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和秋天容易感到抑郁秋季常吃8种食物可预防抑郁症

秋天的气候和物候容易让人伤感,尤其是一些生活学习压力大的成年人,往往会感到压抑、疲惫和凄凉。这些“悲秋”情绪很容易诱发情绪疾病,比如抑郁症。所以入秋后要注意调节心情。其实生活中有些食物是缓解负面情绪的良药。当你感到沮丧和抑郁的时候,多吃一些可以让你开心。

抑郁的时候吃什么?8种食物让你感觉很好。

1.香蕉

人们发现,饮食会影响大脑产生快乐和幸福的化学反应,人们可以通过食用富含钾、色氨酸和维生素B6的食物来赶走抑郁。这是因为抑郁症与血清素水平低有关,而高钾食物和富含维生素B6和色氨酸的食物可以提高人体的血清素水平,有助于缓解抑郁症状。一些专家建议,每周至少吃4根香蕉可以让人感到快乐。

2.小米

研究发现,当色氨酸水平较低时,紧张和焦虑情绪会更高。但小米中色氨酸的含量居谷类之首,是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之一。这种氨基酸被人体吸收后,可以合成神经递质血清素,在体内充当“信使”,有效发挥调节作用,使心情平静愉快。对于紧张、焦虑、抑郁的人来说,晚餐喝小米粥有助于稳定情绪,促进睡眠。因此,小米粥也被称为“安神粥”。

3.牛奶

体内缺钙的人,神经系统处于过度兴奋状态。牛奶最大的作用就是补钙。每100毫升牛奶中的钙含量可达120毫克,牛奶中的钙磷比例适宜,有利于钙的吸收,是膳食钙的最佳来源。

4.菠菜

研究发现,长期叶酸缺乏的人容易出现失眠、抑郁、健忘等症状。菠菜是富含叶酸的最佳食物之一。每100克菠菜含叶酸约350微克。它是一种绿叶蔬菜,还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b。经常食用可以有效缓解焦虑和抑郁。

5.全麦食品

当人体缺乏维生素B1时,不仅会疲劳、消化不良,还会情绪低落、反应迟钝。维生素B6缺乏的症状之一是抑郁倾向;维生素B12不足时,人会出现思维能力下降、空间失序感等;维生素B中的烟酸严重缺乏时,会导致痴呆和精神混乱。燕麦、糙米、大麦、全麦面包等食物富含B族维生素。

6.胡桃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与不吃核桃的消费者相比,长期吃核桃的消费者患抑郁症的风险降低26%。这主要是由于核桃中含有-3脂肪酸等物质,可以改善人的情绪。当人的情绪处于低落状态时,-3脂肪酸可以使大脑更加活跃,从而达到改善抑郁的效果。

7.镁含量高的食物

镁可以抑制神经紧张。当人体缺镁时,容易导致人情绪低落,情绪比较消极,甚至会出现抽搐。松子、榛子、瓜子等坚果和荞麦、玉米、小米、燕麦等粗粮都富含镁。

8.甜食

因为心情、情绪和大脑活力有很大关系,越是烦躁、焦虑、不安,大脑越需要糖。吃其他食物,如脂肪、蛋白质、膳食纤维等,不能立即转化为大脑所需的糖分,而高糖食物,如甜点、冰淇淋、巧克力等,能迅速进入血液,满足大脑的能量需求,消除大脑疲劳和不适。所以,适当吃甜食可以让人心情变好,但不要过分甜。

为什么调和情志,远离悲秋?

秋风秋雨、凉意袭人,此时人的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处于受抑状态,加上入秋之后,日照时间缩短,人体生物钟一时难以适应,这些都容易导致生理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引发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出现心慌心悸、失眠多梦等症状。 特别是一些心思细腻敏感的人,在秋风起秋雨落的季节,面对"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的情境,心中常易触发凄凉、孤独之感,这也就是俗话所说"伤春悲秋"中的悲秋。 如何赶走"悲秋症"?情绪低落时,多吃一些健脑活血的食物,比如核桃仁、牛奶、鱼类、豆制品等,芹菜、芥兰、百合等清淡饮食,也有助于缓解或消除抑郁情绪。此外,可以听些欢快音乐,培养乐观胸襟,调控情绪,宣泄积郁之情。

秋天会有不少人觉得情绪疲软,易犯困,心情不爽。特别是有情绪障碍患者更觉心情低落,郁闷多虑,失眠梦绕,头发枯落。为什么秋季里有些人容易伤感呢?秋季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是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由于日照减少,气温渐降,草枯叶落,花木凋零,人生活在自然界凄凉肃杀的环境中,往往会产生凄凉、抑郁、悲愁等伤感情绪。

一、秋燥

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发生的疾病。病邪从口鼻侵入,初起即有津气干燥的症状,如鼻咽干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燥有两种不同的性质:一偏于寒,一偏于热,秋燥是外感六*的病因之一,人体极易受燥邪侵袭而伤肺,出现口干咽燥、咳嗽少痰等各种秋燥病症,临床上分为“凉燥”、“温燥”二种类型。

那我们在秋天的时候怎样来预防秋燥呢?

秋天的主要气候特点是干燥,空气中缺少水分,人体同样缺少水分。但是,光喝白开水,并不能完全抵御秋燥带来的负面效应。我国古代就有对付秋燥的饮食良方:“朝朝盐水,晚晚蜜汤。”换言之,喝白开水,水易流失,若在白开水中加入少许食盐,就不那么容易流失了。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真是一举三得。

二、悲秋

五脏中的“肺”属金,七情中的“悲”属金,四季中的“秋”也属金。因此在秋天,尤其是秋雨连绵的日子里,人们除了容易“秋燥”,有时也容易产生伤感的情绪。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在人体大脑底部,有一种叫“松果体”的腺体,它能够分泌“褪黑素”。这种激素能促进睡眠,但分泌过盛也容易使人抑郁,气温的变化对其分泌会产生间接影响,尤其是在冷热交替的换季时节。夏天天气高温,人一直处于相对亢奋状态,就容易出现脾气暴躁、容易发火等“情绪中暑”状况。入秋后,随着天气渐渐凉快,人也从过激情绪中调整过来,这时就容易因身体能量消耗过多,而出现疲软、困乏等状况,气温的骤然下降,会使人体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均受到抑制,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进而使情绪低落,注意力难以集中,甚至还会出现心慌、多梦、失眠等一系列症状。

肺气虚者对秋天气候的变化敏感,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目睹秋风冷雨,花木凋零,万物萧条的深秋景况,常在心中引起悲秋、凄凉、垂暮之感,易产生抑郁情绪。因此,秋季注重调摄精神为养生之要务。《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对中老年人来说,应养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乐观开朗,宽容豁达,淡泊宁静的性格,收神敛气,保持内心宁静,可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精神的影响,方可适应秋季容平的特征。古人认为秋季的精神养生应做到“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在日常生活中,处处注意培养自己的乐观情绪,以理智的眼光看待自然界的变化,老年人应特别注意精神保健,可适当选择琴棋书画、养花种草、玩物赏鸟等文化娱乐活动,以愉悦身心、陶冶情操。

预防“悲秋”最有效的方法是情志调节,保持乐观情绪,切莫“秋雨晴时泪不晴”地自寻烦恼。化解恶劣情绪可从五方面着手。一是多运动。适当的运动有利于振奋精神、调节情绪。二是多晒太阳。阳光可改善人忧悒的心情。三是常吃香蕉。香蕉含有一种能帮助人脑产生羟胺类物质,可使人安宁、快乐。四是多听音乐。轻柔和缓的音乐可促进大脑产生更多的内啡肽,以镇静安神。五是早餐一定要吃。尽可能食用牛奶、蛋、水果,补充蛋白质与钙质的摄取量,以增强耐力与意志力,经常不吃早餐的人,不但无精打采而且意志力也较薄弱。

本文来自作者[安青]投稿,不代表巨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vsha.com/jvs/6679.html

(4)
安青的头像安青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安青的头像
    安青 2025年10月27日

    我是巨鲨号的签约作者“安青”

  • 安青
    安青 2025年10月27日

    本文概览:秋天的气候和物候容易让人伤感,尤其是一些生活学习压力大的成年人,往往会感到压抑、疲惫和凄凉。这些“悲秋”情绪很容易诱发情绪疾病,比如抑郁症。所以入秋后要注意调节心情。其实生活中...

  • 安青
    用户102711 2025年10月27日

    文章不错《夏天和秋天容易感到抑郁秋季常吃8种食物可预防抑郁症》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巨鲨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