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今生来世是不是真的存在?

当然真实存在,但是很多人不相信,所以我们可以用大家相信的方法来理解:所谓前世、今生、来世,可以理解为“过去现在与未来”,也就是“前世=过去”、“今生=现在”、“来世=未来”,如果一个人的生命是75岁,那么分别是由“过去(0-25岁)”、“现在(25-50岁)”、“未来(50-75岁)”组成的,那么我们就可以说,你现在(今生)过着的情形,不都是由于你以前(前世)的行为造成的吗?同理,你现在正在做的行为,不也在改变和决定你的未来(来世)吗?所以你就能明白古人说的“欲知今日事,前世做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这就得出来了非常简朴的因果道理,加上“前世今生来世”,就是佛教著名的“三世因果”理论。所以佛法高深,如果看不到,就可以把它归纳到眼前来看,就比较容易看懂了。

来世的意思:

1.来生;佛教有来世的说法。

2.死后的存在状态。佛教有来世的说法。

出处:

《书·仲虺之诰》:“予恐来世以台为口实。”台(yí),我。

唐·韩愈《答张籍书》:“有一说:‘化当世,莫若口;传来世,莫若书。’”

清·田兰芳《皇清太学生信菴袁公(袁可立孙)墓志铭》:“谨系之铭,使藏诸祖茔西之新迁,以传于来世。”

清·黄景仁《城南晚步》诗:“无为末士感,永贻来世嘲。”

鲁迅《坟·文化偏至论》:“若夫影响,则眇眇来世,臆测殊难。”

南朝·梁·慧皎《高僧传·译经下·法显》:“君等昔不布施,故致饥贫;今复夺人,恐来世弥甚。”

宋·苏轼《龟山辩才师》诗:“何当来世结香火,永与名山供井磑。”

吴组缃《山洪》二八:“因为他身世孤苦,为要修福来世,他的行为用心,确实忠厚良善,深得人们的敬仰。”

例句:1、在孔子的著作中很少提及来世和鬼神。

2、埃及人相信,木乃伊保存了死者的灵魂,使其得以进入来世的旅程。

3、死亡后,富裕的维京人被安置在有食品,珠宝,武器,食物的船只里,为了让他们有舒适的来世,甚至有时是奴隶或动物被放上船。

本文来自作者[文山]投稿,不代表巨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vsha.com/jvs/589.html

(19)
文山的头像文山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文山的头像
    文山 2025年09月26日

    我是巨鲨号的签约作者“文山”

  • 文山
    文山 2025年09月26日

    本文概览:当然真实存在,但是很多人不相信,所以我们可以用大家相信的方法来理解:所谓前世、今生、来世,可以理解为“过去现在与未来”,也就是“前世=过去”、“今生=现在”、“来世=未来”,如...

  • 文山
    用户092612 2025年09月26日

    文章不错《前世今生来世是不是真的存在?》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巨鲨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