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笔洗价格

1、大水法石鱼

圆明园大水法石鱼位于被焚毁前的西洋楼建筑群落,身长125厘米。大水法从乾隆十二年动工,到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基本完成,因此这对石鱼至少有248年的历史。

圆明园遭劫后,这对石鱼于上世纪20年代末流落民间,现今终于被有识之士无偿送回了家。同时回家的其余8件石刻文物包括台阶、栏杆、底座等,是由北京电教馆送回的。8个构件中,有6件因雕有精美的西洋花纹,被推测为西洋楼的护栏等,另两件为中式雕栏。

2、金瓯永固金杯

金瓯永固金杯为清朝皇帝于每年正月初一举行元旦开笔仪式时的专用器。杯呈卵圆形,口径8厘米 足高5厘米 通高12.5厘米,以两条夔龙为耳,夔龙头各安珍珠一枚;以三个卷鼻象头为足。

杯身满錾宝相花,花纹对称,镶嵌以珍珠、红蓝宝石做花心,点翠地。杯口一侧,錾刻阳文篆书“金瓯永固”四字,另一侧钤“乾隆年制”款。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3、《骏骨图》

《骏骨图》是元代画家龚开创作的一幅纸本墨笔画,现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骏骨图》描绘了一匹饥肠辘辘的马,它瘦骨嶙峋,几乎抬不起头来,但仍可从其如炬目光中感受到不屈精神。

《骏骨图》写染结合,描绘马的骨骼、肌肉、鬣尾、蹄腕,颇具写生之意。

4、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

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原为圆明园海晏堂外的喷泉的一部分,是清乾隆年间的红铜铸像。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火烧圆明园,兽首铜像开始流失海外。

到2012年为止牛首、猴首、虎首、猪首、和马首铜像已回归中国,收藏在保利艺术博物馆;2013年4月26日,法国皮诺家族在北京宣布将向中方无偿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十二大水法中的青铜鼠首和兔首。此次捐赠的鼠首、兔首,为北京圆明园流失的十二生肖青铜像中的两件。

目前,圆明园十二大水法中的十二大生肖兽首已经有8个回归中国,其中龙首目前在台湾保存完好,不过蛇首、鸡首、狗首、羊首则下落不明。

5、《四十景图》

圆明园《四十景图》,是根据乾隆皇帝弘历的旨意,在乾隆九年(1744年)前后,由宫廷画师、词臣绘制而成的40幅分景图。按其绘法不同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工笔彩绘图,仅有一套,原存于圆明园。该图艺术价值高,直观效果好。

第二类为墨线白描图,共有3种版本:一是由词臣奉旨校刊乾隆《御制圆明园四十景诗》的附图,有乾隆十年内府行本;二是光绪十三年石印再版《圆明园图咏》所附分景图,原由孙祜、沈源合绘;三是张若霭绘制的四十景。

如今我们所见到的圆明园《四十景图》彩色,是据1983年法国学者赠给中方的乾隆原图底版印制的。

百度百科——圆明园大水法石鱼

百度百科——金瓯永固金杯

百度百科——骏骨图

百度百科——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

百度百科——四十景图

圆明园中的收藏的宝物有哪些

竹雕在我国由来已久,其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多种图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种陈设摆件。直到明清时期,文人士大夫写竹、画竹、种竹、刻竹蔚然成风,竹雕的文化含量和品位也获得了极大提升。明代的竹雕风格大多浑厚质朴、构图饱满、刀工深峻,而且线条刚劲有力,图案纹饰布满器身,雕刻技艺之精湛远远超越了前代。

名家笔筒可遇不可求

由于竹雕工艺独特、图文个性鲜明,且传世之物较少,使其越来越受藏友追捧。

竹雕器件以文具类为主,如笔筒、臂搁、笔洗、印章、文房摆件等,其次是杯、壶、盒、炉、香筒等日常用具,售价从几十元到数万元不等。其中,竹雕笔筒和各类摆件较为畅销。有商家透露,从前年至今,收集竹雕的藏友逐渐增多,也有人专门收集出自名家之手的“尖货”。一位古玩店老板对笔者说,前段时间在古玩市场上淘到了两只清代后期的山水竹雕笔筒,刚上柜就被识货的行家买走。尽管该老板不愿透露具体的售价和买卖差价,但他还是坦言:“仅几天功夫,这只笔筒身价就涨了一倍多。”另有一位藏友表示,去年在古玩市场淘得一件高12厘米、直径5厘米的清代山水画竹雕笔筒,当时花了400元,如今市价已达1200元,上涨了两倍。

从投资收藏角度看,竹雕和其他艺术品有类似之处,就是要注重年代、工艺、品相和名家之作。但历史上名留史册的竹雕艺术品毕竟有限,能够保持品相良好且留传至今的就更少了,所以,名家真品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一旦露面,价格必定不菲。

如何识别竹雕艺术品真伪

由于竹雕艺术品市场前景看好,目前市面上发现,在竹雕的制作年代或制作人等方面有作伪现象。如将新的竹雕涂抹包浆来冒充明清竹雕,或在普通竹雕上仿刻名人题款等。为此,业内人士提醒初涉收藏者要多学习相关知识,并向有经验的藏友请教,善于识别真伪。

另外,在保证是真品的前提下:

首先要把握好竹雕的精美程度,也就是力求细节要精雕,造型要生动。而那些粗制滥造的竹雕则毫无收藏价值,应予以摒弃。

其次,要尽量收集有留款的名家之作,因其收藏价值比普通竹雕要高得多,当然价格也不菲。

建议有经济实力的藏家,不妨从一些拍卖会上购买,也许价格会高一些,但保真度较高。

20世纪初,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于国人来说,这是一场令人耻辱的战争。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不仅烧毁了无数宝物,也抢夺走非常多圆明园稀世珍宝。

圆明园简介

圆明园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宫苑,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圆明园面积340多公顷,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雍正、乾隆帝在位期间多次对圆明园增建、改建。

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

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文物被抢掠,1900年八国联军之后,又遭到匪盗的打击,终变成一片废墟。

圆明园最珍贵的宝物

圆明园是“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其珍藏的稀世珍宝不计无数,其中流散文物大概有100万件。流散在国内的圆明园文物约有500件。

圆明园大量精美文物多流散在国外,以英、法、美三国收藏的数量最多、器物最精。具体有多少圆明园文物流散在外,没有人说得清。

圆明园比较出名的珍宝在拍卖市场上可以见到很多,如“圆明园西洋怀表”、“鎏金五彩化妆盒”、“珐琅麒麟”、“ 康熙御制铜胎掐丝珐琅童子”、“

清乾隆·铜胎掐丝珐琅‘安佑宫’缠枝花卉盖盒”、金曼扎等,还有如“颙琰童年像”、“道光帝喜溢秋庭图”、“南宋·苏汉臣·百子嬉春图页”等。

圆明园作为人类艺术的瑰宝,造园艺术的典范,曾经收藏了多少文物到现在还是个谜,特殊的历史时期,很多珍宝从世界上消失,这也是人类的一大损失。

铭记历史

圆明园的历史命运时刻提醒着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我们需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本文来自作者[果胜涛]投稿,不代表巨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vsha.com/jvs/3563.html

(8)
果胜涛的头像果胜涛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果胜涛的头像
    果胜涛 2025年10月12日

    我是巨鲨号的签约作者“果胜涛”

  • 果胜涛
    果胜涛 2025年10月12日

    本文概览:1、大水法石鱼圆明园大水法石鱼位于被焚毁前的西洋楼建筑群落,身长125厘米。大水法从乾隆十二年动工,到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基本完成,因此这对石鱼至少有248年的历史。圆明...

  • 果胜涛
    用户101203 2025年10月12日

    文章不错《古董笔洗价格》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巨鲨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