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的鉴宝专家有哪些人

"古董收藏"一向被称作是"富人的游戏",看起来平平无奇的书画瓷片,可能就价值连城,收藏界也时常有人因一件藏品便身家上亿。

但是正因为利润大,所以古董市场鱼龙混杂,假货永远比真货多,于是便催生了"鉴宝师"这个职业,但人们万万没想到,"鉴宝师"本是帮助人们去伪存真的,却有人在其中颠倒黑白,为自己谋取利益。

鉴宝专家

说到"鉴宝师"闹出的风波,便不得不提刘岩这个人,刘岩当年在文物收藏界绝对是一号人物,他的眼光精准无比,在对于文物的研究方面也颇有建树,最为人熟知的是,他参与过圆明园兽首的鉴定,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上掀起来一股"收藏热",本就能力不凡的刘岩,自然也就被大家捧上了神坛。

当年许多卫视节目也看上了"收藏"背后的超高话题度,一时间"鉴宝"节目做得风生水起,这些节目的套路十分相似,都是请一群鉴定专家来节目坐镇,再让收藏者们轮番带着自己收藏的宝物登场请专家们鉴别。

当年这种方式其实谈不上非常严谨,在短时间内,专家判断的结果未必精准,但是这样的节目因为既有"干货"又有趣味,还是吸引了不少观众,而身为鉴宝大师的刘岩也沾了光,频频出现在镜头前为大家现场鉴宝,因为他眼光毒辣,所以大家对他的鉴定结果都非常信任,可万万没想到,这位大师竟会利欲熏心。

2009年,河南卫视开了一档鉴宝节目《华豫之门》,刘岩作为专家受邀成为常驻嘉宾,因为节目质量不错,所以在省内小火了一把,而身在郑州的收藏者朱云看到这档节目后,就想起了自己家里的一件藏品,想要拿去给刘岩鉴定一番。

这幅画是朱云家祖上传下来的,名字叫做《嵩阳汉柏图》,据说作者是乾隆皇帝,可是这个说法朱云也不敢肯定,因为年代太过久远,但要真的是乾隆真迹的话,卖个几百万应该不成问题,毕竟,虽然乾隆在艺术界成就一般,却拥有皇帝这个光环。

真假难辨

但是,朱云把这幅画带到节目上之后,得到的回答却不如预期,刘岩告诉他,这幅画只是一副仿作,虽然年代久远,但是作者不详,笔力也一般,最多也就值几万块。

这个结果朱云心里其实也有所预料,但是他还是多少有些失望,没想到下台之后,刘岩主动找到朱云说,自己可以帮他联系一些收藏家,说不定有买主愿意出高价,这让朱云感激不已,没多久刘岩就跟朱云说,有个买家愿意出17万,朱云一听这价格翻了三四倍,欣喜不已,于是就把画交给刘岩卖了出去。

从此朱云一直非常感谢刘岩,他想,要不是刘岩给自己拉关系,自己哪里能把画卖出高价呢?可是朱云不知道,那位出了17万的买家,根本就是刘岩自己,刘岩这么做,当然不是出于好心,而是为了发一笔横财。

画卖出去两年之后,朱云本来也渐渐淡忘了这件事情,但是有一天,他一个同事给他打过来电话,说是在电视新闻上看见他家原来那幅画了,说是乾隆的真迹,卖了8700万!

这个消息让朱云吃惊不小,他赶紧找到新闻回放,发现电视里被拍卖的那幅画,果然和自己当年卖掉的画一模一样,这时朱云心里便开始惊疑不定,他还想着,会不会这不是自己那个赝品,而是真品,自己看错了?

可是朱云把新闻里的反复观看了好几遍,越看越觉得不对,这画长得和自己当年那副太像了,连捆画的绳子都一模一样,仿品能做的这么真吗?抱着怀疑,朱云试探着给刘岩发了条信息询问,自从当年因卖画认识之后,朱云逢年过节都会给刘岩发几条短信,刘岩也会回他几句,但是这一次,朱云的消息发出去两三天都无人回应,朱云照着当年留的电话号码拨过去,却发现对方关机了,这下,朱云心里觉得,自己十有八九被骗了。

骗子大师

朱云用各种渠道联系刘岩,但都没有成功,后来朱云又找了当年节目上的工作人员,希望他们能帮忙找找人,可是工作人员怕惹麻烦,没有理会朱云的要求,朱云一时间孤立无援。

意识到上当受骗的朱云越想越气,他渐渐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当年刘岩这个家伙,从见到画的第一眼就打起了鬼主意,之后每一步都是在给朱云挖坑,只等着朱云这个猎物钻进来,还对这个骗子感恩戴德,而刘岩凭着这点计策,轻轻松松挣得了数千万。

愤怒的朱云找不到刘岩,只得起诉法庭,希望把刘岩逼出来,但是刘岩并未出现,只是派了一个律师来替他打官司,刘岩承认自己当时是低价买的画,但是这个行为也是卖家朱云自愿的,自己并没有违法。

这下轮到朱云傻眼了,没错,当年他的确是"自愿",因为他觉得自己这幅画不值钱,有了机会就想立刻脱手,可是自己之所以如此,不还是因为刘岩骗自己这幅画是赝品吗?但是,朱云没办法提供确切的人证物证,刘岩咬死了当年的"自愿"两个字,最后朱云无奈败诉。

事情传开,许多人都为朱云感到可惜,当年但凡是多拿给几个懂行的人看看,可能也不至于损失这么大,但是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朱云,怎么会懂得这么多弯弯绕绕呢?

而刘岩的骗子行径也传开了,虽然他在法庭上没有受到制裁,但这件事也让他的名声彻底臭了,从庭审结果下来之后,刘岩就基本再也没接到过生意,毕竟,大家都害怕自己成为第二个朱云。

混不下去的刘岩只能跑到香港发展事业,只是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香港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刘岩的所作所为?刘岩在香港的生意也十分冷清,有记者去香港探访过,刘岩大部分时间待在家里无所事事,以前那些对他追捧的人自从他出事之后,纷纷绕道走。

当年一时贪财,却毁了自己辛辛苦苦奋斗半生赚来的名誉,也不知是福是祸,只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理,永远都不会过时。

曾以17万买藏友“假画”,后转卖8736万的鉴宝专家刘岩,结局如何?

专业就是瓷器,水平高,值得信赖。

高明利,男,汉族,1973年生于历史悠久文化古城,男,汉族,1973年生于历史悠久文化古城汝州汝州。当代中国著名古陶瓷、杂项文物鉴赏家,。当代中国著名古陶瓷、杂项文物鉴赏家,平顶山平顶山市政协委员、汝州市政协常委、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古玩商会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华民间藏品鉴定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文物艺术品商会副会长、大河收藏网专家团成员策划总监、河南卫视《市政协委员、汝州市政协常委、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古玩商会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华民间藏品鉴定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文物艺术品商会副会长、大河收藏网专家团成员策划总监、河南卫视《华豫之门华豫之门》栏目鉴宝专家、加拿大中国文化经济贸易促进会名誉副会长》栏目鉴宝专家、加拿大中国文化经济贸易促进会名誉副会长

10年前以17万“骗画”,再倒卖8700万的鉴宝专家刘岩,现如今怎样?

社会的高速发展,让人们所面对的诱惑也在不断增加,但是有人却能够抵挡那些浮夸的诱惑,将名节与骨气看得比任何事情都要重要,而万千世界中的那些利益便不会放在心上。然而,有人却在追逐利益的道路上,没有坚守住底线,渐渐误入歧途。有句话说得好,非己之利,纤毫勿占,非己之益,分寸不取。不属于自己的利益,即使以恶劣手段掠夺,也终将不会属于自己。那位曾以17万买下藏友“假画”,因为利益驱逐,后又转卖8736万的鉴宝专家刘岩,他的结局又如何?

随着文化保护意识的加强,国内在一段时期兴起了一类鉴宝类的节目,很是火爆。观众不仅可以了解到文化历史知识,还能观看众多藏友的文物获得鉴赏知识,对于电视台而言他们也能提高收视率,可谓是一举两得。鉴宝节目的专家都是从事多年鉴定工作且富有经验的老手,大多来自于国家博物馆等工作人员,在收藏界也颇有名气的人。当时河南卫视的《华豫之门》鉴宝栏目便请来了业内知名人士刘岩作为书画类的鉴赏专家,因他在多个权威部门工作过,所以大家对他信赖有加。但就是这么一位专家,却因之后的一件事受到了人们的诸多笔伐。

09年,来自河南的藏友朱云带着自己珍藏的《崇阳汉柏图》前来鉴宝。朱云表示这是当年乾隆收藏过的画作,十分珍贵。专家刘岩看过后却表示这不像是真迹,反而是技艺高超的赝品,这纯真的朱云也不疑有他,觉得专家说的就是对的,只不过内心十分的失落。但是随后没多久,刘岩就私底下找到他,表示这画虽然不是真品,但胜在仿制技术,还是有价值的,还表示说他会帮朱云找到买家。这朱云听后感激不已,哪会想到这是场预谋已久的骗局。刘岩称这幅画值3万,但是他找的买家愿意出17万。朱云听后更是高兴,“假画”卖出17万,怎么看都是他占了便宜,所以很快他就和刘岩签了协议。

2010年,一则《崇阳汉柏图》画作被拍出8736万天价的消息震惊了全网,而朱云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发现正是自己的那幅画作,这才后知后觉地知道是场骗局。朱云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于是便把刘岩告上了法庭。刘岩表示朱云和自己自愿签的协议,自己没错,8736万的天价也是藏友拍卖哄抬的价格,他自己又不能控制。而朱云也实在是拿不出更多的证据了,最后起诉也没有胜利,案件无果而终。

此事一出,社会上便掀起了巨大的舆论浪潮。不少人质疑鉴宝栏目的专家,鉴宝实则就是那几个专家的一言堂,全是他们在定市场价格,他们说了算。也有人表示专家也不是绝对的,或许他们也会有看走眼的时候。不过大多数人都是在指责刘岩违背了职业操守,虽然他依旧出现在鉴宝节目中,但是他的信誉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口碑大不如前。

结语

面对此事,究竟是误判还是故意为之想必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如果人们喜欢收藏字画等物品,也可以多留一个心眼,毕竟不是所有的权威人士都能够做到毫无失误,仅仅听取片面之词,便深信不疑,也是不可取的。而一个无法得到人们信任的人,即使拥有再高的头衔,也不会走得太长久。

专家?和?骗子?虽然是两个不同的词汇,但仅仅只有一线之隔,何为专家?肯定是某一个领域有成就的人,有知识、高学历,有知识无可厚非,但有时知识和良知在白花花的银两面前,真的不算什么。

随着文物热的兴起,一大批鉴宝专家,如同野草疯长一般频频出现,在鉴宝行业当中,《嵩阳汉柏图》事件算是轰动全国,这也再一次让所谓的专家丢尽了脸面。

《嵩阳汉柏图》是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40岁时,仿效尧禹舜巡狩?五岳?之典特地前往中岳狩猎所画,9月30日,乾隆到了嵩阳书院,看见两颗高大汉柏,就将其中一颗汉柏画了下来,乾隆还提了一首诗。

这幅《嵩阳汉柏图》也是在宫中不断流传,清末年间战乱频繁,《嵩阳汉柏图》彻底失去了踪迹,直到2009年,河南郑州朱云兄弟两人带着《嵩阳汉柏图》到了一个鉴宝海选现场。

负责鉴宝的是一位叫刘岩的专家,他说:?这是个老东西,但不是真迹,应该是清末年间的仿品,价值不高,3至4万元左右?,朱云听了很失望,这《嵩阳汉柏图》是祖上流传下来的传家宝,现在告诉他是赝品怎么接受得了。

然而就在半个多月后,刘岩又找到了朱云,还带来了一位叫程功的收藏家,他有意收购朱云手上的《嵩阳汉柏图》,经过刘岩从中撮合,最终以17万的价格成交了,一开始朱云感到很值,但是一年后他看到了一则新闻。

一年前,他以17万价格出售的《嵩阳汉柏图》,竟然在一家拍卖公司拍出了8736万元的天价,朱云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2011年,朱氏兄弟就向法庭提出了诉讼,他怀疑刘岩是故意将画说成赝品,在联合程姓收藏家将画骗走。

由于涉嫌金额庞大,也是引起了文物界的高度重视,不过在调查资料时,他们发现,刘岩竟然有两个人,一个是东莞刘岩,一个是北京刘岩,两人在网上公布的资料也是一模一样,刘岩原名刘忠红,中国书画协会理事?

自从身份公开之后,东莞刘岩同样接受了调查,他还出示了一系列的证书,东莞刘岩声称两人没见过面,但在3年前,他就发现有人在盗用他的身份,北京则又是另外一套说辞,这个刘岩参加过很多节目,甚至还有拍下圆明园三兽首和乾隆粉彩六方套瓶的光辉记录。

北京刘岩只是说,《嵩阳汉柏图》能拍出这个高价还是归功炒作,他还特别强调《嵩阳汉柏图》在艺术市面上有若干副,朱云兄弟的画只是其中一副,双方交易完成后,程姓收藏家也有可能收藏了其余的《嵩阳汉柏图》。

由于此案各种证据不足,朱云兄弟败诉了,北京刘岩移居到了香港,继续以鉴宝专家的身份参加各种活动,他倒是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本文来自作者[一缕墨香]投稿,不代表巨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vsha.com/jvs/3206.html

(12)
一缕墨香的头像一缕墨香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一缕墨香的头像
    一缕墨香 2025年10月10日

    我是巨鲨号的签约作者“一缕墨香”

  • 一缕墨香
    一缕墨香 2025年10月10日

    本文概览:"古董收藏"一向被称作是"富人的游戏",看起来平平无奇的书画瓷片,可能就价值连城,收藏界也时常有人因一件藏品便身家上亿。但是正因为利润大,所以古董市场鱼龙混杂,假货永远比真货多...

  • 一缕墨香
    用户101001 2025年10月10日

    文章不错《河南的鉴宝专家有哪些人》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巨鲨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