作,林琴南翻译的外国小说。天演论中“物竞天择”、“优胜劣败”等关于发展变化的观点,初步形成了他早期进化论的社会发展观。
关于“走近鲁迅手抄报内容”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链接:http://jvsha.com/25877.html
上一篇:制作植物介绍卡用什么软件_1
下一篇:梦到灵芝梦见灵芝是什么预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