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宝典 > 正文

上下班总担心被感染?该怎样调节紧张情绪?

上下班总担心被感染?该怎样调节紧张情绪?

...

近期,随着大批企业复产复工,许多劳动者也纷纷走向出家门,返回工作岗位,重新上班,感觉有压力甚至不舒服,担心在交通工具或工作岗位被感染,或者过度关注疫情不能专注于当前工作,怎么办?

  面对疫情,用哪些方法可以调节紧张情绪?小编搜集整理了一些应对方法,下面和小编一起看看吧。

上下班总担心被感染?该怎样调节紧张情绪?.jpg


  1、总是忍不住搜索浏览疫情信息,有任何消息都要关注,怎样缓解这种焦虑情绪?

  学会辨别庞杂的信息,并进行理性分析。同时,有意识地减少对疫情的搜索、关注频率。

  要保持平常心。在家里时,可以找一些平常喜欢的休闲方式充实自己,比如多读读书,或者听一听喜欢的音乐,分散注意力。

  2、复工后仍过度关注疫情,情绪紧张,一时间难以达到原来的工作节奏,怎么办?

  当下很多企业已经复工复产,要参照以往的工作量,设定合理的工作目标,一件件去完成,慢慢驱动工作状态,用两三周时间渐渐回到原有的工作节奏。

  当工作热情慢慢起来后,对疫情关注程度也会在不知不觉间淡化。

  3、对疫情的担心常常会与工作的压力交织在一起,人会比较焦虑,怎样缓解?

  在生理上,要适当安排运动、休闲和睡眠时间,确保身体的生物节律是平稳的。在工作之余,每天能够有一点空白时间,发个呆或者安静独处一会儿,让人体的植物神经系统早一点安静下来。

  在心理上,从最熟悉的、比较容易的工作步骤入手,由易到难,由简至繁,大脑神经会慢慢兴奋起来,工作状态逐渐进入正轨。

  4、出行时做好全套防护还是会“疑神疑鬼”,有一点不舒服就害怕被感染,怎么办?

  要体会自己焦虑心情的根源是什么,不要盲目通过快速行动缓解这种情绪。

  可以通过官方平台了解新冠肺炎防护相关知识等,尊重科学、相信科学;学会放松,积极寻求心理援助。

  同时,一些时间,按照科学的防护步骤进行出行的防护准备,告诉自己防护措施已经很到位、准备很充分,焦虑程度会慢慢降低。

  5、隔一个小时甚至更短时间,就总想要洗手、消毒,怎么办?

  此类情况有一些强迫倾向,但不要与之强行对抗:越想要控制,这份冲动往往越难以控制。

  所以,首先要接纳这种心理现象,当自己想去洗手消毒前,能够停下来十秒钟,体会这种情绪;然后,慢慢地观察,看看自己哪一次不经意时,两次消毒或洗手行为之间间隔的时间比较长,体会这种灵活性,建立一种弹性的关系

  6、包括医护人员等在内的许多一线工作者,在紧张的工作中如何缓解心理压力?

  在长期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人的神经高度紧张,可能会出现消极、抑郁甚至眩晕、没胃口等情况。

  建议可以做一些放松训练,比如正念练习,休息时花几分钟调节呼吸节奏,感受身体、情绪状态,同时听一些有关正念练习的音频。当然,要尽可能适当调节工作量,多注意休息。

  7、出于疫情防控需要,下班后基本都是宅在家。时间久了,家里人心情会比较烦躁,甚至很容易起争执,如何化解?

  要注意调整居家目标,可以列出表格,比如读一本书、打扫卫生、听一个小时音乐……评估这些目标实现的合理性并尽力执行,目标的设置合适,关键是保证每天设定的目标都能达成,给自己小小的成就感。

  对可能碰到的问题要有预见性。比如做饭时间不够等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烦躁情绪会减少。另外,若是和孩子之间出现心理上的冲突,要善于倾听,和孩子共同解决问题。

  8、这段时期,心情容易紧张,睡眠变得不太好,总是失眠,怎么缓解?

  每天晚上准备入睡前,多留出一点时间,渐渐地安定下来。比如提前一个小时关掉电视机等,上床休息。阅读一些内容轻松的书籍,然后留下十分钟时间,呼吸放松、闭目养神,让身体状态慢慢放松。

  当然,睡眠还触及到整个身体系统的变化。要保持规律作息、饮食营养均衡。同时,做一些居家可行的运动锻炼,但不要在睡前运动。这样,睡眠质量会有所改善。

  焦虑是一种情绪,没那么可怕

  在疫情期间,像恐慌、忧虑、疑心等一些情绪是由于焦虑造成的。焦虑本身的功能是让人们看到未来可能发生的危险,并关注信息,找到解决办法。

  由此,当产生焦虑情绪时,人体整个神经系统会开启“警觉”模式,对事件敏感性会增加,原来不在关注范围内的事如今都会担心。

  比如在疫情期间,看到有人打喷嚏、咳嗽,可能都会感到紧张,担心传染等问题。每个人个体情况不同,焦虑程度也不同。

  面临上述心理现象时,我们在认知上要明白,这种焦虑带来的信息是什么、针对引发焦虑的问题有哪些解决办法。当问题被解决,焦虑程度就会降低——它没那么可怕。

  目前还不能盲目乐观,在积极工作的同时仍然要做好防护措施,千万不能大意,积极关注自己的心理状态,发现问题可能出在哪儿,就早做准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