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学什么知识点

初三数学知识点

第一章\x09二次根式

1 二次根式:形如 ( )的式子为二次根式;

性质:( )是一个非负数;

.

2 二次根式的乘除:;

.

3 二次根式的加减:二次根式加减时,先将二次根式华为最简二次根式,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

4 海伦-秦九韶公式:,S是三角形的面积,p为 .

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1 一元二次方程:等号两边都是整式,且只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是2的方程.

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配方法:将方程的一边配成完全平方式,然后两边开方;

公式法:

因式分解法:左边是两个因式的乘积,右边为零.

3 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 韦达定理:设 是方程 的两个根,那么有

第三章 旋转

1 图形的旋转

旋转:一个图形绕某一点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

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的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2 中心对称:一个图形绕一个点旋转180度,和另一个图形重合,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中心对称;

中心对称图形: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图形能够和原来的图形重合,则说这个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3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

第四章 圆

1 圆、圆心、半径、直径、圆弧、弦、半圆的定义

2 垂直于弦的直径

圆是轴对称图形,任何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方弦所对的两条弧;

平分弦的直径垂直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3 弧、弦、圆心角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也相等.

4 圆周角

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度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5 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点在圆外

点在圆上 d=r

点在圆内 dR+r

外切 d=R+r

相交 R-r

人教版初三数学知识点归纳

一、相似三角形(7个考点)

考点1:相似三角形的概念、相似比的意义、画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考核要求:

(1)理解相似形的概念;

(2)掌握相似图形的特点以及相似比的意义,能将已知图形按照要求放大和缩小。

考点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的有关定理

考核要求:理解并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解决一些几何证明和几何计算。

注意:被判定平行的一边不可以作为条件中的对应线段成比例使用。

考点3: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考核要求:以相似三角形的概念为基础,抓住相似三角形的特征,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定义。

考点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及其应用

考核要求: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包括预备定理、三个判定定理、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并能较好地应用。

考点5:三角形的重心

考核要求:知道重心的定义并初步应用。

二、锐角函数值(2个考点)

考点7:锐角三角比(锐角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的概念,30度、45度、60度角的三角比值。

考点8: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考核要求:

(1)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意义;

(2)会用锐角互余、锐角三角比和勾股定理等解直角三角形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尤其应当熟练运用特殊锐角的三角比的值解直角三角形。

三、二次函数(4个考点)

考点9:函数以及函数的定义域、函数值等有关概念,函数的表示法,常值函数

考核要求:

(1)通过实例认识变量、自变量、因变量,知道函数以及函数的定义域、函数值等概念;

(2)知道常值函数;

(3)知道函数的表示方法,知道符号的意义。

考点10: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考核要求:

(1)掌握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

(2)在求函数解析式中熟练运用待定系数法。

注意求函数解析式的步骤:一设、二代、三列、四还原。

考点11:画二次函数的图像

考核要求:

(1)知道函数图像的意义,会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描点法画函数图像

(2)理解二次函数的图像,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3)会画二次函数的大致图像。

考点12:二次函数的图像及其基本性质

考核要求:

(1)借助图像的直观、认识和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建立一次函数、二元一次方程、直线之间的联系;

(2)会用配方法求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并说出二次函数的有关性质。

注意:

(1)解题时要

初三数学知识点归纳

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学习需要持之以恒。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三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三上册数学复习资料

一、能正确理解实数的有关概念

我们已经知道整数和统称为.并规定无限不循环是无理数,这样我们把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即实数这个大家庭里有有理数和无理数两大成员.学习时应注意分清有理数和无理数是两类完全不同的数,就是说如果一个数是有理数,那么它一定不是无理数,反之,如果一个数是无理数,那么它一定不是有理数.

二、正确理解实数的分类

实数的分类可从两个角度去思考,即(1)按定义来分类;(2)按正、来分类.但要注意0在实数里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我们通常把正实数和0合称为非负数,把负实数和0合称为非正数.

三、正确理解实数与数轴的关系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就是说所有的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反之,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数轴上的任一点表示的数,是有理数,就是无理数.

在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在原点的两旁,并且两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实数a的绝对值就是在数轴上这个数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

利用数轴可以比较任意两个实数的大小,即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实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四、熟练掌握实数的有关性质

实数和有理数一样也有许多的重要性质.具体地讲可从以下几方面去思考:

1,相反数实数a的相反数是-a,0的相反数是0,具体地,若a与b互为相反数,则a+b=0;反之,若a+b=0,则a与b互为相反数.

2,绝对值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实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实数a的绝对值可表示就是说实数a的绝对值一定是一个非负数,

3,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实数互为倒数,即若a与b互为倒数,则ab=1;反之,若ab=1,则a与b互为倒数.这里应特别注意的是0没有倒数.

4,实数大小的比较任意两个实数都可以比较大小,正实数都大于0,负实数都小于0,正实数大于一切负实数,两个负实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5,实数的运算实数的运算和在有理数范围内一样,值得一提的是,实数既可以进行加、减、乘、除、乘方运算,又可以进行开方运算,其中正实数可以开平方.在进行实数运算时,和有理数运算一样,要从高级到低级,即先算乘方、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同级运算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另外,有理数的运算律在实数范围内仍然适用.

九年级下学期数学复习资料

特殊值的形式

①当x=1时 y=a+b+c

②当x=-1时 y=a-b+c

③当x=2时 y=4a+2b+c

④当x=-2时 y=4a-2b+c

二次函数的性质

定义域:R

值域:(对应解析式,且只讨论a大于0的情况,a小于0的情况请读者自行推断)①[(4ac-b^2)/4a,正无穷);②[t,正无穷)

奇偶性:当b=0时为偶函数,当b≠0时为非奇非偶函数 。 周期性:无

解析式:

①y=ax^2+bx+c[一般式]

⑴a≠0

⑵a>0,则抛物线开口朝上;a<0,则抛物线开口朝下;

⑶极值点:(-b/2a,(4ac-b^2)/4a);

⑷Δ=b^2-4ac,

Δ>0,图象与x轴交于两点:

([-b-√Δ]/2a,0)和([-b+√Δ]/2a,0);

Δ=0,图象与x轴交于一点;

(-b/2a,0);

Δ<0,图象与x轴无交点;

②y=a(x-h)^2+k[顶点式]

此时,对应极值点为(h,k),其中h=-b/2a,k=(4ac-b^2)/4a; ③y=a(x-x1)(x-x2)[交点式(双根式)](a≠0)

对称轴X=(X1+X2)/2 当a>0 且X≧(X1+X2)/2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a>0且X≦(X1+X2)/2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初三下册数学复习资料

知识点1: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

1.一元二次方程3x2+5x-2=0的常数项是-2.

2.一元二次方程3x2+4x-2=0的一次项系数为4,常数项是-2.

3.一元二次方程3x2-5x-7=0的二次项系数为3,常数项是-7.

4.把方程3x(x-1)-2=-4x化为一般式为3x2-x-2=0.

知识点2:直角坐标系与点的位置

1.直角坐标系中,点A(3,0)在y轴上。

2.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的任意点的横坐标为0.

3.直角坐标系中,点A(1,1)在第一象限.

4.直角坐标系中,点A(-2,3)在第四象限.

5.直角坐标系中,点A(-2,1)在第二象限.

知识点3:已知自变量的值求函数值

1.当x=2时,函数y=的值为1.

2.当x=3时,函数y=的值为1.

3.当x=-1时,函数y=的值为1.

知识点4:基本函数的概念及性质

1.函数y=-8x是一次函数.

2.函数y=4x+1是正比例函数.

3.函数是反比例函数.

4.抛物线y=-3(x-2)2-5的开口向下.

5.抛物线y=4(x-3)2-10的对称轴是x=3.

6.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1,2).

7.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人教版初三数学知识点归纳相关 文章 :

★ 初三数学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 九年级人教版数学知识点整理

★ 最新初三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知识点

★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

★ 九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 九年级数学知识点人教版

★ 九年级人教版数学知识点

★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想了解初中数学知识,想提高数学成绩的小伙伴,赶紧过来瞧一瞧吧。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初三数学知识点归纳”,本文仅供参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知识点!

 初三数学知识点归纳

  一、有理数。

 1、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2、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3、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4、人们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5、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

 6、一般的,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7、由绝对值的定义可知: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8、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9、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0、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负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二、整式的加减。

 1、都是数或字母的积的式子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2、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3、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4、几个单项的和叫做多项式,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5、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6、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的和,且字母部分不变。

 7、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8、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9、一般地,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

  三、一元一次方程。

 1、列方程时,要先设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写出还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

 2、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3、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4、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5、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6、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7、应用:行程问题:s=v×t工程问题:工作总量=工作效率×时间。

 盈亏问题:利润=售价-成本利率=利润÷成本×100%。

 售价=标价×折扣数×10%储蓄利润问题: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本息和=本金+利息。

  四、图形初步认识。

 1、我们把实物中抽象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

 2、有些几何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等)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

 3、有些几何图形(如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圆等)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4、将由平面图形围成的立体图形表面适当剪开,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这样的平面图形称为相应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5、几何体简称为体。

 6、包围着体的是面,面有平的面和曲的面两种。

 7、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线,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

 8、点动成面,面动成线,线动成体。

 9、经过探究可以得到一个基本事实: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简述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公理)。

 10、当两条不同的直线有一个公共点时,我们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交,这个公共点叫做它们的交点。

 拓展阅读:数学学习方法

  1.求教与自学相结合。

 在学习过程中,即要争取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但是又不能处处依赖教师,必须自己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索、去获取,应该在自己认真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上去寻求教师和同学的帮助。

  2.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在学习过程中,对课本的内容要认真研究,提出疑问,追本究源。对每一个概念、公式、定理都要弄清其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内在联系,以及蕴含于推导过程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解决问题时,要尽量采用不同的途径和方法,要克服那种死守书本、机械呆板、不知变通的学习方法。

  3.学用结合,勤于实践。

 在学习过程中,要准确地掌握抽象概念的本质含义,了解从实际模型中抽象为理论的演变过程。对所学理论知识,要在更大范围内寻求它的具体实例,使之具体化,尽量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思维方法应用于实践。

  4.博观约取,由博返约。

 课本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但不是唯一的来源。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认真研究课本以外,还要阅读有关的课外资料,来扩大知识领域。同时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进行认真研究,掌握其知识结构。

  5.既有模仿,又有创新。

 模仿是数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学习方法,但是决不能机械地模仿,应该在消化理解的基础上,开动脑筋,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而不拘泥于已有的框框,不囿于现成的模式。

  6.及时复习增强记忆。

 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必须当天消化,要先复习,后做练习,复习工作必须经常进行,每一单元结束后,应将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整理,使之系统化、深刻化。

  7.阅读理解。

 目前初中学生学习数学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不善于读数学教材,他们往往是死记硬背。重视阅读方法对提高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新学一个章节内容,先粗粗读一遍,即浏览本章节所学内容的枝干,然后一边读一边勾,粗略懂得教材的内容及其重点、难点所在,对不理解的地方打上记号。然后细细地读,即根据每章节后的学习要求,仔细阅读教材内容,理解数学概念、公式、法则、思想方法的实质及其因果关系,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再次带着研究者的态度去读,即带着发展的观点研讨知识的来龙去脉、结构关系、编排意图,并归纳要点,把书读懂,并形成知识网络,完善认识结构,当学生掌握了这三种读法,形成习惯之后,就能从本质上改变其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了。

  8.提高听课质量要培养会听课,听懂课的习惯。

 注意听教师每节课强调的学习重点,注意听对定理、公式、法则的引入与推导的方法和过程,注意听对例题关键部分的提示和处理方法,注意听对疑难问题的解释及一节课最后的小结,这样,抓住重、难点,沿着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来听课,不仅能提高听课效率,而且能由“听会”转变为“会听”。

 初中数学速记口诀

  1.最简根式的条件。

 最简根式三条件,号内不把分母含。

 幂指(数)根指(数)要互质,幂指比根指小一点。

  2.特殊点的坐标特征。

 坐标平面点(x,y),横在前来纵在后。

 (+,+),(-,+),(-,-)和(+,-),四个象限分前后。

 x轴上y为0,x为0在y轴。

  3.象限角的平分线。

 象限角的平分线,坐标特征有特点。

 一、三横纵都相等,二、四横纵确相反。

4.平行某轴的直线。

 平行某轴的直线,点的坐标有讲究。

 直线平行x轴,纵坐标相等横不同。

 直线平行于y轴,点的横坐标仍照旧。

  5.对称点的坐标。

 对称点坐标要记牢,相反数位置莫混淆。

 x轴对称y相反,y轴对称,x前面添负号。

 原点对称最好记,横纵坐标变符号。

  6.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分式分母不为零,偶次根下负不行。

 零次幂底数不为零,整式、奇次根全能行。

  7.函数图象的移动规律。

 左右平移在括号,上下平移在末稍。

 左正右负须牢记,上正下负错不了。

  8.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口诀。

 一次函数是直线,图象经过三象限。

 正比例函数更简单,经过原点一直线。

 两个系数k与b,作用之大莫小看。

 k是斜率定夹角,b与y轴来相见。

 k为正来右上斜,x增减y增减。

 k为负来左下展,变化规律正相反。

 k的绝对值越大,线离横轴就越远。

9.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口诀。

 二次函数抛物线,图象对称是关键。

 开口、顶点和交点,它们确定图象现。

 开口、大小由a断,c与y轴来相见。

 b的符号较特别,符号与a相关联。

  10.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口诀。

 反比例函数有特点,双曲线相背离得远。

 k为正,图在一、三(象)限,k为负。

 图在二、四(象)限;图在一、三函数减,两个分支分别减。

 图在二、四正相反,两个分支分别增。

  11.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要证平行四边形,两个条件才能行。

 一证对边都相等,或证对边都平行。

 一组对边也可以,必须相等且平行。

 对角线,是个宝,互相平分“跑不了”。

 对角相等也有用,“两组对角”才能成。

  12.二次函数抛物线。

 选定需要三个点,a的正负开口判。

 c的大小y轴看,△的符号最简便。

 x轴上数交点,a、b同号轴左边。

 抛物线平移a不变,顶点牵着图象转。

 三种形式可变换,配方法作用最关键。

本文来自作者[访波]投稿,不代表巨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vsha.com/jvs/5635.html

(3)
访波的头像访波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访波的头像
    访波 2025年10月22日

    我是巨鲨号的签约作者“访波”

  • 访波
    访波 2025年10月22日

    本文概览:初三数学知识点第一章\x09二次根式1 二次根式:形如 ( )的式子为二次根式;性质:( )是一个非负数;.2 二次根式的乘除:;.3 二次根式的加减:二次根式加减时,先将二次...

  • 访波
    用户102205 2025年10月22日

    文章不错《初三数学学什么知识点》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巨鲨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