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门诊科室分布

负一楼:放射线科(DR、牙片机、牙齿曲面断层、牙CT)

一楼:急诊科:(内科门诊、创伤外科门诊、留观病房、抢救室、创伤处置室)

心内科门诊

CT室、核磁共振室、门(急)诊药局、门(急)诊收款处

二楼:彩超室、心电室、妇科门诊、眼科门诊、耳鼻喉门诊、儿科门诊、消化内科门诊、神经内科门诊、内分泌科门诊、骨科门诊、普外科门诊、神经外科门诊、泌尿外科门诊、体外碎石门诊、皮肤科门诊、检验科(急诊检验、采血室)

三楼:颌面外一科门诊、颌面外二科门诊、中韩美容外科基地、种植牙门诊、牙周黏膜科、医保科

四楼:牙体病一科、牙体病二科、儿童牙病科、牙病预防中心

五楼:修复一科、修复二科

住院处:

六楼:神经内科、神经内科康复中心

七楼:眼耳鼻喉住院处、透析科

八楼:颌面外一科住院处、颌面外二科住院处

九楼:骨外科住院处、泌尿外科住院处、妇产科住院处、腔镜中心

十楼:心血管内科住院处、综合内科住院处

十一楼:神经外科住院处、普外科住院处

十二楼:手术室、ICU、麻醉科

十三楼:病理科、检验科(生化室、免疫室)

是的。采血室护士在临床第一线工作,易造成职业性损伤,职业性损伤对护士危害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护士经常暴露于各种危害因素之中,严重威胁着护士的身心健康,笔者通过分析操作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因素,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增强自我防护意识,以杜绝或减少抽血室护士的职业危害。

1 职业危害因素

1.1针刺伤

是一种与注射相关的职业危害因素,医院感染80%与针刺伤有关[1]。研究表明[2],锐器伤是导致护理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的主要职业因素。就针刺伤造成的血感染疾病来说,已知的有几十种病毒,较常见的有甲感、乙肝、丙肝以及艾滋病病毒等。被刺伤时,微量的HBV病毒足以使伤者感染,而被HIV病毒感染的针刺伤比率为百分之零点三,被HCV感染的伤比率为百分之一点八。[3]

1.2 噪声 抽血室的噪声较普通科室重,来自患者及家属的询问声、患儿哭闹声、电话铃声、人员流动等形成的噪音,可引起头痛、头晕、耳鸣等,还可出现恐惧、易怒、心情烦躁、注意力分散等情绪,导致工作容易出差错。

1.3 紫外线 紫外线照射消毒使用不当可引起皮炎、眼炎、皮肤过敏等。高浓度臭氧吸入可引起气促、胸闷、肺水肿。

1.4 化学性危害

抽血室常用的化学性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等,均对人体皮肤黏膜、呼吸道、神经系统有一定的影响,刺激黏膜引起胸闷、头痛,甚至哮喘、肺水肿,同时引起细胞突变,也是职业性皮炎最常见的原因[4]。洁芙柔速干手消毒液和洗手液均可引起皮肤干燥和皮肤刺激现象。

1.5 生物性危害 抽血室患者流动多,散布室内空气的病原微生物(如常见流感病毒、结核杆菌等)污染的气体溶胶增多,人员流动加速气悬微生物的传播,对患者和工作人员呼吸道感染形成威胁。

1.6 生理性危害

门诊抽血室护士长期站立工作,可致下肢静脉血回流不畅,易产生下肢淤血,甚至下肢静脉曲张。由于采血时身体前倾,腰部与颈部弯曲,这种姿势极易使肌肉、肌腱疲劳,长时间张驰失调造成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形成组织水肿,渗出或增生,严重的可压迫椎动脉和脊神经根导致颈椎病的发生。

1.7心理社会性危害

门诊抽血室护士每日接触的病人数以百计,要求注意力高度集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工作节奏快,精神高度集中。长期处于此环境中易造成严重心理压力,我院是妇幼专科医院,为幼儿居多,一旦遇到患儿因反复穿刺引起护患间矛盾,甚至为一些小事,病人及家属对护士出言不逊,无理取闹,甚至投诉、辱骂护理人员,造成护士心理压力增大。

1.8工作环境危害 长时间在近距离灯光下为患者抽血,易造成视觉疲劳、眼压升高等。

本文来自作者[源阳]投稿,不代表巨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vsha.com/jvs/3532.html

(12)
源阳的头像源阳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源阳的头像
    源阳 2025年10月12日

    我是巨鲨号的签约作者“源阳”

  • 源阳
    源阳 2025年10月12日

    本文概览:负一楼:放射线科(DR、牙片机、牙齿曲面断层、牙CT)一楼:急诊科:(内科门诊、创伤外科门诊、留观病房、抢救室、创伤处置室)心内科门诊CT室、核磁共振室、门(急)诊药局、门(急...

  • 源阳
    用户101212 2025年10月12日

    文章不错《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门诊科室分布》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巨鲨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