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闻名的凡尔塞宫位于巴黎西南18公里的凡尔塞镇。整个宫殿占地面积为110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11万平方米,园林面积为100万平方米。 这座以香槟酒和奶油色砖石砌成的庞大宫殿,以东西为轴,南北对称。内部装修的突出特点是富丽奇巧,糜费考究。宫中有许多豪华的大厅,大厅的墙壁和柱子多用大理石砌就,加之金漆彩绘的天花板,雕刻精美的木制家具,以及装饰用的贝壳、花饰及错综复杂的曲线等,完全是“洛可可式”①建筑装饰风格,给人以华美、铺张、过分考究的感觉。宫中最为富丽堂皇的殿堂要算著名的镜廊了。镜廊长73米,宽10.5米,高12.3米。左边与和平厅相连,右边与战争厅相接。拱顶上布满了描绘路易十四最初18年征战功绩的彩色绘画。吊灯、烛台与彩色大理石壁柱及镀金盔甲交相辉映;排列两旁的8座罗马皇帝丰耳雕像、8座古代天神整耳雕像及24支光芒闪烁的火炬,令人眼花缭乱。最为吸引人的,还是与长廊左侧面对花园而开的17扇巨大拱型窗门相对应的17面巨型镜子,这17面大镜子,每面均由483块镜片组成。白天,人们在室内便可通过镜子观赏园中美景。夜宴时,400支蜡烛的火焰一起跃人镜中,镜内镜外,烛光辉映,如梦如幻。 由大运河、瑞士湖和大小特里亚农宫组成的凡尔塞宫花园是典型的法国式园林艺术的体现∶望不见尽头的两行古树,腑瞰着绿色的草坪,绿色的湖水。千姿百态的大小雕像或静立在林荫道边,或沐浴于喷水池中。大小花坛一畦一样,青青的小松树被有条理地一律剪成圆锥形,布局匀称、有条不紊。成三角形环绕着正宫的大小特里亚农宫和一个幽静的小村子,流传着各自不同的传说。相传,建于1687年的大特里亚农宫是路易十四为自己所建的行宫,内设72个房间和舞厅,当时经常在次举行舞会和夜宴。小特里亚农宫建于1762年,据说是路易十五受大特里亚农宫的启发,为他宠爱的庞柏度夫人建造的。它的建筑风格典雅别致,于众不同,被认为是新古典主义的杰作。另据传说,那个幽静的小村子曾是被送上断头台的路易十六皇后生前最为倾心的住所。 这座宏伟宫殿的前身不过是路易十三用于狩猎的一座小小的城堡,建于1623年,砖石结构,普普通通。1631年,该城堡进行过一次扩建,次后,路易十三便经常在这里居住、开会和阅兵。路易十四继位以后,于1661年开始大兴土木,始建凡尔塞宫,这中间还有一段曲折的故事。 1661年8月17日这一天,在路易十四的财政总监富凯的府邸沃勒维孔特宫举行了一个非同寻常的晚会。这个晚会甚至被载入了史册。晚会的东道主富凯是个野心勃勃、贪赃枉法的家伙,在他任财政总监的8年期间,贪污受贿、敲诈勒索了大量钱财。他打算以此将他原有的住宅改建成一座漂亮的府邸。他请来了建筑师勒沃、园艺师勒诺特尔及画师勒布伦,用不到4年的时间便将原有的住宅变成了一座在当时来说称得上前所未有的、真正的宫殿。加之富凯酷爱搜集艺术珍品、名贵字画及各种古董、地毯、家具等,这些东西将沃勒维孔特宫装饰得更加富丽堂皇。 这座漂亮的殿堂吸引了各国的君臣显贵,纷纷来此一饱眼福,连太阳王也决定到此一览 8月17日这天,参加晚会的有路易十四国王、王太后、亲王、侯爵及宫廷中所有要人。然而,“太阳王”的光辉所照之处未必皆福。沃勒维孔特宫的堂皇、精美及应有尽有,招致了太阳王的妒嫉。晚会过后一个月,路易十四派人逮捕了富凯并查抄了沃宫的全部设计图纸、文件及大批珍贵物品,同时,国王也没有忘记接收沃勒维孔特宫的建筑大师们----勒沃、勒诺特尔和勒布伦,令他们为自己建造一座比沃宫更为雄伟、壮观,更为豪华、辉煌的宫殿。正是这个著名的晚会,富凯招罪身亡,而凡尔塞宫却由此诞生。同年,凡尔塞宫正式破土,到1689年,工程才全部竣工,前后历时共28年,动用了4万多名建筑人员。1682年,宫殿尚未完工时,路易十四便将政府从巴黎迁到了凡尔塞宫。从此,凡尔塞宫中欢宴、晚会、狩猎、郊游终日不绝。到1789年凡尔塞宫100周年时,其奢侈糜费已达登峰造极的地步,7月14日的法国大革命,迫使路易十六于1790年逃回巴黎,此后凡尔塞宫便冷落起来,并数遭劫难。 1837年,路易.菲利浦决定重修凡尔塞宫,并将这座帝王的宫殿改建成为历史博物馆。 今日的凡尔赛宫只开放三个展室。 一号入口是主宫,里面有多个宫邸。主要展示大量精美壁书和重要人物的雕像,亦留下不少珍贵文物和历史见证.由于人潮过多,往往被迫得没法欣赏。 二号入口的展馆,展出的是宫内的帝王用品、书房、睡房等,但必须跟随英语或法语导游才可进入参观。 至于三号展室是一间视听室,放映一部关于200年来巴黎历史的影片. 凡尔赛宫御花园以前是是免费的,由于宫殿维护的费用巨大,从今年(2002年)起开始收费。大多旅客都只懂往镜廊及皇宫内博物馆挤,其实凡尔赛宫的园林景观也非常吸引,尤其是不同大小的喷泉及沿途修剪整齐的花花草草,当然少不得那些雕像。 不过帝苑的面积非常大,如果要行完一圈,非用全日时间不可;在此提供小小方便就是在园内租单车,小汽车和自行车都有。约同三五知己,带备生果、面包、肉酱,便可到帝苑进行一顿快乐的野餐。
越南巴拿山古堡的历史
距离津巴布韦南部维多利亚堡东南大约27千米,靠近凯尔湖处,有一个名叫大津巴布韦的古建筑。人们至今对它的来历众说纷纭。说起大津巴布韦的发现,得首先提提猎人伦德斯。
伦德斯的惊人发现
公元1868年,葡萄牙猎人亚当?伦德斯到凯尔湖边狩猎。一天,他追逐一头野兽,穿过了一片树林。忽然眼前一亮,在一片开阔地前面的小山坡上,他发现了一座黑黝黝的城堡。
伦德斯小心翼翼地走进这空无一人的古城堡,好奇地打量着。这里已成了废墟,根据依稀可辨的字样可知,这里原叫大津巴布韦,在当时曾是一个热闹的去处。伦德斯看到:大津巴布韦有一个椭圆形的建筑物和一个如同卫城一般的堡垒。整个大津巴布韦的建筑异常精致和整齐:椭圆形的建筑物实际上是一座小城,城墙高9米,长256米,墙壁是用坚硬的花岗石砌成的,石块排列得非常整齐,虽然没有采用任何粘合剂,但石块与石块接合得很严密,城的东、西、北三面各有一扇门,门的顶部用花岗石砌成拱形。令人费解的是,小城的东南部还有一道平行于城墙、与之相隔1米左右的石墙。墙与墙间的通道竟有100米长。通道的尽头是一个半封闭的院子,院子里竖着一座9米高的锥形石塔。
小城外面的悬崖上,古人们找出了一条小道,顺小道而上可以到达卫城,卫城在小城90米高处,城墙有10米高,五六米厚。登上它,可以鸟瞰四处,将小城看得一清二楚。更令人惊叹的是,小城和卫城的墙上都雕着精美的图案。
伦德斯回去以后,将自己的发现告诉了朋友们。于是,一传十、十传百,远近许多人都知道了此事。一时间,考古学家和欲先睹为快的人们全都拥向这片寂静的山林。
经过一番仔细的观察和研究,大津巴布韦曾经繁荣兴起过的说法似乎已成定论。但是,当时的人们为什么能掌握如此高超的建筑艺术?他们又是怎样懂得几何学、物理学等高深知识的?还有,他们为什么要造古堡?造了以后为什么又要放弃?这一连串的问题困扰着人们。
地质学家的骗局
1872年,一位名叫卡尔?莫克的地质学家来到了大津巴布韦,胡乱发掘一番以后,便萌发了制造骗局的念头。卡尔?莫克回去以后,竟扬言自己在大津巴布韦有了惊人的发现,弄清了古堡的来龙去脉,他信口胡诌:公元前10世纪,古埃塞俄比亚国的女王,一年好几次要去耶路撤冷看望犹太国王所罗门。途中,为了便于休息,女王便兴师动众,造了一所椭圆形的行宫,这所行宫就是大津巴布韦古堡,古堡的椭圆形小城,便是模仿女王在埃塞俄比亚国内建造的行宫建成的,而古堡遗址中的卫域,便是仿照所罗门王所住的耶和华殿所建造的。
卡尔?莫克的这些胡言乱语竟使不少人上当受骗,他们不远万里来到大津巴布韦,四处挖掘根本不存在的所罗门王的宝藏。可是,他们连宝藏的影子都没有看到,这才发现自己听信了谎言。
一些人以为,没有宝藏,黄金总能找到一些吧。可是,他们折腾了很长时间,什么金子也没有找到,于是便深深痛恨谎言的无耻。
20世纪40年代,一些科学家陆续来到大津巴布韦,再度对它进行详尽的考察。然而,在对考察结果的评价上,人们又产生了分歧。一些人认为大津巴布韦是来自地中海沿岸的腓尼基人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建成的,而非洲本地人在当时尚处于愚昧状态,他们根本造不出如此漂亮的城堡。但另一些人则认为,大津巴布韦是非洲人在中世纪时依靠自己的力量建成的;还有一些人认为,这古城堡是非洲人在外来民族的指导下建成的;而一些阿拉伯考古学家则直截了当地说,大津巴布韦古堡是古代阿拉伯移民建造的,因为椭圆形城堡中那个锥形石塔,几乎跟阿拉伯的清真寺庙一模一样,这就是最好的明证。
以后,人们又对大津巴布韦的居民问题展开了讨论。有人说,古堡是古代酋长居住的地方,因此最早的居民是古代酋长。也有人说,那儿是古人开采和冶炼黄金的地方。古代居民是那些淘金客。还有人说,大津巴布韦古堡是古代宗教朝圣地。真相到底如何,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柳暗花明又一村
1950年,几位考古学家到大津巴布韦考察。他们挖开围墙的地基,在那儿发现了两片木头,这木头对解谜到底有何意义?它能不能帮助人们揭开大津巴布韦的秘密?人们将这两片木头拿去用同位素碳14测试手段进行分析。分析的结果表明,这种取自登布提树的木片的年龄在1250~1450年之间。于是,这些科学家便认为,大津巴布韦古堡建造的年份大约在公元6世纪到8世纪,建造者是当时已具有相当发达建筑技术的非洲人。但有人反驳道,木片的年龄并不能代表古城堡的年龄。谁能保证,这木片不是城堡造好后很久才钉下去的?还有,人们很难排除先砍木头,然后再将砍下很久的木头从别处移至城中的可能。数不尽的疑问弄得研究者心烦意乱。看来,要解开这些谜团,并不是短时间能办到的。
早在越南处于法国殖民统治期间,法国人就发现了巴拿山这个地方,在山顶建造了大量的别墅城堡,一时间巴拿山在欧洲名声大震。现在巴拿山古堡就是在那个时期所建成的。
1901年,当越南还在法国殖民时期,有一些欧洲人在无意在越南发现了这片土地,这里在岘港市的西边,距离市区四十公里,海拔有1487米,地形并不是非常的陡峭。平均温度15-20度,气温四季温和,所以法国人便把巴拿山作为避暑胜地。
于是他们便大量地把具有欧洲建筑风格的建筑建在半山上,包括度假村、酒窖和一些歌剧院。由于这一原因致使巴拿山在西方国家极富盛名,每一年都会吸引大量的西方人慕名来此度假。法国殖民时期的贵族度假区,山上有古老的法式城堡和法国小镇。
巴拿山有很多城堡是从当年保留下来的,有一些则被战火毁坏。
巴拿山的城堡具有浓厚的高卢风格,周围有一大片望不尽头的繁茂森林,可以供来此度假的游人享受阴凉。有时行走在巴拿山,会感觉自己置身在欧洲阿尔卑斯山的一个优美的小镇。山上的城堡建筑,基本上以法式的造型呈现,五彩斑斓,就像置身于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
扩展资料
巴拿山(Ba Na Hills)距离岘港市区以西40公里,是越南海拔1482米的高原避暑胜地。
这一带香蕉树非常茂盛,越南语“巴拿”即香蕉的意思,故得此名。
山顶15-20度的平均气温,使巴拿山,如今成为了越南人心目中的避暑胜地。
巴拿山 在越南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是越南国内的热门旅游地,山上有度假酒店,是越南人拍婚纱的人气外景地,也是当地人度蜜月的好地方。
法式古堡,云上之城,巴拿山上有大片的欧式建筑,这些建筑多是法国人当年建设而成的,像度假村、歌剧院以及酒窖等,都保存的特别完好。游人在此行走时,会有种十分恍惚的感觉,会以为自己进入了一个欧洲风情的迷人小镇。山上建筑,法式造型,色彩艳丽,犹如童话世界。
本文来自作者[碧春]投稿,不代表巨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vsha.com/jvs/3650.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巨鲨号的签约作者“碧春”
本文概览:举世闻名的凡尔塞宫位于巴黎西南18公里的凡尔塞镇。整个宫殿占地面积为110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11万平方米,园林面积为100万平方米。 这座以香槟酒和奶油色砖石砌成的庞大宫...
文章不错《法国的凡尔塞宫是怎样建成的?》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