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堂还给学生 —— 浅谈在新时代下中学语文教学观念的转变
- 实用文档
- 2021-07-06
- 353
新时代下,新型教育方式对传统教育方式产生了冲击,本文分析了在新时代下中学语文教学中,教育观念的转变...
新时代下,新型教育方式对传统教育方式产生了冲击,本文分析了在新时代下中学语文教学中,教育观念的转变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颁布与实施,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作为一名被骂做“误尽苍生是语文”的语文教师,我们该如何面对这种挑战呢?和所有的教师一样,我也认为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是首要条件。
早在1998年,就有人提出了冲破“以教师为主体”的陈旧观念的束缚,改变“满堂灌”、“填鸭式”的刻板模式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科学的教学观念,并确定了“启发式”、“导读式”等活泼的教学课型和锻炼学生自读能力的“语文导读法”等新的教学方法。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感受到这些观念和方法,最大程度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有效的指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认识与实践的能力;在情感交流上,能与学生保持尽可能近的距离,充分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在具体操作中,更加重视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我们充当的角色已由“讲师”变成了“导师”、“教练”。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对教学观念的转变有了几点初浅的认识:
“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把学生看成是和自己一样具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不小看学生,不轻视学生,把知识获取、能力培养的优先权、主动权交与学生。“以教师为主导”,就是要把自己看成是教学活动的主持者和教学方向的引导者,把服务于学生会学能做的职责和义务留给自己。
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一味地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去想办法让学生活动起来,不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那么,即使我们的知识丰富,口才出色,到头来,我们所讲的也不过是瓢泼的大雨下到了水泥地面上,水势不小,但只湿了地表,渗不下去。
有时我们一上课就喜欢面面俱到地讲,忘了学生是能动的人,也许我们讲得都很好,很清楚,很全面,很透彻,但总是这样,学生总有一天会厌倦,因为他们得不到解决困难的快乐,找不到学习的乐趣。
记得我曾教过一个基础较差的班,我总认为学生们的理解能力差,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对他们放心不下,放手不得,常常越俎代庖;为了能让他们掌握所学知识,我喜欢过把瘾似地唱“独角戏”,一讲到底,“满堂灌”,为了让他们有一个能让我满意的成绩,我不考虑他们的心理特点、情感取向和接受能力,结果使他们滋生了自卑和厌烦情绪,因为他们没有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同时他们还养成了惰性和依赖性,在一、两次考试中成绩尚算不错,可是他们并没有学会自学,期末统考的成绩几乎让我哭泣。总结教训,来年我改变了教法,结果发现,这群学生的能动性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料,考试成绩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当然,在教学中我们还应把自己置身于学生之中,在师生之间搭起了情感交流的桥梁,与同学们建立起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良好的人际关系,为课堂上学生积极配合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做情感上的铺垫。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重启发,避告诉,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审美的情趣和理解表达的综合能力。
在作文教学方面,更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因为语言能力重在养成,学生愈是处于主体的地位,愈是主动地去读、去写、去改,其能力的提高就愈是自然的、显著的。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我们总是习惯于反复讲授“怎样开头、结尾,怎样构思立意、布局谋篇,怎样掌握语言表达技巧”之类的写作的概念,把学生的思路局限在狭小的天地里,使得学生连自己的话都不敢说、不会说了。再拿批改作文来说,我们一本一本地批改学生作文,一次次地重复着“材料欠充实”、“立意显肤浅”、“语言表达不力”之类的评语,学生能理解多少呢?又有多少转化成了学生的作文能力了呢?难怪叶圣陶先生说:“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个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把作文要交给学生改,在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之后,让学生把自己的文章读一读,改一改,进而互改互评,互挑毛病,互找优点,取长补短,“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叶圣陶语)。
古人说“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学生的作文能力既不是老师教出来的,也不是老师改出来的,而是靠他们读书读出来的。所以,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和热情,保障学生拥有充足的读书的时间,指导学生最直接地学习语言,把阅读的功夫于潜移默化中渗透成语言再现的能力是作文教学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本文链接:http://jvsha.com/1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