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消费论文3400字_宏观经济学消费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 实用文档
- 2021-06-22
- 474
...
导读:宏观经济学消费论文3400字应该怎么写?想要在毕业之前撰写出自己满意的论文,并不是想象那么简单的,而现在论文的写作规范要求也是特别多,所以在写作之前,可以先参考一下相关的文献资料,本论文分类为宏观经济学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宏观经济学消费论文3400字范文供大家参考。
宏观经济学消费论文3400字(一):宏观经济学中的消费与投资探讨论文
[摘要]经济学理论对消费与投资有着严格的内涵界定。从宏观经济学理论入手,对消费与投资的含义、相关理论以及二者的关系进行简要分析,以期与专业人士进行交流与探讨。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消费;投资;关系分析
[中图分类号]F812[文献标识码]A
消费与投资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两个主要概念,与居民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消费与投资不同,宏观经济学理论从更加深入、理性的视角对消费行为与投资行为进行分析,并从社會经济运行的高度探究消费与投资的关系。
1宏观经济学中的消费
提起消费,人们便会想到日常生活中在衣、食、住、行方面的支出,的确,消费是人类生存的前提,而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上升,人们开始从基本的生活消费拓展到了医疗、教育、娱乐、旅游等方面的消费,以促进自身更高水平的发展。
凯恩斯作为宏观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鼻祖,其在研究居民消费的过程中,从居民的心理规律入手,建立了抽象而直观的消费函数,即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随之增加,但是消费的总量会低于收入的总量。由此可见,在宏观经济研究中,消费与收入是呈现线性发展的。为了进一步描述居民消费规律,凯恩斯在消费函数中对居民的消费类型进行进一步划分,其中包括自主性消费以及由边际消费倾向决定的消费变量,前者是为满足基本生存需要而进行的必要消费,这一部分消费与收入的变动无关,是居民维持生存的保障;后者则是居民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消费内容,其中居民收入每增加1单位,相应的消费也会随之增加,由此也可以表明消费与收入的关系。
根据宏观经济学理论,居民之所以进行消费是为满足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而这一部分需要则是在消费品的效用得以体现。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社会分工使得不同的市场主体必须要市场获得消费品、获取效用,而根据边际理论,由于消费者对于某一消费品所需求的效用是固定的,而随着消费品数量的增加,其效用也会随之减少,最终当效用为0的时候,消费者需求得到了最大满足,消费行为也因此停止。
目前在宏观经济学中,关于消费理论,不同经济学派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探究,形成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①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凯恩斯是宏观经济学的创始者,他脱离了微观视角,从国家建设与社会经济运行的角度对消费进行深入分析,其绝对收入理论主要为上述的消费函数。②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说。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杜森贝里从居民消费行为出发,认为从社会角度来看,消费者的行为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的,例如“攀比”心理就会带动一些消费者做出与收入水平不相符的消费决策;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具有习惯性,即便当期收入发生变化,但是最高的收入与最高的消费依然会对其消费决策造成影响。杜森贝里根据这两点分析,提出了“棘轮效应”,即社会经济的发展会带动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③莫迪里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美国经济学家弗兰科·莫迪利安尼从人的生命周期,对居民不同阶段的消费与储蓄水平进行分析,认为个体消费水平会根据预期寿命的变化而呈现从低到高,再从高到低的抛物线形发展,由此说明一个国家人口年龄的分布与其消费与储蓄的关系。④弗里德曼的持久性收入理论。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对生命周期理论进一步探究,认为个体各个年龄阶段的平均收入为持久性收入,而排除长短期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持久性收入水平会驱使消费者形成稳定的消费结构。
2宏观经济学中的投资
在宏观经济学理论中,投资是指用于增加物质资本存量的支出流量,简单来讲,在社会经济运行中能够为人们未来生存、发展提供更多产品的流量支出均属于投资,例如企业兴建新的厂房、引进新的生产线、购置新的办公设备等都属于投资范围,此外,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存货作为一种已经形成的但没有销售出去的产品也成为投资品。
投资对市场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对于消费而言投资是一个在短期内变化很大的因素,如企业的短期生产水平会与投资规模密切相关,因此,投资变动影响市场总需求的变化;在市场总供给方面,投资能够扩大资本存量,例如建设厂房、购置生产线等投资能够激发企业潜在的生产力,进而促进长期经济发展;从技术发展角度讲,技术创新需要投资的有效支持,企业在技术革新方面注入资本,能够有效激发技术创新的潜能;投资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引导就业市场,降低失业率;投资有利于市场经济结构的调整,如企业会根据市场动向调整投资方向,决定资源在不同领域的流动,从而引导资本进入能够获取更高利益的领域,实现市场的优胜劣汰,优化市场结构。
凯恩斯从社会经济运行的角度对市场主体的投资行为进行分析,他发现市场主体是否决定投资与预期利润率和利率的比较相关,即投资与利率呈现负相关,更具体来讲,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凯恩斯根据投资与理论关系建立的投资函数,在投资理论分析中又延伸出了新的概念,例如投资边际效率和资本边际效率,前者是基于投资量和利率量单位变动形成的函数关系,后者则是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项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资本,因此,资本边际效率实际上是一种贴现率。企业在作出投资决策的过程中会根据投资预期所获得的按照复利计算形成的利润率。根据资本边际效率曲线分析,企业只有当资本边际效率大于利率的时候才能够进行投资,换句话说,银行的利率越低,企业的投资需求也就越大。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殊的运行机制,在宏观调控中,政府也担当着重要的投资角色。通常情况下,政府投资会从以下四个方面发挥宏观调控职能:①当出现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的情况下,政府会出于平衡社会投资总量的目的,对某些领域注入资本,以引导社会需求,维持市场经济均衡;②针对不同发展阶段,政府会基于产业结构需求进行投资,例如在当前社会转型的背景下,政府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引导了社会投资结构的变化,扶持了新兴产业的出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③对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政府利用投资带动民间资本进入,以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提升投资者预期;④对国家重点项目的投资,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公益性项目投资等,利用政府资本完善区域经济基础或推动支柱产业建设,以调整社会资本存量,提高投资效率。
3宏观经济学中的消费与投资的关系分析
消费与投资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概念,也是促进社会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角度讲,没有了消费,人们就失去了享受美味的食物、舒适的住房、便捷的交通、高质量的教育医疗、多元化休闲娱乐项目的机会。而美好生活的构成需要消费来实现,支撑消费的却是市场主体源源不断地投资。消费与投资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依存的。首先,消费需求的增加与消费水平的升级,推动了投资的发展。上文中描述的各类消费品、生活服务主要通过企业、政府供给,而消费者消费动向的调整会通过市场传递给供给环节,应刺激其在投资方面上作出调整。例如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开放,“80后”、“90后”消费者在母婴方面的消费总量不断扩大,且对于母婴产品的消费质量也不断提升,基于此,企业在母婴市场上的投资规模也不断扩大,并且对于如何提高母婴产品质量投入了更多的资源。其次,消费、投资与需求、供给在市场中形成了两对“兄弟”,消费总量的增加,消费水平的升级会带来市场需求扩大,需求则会拉动供给,根据供需曲线,为维持市场中的供需平衡,市场资源会迅速作出反应,对需求缺口进行补充,而供给侧的变动自然会拉动投资的增长。因此,从供给与需求的角度来看,消费与投资的关系也是不可分割的。最后,消费与投资的互动并不总是和谐的,在宏观经济条件下,消费与投资之间的矛盾,也是研究者思考探究的重点。例如由凯恩斯推广而流行的“节俭的悖论”就对消费与投资之间的矛盾关系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即对个人而言,储蓄(投资)增加会改善个人消费水平,但却会造成整个社会经济投资减少,呈现经济萧条;但储蓄(投资)减少则会造成个人消费“缩水”,但是却对社会经济的繁荣形成带动作用。因此,在宏观经济研究中,协调消费与投资的关系则显得非常重。
4结语
总之,在宏观经济研究中,消费与投资是两个重要支柱,深入理解消費与投资的概念,并探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企业以及政府宏观调控部门的科学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格局的构建与优化也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宏观经济学消费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数据可视化在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探索论文
摘要:财经类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在教学中存在内容过多、理论抽象、难以应用等问题,尤其是宏观经济学部分因为专业性强、数据多等原因导致教学效果较差。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应当着力推动教学改革,立足于信息化时代和多媒体设备等教学基础,应用推广数据可视化等方法,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形象具体的案例,便于学生理解运用,切实提高课程实效性。
关键词:教学改革经济学数据可视化
《经济学基础》是财经类高职学生一年级的专业基础课,根据“扎根基础、立足专业、面向发展”的原则,教学目标包括了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层面的内容。教学策略的选择依据是学生自身的特点和教学内容要求。“95后”“00后”逐渐成为高职学生的主体,他们成长于网络时代,受到各种媒体信息的冲击,既有学习自主性不强、逻辑思维能力较弱等不足,也有熟悉信息化手段、思维活跃等优势;在各媒体信息冲击之下,从热点中接触到了GDP、通货膨胀等内容,但对国民经济总体运行的逻辑认识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数学基础普遍较差,对大量的数据缺乏分析能力,甚至抱有一定的恐惧心理;长期受到各种短视频、碎片化网络信息的熏陶,难以保持思考和专注。
宏观经济学部分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克服抽象理论和大量数据带来的学习障碍,除了建设在线开放学习平台资源库等系统性工作,数据可视化是教学实践中应当重视的一个方向。
一、重构教学内容,突出“国民经济总体运行”主线
传统的经济学教材[1]中,宏观经济部分教学内容多,知识点分散,理论讲课的重点在于“是什么”“为什么”,不太适合高职院校的一般教学:一方面教学时间不够(通常只有不到20课时),另一方面教学内容多且专业性较强,“讲的不想听,听又听不懂”,教学效果较差。
以培养学生财经职业素养为目标,结合经济专业基础知识“必需、够用”的原则,围绕“国民经济总体运行”这一主题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第一部分是介绍如何描述国民经济的总体运行,即认识国民经济总量指标,包括GDP、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重点是掌握GDP的内涵、核算方法,并且联系现实了解这一指标在描述地区经济实力方面的应用;第二部分是介绍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不仅要掌握每个指标的内涵,还要结合案例分析这些指标的应用场景,加深学生对于贸易战等热点事件的理解;第三部分是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从财政、货币政策的实施逻辑到具体工具,培养正确的宏观经济视野。
二、挖掘国内数据,推动教学案例“本土化”
经济学课程的理论性、专业性是比较强的,需要鲜活的案例才能真正理解,然而目前的教材普遍注重理论知识讲解,而缺乏案例解析,仅有的部分案例要么时效性不强,要么来自于国外。根据张艺[2](2019)对我国东部地区7所应用型高校的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相关调查显示,高质量的本土案例材料和数据对于很多应用型高校而言非常缺乏,来自于欧美发达国家的教学案例与中国的现实情境存在着一定区别,导致学生难以形成代入感。“即使有些教师在开展案例教学时偶尔加入了一些中国案例,但是往往没有依据中国现实情境来对西方经济模型的适用性做出分析和调整,导致一些理论难以对中国所面临的实际经济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
以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核算为例,教材上沿用美国的核算方式,以支出法、收入法为主,基本上不涉及生产法,支出法核算GDP包括了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四个部分;而国内的统计信息是以生产法为主,支出法的构成也与美国不同,消费中包括了家庭和政府的支出,没有单独列出的政府购买项目。这就带来了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之间的困难,即使掌握了理论要点,也只能做假设的习题,不能真正分析现实的经济数据。在介绍GDP的不同核算方法时,应当与具体应用联系起来:生产法核算GDP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构成比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经济结构的发达程度,以此为基础引入东西部地区、发达/发展中/落后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对比,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该内容的理解;支出法核算GDP中将不同项目在GDP中所占比例的数据图示化表达出来,可以在时间变化和地区比较中展示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将抽象数据转变为具体的认知。
中国近三十年的经济成就有目共睹,但经济学教材中却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反映,依然是以欧美国家、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数据为蓝本,理论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往往让学生不能够正确认识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比如在经济增长相关理论中,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往往基于自由市场的起点,国内林毅夫为代表的新结构主义几乎没有任何介绍,教材上大量的假设、模型推导实际上超出了高职学生的学习范围,难以掌握。教学中应当立足于实践,以东亚“四小龙”模式、南美模式和“金砖国家”等案例为代表,通过土地、人口、资本等影响因素的具体的分析加深对于经济增长的认知。
三、运用信息手段,实现数据可视化、内容形象化
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普遍数学基础较差,对抽象的数字无感,也不擅长进行数据分析。段晓华等[3](2019)认为在现在和今后一段很长时间内,许多经济学问题还不能甚至还不必要以数学方式提出。而宏观经济学涉及的往往是大量数据,并且需要时期数据、面板数据综合分析才能得出相应的结论,因此需要运用信息手段,将分散的数据系统整理之后,采用图片、视频等方式呈现出来,形象的展示出数据变化背后的理论规律。
在GDP、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等相关理论的应用中,应当大量采用横向和纵向比较的方式展现数据的变化,横向包括国内各地区的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比较,突出本地区在整體中所处的位置;纵向包括年度、月度等时期序列的变化,突出数据变化的趋势性特征。运用图形、视频制作软件处理国家和省市各级统计局、世界银行等数据库获取的源数据,呈现出生动形象的数据信息,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
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在教学改革中要以建立系统框架、丰富教学案例、转变数据呈现方式为基本思路,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实践,提升教学质量,最终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现实需要。
本文链接:http://jvsha.com/1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