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各年级目录

一年级上册 1 数一数2 比一比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4 认识物体和图形

5 分6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7 11~20各数的认识8 认识钟表

9 20以内的进位加法10 总复习

一年级下册 1 位置2 20以内的退位减法3 图形的拼组4 100以内数的认识 摆一摆

想一想5 认识人民币6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7 认识时间小小商店

8 找规律9 统计10 总复习

二年级上册 1 长度单位2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我长高了3 角的初步认识

4 表内乘法(一)5 观察物体6 表内乘法(二)看一看 摆一摆7 统计

8 数学广角9 总复习

二年级下册1 解决问题2 表内除法(一)3 图形与变换剪一剪4 表内除法(二)

5 万以内数的认识6 克与千克7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有多重8 统计

9 找规律10 总复习

三年级上册1 测量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3 四边形4 有余数的除法

5 时、分、秒填一填,说一说6 多位数乘一位数7 分数的初步认识8 可能性

9 数学广角掷一掷10 总复习

三年级下册1 位置与方向2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3 统计4 年、月、日制作年历

5 两位数乘两位数6 面积7 小数的初步认识8 解决问题设计校园9 数学广角10 总复习

四年级上册 1 大数的认识1亿有多大?2 角的度量3 三位数乘两位数4 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对边相等)和梯形(定义)5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6 统计你寄过贺卡吗?7 数学广角[上]8 总复习

四年级下册 1 四则运算2 位置与方向3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营养午餐4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5 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三角形的内角和及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没有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6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7 统计[下]8 数学广角  小管家[下]9 总复习

五年级上册1 小数乘法 2 小数除法(4舍5入)3 观察物体4 简易方程  量一量 找规律5 多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6 统计与可能性  铺一铺7 数学广角8 总复习

五年级下册 1 图形的变换(轴对称)2 因数与倍数(奇数与偶数、完全数)3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体积、展开图)  粉刷围墙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5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只有最小公倍数,没有最小公分母)6 统计  打电话7 数学广角8 总复习

六年级上册 1 位置2 分数乘法3 分数除法4 圆 确定起跑线5 百分数6 统计 合理存款7 数学广角8 总复习

六年级下册 1 负数 2 圆柱与圆锥 1.圆柱(表面积和体积)2.圆锥(只涉及体积、侧面是曲面,不涉及表面积、扇形、弧长等概念) 3 比例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3.比例的应用 自行车里的数学 4 统计 5 数学广角 节约用水 6 整理与复习 1.数与代数(负数) 2.空间与图形 3.统计与概率 4.综合应用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目录

一年级上册 1. 生活中的数2. 比较3. 加减法(一)4. 整理与复习(一)5. 大家来锻炼

6. 分类7. 位置与顺序8. 认识物体9. 加减法(二)10. 整理与复习(二)11. 认识钟表12. 统计13. 迎新年14. 总复

一年级下册 1. 生活中的数2. 观察与测量3. 加与减(一)4. 有趣的图形5. 整理与复习(一)6. 加与减(二)7. 购物8. 加与减(三)9. 统计10. 整理与复习(二)11. 总复习

二年级上册 1. 数一数与乘法2. 乘法口诀(一)3. 观察物体4. 节日广场5. 分一分与除法6. 整理与复习(一)7. 方向与位置8. 时、分、秒9. 月球旅行10. 乘法口诀(二)

11. 整理与复习(二)12. 除法13. 统计与猜测14. 趣味运动会15. 总复习

二年级下册 1. 除法2. 混合运算3. 方向与路线4. 生活中的大数5. 测量6. 整理与复(一)

7. 加与减(一)8. 认识图形9. 加与减(二)10. 整理与复习(二)11. 统计

三年级上册 1. 乘除法2. 观察物体3. 千克、克、吨4. 搭配中的学问5. 乘法

6. 整理与复习(一)7. 周长8. 交通与数学9. 除法10. 年、月、日

11. 时间与数学(一)12. 时间与数学(二)13. 整理与复习(二)

14. 可能性15. 生活中的推理16. 总复习

三年级下册 1. 元、角、分与小数2. 对称、平移和旋转3. 乘法 4. 整理与复习(一)

5. 面积6. 认识分数7. 整理与复习(二)8. 统计与可能性9. 总复习

四年级上册 1. 认识更大的数2. 线与角3. 走进大自然4. 乘法

5. 整理与复习(一)6. 图形的变换7. 除法8 方向与位置9. 生活中的负数

10. 整理与复习(二)11. 统计12. 数据告诉我

四年级下册 1. 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2. 认识图形3. 小数乘法4. 数图形中的学问

5. 整理与复习(一)6. 观察物体7. 小数除法8. 激情奥运9. 游戏公平

10. 整理与复习(二)11. 认识方程12. 图形中的规律13. 总复习

五年级上册 1. 倍数与因数2. 图形的面积(一)3. 整理与复习(一)4. 分数

5. 数学与交通6. 整理与复习(二)7. 分数加减法8. 图形的面积(二)

9. 尝试与猜测10. 整理与复习(三)11. 可能性的大小12. 数学与生活13. 总复习

五年级下册 1. 分数乘法2. 长方体(一)3. 分数除法4. 整理与复习(一)5. 数学与生活6. 长方体(二)7. 分数混合运算8. 百分数9. 整理与复习(二)10. 数学与购物11. 统计

六年级上册 1. 圆 2. 百分数的应用3. 图形的变幻4. 整理与复习(一)5. 数学与体育

6. 比的认识7. 统计8. 整理与复习(二)9. 生活中的数10. 观察物体11. 看图找关系

12. 总复习

六年级下册 1. 数学与环境2. 数学与社区3. 数学与体育4. 数学与科技5. 总复习

教材分析

《1米有多长》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长度单位厘米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米的长度单位。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总结米、厘米之间的关系,具体出长度单位“米”。“米”这个长度单位比较具体,教材通过三个步骤帮助学生体会米有多长:第一步:通过同学们一厘米木棍接起来,体会1米有多长;第二步:通过测量学生身高,体会1米有多长;第三步:通过测量教室等场景,体会1米有多长。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量一量、比一比、想一想等这些简单的活动,真正体会到1米的距离到底有多长。在进行认识“米”教学时,充分联系前面厘米有多长,使学生体会到在表示距离时,要用“米、厘米”作单位,并介绍怎样用字母表示以及厘米与米之间的关系,联系生活实际,合理运用长度单

位。

学生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多数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合理运用长度单位厘米。但“米”这个长度单位比较重要和常用,学生理解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实地量一量、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充分感知“米”这一长度单位到底有多长;对于学困生,以和他们玩游戏的方式来引导他们感知1米的具体长度,从多角度来激发他们的参与,给予他们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并让他们积极汇报自己的亲身体会,达到全员参与,共同提高的原则。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2、使学生知道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3、通过实际测量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米尺测量较长的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建立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难点:用米作为长度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的实际长度。

教学准备课件、米尺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动物游乐园吗?

师:看看长颈鹿和小乌龟在游乐园门口遇到了什么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53页情景图。

生1:小狗门卫告诉它们,身高1米以上要买票。

生2:和看门口1米画的标记,长颈鹿的身高超过了1米,要买票;小乌龟的身高不足1米,不用买票。

师:观察得真仔细!看到了门口处1米的地方有标记。

师:1米到底有多长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米有多长。

二、自主探究学习

1.认一认,想一想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我们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现在请大家拿出直尺,找出1厘米给同桌看。

师:同学们找得非常准确,100段这样的1厘米接起来就是1米。看(出示米尺),这就是米尺,是我们今天认识的一位新朋友。注意看,自己数一数是不是有100厘米。

学生自己数,明确:1米就是100厘米。我们可以写成:1米=100厘米。

测量比较短的物体,一般我们用“厘米”作单位。在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时,通常用“米”作单位,“米”也是国际通用的一个长度单位,“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

2、比一比,说一说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描述一下1米有多长。

学生可能有多种回答,如有的学生边用两手比划边说,有的学生边比划自己的身高边说,有的学生说出课桌的长度 是1米等等,老师要给予鼓励。

师:同学们都挺好的。现在把你们的手臂伸开,看看伸到什么程度就是1米,用尺子量一量。

学生用米尺进行测量,老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同学。

三、合作交流,探索反馈

活动一:

1、小组合作,用尺子量一量从脚到身体什么地方是1米,做个标记。

2、找不同身高的学生来比一比,发现身高不同但1米的标记一样高。

3、小结:测量对象不同,但一米的高度是不变的。

活动二:

伸开手看一看从一只手的指尖到另一只手的什么地方是一米

活动三:

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学生说完并进行实地测量。

活动四:

师: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测量,从教室的一头到另一头大约有多长?教室里的黑板长大约是多少米?

小组同学分工合作,测量教室的长、黑板的长。老师巡视,了解不同做法,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测量的过程和结果,重点说明测量的方法。

四、实践应用

1.巩固练习

师:“厘米”和“米”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结合实际情况完成下面填空。

课件出示:教材第53页最下面的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老师巡视了解情况。组织学生交流,重点说说自己是怎样通过对比确定填写什么单位的。

2.认识米和厘米。

课件出示

师:我们在用米和厘米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思考,认真辨别,不能用错哟!下面是淘气在学习了米和厘米之后写的一篇日记,我们共同来看一看。

指名做出评价和改正。

五、全课小结

师: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个长度单位——米,知道了课桌的长大约是1米,并且知道了测量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测量比较长的物体用“米”作单位,要记住米=100厘米。还学会了量出物体的长度,注意测量时要从0刻度量起。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巨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vsha.com/jvs/3394.html

(10)
admin的头像admin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admin的头像
    admin 2025年10月11日

    我是巨鲨号的签约作者“admin”

  • admin
    admin 2025年10月11日

    本文概览:一年级上册 1 数一数2 比一比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4 认识物体和图形5 分6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7 11~20各数的认识8 认识钟表...

  • admin
    用户101107 2025年10月11日

    文章不错《小学数学各年级目录》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巨鲨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