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册化学第一课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一、探究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和与二氧化碳相关的问题。

(1)怎样检验二氧化碳? (2)怎样证明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低?

(3)如何证明蜡烛的组成中含有碳、氢元素?

二、药品的取用

(1)如何取用密度较大的块状固体药品?如何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多少?

(2)用细口瓶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量筒应该怎样正确读数?如果采用了俯视或仰视读数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关系?如何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4)如何称取粉末状的药品或易潮解的固体?用天平如何称量未知质量固体或定质量固体?砝码和游码应按什么样的顺序使用?如果药品和砝码的位置颠倒,且使用了游码,能否知道药品的实际质量?

三、物质的加热

(1)如何正确地点燃或熄灭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如何处理?它的火焰哪一部分温度最高?怎样证明这一点?(2)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或固体时,分别应注意哪些问题?两者有何区别?

(3)给药品加热时,发现试管炸裂,可能原因有哪些?

四、药品和仪器的处理

(1)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什么?如何放置?(2)实验后药品能否放回原瓶?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作用

空气中主要含有哪些气体?每种气体分别有哪些用途?

二、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燃烧匙中一般放什么物质?给物质的量有什么要求?目的是什么?

(2)能否用木炭、硫磺代替红磷?为什么?能否用铝箔、铁丝来代替红磷?为什么?如用木炭来做实验,又如何改进实验?

(3)产生什么实验现象?得到什么结论?实验原理是什么?

(4)若测定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偏小,有哪些可能原因?

三、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

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哪些?原因是什么?空气被污染后会造成什么危害?

四、能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和混合物有什么区别?例举几种常见的混合物?

五、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有什么区别?如何判断“硫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

六、化合反应 氧化物

什么叫化合反应?化合反应有什么特点?例举几个化合反应?什么叫氧化物?学会识别氧化物

七、探究S、Al的燃烧有关问题

(1)S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有什么不同?说明什么?

(2)Al燃烧时,火柴在什么时机插入集气瓶中,为什么?集气瓶底部为什么要放些细纱?

八、分解反应

什么叫分解反应?分解反应有什么特点?例举几个分解反应?

知道催化剂的重要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起到什么作用?如果要证明MnO2是某个反应的催化剂,需要做哪些实验?

九、探究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有三种方法制取氧气,原料分别是什么?反应原理分别是什么?三种方法的优缺点?

(2)用KMnO4制取氧气的装置需要哪些仪器?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3)用KMnO4制取氧气时,绵花的作用?试管口为什么略向下倾斜?什么时候开始收集?为什么?结束时,如何操作?为什么这样?

十、探究碳和铁的燃烧

(1)在空气和纯氧中的现象分别是什么?

(2)为什么木炭点燃后要缓缓插入集气瓶中。

(3)铁丝为什么要盘成螺旋状?如未发现“火星四射”的现象,原因有哪些?分别应如何改进?

(4)通过上述实验得出氧气的什么化学性质?

十一、本单元的反应符号表达式

(1)碳、硫、磷、铝、铁分别与氧气反应符号表达式?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个反应符号表达式?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一、水的组成

根据什么现象可以推断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二、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和化合物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要学会区别?各举几个例子,并写出化学式?

三、认识物质的微粒性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哪几种?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四、探究分子的性质

分子的特征有哪些?列举几个实例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列举几个实例证明分子间有间隔的?

五、水的净化

(1)纯水与天然水的区别是什么?硬水与软水的区别是什么?

(2)有哪些净化水的操作?净化程度最高的是何种操作?

(3)明矾和活性炭的净水的原理分别是什么?

(4)什么样的混合物可以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过滤的操作要领“一贴两低三靠”的含义是什么?

六、水污染

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应如何防治?

七、节约用水

认识节约标志,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节约用水的做法?

希望对你有用

我与化学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湖北省宜昌市七中905班 吴 佳

第一堂化学课——入门

第一次上陌生的化学课,我们全班同学要和许多听课的大学生和老师一起学习,压力着实不小,并且上课的老师是陌生的外校老师。陌生的老师对着我们上陌生的课,我的心情不知是为什么,有些复杂和紧张。一个老师好不容易把入门课上完了。另外一个专家紧接着又给我们上了一节演示实验课。欢声笑语中,我的心情慢慢平静,对化学的感性认识让我不知不觉地期待起下一节正式的化学课。

第一次快乐的走进化学世界

开学后的第一节化学课是我校的化学老师上的,我感觉既新鲜又有趣,短短的45分钟里,刘老师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奇妙的化学世界里。化学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发展,这让我更想学好化学。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化学世界的确很美妙,我与同学约定,大家共同努力学好它!

第一次感性认识改版后的化学课本

教材改版后,探究性的学习多了,灌输式的内容少了,大家可以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地去探究学习,获得知识。走进化学世界,我们是学习的主人,我认为我们的亲身体验和感知有利于获得感性经验,从而实现认识的内化、促进理解力和判断力的发展。我们学生正是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获得关于事物的表面认识,进而上升为理性认识。我和同学们在化学课上都得到了很多实验操作的机会,使我们可以亲自实验,体验成功的愉悦和失败的教训,并能自觉地探讨问题和寻求结论。

在教学中,我们和老师共同创设引导发现概念、定理等问题的活动情景,让我们重演科学家的“认识历程”,让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这种过程突出我们自己如何探究知识、如何生成“结论”,突出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的训练与培养,突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的获得,而不仅仅停留在知识结论的记忆上。老师改变了过去那种先告诉学生结论,然后阐述讲解的教学过程,而是采用选给学习实验“材料”,让我们学生在操作和观察中发现规律,得出结论,掌握新知,获得发展。我们身临其境来获得关于实验的真实感觉,激发了学习的动力,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促使我们参与学习、主动学习。

第一次化学考试

第一次的化学考试检验了我们前段时间的学习情况,也让我熟悉了化学考试的形式。看到试卷上的分数定格在98,我学好化学的信心激增,但是一种紧迫感也随之而来。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任重而道远。不过有了好的开始,我会一步一步踏着坚实的步伐走下去。

第一次与化学亲密接触——随感

3 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发现石油。宋朝沈括所著《梦溪笔谈》第一次记载石油的用途,并预言:“此物必大行于世”。1965年,我国在世界上第一个用人工的方法合成活性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由于署名原因,诺贝尔化学奖与国人擦肩而过)。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独创无氰电镀新工艺取代有毒的氰法电镀,是世界电镀史上的创举。全世界海盐产量5 000万吨,其中我国生产1 300多万吨,居世界第一。中国在世界化学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

指导老师:刘四方

本文来自作者[问芙]投稿,不代表巨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vsha.com/jvs/6633.html

(3)
问芙的头像问芙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问芙的头像
    问芙 2025年10月27日

    我是巨鲨号的签约作者“问芙”

  • 问芙
    问芙 2025年10月27日

    本文概览: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一、探究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和与二氧化碳相关的问题。 (1)怎样检验二氧化碳? (2)怎样证明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低? (3)如何证明蜡烛...

  • 问芙
    用户102706 2025年10月27日

    文章不错《初三上册化学第一课》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巨鲨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