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维克多.雨果:作者介绍: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19世纪法国重要的诗人、小说家、戏剧家和社会活动家。1802年2月26日出生于法国东部的贝尚松省。雨果在文艺思想上支持浪漫主义,在政治上支持资产阶级自由主义。1827年发表了韵文剧本《克伦威尔》及其《序言》。这篇《序言》成为当时浪漫主义运动的重要宣言,雨果也被认为是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
雨果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1831)、《悲惨世界》(1862)、《海上劳工》(1866)、《笑面人》(1869)等。1871年巴黎公社起义时,雨果正在布鲁塞尔。公社遭到残酷镇压之际,他大声疾呼为公社会辩护,全力争取对公社社员的赦免。1877年发表的长篇小说《九三年》是雨果后期的重要作品,集中反映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
《高老头》巴尔扎克:作者简介:
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一生创作96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总名为《人间喜剧》。其中代表作为《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100多年来,他的作品传遍了全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现实主义大师”。 巴尔扎克出生于一个法国大革命后致富的资产阶级家庭,法科学校毕业后,拒绝家庭为他选择的受人尊敬的法律职业,而立志当文学家。为了获得独立生活和从事创作的物质保障,他曾试笔并插足商业,从事出版印刷业,但都以破产告终。这一切都为他认识社会、描写社会提供了极为珍贵的第一手材料。他不断追求和探索,对哲学、经济学、历史、自然科学、神学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积累了极为广博的知识。 1829年,巴尔扎克完成长篇小说《朱安党人》,这部取材于现实生活的作品为他带来巨大声誉,也为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放下第一块基石,巴尔扎克将《朱安党人》和计划要写的一百四五十部小说总命名为《人间喜剧》,并为之写了《前言》,阐述了他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基本原则,从理论上为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定了基础。 巴尔扎克在艺术上取得巨大成就,他在小说结构方面匠心独运,小说结构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并善于将集中概括与精确描摹相结合,以外形反映内心本质等手法来塑造人物,他还善于以精细人微、生动逼真的环境描写再现时代风貌。恩格斯称赞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写出了贵族阶级的没落衰败和资产阶级的上升发展,提供了社会各个领域无比丰富的生动细节和形象化的历史材料,“甚至在经济的细节方面(如革命以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我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历史学家、经济学院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恩格斯:《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 巴尔扎克以自己的创作在世界文学史上树立起不朽的丰碑。
《死恋》莫泊桑:莫泊桑生平与创作简介
居伊·德·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最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一。他勤奋地创作了一生,由于过度劳累得了精神错乱病,后来被送进巴黎的一家疯人院。1893年7月6日莫泊桑逝世,年仅43岁。
莫泊桑于1850年8月出生在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省狄埃卜城附近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他的祖辈都是贵族,但到他父亲这一代时没落了,父亲做了交易所的经纪人。他的母亲出身于书香门第,爱好文学,经常对文学作品发表议论,见解独到。莫泊桑出生不久,他的父母由于经常闹矛盾而分居了,他和母亲住在海边的一个别墅里。幼年时的莫泊桑喜欢在苹果园里游玩,在草原观看打猎,喜欢和农民、渔夫、船夫、猎人在一起聊天、干活,这些经历使莫泊桑从小就熟悉了农村生活。从童年时代起,母亲就培养他写诗,到儿子成为著名作家时,她仍然是莫泊桑的文学顾问、批评者和助手,所以他的母亲是他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第一位老师。另一位为莫泊桑走上文学道路打下基础的是他13岁在卢昂中学学习时的文学教师路易·布耶。路易·布耶是一个著名的巴那派诗人,他经常指导莫泊桑进行多种体裁的文学创作。
1870年,莫泊桑中学毕业后到巴黎入大学学习法律。这一年普法战争爆发,他应征入伍。在军队中,他亲眼目睹了危难中的祖国和在血泊中呻吟的兵士,心里十分难过,他要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下来,以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1871年,战争结束后,莫泊桑退役回到巴黎。1878年,他在教育部工作之余开始从事写作。那时,大文学家福楼拜成为莫泊桑文学上的导师,他们两人结下了亲如父子的师徒关系。福楼拜决心把自己创作的经验传授给莫泊桑。莫泊桑非常尊重严师的教诲,每篇习作都要送给福楼拜审阅。福楼拜一丝不苟地为他修改习作,对莫泊桑的不少作品表示赞赏,但劝他不要急于发表。因此,在70年代里,莫泊桑的著述很多,但发表的却很少,这是他文学创作的准备阶段。
1880年,莫泊桑的成名作《羊脂球》发表了,它使莫泊桑一鸣惊人,读者称他是文坛上的一颗新星。从此,他一跃登上了法国文坛。莫泊桑的绝大部分作品是从这时到1890年的10年间创作的。此间,他写成短篇小说约300篇,长篇小说6部,还写了3部游记、1部诗集及其它杂文。莫泊桑光辉的文学艺术成就,对世界文学宝库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写作艺术技巧的成就,不仅在法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后来的欧洲及中国作家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是19世纪俄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人齐名,他走的是极为复杂的生活创作道路,是俄国文学史上最复杂最矛盾的作家之一。1861年发表的长篇小说《被欺凌的与被侮辱的》1862年发表的长篇纪实小说《死屋手记》1866年他的长篇小说《罪与罚》出版可视为近代世界推理小说鼻祖。1868年发表的长篇小说《白痴》。以上这些长篇小说都可以视为陀思妥耶夫斯基杰出的代表作,不过这些作品有一共性就是基本都是描写犯罪问题的长篇小说,所以说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是通过人的犯罪对俄国社会进行深刻的剖析。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被称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复活》《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都是具有史诗性特征的作品,深刻剖析俄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同时列夫托尔斯泰也是一个思想家,他的文章和论著保存至今的共290篇,已完成的164篇,构成他的文学遗产的重要部分。政论性的思想论文占大多数,其写作始于青年时代。如《教条神学研究》(1879~1880)、《我的信仰是什么?》(1882~1884)、《教会和政府》(1885~1886)等思想论文,揭露官方教会是“有产者政权”的婢女,并宣传新的基督教的世界观;所以有人所说“托尔斯泰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广度,陀思妥耶夫斯基则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深度”。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浪漫主义作家,19世纪前期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家,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代表作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笑面人》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
总体来讲,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不但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也是俄国思想家,但文学成就与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作家屠格涅夫齐名,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雨果之间没有可比性,也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雨果三人文学成就都很高。
本文来自作者[笑晴]投稿,不代表巨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vsha.com/jvs/278.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巨鲨号的签约作者“笑晴”
本文概览:《悲惨世界》维克多.雨果:作者介绍: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19世纪法国重要的诗人、小说家、戏剧家和社会活动家。1802年2月26日出生于法国东部的贝尚松省。雨果...
文章不错《初中各名著的作者-》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