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照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在设置景观植物照明时,需要先了解光源光谱与植物生长的关系。首先,不同园林植物景观由于其表面材质差异大及受照面角度不同,其光谱反射率也不尽相同。有研究指出,自然光照下植物反射光谱曲线比较相近,视觉观察其植物的夜间色彩更接近自然状态,是较为适合的对园林植物的夜景照明光源,如荧光灯、LED光源。

光谱较为不连续光源时,反射光谱部分缺失,使园林植物夜间颜色偏离自然状态,或使植物色彩更偏向于光源本身的光源色,如高压钠灯、金卤灯等。因此,在夜景设计时需要谨慎选择。其次,光谱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诱导信号,调控着植物的光合作用。高压钠灯与金卤灯光谱是非连续光谱,仅为植物生长提供有限的有效能量,对植物生长影响较小;

白光LED光谱能量分布能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蓝光光谱及少量红光光谱,对植物生长影响较大。总之,只有了解光线对植物的影响才能更好的指导夜间景观照明,避免滥用各种光源照射植物。LED植物补光灯的安装要科学,才能有效提高植物灯的光利用率。为确保植物的补光强度,应将植物补光灯尽可能的安放在植物的正上方,其距离应根据植物灯功率大小而设定。一般植物灯与植物间的距离越近,光利用率越高。

用LED植物灯补光,由于LED热能很少,不会灼伤植物,可以近距离照射,最近距离可以10厘米。一般对功率小于8W的植物灯,照射距离在0.5米左右,功率大于8W的植物灯,照射距离可以在0.7-1米之间。

你好

光周期,美国学者加奈(W.W.Garner)和阿拉德(H.A.Allard)于1920年提出,是指昼夜周期中光照期和暗期长短的交替变化。光周期现象是生物对昼夜光暗循环格局的反应。大多数一年生植物的开花决定于每日日照时间的长短。除开花外,块根、块茎的形成,叶的脱落和芽的休眠等也受到光周期(指一天中白昼与黑夜的相对长度)的控制。植物对周期性的、特别是昼夜间的光暗变化及光暗时间长短的生理响应特点。尤指某些植物要求经历一定的光周期才能形成花芽的现象。但其他生理活动也受光周期影响。

应用:

1、引种:纬度相近地区引种易成功。短日照植物北移因生长季日照延长,长日照植物南移因生长季日照缩短,都有延迟发育的作用;反之,短日照植物南移,或长日照植物北移有促进发育的作用。短日照植物引种时,温度和光照长度的效应是相互叠加的,对发育期提早或推迟

的影响较为突出,南北距离较远时,则不易成功。长日照植物南北引种,光温影响是补偿的,一般较易成功。但在热量条件较差地区,从高纬度引种短日照植物,往往有利于避霜早熟。但对收获营养体为主的作物,则要防止过早向生殖生长转化。

2、育种工作中利用光周期调节花期实现品种间杂交。利用光周期效应使作物提早发育,还可以实现加代繁殖缩短育种年限。

3、调节播栽期。选择适宜的播种期和移栽期,使自然日照、温度与作物的要求相一致,是提高产量的主要条件。

4、花卉栽培。利用光周期现象进行人工调节花期,能使短日照植物的菊类在任何季节开花。

本文来自作者[鹤归山]投稿,不代表巨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vsha.com/jvs/4514.html

(5)
鹤归山的头像鹤归山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鹤归山的头像
    鹤归山 2025年10月16日

    我是巨鲨号的签约作者“鹤归山”

  • 鹤归山
    鹤归山 2025年10月16日

    本文概览:在设置景观植物照明时,需要先了解光源光谱与植物生长的关系。首先,不同园林植物景观由于其表面材质差异大及受照面角度不同,其光谱反射率也不尽相同。有研究指出,自然光照下植物反射光谱...

  • 鹤归山
    用户101607 2025年10月16日

    文章不错《光照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巨鲨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