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我带来,欢迎大家阅读。
核心路由器又称“骨干路由器”,是位于网路中心的路由器。为了满足未来网路发展的需要,处于Internet骨干位置的核心路由器的效能显得非常重要,那企业采购时需要注意哪些效能指标?
高速路由器的系统交换能力与处理能力是其有别于一般路由器能力的重要体现。目前,高速路由器的背板交换能力应达到40Gbps以上,同时系统即使暂时不提供OC-192/STM-64介面,也必须在将来无须对现有介面卡和通用部件升级的情况下支援该介面。在装置处理能力方面,当系统满负荷执行时,所有介面应该能够以线速处理短包,如40位元组、64位元组,同时,高速路由器的交换矩阵应该能够无阻塞地以线速处理所有介面的交换,且与流量的型别无关。
指标之一: 吞吐量
吞吐量是核心路由器的包转发能力。吞吐量与路由器埠数量、埠速率、资料包长度、资料包型别、路由计算模式分布或集中以及测试方法有关,一般泛指处理器处理资料包的能力。高速路由器的包转发能力至少达到20Mpps以上。吞吐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 整机吞吐量
整机指装置整机的包转发能力,是装置效能的重要指标。路由器的工作在于根据IP包头或者MPLS 标记选路,因此效能指标是指每秒转发包的数量。整机吞吐量通常小于核心路由器所有埠吞吐量之和。
2. 埠吞吐量
埠吞吐量是指埠包转发能力,它是核心路由器在某埠上的包转发能力。通常采用两个相同速率测试介面。一般测试介面可能与介面位置及关系相关,例如同一插卡上埠间测试的吞吐量可能与不同插卡上埠间吞吐量值不同。
指标之二:路由表能力
路由器通常依靠所建立及维护的路由表来决定包的转发。路由表能力是指路由表内所容纳路由表项数量的极限。由于在Internet上执行BGP协议的核心路由器通常拥有数十万条路由表项,所以该专案也是路由器能力的重要体现。一般而言,高速核心路由器应该能够支援至少25万条路由,平均每个目的地址至少提供2条路径,系统必须支援至少25个BGP对等以及至少50个IGP邻居。
指标之三:背板能力
背板指输入与输出埠间的物理通路。背板能力是核心路由器的内部实现,传统核心路由器采用共享背板,但是作为高效能路由器不可避免会遇到拥塞问题,其次也很难设计出高速的共享汇流排,所以现有高速核心路由器一般采用可交换式背板的设计。背板能力能够体现在路由器吞吐量上,背板能力通常大于依据吞吐量和测试包长所计算的值。但是背板能力只能在设计中体现,一般无法测试。
指标之四:丢包率
丢包率是指核心路由器在稳定的持续负荷下,由于资源缺少而不能转发的资料包在应该转发的资料包中所占的比例。丢包率通常用作衡量路由器在超负荷工作时核心路由器的效能。丢包率与资料包长度以及包传送频率相关,在一些环境下,可以加上路由抖动或大量路由后进行测试模拟。
指标之五:时延
时延是指资料包第一个位元进入路由器到最后一个位元从核心路由器输出的时间间隔。该时间间隔是储存转发方式工作的核心路由器的处理时间。时延与资料包长度和链路速率都有关,通常在路由器埠吞吐量范围内测试。时延对网路效能影响较大, 作为高速路由器,在最差情况下, 要求对1518位元组及以下的IP包时延均都小于1ms。
指标之六:背靠背帧数
背靠背帧数是指以最小帧间隔传送最多资料包不引起丢包时的资料包数量。该指标用于测试核心路由器快取能力。具有线速全双工转发能力的核心路由器,该指标值无限大。
指标之七:时延抖动
时延抖动是指时延变化。资料业务对时延抖动不敏感,所以该指标通常不作为衡量高速核心路由器的重要指标。对IP上除资料外的其他业务,如语音、视讯业务,该指标才有测试的必要性。
本文来自作者[雨巧]投稿,不代表巨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vsha.com/jvs/7425.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巨鲨号的签约作者“雨巧”
本文概览: 本文是我带来,欢迎大家阅读。 核心路由器又称“骨干路由器”,是位于网路中心的路由器。为了满足未来网路发展的需要,处于Internet骨干位置的核心路由器的效能...
文章不错《选购核心路由器七大效能指标》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