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1915年旧金山世界博览会的五大展馆

教育馆的建筑结合了西班牙文艺复兴风格和摩尔人风格。一组名为“教育”的雕刻作品诠释了人在一生中接受教育的不同阶段:一边是母亲在教导她的孩子,中间是教师和学生坐在“知识树”下,另一边是走出校门的青年人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育馆是中国教育事业发展水平的风向标,中国展品分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实业教育进行陈列,其中最出色的展品当属上海徐家汇孤儿院出品的木雕刻,神采生动,组织匀称;另有中国各式宝塔之模型100余座,高者一两米,小者二三十厘米,大都按原形比例缩刻,几乎搜遍了国内的所有塔式。文艺馆中值得一提的展品有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出版的珂罗版、全石版等印刷品。 1915年,人们对种植业的概念包括两部分:观赏性植物和食用性植物。因此,本届世博会的种植业展示包括三个展馆:园艺馆、森林馆和农业馆。

农业馆主要展示高品质的农产品,如蔬果、谷物等;园艺馆的建筑有土耳其君士坦丁堡一带清真寺的风格,其中的展示主要是观赏性植物;森林馆展示的是生长的树木和木材制品。

农产品是当时中国的大宗出产,农业馆也就成为中国主要的展区。其中,以茶叶为大宗,烟叶次之。食品馆的陈列以上海泰丰公司、厦门淘化公司罐头居多。较具现代色彩的交通馆和矿业馆陈列的中国展品较少,可见这些近代产业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 艺术馆是仿古罗马废墟的风格。艺术馆是当时博览会最后开工的主要建筑,始建于1913年12月8日。艺术馆主要是一个圆顶的大厅,配上拱门和石柱。在建筑艺术宫时,因考虑到这只是为了举办博览会而建的临时建筑,所以工程师以一些简单的建材(石膏及纤维的混合物)来搭建。1915年10月,支持保存艺术馆的人士收集了33,000个签名并且筹集了35万美元的经费来重建艺术宫并使用永久性的建材,原本应该拆除的艺术馆在旧金山居民的努力下得以保存下来。

美术馆的展品中较有代表性的有绣像、景泰蓝和字画等。上海余沈寿女士所绣的耶稣冠荆像,神采如生,非常逼真,作者为此绣像亲自染色丝100余种,耗时一年多方才完成。此品在展出中得到了当地艺术家的好评,售价高达1.3万美元。

工艺馆是中国展品最为集中的区域,这是由于中国是传统的手工业大国,拥有许多各具特色的手工产品,同时表现出较强的地方性。 中国展品种类繁多,不胜枚举。各场馆在中国展区中的位置按面积大小排列,依次为农业馆1059.06平方米,工艺馆1031.19平方米,教育馆668.88平方米,食品馆566.69平方米,美术馆304.99平方米,文艺馆258.54平方米,交通馆254.27平方米,矿业馆139.35平方米。从以上数字不难看出,中国的参展商品比较集中在农业、工艺(手工业)等技术含量较低的产业,而交通、矿业等技术要求较高的产业则尚处于起步阶段。

重达2000多吨的中国展品陈列在农业、工业、教育、文艺、美术、交通、矿物、食品、园艺9个馆里,另外还仿照北京太和殿的建筑风格搭建了一座中华政府馆,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为各国参观者所赞赏。

立方照片

展示的是德国城市结构,独特而典型。这些“立方照片”还设置着互动立体装置,你好像使用望远镜一样,从中观望,探访原汁原味的德国。

海港新城

观众每二十人一组被请入展厅,穿过一个暗室,登上电动滚梯,之后穿行于一条隧道。顿时,“火车、汽车、公共汽车”交替出现,广播报站声,鸟儿啾啾鸣啭,水上荡舟的孩子们欢乐的笑声不绝于耳……当然,这只是一个用多媒体创意制作的美妙世界,指示着“你已进入德国城市”。

豁然开朗,隧道末端出现了一个湛蓝色的海底世界——伴着水声、泛着气泡,水光倒映四射。人们好似跃出水面一般,眼前忽然呈现出一幅动人的、指向未来的画卷:灿烂阳光下的汉堡海港,蓝天白云,海鸥翱翔,还有令人叹为观止的现代建筑群。

“海港新城”是在紧邻德国汉堡市中心,占地155公顷的大片区域内,由城区规划者们随心所欲设计出的一个新的中心城区。“它将居住、工作、文化等生活空间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它不是单调的,千篇一律的建筑物的复制,而是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一个新城区。”的确,每一个来到德国馆“海港新城”的人都仿佛亲身到了德国汉堡,体验海港新城独特的韵味。将一座海港搬到世博会国家馆内,这真是德国人的一项创举。未来规划室

挥别了“海港新城”,在都市的天际线上舒展出一个崭新的大厅。地面和墙上布满巨幅设计图、建筑模型、设计草图和城区规划图。它们像是被微风轻拂,一切都处于动态。严思告诉燕燕和大家,这是“未来规划室”,关注创新和持久的城市发展。

人文花园

走出规划室,步入“人文花园”

发明档案室

每个人都亲身感悟到,在现代的繁忙都市中拥有一片绿地的惬意,并能观赏来自德国的高新设计作品。

创新工厂

这是一个光线暗淡、红光闪烁的大厅。在高至屋顶的大架上,陈列着众多来自德国的日常生活用品和与众不同的发明、设计作品。奇妙的是,“这间大厅中的一切都处于运动中”!传输带在人们的上空穿梭往来,满载着总共90多件展品,能看到LED灯、独特的带闹钟半导体、玩具拖拉机、自行车安全帽,以及有名的LikeaBike儿童学步车……工厂一角还有各种生产材料,你可以用手去触摸,挺有意思,让人能真正感而悟之。

从“创新工厂”走出来,你会进入一个绿色世界。风和日丽、花香鸟语,沉醉一下,发现德国的城市之旅和自然之游一直往复穿梭着,“和谐都市”的真谛似乎就在这里。

动力之源

德国馆主要展区是由三个被底座支撑起来而呈悬浮状建筑体和一个锥体形状建筑物组成。这个锥体形状建筑物将是一个特别舞台,上演德国展馆最精彩的一项娱乐活动——“动力之源”。在那里,参观者们可以与展厅内的巨大金属球进行互动,金属球会随着人群的动作及呼声做出各种回应。参观者们越踊跃、越齐心,金属球所产生的能量就越大。这个巨大的金属球就是一个城市,而让城市充满活力则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和团结。

顶端悬挂着巨大的、表面浮动着多种图像和色彩的金属感应球。进入大厅的参观者将被分为两组一起呼喊。金属球将移向呼声更大更整齐的那组,并变化其球面的图案和色彩。金属球静止后其表面会呈现地球、地球孕育种子、种子又变成花的生命诞生的过程。

“动力之源”厅是展馆的磁场,它生成的能量维系着都市的生命力。最多可以有750名参观者进入展馆,分布在环绕着展厅中心的螺旋状回廊上,观看金属球。这里将有一个5分钟的节目。在这五分钟之内,球面上将显现不同的图像、各种色彩和图形,它将成为德国回应2010年世博会倡议的象征。要想使金属球做出回应,参观者必须积极行动起来。

在虚拟展馆解说员“严思”和“燕燕”的带领下,现场观众将参与一个互动活动。金属球内装有感应装置,它会对人群的动作及其呼声做出回应:“动力之源”的参观者行动越是踊跃,金属球摆动的速度和幅度就越大。“人心齐,泰山移”。此时,德国展馆的参观者共同经历着齐心协力所产生的巨大能量。它提醒着人们,创造都市活力要靠每个人的努力。

活力广场

“活力广场”是一处大厅,同时也是等候厅。这里呈坡型层层向上伸展着,透过一扇巨大的窗口及其半透明的墙外膜向外望,上海的蓝天和展馆前的小广场尽收眼底。

贵宾厅

在上海世博会期间,“和谐都市”贵宾厅将迎来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高级政府官员和代表团。在6个月的展会期间,贵宾厅将每月展出一位德国艺术家的作品。据悉,2010年5月,德国馆将率先展出EVOL的作品。EVOL是一位柏林街头艺术家的笔名,他主要是以类似彩绘印染的技法,在废弃的包装纸板上喷绘出精美的图案。他将纸板上原有的信息融入到自己作品当中,采用变换于绘画和涂鸦之间的手法,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在最小的空间刻画出令人震撼的、超现实主义的画面。另外,德国馆还将展示塞巴斯蒂安·施拉德、汤姆·弗莱施豪尔、于尔根·齐尔等著名艺术家的油画、喷绘和摄影作品。

本文来自作者[兰艳鑫]投稿,不代表巨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vsha.com/jvs/6141.html

(1)
兰艳鑫的头像兰艳鑫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兰艳鑫的头像
    兰艳鑫 2025年10月24日

    我是巨鲨号的签约作者“兰艳鑫”

  • 兰艳鑫
    兰艳鑫 2025年10月24日

    本文概览:教育馆的建筑结合了西班牙文艺复兴风格和摩尔人风格。一组名为“教育”的雕刻作品诠释了人在一生中接受教育的不同阶段:一边是母亲在教导她的孩子,中间是教师和学生坐在“知识树”下,另...

  • 兰艳鑫
    用户102409 2025年10月24日

    文章不错《美国1915年旧金山世界博览会的五大展馆》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巨鲨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