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烟“红大”品种在云南石林县种植已有40余年,由于抗逆性降低,难于烘烤,特别是抗病性较差。依靠单项的生产技术难于取得较好的生产效果。而“红大”烟叶香气清醇,香气质好,香气量足,劲头适中,烟碱含量适中,内在化学成份协调,适于卷烟工业的要求。云南石林县大可烟叶站与云南省农科院合作,通过3年来的努力,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实用的“红大”优质烟叶生产的管理技术措施进行示范、推广,取得了较好的综合效益。
1、把好病害预防关
(1)苗盘用具消毒
每次剪叶后预防病毒病,同时注意蚜虫、斑潜蝇监测及防治。苗龄70d左右,移栽前3d预防苗期根腐病和黑胫病。
(2)温湿度调节
从播种到出苗,苗盘表面温度应保持在25℃,以保证较高的出苗率和出苗长势;出苗到十字期温度保持在28~30℃,不能超过35℃,以免烧苗,棚内温度低于18℃,要通风排湿,降低湿度减少结露水滴击伤小苗,造成空穴。
(3)剪苗
以3次为宜,第1次在苗龄40天左右为宜,“轻”剪控大促小,利于齐苗,间隔7d,第2次即“中”剪匀苗,第3次“重”剪,控苗促杆促根,提高抗性,培养壮苗。
2、合理布局
根据“红大”品种抗寒性差的特点,布局趋于海拔较低的适宜区相对连片种植。便于病虫害的系统防治,同时减少8月低温对上部叶产生冷害损失。
3、合理轮作,整地理墒
因红大抗病性差,尽量能轮作,精细整地理墒,提高栽培水平,从而提高抗性。
4、适时移栽
红大品种抗寒性差,应抓住在4月25日至5月10日内移栽,能避过8月低温,对上部叶片产生的冷害造成的挂灰等。
5、规范栽培
田烟110cm×55cm,地烟110cm×50cm为宜,即能保证产量又能达到通风透光,减少病害的目的。
6、测土配方施肥
对连片种植的规划区取土样进行营养分析,作为配方施肥的理论依据。应用指定的氮、磷、钾比例为8∶10∶24的“红大”专用复合肥,根据产量指标,田烟亩施纯氮肥3.4~4kg,地烟4~4.5kg,计算亩用复合肥量,再根据田块地力在±0.5kg之间调整。一次性作塘肥中层环状施入,适时叶面喷补施钾肥。
7、覆盖地膜
移栽期保水抗旱,保证成活,移栽后25~35d进行揭膜,提沟培土。
8、病虫害全程控制措施
根据病虫害发生流行规律与烤烟生长发育的相关性,以烤烟生育时期为实施指标,根据烟株长势、长相结合当时气象条件和农事操作指导实施,在抓好苗期病害预防的基础上,大田期严格抓住全程控制防治关键时期,应用指定药剂进行防治,即:移栽时期为地下害虫和“两黑病”防治期;由于漂浮育苗根系裸露易感染“两黑病”,应在移栽后3~5天用药从心叶浇施。对连作田、重病区在摘除底脚叶等常造成烟株茎基部产生伤口,易造成黑胫病感染,在团棵期再用一次。摆盘至团棵期为蚜虫、炭疽病、普通花叶病毒病防治期;烤烟移栽后常处高温干旱、空气湿度小,造成烟株团棵期生长缓慢,病毒病发生较往年早,且重。因此在移栽后15~20d用药进行普防,间隔5~7d再用1次进行重点挑治,使病毒病得到有效控制。现蕾至初采期为急性型野火病、角斑病、赤星病等复合侵染叶部病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在各个关键时期对主要的黑胫病、病毒病、蚜虫、野火病、赤星病进行防治关键时期,封顶后3~5d作为一个重点普防,间隔10d左右再普防1次,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针对连作重病田、贪青田、封顶过低,移栽较晚的田块作重点防治,能有效控制急性型野火病为主的中后期混合发生复合侵染的叶部病害。
9、揭膜、提沟、培土
揭去地膜,摘除病脚叶,集中带出田间处理,杜绝把病脚叶乱丢于田间或铲埋入土壤中,病叶腐烂后,由于雨水对野火病、炭疽病的传播,加重病害的发生。并减少残膜污染。拔除塘心杂草,铲松根周的土壤,以利不定根下扎。把沟土提起,以利排水防涝。土培到根脚茎杆,促使茎基部不定根的萌发,吸收新培土中的养份,不至于造成后期脱肥,特别是地烟。
10、适时封顶
“红大”品种节间长,叶片数少,杜绝打“扣心顶”,留足有效叶片数。封顶后及时施用抑芽剂,使营养充分的积累在叶面中,增加单叶重。
11、成熟采收
通过各项栽培措施的落实,烟叶成熟采收是烤好烟的前提,留养好成熟度,根据烟叶着生部位,环境条件,气候变化,从严掌握烟叶成熟的不同特征,进行适熟采收。一般特征为:叶色正常落黄、主脉变白、茸毛部分脱落、叶面光泽、烟油增加、手摸发粘、叶尖下垂、叶基部产生分离层,容易摘下,采时有清脆的响声,采后分部位叠放整齐。
12、烘烤
“红大”品种主脉粗,烘烤时变色慢,失水快,比较难烤。
(1)变色期
炉温在28℃以下低温入炉装烟,装烟要均匀,28℃起火,比其它品种低2~3℃,正常变黄到42℃需55~72h,28℃升至34℃需34~48h,干湿温度差保持1~1.5℃,变色中期,稳定升温,每小时升温0.5~1℃,不能超过1℃,干湿温度差小于3℃,需12~24h,变色后期,全部叶变黄,升温排湿,稳在40℃,干湿温度差4~5℃,到烟筋变黄。
(2)定色期
逐渐升温到40℃~55℃,干湿温差7℃以上,时间36~40h,每小时升温0.5℃左右,时间不足,温度升得太快,会产生光滑烟、挂灰、烧枯等。
(3)干筋期
升温不能超过65℃,以筋干为度,温度过高会烤成“红色烟”,小烤房的整个烘烤时间要在148h以上,大烤房要在160h以上。
13、实行预检,国标收购
实行预检制,预检员编组到农户家中,指导分级扎把,通过预检封入预检袋,指定时间交售,提高了农户的分级扎把的水平,提高烟叶纯度,化解了收购矛盾,提高了收购速度,收购程序也井然有序,并提高了等级合格率。
“红大”优质烟叶生产管理和技术措施,是根据“红大”品种生长特性,将烤烟整个生育期的管理在做好农户的生产各项技术措施工作基础上,把病虫害作为优质烟叶生产管理的重点,将主要病虫害种类,发生特点和当时的发生发展动态,与烤烟生育期的相关性在系统调查与大田普查的基础上,结合气候状况,以烤烟生育时期为防治实施指标,进行主要病虫害全程控制,真正为生产上提供了一套烟农容易接受,学得会,用得上的实用技术。
通过“红大”优质烟生产管理技术措施推广实施,取得良好的效果,控制了主要病虫害,广大烟农反映较好,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了优质烟叶生产技术水平,促进了行业的相互发展。
烟苗移栽前一天可以施烟草专用复合肥,移栽前施肥按照套餐制配肥标准,以基肥为主,通过开沟条施或穴施的方式补充套餐内剩余的部分基肥,并将沟封平,并作标记,为移栽作好准备,施肥深度保持在15—20 公分 ,施肥量控制在50KG/亩左右。移栽前病虫害防治以烟草病毒病、黑胫病和地老虎、金针虫、东方蝼蛄两病三虫为主。
高质量烟苗移栽需抓好“四个要点”
要抓好栽前准备。栽前准备包括整理烟垄、挖穴、施肥及病虫害防治四个主要环节。一般在移栽前15~20天起好的烟垄,栽烟时要进一步整理,做到厢面平整,土块细碎,不架空,无坑洼而且沟直。同时起到保墒的作用,促进烟苗生长。挖穴时要在据计划密度确定合理行距的基础上,在垄上定穴,一般株距为45-50cm,穴面宽度一般30cm,深度20cm以上。大穴在垄体位置成直线,株距一致,不能过密过稀。
打穴密度决定移栽密度,不同的密度,群体与个体的发展不同,对田间小气候,光照条件影响不同,影响烟株生长发育,影响整体烟叶产量和品质。在具体操作上要因地制宜,挖穴大小因气候、土质、基肥、烟苗大小、移栽方法而定。一般干旱烟区,如施基肥多,土质偏沙性,宜开大穴,穴深稍大,可开成20×20cm大穴。一般稻田烟,使用火土灰量多的烟区,开穴规格为20-25×20-25cm深穴,利于深根和稳长。
由于大田整地时,一般已经施了一定数量的农家肥料和化肥,移栽前施肥按照套餐制配肥标准,以基肥为主,通过开沟条施或穴施的方式补充套餐内剩余的部分基肥,并将沟封平,并作标记,为移栽作好准备,施肥深度保持在15—20 公分 ,施肥量控制在50KG/亩左右。移栽前病虫害防治以烟草病毒病、黑胫病和地老虎、金针虫、东方蝼蛄两病三虫为主。
要抓好壮苗移栽。选择生长一致的健壮苗,统一时间,集中连片移栽。移栽时将烟苗下部黄的老叶掐去,留4~5片功能叶,浇足定根水,确保烟苗茎秆大部分埋入墒土中,仅留2~3厘米在墒土外,避免心叶埋土。不同移栽方式,壮苗标准有所不同。膜上烟因为烟苗移栽时埋茎深度达6~8cm,因此要求茎高8~10cm,柔韧性好,叶片在茎秆上分布均匀,烟苗没有螺旋根,不出现叶片狭窄或叶基过长现象,7~8片真叶,叶色绿或浓绿,叶片稍厚,抗旱性好,烟苗根系发达。茎高小于6cm的苗不利深栽,超过15cm茎秆易老化,形成高脚苗弱苗。膜下烟为了能使烟苗在膜下生长15~20天,等待气温回升后掏苗以避免低温和蚜虫危害,烟苗在移栽时苗蕊距地膜要有5cm的距离,这就要求膜下烟移栽时烟苗形体较小,茎高4~5cm,6~7片真叶
要抓好适时移栽。适时移栽是指既能充分利用光、温、水、气等自然资源,又能不误时令,不影响前后作的收播,合理利用地力,发挥单位面积上的最大效益的移栽时期。移栽期由气候条件、种植制度、品种特性、成苗因素等因素决定。气候条件又包括温度、无霜期、降雨量及其分布、光照,即保证移栽时气温必须稳定通过l2~l3℃,地温达到9℃以上,防止较长时间低温造成烟株“早花”现象,成熟期的气温应在20~25℃之间保持70天以上。同时要把雨季高峰期调节到烟株的旺长阶段。
烟区要以烟为主,尽量把烟叶发育与成熟安排在一年中最好的光、温、水条件下。种植制度一年多熟的南方,移栽期的确定主要受种植制度的影响,应不误前后作的播种与收获,但尽量确保烟叶发育与成熟。生育期较长的品种,应适当早移,生育期较短的品种适期移栽。湘南烟区移栽期一般在3月中旬开始,同一片区一般5天左右完成移栽。移栽最宜选择在阴天、雨后转晴土壤湿润和毛毛雨的天气,晴天栽烟,蒸发量大,土壤含水量较少,烟苗成活率较低,晴天可以在早上傍晚栽烟,中午不栽烟。
要抓好大穴深栽。烟苗栽在大穴中心,烟苗不高出垄体顶部。采用移栽打孔器定距开穴。将打孔器的锥体中,对准移栽位置,双手适当用力,将锥体插入土中(深浅按需求灵活掌握)。然后将打孔器向左或向右旋转形成大小深度适宜的锥形穴,然后将烟苗放入穴内,将苗定植土中,覆好泥土,浇湿定根水。移栽时,穴内的湿土应松软细碎,土、肥应拌匀,烟苗不能载在肥料上,否则将造成烟苗死亡或延迟成活,烟苗的根部也不能离肥料太远,否则还苗后根部不能及时吸收到养分,也会影响烟苗的生长。
栽烟后,烟茎要直立,烟根应舒展,根、土相挨。如果土壤含水量较低,栽烟时应将根际泥土压紧实,但不能压断根茎;若土壤含水量过高,根际土壤要松一些,以利于透气,促根早发。栽植深度,以叶心距土面3-4cm为宜。如果过深,下雨时易被泥土压住烟心;如果过浅,茎杆离地面太高,被烈日晒焉后难以恢复正常生长。故一般晴天栽深些,雨天栽浅些。深度一般掌握在10-15cm,可减轻早春低温冻害,但要避免栽植过深根系直接接触肥料引起烧苗。湘南烟区常见的有膜上移栽和膜下移栽两种方式,膜上移栽一般在移栽前3—4天将地膜盖好待栽,将烟苗定植在已打好的穴中。膜下移栽是将烟苗栽入已打好的穴中,及时浇足定根水,并在移栽的当天盖好地膜。移栽完成后要及时浇定根水,使根、土充分接触,并及时查苗补篼,保障种烟收益。
本文来自作者[浮生梦]投稿,不代表巨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vsha.com/jvs/1465.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巨鲨号的签约作者“浮生梦”
本文概览:烤烟“红大”品种在云南石林县种植已有40余年,由于抗逆性降低,难于烘烤,特别是抗病性较差。依靠单项的生产技术难于取得较好的生产效果。而“红大”烟叶香气清醇,香气质好,香气量足,...
文章不错《延边红烟叶 “红大”优质烟叶生产管理技术》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