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总结论文3000字_宏观经济学总结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 实用文档
- 2021-06-22
- 385
...
导读:宏观经济学总结论文3000字应该怎么写?想必对于这方面的职业学者来说写作论文已经是尤为常见了,并且也都是会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说证明自己的能力,本论文分类为宏观经济学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宏观经济学总结论文3000字范文供大家参考。
宏观经济学总结论文3000字(一):浅谈宏观经济学对市场经济的影响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水平的进步,我国关于市场经济的调控一直处于良好的发展态势。宏观经济学是运用国民收入、经济投资和消费水平等总体性经济统计进行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分析的经济学知识范畴。同时宏观经济学也是一个关于经济总量、经济总需求和总供给、国民收入总值以及市场经济构成、货币与财政、经济运行周期和同比增长、经济发展预期、经济调控政策以及国际间经济贸易等相关现象、内容的经济学专业学科,其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分析、经济总值调控、贸易总量把握都有着一定的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市场经济;影响探讨
经济是国家实现发展和人们生活得到改善的根本,同时也是国家建设和国力提升的基础,其并不是简单的贸易,涉及到法律干预、交易手段、数据分析、生产技术水平、人力因素等多方面条件的考量。宏观经济是国家政府为主导的经济调控手段,是相对于微观经济学而言的。国家进行经济体系构建时需要进行整体框架和各环节的稳定的控制和维持,确保经济水平以及风险和发展进度保持在国家与政府可控范围之内,目前我国经济体制已经成功由计划经济完全转变为市场经济,经济管理相对来讲比较分散,一直以来都是国家与政府通过宏观经济学理论和调控干预予以有效的控制,实现对社会微观经济的合理调控,确保国家经济的稳步增长。
1关于宏观经济学
从学术角度来讲,宏观经济学属于西方经济学范式,其实属于对一国的经济总量、经济总需求与经济总供给、国民收入总值以及经济体制构成、货币交易情况、财政条款、人口就业水平以及经济周期变化、经济增长规律、经济政策平衡、国际间经济贸易和国际经济发展平衡等宏观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和调控的经济学专业学科。在西方经济学当中,由于是将宏观经济领域与微观经济领域进行明确的分类研究,所以两者之间的经济学关系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整体与分学科的关系,因此对于经济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和宏观经济领域的特殊规律仅仅是进行宏观层面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和描述。学术角度上说由于其不能研究一般经济规律与宏观经济学的特殊经济规律,所以宏观经济学仅能作为市场经济调控的经济与政策上的手段,而无法作为一门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而其研究对象是国民经济总体过程的活动,所研究和分析是考察国家人口就业水平、国民生产总值与收入总量等经济总值,所以,宏观经济学是就业理论和经济收入理论的分析理论,所面对的也是经济资源的利用问题,包括国民收入、就业、货币膨胀、经济变化、增长规律、财政策略等等方面的分析与调控[1]。
2宏观经济学在国家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水平一直保持极为稳定的增长态势,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趋势也深度反应了我国经济稳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所起的作用,对于我国社会经济深化改革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包容性方面以及国民经济可持续稳定发展与创新等内容也做出了科学的分析与研究,国家与政府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和经济新常态环境中宏观经济所起的作用以及调控手段也一直处在紧密的研究和重点的有效干预当中,对于社会建设和经济进步都做出了很好的决策和采取了较为有效的措施。
事实上,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建设仍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始使其,这一阶段中的市场经济理解和发展态势涉入并不算深入,在国家应用宏观经济学理论进行市场发展预测与发展前景展望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建设思路的完善和市场经济的调节,但其调控方法仍稍显单一,在结合当前市场经济的实际变化规律分析下,国家对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趋势与原因需要利用宏观经济学进行市场经济的影响和控制,依靠宏观经济学的影响区进行缩小与发达国家经济水平之间的距离,甚至赶超发达国家,并针对我国现存的公有经济理念进行宏观经济学主导市场经济的作用加强,以期能够推动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稳步提升和实现国民经济收入的增长[2]。
3宏观经济学对市场经济的影响分析
宏观经济学当中涉及了关于宏观管理所应采取的投资驱动,并围绕工业生产和经济份额比重进行政府占比的讨论。在这一内容中,关于国家与政府对市场经济的调控与干预作用做出了重要的明示,我国在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后所采取的调控措施以及影响程度都十分明显,与国际上发达国家质检有着极大的区别,例如法国国家所进行的宏观调控政策当中对于市场经济的促进与推动主要是以消费行为与消费水平作为主要驱动力,以服务行业的经济促进为主要的核心进行投资份额的分析,通常情况下,市场投资份额主要是涉及到资本家个人行为为主导的作用[3]。而在我国的市场经济调控当中,虽然在实际的市场经济建设与发展当中仍存在很多影响因素和管理问题,但我国宏观经济调控在进行大量西方国家经济宏观经济调控案例分析后,积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驱动经验,努力分析和积累市场经济发展的宝贵经验,通过宏观经济干预和理论指导进行整治经济架构的稳定构建和市场经济环境的统一完善,在国家经济和地域性差距较大的情况下进行了问题的明确和适应,结合经济环境中一些不确定因素进行了充分的分析与考虑,不断进行市场经济和宏观调控的合理补充与不断完善[4]。
从宏观经济学理论内容的指导性与管理型方向来讲,对于不同市场经济管理模式的改进和分析比较之后,针对如何进行市场经济静态模型的建立以及明确和改善模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结合实际市场问题进行宏观调控方法和角度上的分析,如此才能够实现国家采取宏观调控手段影响市场经济水平与发展进度的有效作用。我国目前的新常态背景下,如果要进行国外发达国家宏观经济静态模型的套用,就必须要进行宏观经济学理论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分析,并结合国家经济形势与过热的经济教训做出仔细的深度的分析,对宏观经济内容进行客观的评价。按照当前市场经济发展趋势与速度和当前无法统一的理论思想,我国对于市场当中的消费行为、消费水平、投资行为以及政府财政支出、贸易进出口交易量等方面因素的把控现状仍属于基于不同经济体制的所有指标因素分类分析情况之中[5]。
例如,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和国民生产总值仍收到国内外投资的带动与影响,消费水平与消费行为所产生的市场变化影响占有近百分之四十的比重,国外投资占比为近百分之六十。在国外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当中有百分之四十是国内外投资占比,而消费则占据百分之六十,国外发达国家的投资自由流动受到政府干预以及限制转化为私人投资,而私人投资会在政府干预下转变为政府投资,在这一情况下,宏观经济学理论指导下的市场经济对于国民经济总值的增长影响从不同国家经济体制和政策角度来讲有着不小的区别与差异,投资和消费这两种经济拉动模式对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并且会随着经济提升和发展而逐渐引发质变的区别。所以说,宏观经济学对于市场经济的影响十分巨大,其是进行经济水平和市场经济发展保障以及控制的总体手段,是实现国家与政府合理化干预与影响经济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6]。
结束语:
宏观经济学影响下的国家市场经济调控对国家经济有着极为明显的利好作用,其知道市场中不同行业企业间的经济贸易、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调整微观经济结构和实现企业与国家经济保持相对平衡和稳步前进的有效保障,能够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变化中弥补市场经济调节缺陷和有效解决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最佳的方法和控制手段,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稳定运行有着直接而又重要的影响。
宏观经济学总结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新时代“宏观经济学”课程改革创新思考论文
[摘要]新时代高校“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亟需进行改革创新。主要包括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加快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加快教学手段的开发与应用等。为此,本课程改革创新可选择的路径为:需要利用教师个人优势,建立项目研究团队;了解学生学习困难及兴趣;理论联系实际精选研究问题;改善教师教学评价标准。
一、引言
中国进入新时代,一切理论研究及创新需要跟上新时代的步伐,经济学理论研究及课程教学也不例外。目前各高校包括“宏观经济学”课程在内的教学与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因而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进行改革创新。一方面,在“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强调新发展理念,同时融入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成功实践案例,不仅有助于重构西方微观经济学理论,为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微观基础,而且对于加快创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宏观经济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另一方面,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仅有助于正确解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经济发展成就,更好地理解并阐释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而且可以为克服经济发展中的周期性波动,真正实现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等提供参考,从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自亚当·斯密建立经济学体系以来,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经济理论及学说层出不穷,经济学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伴随着这一发展变化,作为经济学一个分支学科的宏观经济理论及其课程教学改革也一直是国内外理论界讨论的话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新理论层出不穷,各国社会经济形势也在不断发展变化,重视高等教育质量、注重学科研究性教学等高等教育改革呼声日益高涨。如美国高质量高等教育研究小组认为,高校的根本任务是提高教育质量,应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教学手段的变革与创新,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堂讨论;进行研究性教学改革探索,鼓励并吸引学生积极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及多种形式的实习和创新性实践活动,等等[1]。一些学者认为,由于经济学兼具人文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的双重性,经济学发展过程中时常要在“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间做出选择[2],因而增加了经济学的学习难度,而且诸多因素都会对经济学学习效果产生影响。一些学者认为,学生性别、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及习惯、与教师交流及学习环境[3]、学生家庭经济条件[4]、教师的教学风格、课堂班级规模[5]等诸多因素都会对学生学习成绩产生影响。Ziegert基于心理学理论分析了具有不同人格特质的学生和教师在经济学课程学习中接受和处理不同信息的作用[6]。另有一些学者探讨了经济学不同教学方法的作用,认为研究性教学、启发式教学、研讨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案例教学、模拟仿真实验、实践教学及创新创业课程教学等,都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深入学习,提高经济学学习效果。尤其是当社会服务对经济有益时,可以通过服务学习将课堂与社区或企业等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将课堂经济学学习与社区、企业的服务活动相结合。通过这些方法,可以使更多的学生更容易接触到经济学,同时加强大学与社区、企业之间的联系,因此有必要将服务学习融入经济学课堂教学[7]。目前,创新创业课程在全球高等教育机构(HEIs)越来越受欢迎,如何利用体验式学习方法向学生有效地提供企业与创业教育普遍受到关注。以技术为基础的模拟方案及案例研究方法逐渐成为体验式教学的重要工具[8]。
21世纪初期兴起的“经济学改革国际运动”对西方主流经济学提出了挑战,同时也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产生了直接而重要的影响。一些学者认为,经济学研究及教学应该以问题为导向,尤其是以当前重大现实经济问题为导向,建立“多元主义的、开放性的、竞争性的经济学”[9]。我国一些高等院校的学生也呼吁对经济学课程体系进行改革,要求经济学核心课程体系应该更加注重理论、方法及学科交叉的多元化[10]。当前,国内一些学者对创新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如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及高质量发展战略等促进了中国特色宏观经济学框架的形成[11]。一些学者讨论了中国特色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趋势,认为中国特色宏观经济学更加注重将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经济改革实际尤其是宏观经济发展现实相结合,更加强调政治经济学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更加重视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的开放共赢即经济的互动和政策溢出;更加重视对金融风险及金融规律的研究,其认识将会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12]。因而中国特色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为“宏观经济学”课程改革提供了新路径和启示。因此,本文基于对新时代“宏观经济学”课程改革创新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对新时代“宏观经济学”课程改革创新的内容进行探讨,以期为“宏观经济学”课程改革创新提供参考。
二、新时代“宏观经济学”课程改革创新势在必行
当前,经济学学术研究及教学基本参照西方经济学学科体系及教学模式,立足中国现实的理论研究及教学经典案例并不多见。因此,“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必须立足于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实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进行理论思考和改革创新。
宏观经济学理论流派甚多且复杂、表述方法多样且偏数量化、各种新理论不断出现且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宏观经济学的这些特点增加了其教学难度。主要困难在于:教学内容跨度大,宏观经济学充斥着各种学派的观点;教材内容多,从国民收入的决定到国民收入的变动,从总供给到总需求,从封闭经济到开放经济,从政府需求管理政策到供给管理政策及收入政策,都有所涉及;分析方法多样,从静态分析到动态分析,从局部均衡分析到一般均衡分析,从长期分析到短期分析;数学方法要求高,一些原理的阐释和理论推导需要使用一定深度和难度的高等数学知识;加之学生对宏观经济现实关注不够,没有现实的感受等。这些都增加了学生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心理负担,从而影响了学习效果。现行的“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课程仍然以西方主流经济学即新古典经济学为主体,讲授的主要是新古典经济学那一套标准化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体系,但其假设条件越来越脱离现实,理论也越来越抽象,一些原理仅描述了简单的财富现象与利益关系,没有揭示其深刻的社会关系,因而也被称为“黑板经济学”。其本质是肤浅的、庸俗的。而我国一些学者往往照搬或者“套用”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或理论对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现象进行局部或静态分析,以致得出了一些错误的结论,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因此,中国经济学理论研究及课程教学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特有的国情、经济体制机制改革实践,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及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进行改革创新。
三、新时代“宏观经济学”课程改革创新的主要内容
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及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的“宏观经济学”课程改革创新主要应从三个方面展开。
(一)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实时更新“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高等教育的首要目标是立德树人,培养符合时代和国家社会要求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卓越人才。因此,“宏观经济学”课程改革应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立足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实际,加强对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人才需求及其变化的分析;同时,应根据不同类型大学培养目标与定位、办学层次与特色等,“坚持扶优扶需扶特扶新”[13],科学确定“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内容体系。
具体来说:一是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及时改进课堂教学内容,通过了解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及前沿研究领域,将当下和课程有关的一些前沿热点问题、现代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将教师自身的科研成果适时介绍给学生,以最快速度最大容量反映宏观经济学最新理论观点与政策制度变化,使学生感受时代的进步,产生对知识的渴求和亲近感。二是根据时代变化及新时代要求及时更新教材内容,将最新研究成果及本土案例和经典案例编入教材,引进课堂教学,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三是多渠道搜集和精心制作本土化案例,打造具有中国经济改革实践特色的经典案例,同时及时更新和补充现有案例库,使之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效匹配。四是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教学,通过各类学科竞赛培养大学生的专业学术素养和科研能力,同时通过“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训。
(二)加快“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重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的高素质人才,应推动“课堂革命”、加强教学过程管理[14]。因此,“宏观经济学”课程改革创新应以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为重心,加快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一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课堂教学中改变教师为主及“满堂灌”的传统做法,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目前,各高校正在进行的各类“课堂革命”值得借鉴,如“翻转课堂”等。同时,突出师生在教学中的交互性,结合专业课程性质与特点,将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建设紧密结合,如为增强学生对GDP等概念的理解及了解中国经济的运行情况,可以组织学生查找中国历年的GDP数据进行纵向比较分析,还可以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分析,等等;积极倡导和推广Seminar、读书会、“课程讨论式”“案例启发式”“期末学术论坛”等教学方法。二是突出经济学专业课程的应用性,培养学生运用经济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宏观经济学”课程内容繁多,涵盖多个部门、多个模型及封闭和开放经济,涉及大量图形、表格及模型推导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强调理论严谨性和规范性,还应注重将理论与中国的宏观经济现实相结合,将一些复杂模型和理论尽可能简单化、具体化,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方式,提高学生对现实经济问题的观察力和理解力。三是鼓励教师在“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中融入创新实践经验,培养学生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如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专题调研与社会服务及田野调查;举办学术会议、学术论坛、学术讲座、指导学生参加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及大众媒体等,推介学科成果,实现科研反哺教学。四是在“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引入著名经济学家的生平及思想介绍,引导和鼓励学生了解经典、通过与经济学大师的跨时空交流养成高尚品德;通过教书育人两者的有机结合,鼓励学生了解并肩负自身责任,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
(三)加快“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手段的开发与应用
大智移云时代,各类互联网新技术、新手段为传统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及改革的动力和机遇。因此,“宏观经济学”课程改革创新应及时引进互联网技术,加快教学手段的开发与应用。一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并使之与专业教育教学有机融合,开发和丰富专业课程网络教学资源,使用多媒体教学;规范使用PPT媒体课件、网络课件、电子教案,课程资料概括简明,重在提纲挈领。二是充分利用现有各类科研平台及教学平台和资源库,实现各类教学资源与科研成果的共享,为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及提升科研创新实践能力提供服务。三是利用好各类现代化教学设施进行课后辅导,实现教学案例、英文原版教材、年鉴数据等教学与研究资源的共享与利用;建立微信群、朋友圈、qq群、QQ空间、公共邮箱等与学生交流互动,及时收集和解答学生学习过程存在的疑问,记录Seminar、读书会的研讨环节,实现网络空间的课程讨论与学习交流。四是制作优质课堂视频,开发在线课程,进行在线教育等。
四、“宏观经济学”课程改革创新的路径选择
新时代“宏观经济学”课程改革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各方共同配合。
第一,利用教师个人优势,建立教学项目研究团队。组织高水平的教师根据现有教学内容进行研究,改革教学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应用,构建宏观经济学研究式教学平台,结合课程安排,面向学生专业知识基础与学习能力,讨论“宏观经济学”课程综合改革与建设。坚持“学生中心、全面发展”的基本原则,构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思维为核心”的“学习共同体”;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即“研究性地学”“开放式地学”“创新性地学”;同时,激励教师积极主动地“教”,且要“教得好”,建立优质教学项目团队,进行课堂革命,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增强课堂吸引力。
第二,了解学生学习困难及兴趣。通过发放关于“宏观经济学”课程学习的调查问卷表,了解学生对此课程的认识、兴趣和期待,以及对此课程存在的困惑与学习困难等,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研究式教学的实践检验,以“问题导向”引入知识背景分析,让学生学以致用,增强对知识及知识体系的构建。
第三,立足宏观经济实际,精选问题开展课堂讨论。宏观经济学的应用性决定了其研究的问题与现实紧密相连,且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和应用能力比较强。因此,在“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中结合当期宏观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研讨式教学和典型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将所学理论与现实经济问题相结合并进行思考,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辨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改革教学评价体系,对教师教学效果及学生成绩进行综合评定。一方面,减少传统教学评价中以课本知识作为评价标准的比重,增加学生创新性思考与探索的比重,按照学生在研究式学习中的工作量、互动表现及课后所取得的成果等多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和成绩评定;另一方面,构建教师教学效果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即在学生期中、期末考核基础上,增加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结果评价指标,全面综合评定教师开展研究式教学模式的效果。
总之,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改革创新与不断完善,使该课程组拥有优秀的教师队伍、丰富的教学内容、创新的教学方法、优质的课程教材和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最终实现专业课程体系完善、教学方式方法多元组合、实践教学成果丰富,以及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师资队伍教学能力显著增强的课程建设目标。
本文链接:http://jvsha.com/1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