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距式(级次式)检索表(Identification Key): 将检索表中两个相对应的分支,都编写在距左边有同等距离的地方,每一分支下边,相对应的两个分支,较先出现的又向右低一字格,这样继续下去,直到要编制的终点为止。采用二歧原则,选择相反特征对。
定距式检索表有先后顺序吗
检索表的式样一般有三种,现以植物界分门的分类为例列检索表如下: (1)定距检索表 将每一对互相矛盾的特征分开间隔在一定的距离处,而注明同样号码如1~1,2—2,3—3等依次检索到所要鉴定的对象(科、属、种)。 1.植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没有胚胎?低等植物 2.植物体不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复合体。
3.植物体内有叶绿素或其他光合色素,为自养生活方式?藻类植物 3.植物体内,无叶绿素或其他光合色素,为异养生活方式?菌类植物 2.植物体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复合体地衣植物 1.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胚胎高等植物 4.植物体有茎、叶而无真根苔藓植物 4.植物体有茎、叶也有真根。
5.不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蕨类植物 5.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种子植物
(2)平行检索表 将每一对互相矛盾的特征紧紧并列,在相邻的两行中也给予一个号码,而每一项条文之后还注明下一步依次查阅的号码或所需要查到的对象。
1.植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无胚胎(低等植物)(2) 1.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胚胎(高等植物)(4) 2.植物体为菌类和藻类所组成的共生复合体?地衣植物 2.植物体不为菌类和藻类所组成的共生复合体(3) 3.植物体内含有叶绿素或其他光合色素,为自养生活方式藻类植物 3.植物体内不含有叶绿素或其他光合色素,为异养生活方式?菌类植物 4.植物体有茎、叶;而无真根苔藓植物 4.植物体有茎、叶,也有真根?(5) 5.不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蕨类植物 5.产生种子,以种子繁殖?种子植物
(3)连续平行检索表 从头到尾,每项特征连续编号。将每一对相互矛盾的特征用两个号码表示,如1(6)和6(1),当查对时,若所要查对的植物性状符合1时,就向下查2,若不符合时,就查6,如此类推向下查对一直查到所需要的对象。
1.(6)植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无胚胎?低等植物 2.(5)植物体不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复合体。
3.(4)植物体内有叶绿素或其他光合色素,为自养生活方式”?藻类植物 4.(3)植物体内无叶绿素或其他光合色素,为异养生活方式菌类植物 5.(2)植物体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复合体地衣植物 6.(1)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胚胎?高等植物 7.(8)植物体有茎、叶,而无真根?苔藓植物 8.(7)植物体有茎、叶,有真根。
9.(10)不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蕨类植物 10.(9)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种子植物 在应用检索表鉴定植物时,必须首先将所要鉴定的植物各部分形状特征,尤其是花的构造进行仔细的解剖和观察,掌握所要鉴定的植物特征,然后沿着纲、目、科、属、种的顺序进行检索。初步确定植物的所属科、属、种。用植物志、图鉴、分类手册等工具书,进一步核对已查到的植物生态习性,形态特征,以达到正确鉴定的目的。
定距式检索表也被称为固定深度表,它以固定的深度和长度组织信息。这个表有先后顺序,每一行的信息都会有一个特定的位置,而每一列也会有一个排序的序列,如果查看某一个主题,则该主题的信息都会放在同一行,但不同列。
本文来自作者[端庆敏]投稿,不代表巨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vsha.com/jvs/4581.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巨鲨号的签约作者“端庆敏”
本文概览:定距式(级次式)检索表(Identification Key): 将检索表中两个相对应的分支,都编写在距左边有同等距离的地方,每一分支下边,相对应的两个分支,较先出现的又向右低...
文章不错《定距式检索表的介绍》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