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的必背知识点如下:
1、鸦片战争(1840-1842):鸦片战争是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战争原因是英国为了向中国倾销鸦片,并获取贸易优势。战争以中国失败并签订《南京条约》而结束,该条约使中国割让香港岛,开放五个通商口岸,并支付巨额赔款。
2、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这是清朝时期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目标是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自己的政权。太平天国运动在初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占领了大片地区,但后来由于内部矛盾和外部压力,最终被清政府镇压。
3、《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4、戊戌变法(1898):这是清朝时期一次短命的政治改革运动,旨在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和管理模式。该运动由光绪皇帝支持,但遭到保守派的强烈反对,最终以政变的形式被镇压。
5、辛亥革命(1911-1912):辛亥革命是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的革命运动。革命成功后,中华民国成立,但政治权力很快被袁世凯掌握,中国进入了一段政治动荡的时期。
中国近代史的社会价值:
1、中国近代史是中国民族觉醒和意识崛起的里程碑。在这个时期,中华民族开始认识到自身的落后和西方列强的优势,从而开始了痛苦的自我反省和改革。这种觉醒和自我反省,激发了中华民族追求国家独立、民族尊严和人民幸福的强烈愿望。
2、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学习西方文化和技术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开始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逐步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这种学习不仅改变了中国的经济和技术面貌,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政治和文化生活。
3、中国近代史是中国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革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开始瓦解,取而代之的是西方现代思想和价值观。这种变革不仅改变了中国人民的行为方式和思考方式,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社会和文化发展。
4、中国近代史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重要历史阶段。在这个时期,中国开始逐步接受和适应现代化的理念和实践,开始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的转型。这种转型不仅改变了中国的经济和技术面貌,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政治和文化生活。
1、地势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分三级阶梯分界线:第一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山脉、雪峰山脉)第三阶梯
山势走向: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南北走向: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区。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玉山。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弧形走向:喜马拉雅山脉。
中华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2、地形特征: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纵横交错的山脉和复杂多样的地形(33%山地、26%高原、19%盆地、12%平原、10%丘陵),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又是祖国各地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常见的自然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内蒙古高原:高原地势平坦开阔,西北部多荒漠、戈壁、东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黄土高原: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云贵高原:高原大部分地区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内中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准噶尔盆地:我国第二大盆地;柴达木盆地:被美誉为“聚宝盆”;四川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称,著名的成都平原位于盆地西部,农业发达,物产丰富“天府之国”之称。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黑土面积广大;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地面坡度很小;
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本文来自作者[北柠陌寒]投稿,不代表巨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vsha.com/jvs/3082.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巨鲨号的签约作者“北柠陌寒”
本文概览:中国近代史的必背知识点如下:1、鸦片战争(1840-1842):鸦片战争是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战争原因是英国为了向中国倾销鸦片,并获取贸易优势。...
文章不错《中国近代史必背知识点》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