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论文:基层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之策和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路径探析
- 实用文档
- 2021-08-02
- 593
...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职业道德归根到底是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产物,“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我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奠基人、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曾提出职业教育的三个目的:一是“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二是“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三是“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然而目前在高职院校和高职学生中普遍存在重技能轻德育、就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黄炎培先生提出的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的实现。因此加强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综合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进一步完善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切实贯彻执行十八大精神,构建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基层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是提升基层政府执政效能、促进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本文在对当前基层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深刻剖析的基础上,对基层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路径进行尝试性的探索。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基层公务员是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第一线”,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是公务员队伍中与群众互动最频繁、联系最紧密的群体,是反映我们国家整体公务员队伍道德水平的一个重要的“窗口”。基层公务员的道德水准,直接体现“党风”和“官风”的好与坏,他们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的形象,是对我党的执政能力和威信的一个重要检验。因此,加强基层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公务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对于增强政府和公务员队伍的公信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已成为广大基层干部的普遍共识。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行,反腐倡廉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基层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日益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一、基层公务员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我国公务员正规统一都叫国家公务员,不管是中央还是地方都是国家公务员,具体才分为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和地方国家公务员两种。基层公务员是相对而言的,现在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对于中央和省而言,县乡是基层,对于县市而言,乡镇是基层。一般在基层一线进行工作的公务员都会被称为基层公务员。目前,我国基层公务员在职业道德方面主要存在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官本位思想严重,缺乏公仆意识。在官本位意识和特权思想作怪下,一些公务员忘记了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公民,而将自己看成是“高于”普通公民的权贵。对上毕恭毕敬,对上级领导者则表现出“人身依附”、“对上级负责”、“仰仗领导”等卑屈的态度;对下则高高在上,“我为官你为民”、“我管你,你服从”等具有明显封建色彩的对普通公民不平等法律角色意识充满一些公务员的头脑。作为公务员,你只是作为纳税人的“人民”选出的“公仆”,而不是“权贵”。所谓“公仆意识”的核心就是:政府工作人员除了当好人民的公仆以外,没有任何权力。
基层公务员缺乏公仆意识,与群众不再是“鱼水关系”,而成为“油水关系”,吃拿卡要。大搞权利扩张,将行政管理行政执法当作“管老百姓”、“把持权力”的错误观念充斥在一些人的观念之中。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在公务员方面的法律体系还不够健全,传统的等级观念与现代法治社会所提倡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之间存在冲突。“官大压死人”的等级观念仍存在于人们的思想深处,表现为机关对基层的傲慢,干部对群众的冷遇,甚至凌驾于群众之上。存在着“官贵民贱”、“民不管官”的传统观念,摆不正“干群关系”。
第二,服务意识淡化,缺少责任感。有些基层公务员极度缺乏热情服务意识,牛气冲天,“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作为基层的公务员应该肩负以下四种责任:即政治责任、法律责任、行政责任和道德责任。然而,在公务员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此缺少深刻的认识。有些人忽视百姓利益,有的甚至和老百姓抢利益;有的对工作敷衍了事,不履行职责,部门之间各行其是,互相“踢皮球”、推诿扯皮。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强,缺少“奉献精神”。一些基层公务员依然存在官僚主义思想,没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不能清醒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应为人民服务,而是把自己当成了高高在上的“父母官”,将群众看成管理对象而非服务对象。对基层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培训、考核规范等措施还相对薄弱。
第三,功利思想日益凸显,贪腐现象蔓延。“熙熙攘攘,皆为利往”,这句话反映了当下基层公务员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权钱交易。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一些人滋生了拜金主义思想。本应公正廉明的人民公仆——公务员也出现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一些公务员利用手中的权力,巧立名目、私吞公款公物,大搞权钱交易、收受贿赂、贪赃枉法,成为基层的“大蛀虫”。使立党为公、无私奉献的党性原则受到严峻挑战,这些行为严重败坏党风,污染了社会风气。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目前我国在进一步改革开放、深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在政策、法规和社会管理方面出现滞后或漏洞,从而为公务员职业道德失范提供了机会。同时,对公务员的权力监督机制不健全,特别是部分基层公务员认为“天高皇帝远”,上级机关监督“鞭长莫及”,基层监督部门奉行“地方保护主义”,导致权力监督“真空”,客观上纵容了干部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和蔓延。基层各项工作制度的不健全,有些单位内部管理混乱、公开透明度不够,让贪腐分子有了可乘之机。
第四,进取精神不足,浮夸之风抬头。当下有的公务员不安心基层工作,嫌基层工作太苦,大兴“走读风”,走“上层路线”;有的长期工作在基层,感到升迁无望,激情减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每天只是面对电脑就是看看报纸杂志、听听新闻、喝茶、聊天等,丧失了工作的激情和对理想的追求。一些基层公务员为了得到提升,凸显政绩,浮夸和弄虚作假之风有愈演愈烈之势:搞形式主义,好大喜功,盲目上马“大项目”、“大工程”,搞短期行为和贴金工程,劳民伤财;有的甚至为了升迁,用“水分”制造“政绩”,虚报浮夸,编造“GDP神话”。急功近利,为了招商引资,不顾自然环境的破坏,甚至对老百姓讲:“要么你选择钱,要么你选择病”。有的欺上瞒下,对失误则尽力隐瞒。这些行为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
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深受社会上追求享乐、奢侈浪费的不良风气影响,一些基层干部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贪图安逸享乐。缺少积极进取、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形式主义、主观主义的思想观念盛行,搞“表面文章”,重浮夸而轻时效。对基层公务员的政绩考核体系不完善、激励机制不健全,没有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客观上助长了错误政绩观的滋生和膨胀。
二、提升基层公务员职业道德水准的应对之策。
1。提高基层公务员的法律意识,做到公正执法。
目前,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法律法规的相对滞后。因此,应在积极借鉴国外公务员职业道德法制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对公务员职业道德进行完整、系统、详细的规定,制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职业道德法》、《公务员财产申报法》、《政务公开法》等相关配套法律,形成公务员职业道德法律体系,为公务员具体的职业道德行为提供切实可行的法律指导。
基层公务员作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础,提高其公平待人的法律角色意识、公正执法的法律服务意识,严格依法办事,反对和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甚至执法违法等行为。只有抓好制度和法规建设,严格明确“什么事情是可以的”和“什么事情是不可以”的范围和内容,才能有效防止和惩处一些违法违规行为,褒奖和宣扬一些遵纪守法的模范行为。
2。建设学习型机关,全面提升公务员素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时指出:“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任务。把学习型放在第一位,是因为学习是前提,学习好才能服务好,学习好才有可能进行创新。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基层公务员要在完成机关的日常工作的同时,抓时间、挤时间、有组织、有计划地,充分利用各种学习方式加强学习。对公务员进行系统的培训,目前出版的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丛书《民本论》、《勤政论》、《公忠论》等都是很好的教材。
通过学习全方位提高公务员素质,进而提高机关的整体办事效率,树立和维护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3。营造公平公正的行政环境,建立齐抓共管的职业道德机制。
优化基层公务员职业道德的行政环境,树立公平公正的基层公务员晋升原则,让基层的每一个干部、每一个公务员应该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完善公务员述职、述廉制度,建立廉政档案,加大了腐败案件的查处力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反腐问题。他说,近年来,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权垮台,其中贪污腐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沿海地区曾兴起下海经商热潮。习近平当时告诫官员:“千万不要既想当官又想发财,还要利用手中权力谋取私利,官商结合必然导致官僚主义。”要保持公务行为的廉洁性,严防职务犯罪行为。通常认为,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不尽职责,滥用职权,贪污受贿,侵害国家机关的管理活动,侵害职务行为的廉洁性,致使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要推进政务公开制度,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为了发挥政务公开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加强监督力度,建立健全社会公示、听证制度,最终形成制度监管、公务员自治、公民监督三位一体、齐抓共管的职业道德建设机制。
综上所述,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以公务员职业道德引领社会道德风尚,也是党的十八大向全党提出的一个重要任务。当今公务员队伍中的腐败贪污之风日益盛行,从基层公务员到中层管理者,乃至高层领导者也频频下马。历史表明,吏治关乎国治。廉德彰则政权稳,廉德丧则政权失。因此,加强基层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还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为马克思、恩格斯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道德教育对于学生、学校、企业、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应站在办学成败的高度来审视当前职业道德教育现状:职业道德教育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与方法有待于进一步创新;实践中的道德培育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同时,高职院校要着力寻找职业道德教育路径:明确教育目标,强化领导意识;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构建校内外、课堂内外相结合的职业道德教育涵育机制。
作者:张排房1,2,李洪荣2(1.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福建厦门361005;2.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工程分院,南京211135)
一、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价值意蕴
1.职业道德教育是高职院校应有之义
所谓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工作或劳动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与其特定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马克思、恩格斯的职业道德教育目标就是要“实现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这一目标贯穿着马克思和恩格斯职业道德教育思想的始终。它既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有效性的体现。以职业道德教育为核心来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实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需要,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立德树人”目标的现实路径。
与普通教育所不同的是,职业教育不完全是升学教育,也不同于普通高等学历教育,它的基本任务是技能教育,是培养“将图纸转换为产品”的、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直接从事社会生产的高素质技能型综合性一线生产者和劳动者,它以就业为导向、以民生为目标、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因此职业院校的道德教育应具有“社会性、生产性、职业性、适应性、中介性和产业性”的属性。
2.职业道德教育是高职学生成长、发展、就业的核心要素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目标不够明确,思维活跃但思想散漫,对问题有自己的见解但比较肤浅,自尊心强但缺乏自信心。在现实生活中,职校学生有的是得过且过的盲目,缺的是对未来的憧憬;有的是无精打采的麻木,缺的是为理想拼搏的行动;有的是昏昏欲睡和无所事事,缺的是学习的兴趣和对周遭的关心。其自身的约束能力、自控能力、行为习惯等在大学生群体中显得相对欠缺,所以在高职院校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显得更为迫切。
职业不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充分展示学生自身才能,检验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成果的舞台。高等职业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针对性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心理素质、业务技能素质和就业创业素质,对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是学生成长、成才、发展、就业的核心要素。
3.职业道德教育关乎高职院校办学成败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人类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在改变环境的实践中改变自己。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指出,在社会生活中,“实际上,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将行业要求与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是西方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技能人才,加强高职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符合高职院校的办学方向和办学性质。
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是人才综合素质的竞争。教育的目的,一方面是传授知识,另一方面是塑造人才,两个目标应“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更要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道德素质。而毕业生的素质又是检验学校教育教学的水准仪,素质良好的学生走出校门就是学校最好的名片。职业院校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强调“技能”,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但是过分地强调技能会压缩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深度,弱化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但不能实现塑造人才的目标,终将会影响到教育效果和学校的声誉,事关高职院校办学成败。
4.职业道德教育是企业和社会的要求
职业教育是学生从“学习人”向“技能人”转换的过程,职业道德是科学发展观、立德树人个人层面的要求之一,职业道德教育和社会的经济、文化、政治等因素紧密相连,不仅是物质文明发展建设的基石,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要求。
对于企业来说,职业道德教育事关企业的发展。随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社会劳动分工不断细分,企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日益提高。除了技术设备、产品质量、服务水平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因素,员工素质,特别是职业道德日益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在市场竞争中,员工的职业道德水平越高,就越能满足社会需求,越能获得社会信任,企业也就越能在经济活动中取得较好的效益;对于社会来说,职业道德教育事关社会的稳定。生产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者,在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加强责任教育、奉献教育、敬业乐业教育……对于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有利于营造和谐、祥和的社会氛围和民主、文明的职业关系。
职业道德教育是当今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既是职业教育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重要措施,也是进一步落实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和培养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的需要。因此,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不仅仅是学生个人问题,也不仅仅是个别企业发展问题,而是事关整个行业和社会的大事。
二、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1.职业道德教育体系不够完善
教育体系是互相联系的各种教育机构的整体或教育大系统中的各种教育要素的有序组合。完整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体系是实现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保障。完整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体系应包括:一是要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应体现系统性、完整性和连续性;二是职业道德教育要内容全面,重点突出;三是要编写有针对性的、符合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实际的职业道德教育教材;四是打造职业道德教育师资队伍;五是重视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方法;六是形成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评价方式。
据了解,目前高职院校对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并没有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高度加以重视;课程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系统、完整、合乎科学的课程体系是学校提升竞争力的关键。而据了解,传统的“三段论”模式,即“公共课+专业理论课+实习”依然是目前多数职业院校采取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与普通教育并没有太大的差别,没有从职业教育的职业性角度出发,形成职业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体系。即使部分学校已经开设职业道德教育相关课程,但课程内容仅停留在“为什么学”和“怎么学”阶段,并未将课程内容与专业相结合,也就是在“学什么”和“怎么用”的问题上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并且在课程设置上,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仅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教材中的两个章节有涉及,缺乏教育的长效性;除此以外,师资不专业、设施无投入、考核评价过于老套、内容方法过于陈旧等,都制约着职业道德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1]。
2.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创新不够、效果不佳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创新不够,影响了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调查显示:教学内容方面,一是教材内容过于概念化、理论化、陈旧化,缺乏真实的案例教学,学生对教材提不起兴趣,对教材精髓无法“吃透”,其实效性非常有限,无法促进学生与职业道德相关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二是开发德育教材的时间过于漫长,更新速度过于缓慢,来不及紧抓时代热点,也不能体现和反映当今用人单位对职业道德的评价和要求,更缺乏在全球范围内对各国优秀职业道德培养经验及成果的分享,与社会脱节较为严重。三是教育内容与专业存在脱节,与专业的关联度不高,可操作性不强,内容偏重一般职业教育,缺乏行业针对性,岗位特性并不凸显,难以解决学生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种偏离实际的内容设置,使得目前职业道德教育效果欠佳。四是在教育教学方法上,还停留在填鸭式的教育状态。职业道德教育课堂,依然是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的知识灌输,学生大多数时候扮演被动接受者的角色,没有充分发挥能动性。这种“重灌输,轻互动”的高控教学模式在现实中很难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育教学效果收效甚微[2]。
3.关门办学,忽视实践过程中职业道德的培育
普遍来看,每一所高职院校,其办学都有着鲜明的定位和特色指向,即以一类专业为特色,相关专业并举,而每一种职业(专业)都应有各自相应的职业道德要求。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提出“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这就是说: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自己的社会道德;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职业教育,是技能教育,是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直接从事社会生产的高素质技能型综合性一线生产者和劳动者的教育。这就要求职业学校教育不但要“授业”,更要“传道”;不但要教给学生生产的技能和生存的本领,更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态度、奉献的职业精神和高尚的职业操守。
然而,有关调查研究数据表明,许多职业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过分依赖课堂教学,不善于走出校门,在实习实践中忽略了职业道德教育。主要表现是:重视课堂教育,忽视社会实践;重视理论填充,忽视实践理解;重视学校教育,忽视社会、企业、家庭的共同培养。因此,学生学到的职业道德只是被动听来的生涩的理论,而缺乏企业现场生动的职业道德教育案例佐证,学生难以理解职业道德的真正内核;学生对职业道德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理论认同,而很难达到内化于心,诓论外化于实习工作中的自觉实践。闭门造车、纸上谈兵式的职业道德教育,与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建设人才和劳动者的人才培养目标南辕北辙。因此,高等职业院校不能脱离行业这个范畴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三、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路径
1.明确教育目标,强化领导意识
人才素质的基本标准之一可以概括为“德行”二字。“德”,即为道德,“行”,即为品行。高职院校应该把培养道德高尚、专业突出、技能精湛的适应社会生产和行业企业需求的高素质综合型劳动者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从学校层面高度重视职业道德环境建设、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师资力量的壮大,为职业道德教育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高职院校须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在充分认识、肯定职业道德作用的基础上,明确目标、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分步实施,营造良好的职业道德软环境;提供制度保障,制定相应的职业道德教育规章制度,以制度规范言行,以制度明确权责;提供舆论保障,高职院校在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时,应进行积极正面的舆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氛围,用氛围来熏陶德行。
2.深化教学改革,优化内容方法
一是将职业道德教育形成规范科学的课程体系。科学规范的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体系,应该是把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作为培养目标。职业院校要高度重视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开发,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学生就业创业,彰显学校办学特色,依据职业教育的定位以及职业学校学生培养和成才规律,将以往以知识教育为核心的传统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体系转化为具有职业性和社会性、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符合行业企业生产需要的与时俱进的现代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体系。二是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生动的案例中。基于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职业教育的“社会性、生产性、职业性、适应性、中介性和产业性”的属性和服务与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功能去修正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使职业道德教育更具鲜明的专业性和行业性,并将生涩的理论转换为符合时代特征的、生动的、真实的案例,实现与学生的实际对接,与社会和企业的对接[3]。三是将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专业学习,关注所学专业的职业理想、责任、纪律和道德观念等问题,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从而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使职业道德教育潜移默化地渗入学生的思想意识中,促进学生的职业成长。四是改变传统的教师强势主导的教学方法和“生压硬灌”式的教学手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考虑“知”和“行”的关系,倡导躬身实践,注重情景教学,强调互动参与,革新评价考核体系,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活动体验是载体,服务职业是目的,融入生活是延续,构建职业道德教育课堂的新格局[4]。
3.构建校内外、课堂内外相结合的职业道德教育涵育机制
职业道德教育,不仅仅是单一的一门课程,更应贯穿于职业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当前,与企业对毕业生较高期待相矛盾的是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职业意识相对淡薄,究其原因,是现如今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淡化实践性,教育过程缺乏情感的认同和真情实景的体验。因此,校企深度合作,不单是学生专业实践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将学校职业道德教育与企业实习实践体验有机结合,积极探索和发掘企业丰富的职业道德教育资源,真正把职业道德教育落到实处,实现校企共赢。在此基础上,学校应充分发挥桥梁作用,引入企业文化,促进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和学生职业道德能力的提升;企业应对实习学生进行行业企业规范教育,学生耳濡目染逐步形成具有行业特征的职业态度、工作习惯和职业素养,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同感,从而使职业道德教育由抽象走向具体,从单一走向多元,提升职业道德教育有效性[5]。
此外,应将教师与学生有机结合,学校根据教学实际,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主体”的作用,挖掘双方的主动性、自觉性和互动性;应将显性的课程内容与隐性文化理念有机结合,通过思想政治课程和专业课程了解职业道德观,通过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各项活动引导学生自觉树立职业道德观;将学校、家庭、企业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改变传统单一的学校教育,请进来,让学生了解职业道德的真正内涵,走出去,让学生接触企业和社会,从而将职业道德的内涵转化为自觉的实践和意义的升华,使职业教育从知识教育向能力培养转变、从课堂教学向生产教学转变、从书本教学向实践教学转变。
四、结束语
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是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学生成长、成才、发展的核心要素。运用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观点,深化改革,积极探索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创新培养培育机制,既是“全面加强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进一步落实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和培养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的需要,更是时代赋予高职院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本文链接:http://jvsha.com/2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