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材料,有铜、石、金、玉、木、牙、骨、砖、有机玻璃制品等。但现在作为篆刻艺术用材,还是以石质材料为主。因为石质印材柔、脆、腻、坚适中,易于受刀,并能表现出特有的金石韵味,故明清以来多为印人所喜用。同时也促进了篆刻艺术的发展。印石由于产地很多,质地也各有差别,其中以青田、寿山石等为好,产量世较多,价康物美,方便购买。现将有关印石概路介绍 如下:
青田石:产于浙江省青田县,石质细腻、温润、不硬不燥,易于镌刻。色有黄、白、青、绿、黑、灰等,其中以有冻者更为珍贵。即石质呈半透明状,如灯光冻、鱼脑冻、封门青等印是。一般青田石虽不如冻石佳妙,但亦可称为印材中之佳品。为学习篆刻的理想材料。寿山石:出产于福建福州郊区之寿山。石质较青田石微感,受刀不如青田石爽快,但细润光洁,亦为印材中之佳品。色彩较丰富,有黄、白、红、蓝、青等。其中较珍贵的如田黄、田白、牛角冻、瓜机红等,为世 所宝。
昌化石:产于浙江省昌化县。色多呈赭、 黑、黄、白等杂色,质地温润可刻。但略有腻涩,走刀不如青田石爽快。其中有鲜红色如同鸡血者,俗称为鸡血石,最为名贵。一般底色较燥,多砂钉与石筋,石质坚硬刀不可入。
赤峰石:产于内蒙赤峰,为近年来所发现,石质与寿山、昌化石类似,尚可刻,其中有的红似鸡血,有商贾冒充鸡血石的。
其他产于浙江的尚有:
宁波的大松石:色灰黑,间有黑斑,石性较腻,近似寿山石。
天台之宝花石:形、色如同寿山石,然质较粗松、易脆,不足取。
温州之平阳石:形、色近似青田石,质地不如青田石脆,带腻证性。
萧山之红石:质较粗,一般尚可作练习用。
另外还有如山东掖县之莱石,福建蒲田之蒲田石,湖北之楚石,陕西之煤精石,河北之房山石、丰润石,以及各地所产之印石,只要质地软、脆、坚、腻兼备者,皆可作为练习用。
丽水石产于浙江省云和县城东北小顺,也被称为小顺石。色彩明丽多姿,但可惜没有大材,多为不规则状薄料。传说历史上最早刻制石印的文人是元代的画家王冕,当时使用的石材就是丽水的花乳石。可见丽水石的开发和利用至少也有六七百年了。丽水石石质近似寿山石,名品有红花冻、黄冻、彩冻等。
宝华石产于浙江省天台县城东宝华山。石色众多,以一种似云南大理石纹的较有特色,石底为白色,上有如水墨变幻般云水纹,颇有传统山水画的韵味。但由于宝华石石质粗松,不宜奏刀,近年来很少作为印材使用了。在艺术品市场现在能见到的宝华石印也多为旧物。
大洪石产于浙江省仙居县大洪村,石质坚脆,色彩较灰暗,多为紫底或灰底,上有红白冻斑,常见的品种有大洪紫石、大洪白花石、大洪黄花石、大洪红花石等。
萧山石,也称萧山红石,产于浙江省萧山城南。石色紫红,石质较粗。因其颜色变化不大,又多为大材,故常用来加工巨印。
东坑石产于浙江省景安县东坑,石质近似青田石,较为细腻。品种有东坑青白石、东坑红石、东坑黄石。另有一种青白底,上有红黄等彩色平行纹,称为东坑绳纹石。
辽石分为宽甸石和绿冻石两大类。宽甸石产于辽东宽甸,酷似青田石,略黄,微透至半透,光泽极强。但石质燥烈,不易受刀,用力镌凿则有鳞状石片层层剥落,呈崩碎状。绿冻石产于辽宁岫岩,色有淡绿、碧绿、墨绿,半透明至全透明。墨绿者近黑,微透。绿冻石纯净细腻,光泽强,但大多数石质亦为层片状结构,绺性较强。少数细润、结密、纯净者可称上品,亦可取。
广绿石产于广东高浮,石质粗松,石色花黄或翠绿,肌理多锈斑或白渣,光泽尚可。其中浓绿微透者,光泽较好,不失为印中珍品。
楚石又名墨晶石、煤晶石,产于湖南省洞口、新化等地,石质细嫩,光泽较好,石色如墨。石粉呈灰黑色者较轻。石粉呈淡灰色者石质坚实,光泽较强。石粉呈深灰近黑色者,光泽亦强,较重。石质粗涩无光者,是为劣材。
房山石产于北京房山区。石质颇似青田灯光冻,故较容易辨识。房山石质松而嫩,可为治印初学之用。
丰润石产于河北丰润,石色青绿,石质较细腻,往往不易受刀,又常有崩裂,故为石中之下驷。
除了以上几种之外,杂石还包括福建产莆田石、闽青石、古田石、大田石、延平石,广西产广石、永福晶石,广东产阴洞石,山东产莱石,陕西产煤晶石,江苏产金山石以及朝鲜出产的高丽石等。
本文来自作者[寄阳]投稿,不代表巨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vsha.com/jvs/3013.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巨鲨号的签约作者“寄阳”
本文概览:印章材料,有铜、石、金、玉、木、牙、骨、砖、有机玻璃制品等。但现在作为篆刻艺术用材,还是以石质材料为主。因为石质印材柔、脆、腻、坚适中,易于受刀,并能表现出特有的金石韵味,故明...
文章不错《篆刻的印材有哪些?》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