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的发现即与中药龙骨有关。清末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国子监祭酒、金石学家王懿荣因生病到药店找大夫抓药,其中有味药叫“龙骨”。
他无意间在龙骨这味药材上发现了一-些特殊的符号,经过一番研究,他认为龙骨可能是几千年前的龟骨和兽骨,同时他还从龙骨上所刻的符号中辨认出了一些古代的文字。龙骨由此而成为发现甲骨文的重要契机,甲骨文从此才开始被世人所重视。
甲骨文是我国商代先民使用的一种成体系的文字,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可以说非常古老。截止至现在,甲骨文依然是我国乃至整个东亚区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载体,从它的字体和结构都可以看出甲骨文具有非常严密的体系,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7年就将甲骨文列入了《世界记忆名录》。
甲骨文最早是在哪种物品上发现的
甲骨文的发现最早时间,是在清末光绪二十五年以前。发现地点是在河南省安阳县小屯村的洹河南岸田庄。村人于耕种时,在土层中掘出一些龟甲兽骨碎片,其中大部刻有古奥难辨的文句。
后来经考古学家王懿荣发现,确定了它在研究历史资料上具有珍贵的价值后,就开始被介绍到了学术界。
扩展资料:
甲骨文因镌刻、书写于龟甲与兽骨上而得名,为殷商流传之书迹;内容为记载盘庚迁殷至纣王间二百七十年之卜辞,为最早之书迹。殷商有三大特色,即信史、饮酒及敬鬼神;也因为如此,这些决定渔捞、征伐、农业诸多事情的龟甲,才能在后世重见天日。
成为研究中国文字重要的资料。商代已有精良笔墨,书体因经契刻,风格瘦劲锋利,具有刀锋的趣味。受到文风盛衰之影响,其大至可分为五期,底下分别介绍。商代晚期自盘庚迁殷至商纣王共约273年,经历8世12王,这一时期的甲骨文也应有早晚先后之分。
对商代甲骨的分期断代研究,有多种说法,如今主要采用的是董作宾依据世系、称谓、贞人等十项标准划分的五期说,即第一期: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第二期:祖庚、祖甲;第三期:廪辛、康丁;第四期:武乙、文丁;第五期:帝乙、帝辛。
参考资料:
甲骨文最早在哪种物品上发现的
甲骨文最早是在“龙骨”这种药材上发现的。
甲骨文是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出土在河南安阳小屯村一带,因为这里曾是商代后期商王盘庚至帝辛的都城,史称为“殷”,甲骨文也称“殷墟文字”。其内容绝大多数是王室占卜之辞,故又称“卜辞”或“贞卜文字”。这种文字基本上都是由契刻而成,又称“契文”或“殷契”等。
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余年,它不仅是研究中国文字源流的最早而有系统的资料,同时也是研究甲骨文书法重要的财富。从书法的角度审视,甲骨文已具备了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一共三个基本要素。
甲骨文的文字学价值
甲骨文在汉字漫长的发展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现代汉字的鼻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汉字的萌芽,大约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陶片上的刻划符号。但这些刻划文字虽已具备了文字的雏形,但都是一些简单的符号和单字,无完整的体系和规律。
真正具有一定的体系并有比较严密的规律的文字,最早的要算是甲骨文了。据研究,甲骨文中共有不重复的单字4500个左右,已识单字在1700个左右,而这些单字还不是当时使用的全部文字。甲骨文是研究古文字的宝贵资料。
药材。河南省安阳县小屯村的河南岸田庄村人于耕种时,在土层中掘出一些龟甲兽骨碎片,其中大部刻有古奥难辨的文句。当时,村人当作龙骨转售药店为药村。国子监祭酒的王懿荣得了疟疾,派人买中药,王懿荣无意中看到其中的一味叫龙骨的药品上面刻画着一些符号。这是王懿荣对甲骨文字最初的判断。所以甲骨文最早是在药材上被发现的。
本文来自作者[春雁]投稿,不代表巨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vsha.com/jvs/4242.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巨鲨号的签约作者“春雁”
本文概览:甲骨文的发现即与中药龙骨有关。清末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国子监祭酒、金石学家王懿荣因生病到药店找大夫抓药,其中有味药叫“龙骨”。他无意间在龙骨这味药材上发现了一-些特殊的...
文章不错《甲骨文的发现与什么有关》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