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正文

问题基础教学模式用于心内科临床带教中的效果论文(共2篇)

问题基础教学模式用于心内科临床带教中的效果论文(共2篇)

...

导读:心内科论文在写作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特别难,不知道自己要怎样才能写作出优秀的论文来,所以也会觉得迷茫和无措,本论文分类为内科学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关于心内科论文范文大家参考


  第1篇:问题基础教学模式用于心内科临床带教中的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在心内科临床带教中采用问题基础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心内科接收实习生计56例,随机分为常规带教模式对照组(n=28)与采用问题基础教学模式带教实验组(n=28),对比带教效果。结果:实验组理论考核评分、实际操作评分、病例诊断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教学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内科临床带教中采用问题基础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拉近带教老师实习医师之间的距离,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内科;问题基础教学;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3-09--01


  问题基础教学模式(PBL)最早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所提出,主要内容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加设、收集资料、论证加设、总结五项,其要求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充分尊重实际医师的主体地位,围绕疾病的诊断、治疗等核心问题,进行讨论式的学习。目前PBL教学模式在国内已经有了较多的应用,其对提高教学效果的价值也得到了充分的验证[1]。我院为提高心内科诊疗水平,本次研究将问题基础教学模式应用到了心内科临床带教工作之中,旨在验证的问题基础教学模式在心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心内科接收实习生计56例,随机分为常规带教模式对照组(n=28)与采用问题基础教学模式带教实验组(n=28)。对照组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20~25岁,均数(22.41±1.03)岁,实验组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20~25岁,均数(22.36±0.98)岁,两组基础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研究对象上期期末考试均无挂科,自愿参加本次研究,排除不同意参与本次研究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带教方案,按照临床带教大纲,由带教老师进行课程内容的讲解,每日讲解时间为50min。实验组则采用问题基础教学模式,主要内容包括:


  (1)选择PBL教案,选择心内科患者中典型病例,与患者进行沟通鼓励其参与本次研究,在患者同意之后,将其作为本次PBL教学教案研究对象。带教老师需要仔细分析患者的诊断、治疗等情况,并结合患者的疾病进展与转归情况设计问题,并编写PBL教案[2]。对所设计的PBL教案,一般需要设置问题,以心肌梗死为例,主要可设置问题如下:心肌梗死的特异性表现?临床诊断与检查方法?介入手术治疗方案?并发症情况?以该类问题为切入点,明確教学的目标


  (2)PBL教学讨论,根据教学工作进程,每周设定时间进行讨论。在讨论的前三天,需要提前发放PBL教案,指导实习生了解教学工作的重点、难点,并指导其进行预习。


  (3)PBL课堂讨论,将学生分为每4人1个小组,并推选出小组长,围绕课堂主题开展讨论工作,进一步巩固学生基础知识。在学生讨论完毕后,由带教老师进行补充指导[3]。


  (4)查房教学,在查房教学的过程中,提前和患者进行沟通,分别由不同实习生进行实践,包括问诊、体格检查、开具辅助检单、制定用药方案等,最后由带教老师统一进行纠正,并提出后续需要注意的问题,形成良性循环。


  1.3观察指标


  (1)对比考核成绩,设定为理论考核评分、实际操作评分、病例诊断考核成绩,各项评分均为0~100分,分值越高考核成绩越理想。(2)对比满意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三个等级。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1.0处理,设定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考核成绩


  实验组理论考核评分、实际操作评分、病例诊断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


  2.2满意度


  实验组满意15例,基本满意11例,不满意2例,满意度为92.86%(26/28),对照组满意11例,基本满意12例,不满意5例,满意度为82.14%(23/28),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X2=5.253,P=0.022)。


  3讨论


  在心内科临床带教的过程中,通过合理选择教学模式,能够有侧重的实现对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加快实习医师角色的转变,对提高其理论以及实践能力均有显著价值。而就本次研究所制定教学模式来看,在PBL教案准备的过程中,及时和患者进行沟通,能够促进实习医师临床经验的积累,合理进行问题设计,则可结合临床经验提高所设计问题的实用性与应用价值。而在PBL讨论时,通过提前发放教案,能够让学生尽快熟悉,并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教案中的知识点。配合后期课堂讨论,则可发挥出相互合作、相互配合的作用,有利于对教学知识的有效巩固。最后加强查房教学,则可利用实际的案例不断丰富学生的临床经验,有利于提高实习医师对病例诊断以及实际操作的能力,这对于实习医师未来的职业发展有着显著的价值[4]。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实验组理论考核评分、实际操作评分、病例诊断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带教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说明问题基础教学模式应用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综上所述,在心内科临床教学中采用问题基础教学模式效果理想,有利于提高考核成绩,且能够促进师生间和谐关系的构建,能够明显改善心内科临床带教的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第2篇:人性化理念提升心内科患者满意度的效果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心内科采用人性化理念对于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内科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9例,对照组49例,护理时,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比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92%明显优于对照组79.59%,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理念可有效提升心内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关键词】心内科;人性化理念;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2-03--02


  现阶段,在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下,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成为各种慢性疾病的主要人群,其中心内科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同时此病常常会存在其他的并发症,使患者需要承受长时间痛苦,导致其生活质量严重降低。经过长时间的临床研究发现,为患者提供人性化干预可使患者的心理压力有效改善,同时以人为本理念引导,很多医护人员提高了对于临床护理的重视度[1]。因此,本研究观察人性化理念在心内科护理中对于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具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98例心内科患者,隨机分为观察组49例,男26例,女23例,年龄44~76岁,平均年龄(58.68±5.54)岁;对照组49例,男25例,女24例,年龄46~77岁,平均年龄(59.01±6.03)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98例患者均在心内科接受治疗并住院。


  排除标准:沟通或认知存在障碍者排除;并发症较为严重者排除;精神存在障碍者排除;恶性肿瘤者排除。


  1.2方法


  护理时,对照组选择常规方法,主要包括:护理人员需对患者一般资料加以掌握,如病史、家庭情况、基本情况等,在其完成各项检查时,给予帮助,对其生命体征加以监测,对其病情的改变予以观察并记录。观察组人性化理念护理,包括:①改变护理观念。在具体工作中,以患者为中心,充分满足不同患者的各项合理需求,改变过去的护理模式,积极参加护理工作中,主动发现和寻找患者的护理需求,对于护理知识多多学习,并了解护理知识,同时深入了解人性化护理理念,保证在具体工作中保持温和的态度,坚持人性化理念,积极同患者交流,同时全面了解患者病情,针对患者的问题细致解答,将人性化服务彻底落实。②建立人性化环境。在病房墙上、走廊、宣传栏等地方粘贴有关疾病知识,从而提升其对于疾病的正确认知,使其了解正确的护理要点和治疗疾病要点,将整洁、干净舒适的环境提供给患者,保证病房温湿度适宜,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需多多帮忙,从而提升其依从性。③建立好的沟通关系。在具体工作中,护理人员需主动同患者交流,以其感兴趣话题为主,从而直接了解其心理变化,对于心理疑问耐心解答,同时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此外,也要对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并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使其不良习惯得到纠正,使患者尽可能自我护理,进而促进提升依从性。④用药指导。强化指导和监督患者用药,及时提醒服用降压药物的患者,并告诉其不可过快活动,防止发生眩晕,对于使用镇静或催眠药物的患者,需告知其不良反应和应对方法,让其卧床休息,针对便秘患者需合理使用治疗便秘的药物。⑤饮食指导。结合患者具体病情而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以高钙、高纤维、易消化食物为主,保证饮食营养丰富。


  1.3观察指标


  护理满意度: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调查满意度方式经由自制问卷,100分满,不满意:分数在60分以下,一般满意:分为在80~100分;满意:分数为100分。


  1.4统计学处理SPSS18.0分析数据,计数用(%)表示,行检验计量用()表示,行t检验,P<0.05统计学成立。


  2结果


  对照组满意总例数为39例,占总数的79.59%;观察组满意总例数为47例,占总数的95.92%。两组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数据较对照组高,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老年患者是心内科患者中的主要人群,心内科疾病出现发病率显著增加的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死亡率[2]。所以,临床进行大量研究关于如何提高预后效果。


  心内科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通常情况下,患者反复入院,会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疾病有关知识和护理知识,所以,需要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提供给患者。


  对心内科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于其护理需求已经不能满足,导致效果不显著,所以,临床心内科进行人性化理念,为新型的理念,以患者为中心,在重视患者身体健康的同时也重视其心理健康。


  人性化护理过程中,涉及较多的护理措施,如健康宣教、饮食指导、环境护理、心理疏导等,坚持主动护理的观念,建立人性化环境同时对患者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增加护患沟通,进而使其心理压力及时减轻,解答患者疑问,使患者对于疾病认知度显著提升,同时了解自护和配合护理。除此之外进行学习和培训和更加深入的了解人性化护理,从而将良好的护理服务提供给患者。结合患者具体病情而进行指导可提升满意度,此外保证患者营养充足并处在舒适环境中,同时提升护理满意度,并且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监督用药情况,保证治疗效果[3]。


  本研究结果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说明人性化理念护理更能令患者满意。


  综上,人性化理念护理在心内科护理中较常规护理效果更加理念,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