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传位于他的孙子朱允炆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明朝第二位皇帝,汉族,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号建文,故后世称建文帝,又作朱允文、朱允汶。
明洪武十年(1377年)12月5日,朱允炆出生于应天府(今南京),为懿文太子朱标次子,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明洪武三十一年(1399年)继皇帝位,朱允炆在位期间增强文官在国政中的作用,宽刑省狱,严惩宦官,同时改变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 ,史称“建文新政”。
朱允炆于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时驸马都尉梅殷在军中,从黄彦清之议,为发丧,追谥孝愍皇帝,庙号神宗,壬午以后谥不行。至南明弘光元年七月,以与显皇帝庙号复,改庙号惠宗,谥号为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清乾隆元年上谥号为恭闵惠皇帝,后世有人以其年号而称建文帝。
朱元璋传位给皇太孙朱允文了。
明太祖朱元璋字国瑞,原名朱重八、朱兴宗,濠州钟离人。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至正四年入皇觉寺,云游四方,增长见闻,二十五岁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
至正十六年攻占集庆路,改名应天,至正二十四年称吴王,他陆续消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势力,并在吴元年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号召,派遣徐达、常遇春举兵北伐,以推翻元朝统治。洪武元年正月,即皇帝位于应天府,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同年秋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朱元璋的功绩
朱元璋在位期间,政治上强化中央集权制度,废除丞相和行中书省,设三司分掌地方权力,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减免赋税,丈量全国土地,清查户口等,文化上紧抓教育,大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对外关系上确立不征之国。
明初官僚机构沿袭自元朝。朱元璋进行了改革,在中央废除中书省,明初中书省负责天下政务,其长官为左、右丞相,位高权重,丞相极易与皇帝发生矛盾,明朝时以胡惟庸任丞相后最甚。胡惟庸势力逐大,威胁皇权,且日益骄横,懈怠政事。于是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图谋不轨之名处死了胡惟庸和有关的官员,同时宣布废除中书省,不再设丞相。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朱元璋
本文来自作者[彬琴]投稿,不代表巨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vsha.com/jvs/1291.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巨鲨号的签约作者“彬琴”
本文概览:朱元璋传位于他的孙子朱允炆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明朝第二位皇帝,汉族,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号建文,故后世称建文帝,又作朱允文、朱允汶...
文章不错《朱元璋传位于谁》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