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埃雷拉龙类发现于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及北美洲,且很可能在三叠纪晚期遍布了整个冈瓦纳古陆。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阿根廷的埃雷拉龙。
同其后出现的兽脚类恐龙一样,埃雷拉龙的下颌具有折叶一样的结构,能够有力地咬住并吞下大的肉块。虽然埃雷拉龙与同期的大型初龙类动物有可疑的血缘关系,但它们表现出了兽脚类恐龙的共同特征:两足行走和能抓握的前肢。
2、腔骨龙(学名Coelophysis)又名虚形龙,腔骨龙科,腔骨龙属,是北美洲的小型、肉食性、双足恐龙,是最早发现几副完整骨骼的恐龙,也是已知最早的恐龙之一。它最早出现于三叠纪晚期的诺利阶。
3、槽齿龙,是种素食性恐龙,生存于晚三叠纪诺利阶与瑞提阶。槽齿龙曾于三叠纪晚期在英格兰及威尔斯一带生活。
槽齿龙平均身长为1.2米,高度约30厘米,体重为30公斤。它们拥有小型头部、大型拇指尖爪、修长的后肢、长颈部、前肢比后肢短、长尾巴。它们是二足恐龙。槽齿龙前掌有五个手指,后脚掌有五个脚趾。
4、板龙是三叠纪的古老恐龙,生存于2.22亿年~ 2亿年前,它是出现在地球上的第一种巨型恐龙。在板龙出现以前,最大的植食类动物的身材也就像一头猪那样大,而板龙要大得多,它的身体有一辆公共汽车那么大。
板龙意为"平板的爬行动物",是生存于2亿1000万年前,晚三叠纪的古老恐龙。体长6-8米,身高3.6米,体重5吨左右,据考古研究它是生活在地球上食植物第一种巨型恐龙。
5、阿里瓦龙,拉丁文学名(name)→aliwalia。属于蜥臀目、蜥脚亚目、原蜥脚类下素食性恐龙。主要生存与三叠纪晚期南非的阿里瓦地区的北方。
南十字龙(学名Staurikosaurus),该物种被认为是最早的恐龙。是种小型的兽脚亚目恐龙,最早生活于三叠纪晚期的巴西。
始盗龙,被认为是最原始的恐龙之一,生活于三叠纪晚期。始盗龙是小型肉食动物,长约1.5米,能够两足行走。
腔骨龙(学名Coelophysis)又名虚形龙,是北美洲的小型、肉食性、双足恐龙,也是已知最早的恐龙之一。它首先出现于三叠纪晚期的诺利阶。
埃雷拉龙,是速度相当快的两足肉食性恐龙,大约生活在2.3亿年以前,是最古老的恐龙之一。体长5米,体重180公斤,以其他小型爬行动物为食。
板龙,,意为"平板的爬行动物",是生存于2亿1000万年前,晚三叠纪的古老恐龙。体长6-8米,身高3.6米,体重5吨左右,据考古研究它是生活在地球上食植物第一种巨型恐龙。
黑丘龙,是生存于三叠纪晚期南非的一种草食性恐龙。黑丘龙是一种巨大的原蜥脚类恐龙,身长可达10~12米,黑丘龙的头很小,四肢粗壮,尾长。
槽齿龙,是种草食性恐龙,生存于晚三叠纪诺利阶与瑞提阶。
里奥哈龙(属名:Riojasaurus)意为“里奥哈蜥蜴”,是种草食性原蜥脚下目恐龙。生存于晚三叠纪,它们身长约10米。
本文来自作者[冷安]投稿,不代表巨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vsha.com/jvs/3482.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巨鲨号的签约作者“冷安”
本文概览:1、埃雷拉龙类发现于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及北美洲,且很可能在三叠纪晚期遍布了整个冈瓦纳古陆。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阿根廷的埃雷拉龙。同其后出现的兽脚类恐龙一样,埃雷拉龙的下颌具有折...
文章不错《三叠纪恐龙有哪些?》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