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遵义县 > 正文

遵义市遵义县教育局电话是什么?地址在哪?上班时间!

遵义市遵义县教育局电话是什么?地址在哪?上班时间!

地址:...

  • 地址镇西大街南段

  • 电话0851-27220107

  • 邮编:563000

  • 网址:http://www.zyxjy.net.cn/

  • 邮箱:zyxjykjw@163.com

教育局工作人员周六日休息,不上班

政府机构上班时间一般为:上午8点-12点;下午2点30到5点半(夏季:3点到6点)。建议上午到政府部门办事,因为政府部门一般上午开会,工作人员比较齐;下午有可能外出办事而找不到办事的人。

遵义县地处黔北,县城南白紧密连接遵义市中心城区,距贵阳130公里、重庆市260公里。全县国土面积3927平方公里,辖28个镇,2个民族乡,261个行政村,人口113万,全县国土面积3927平方公里,辖28个镇,2个民族乡,261个行政村,总人口113万。现有学校450所,其中小学304所、教学点17所、完全中学5所、高级中学2所、初级中学55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8所、中职学校1所、特教学校1所、幼儿园56所。有在校学生187466名,其中小学78080名、初中60252名、普高24280名、中职4575名、幼儿园8828名、特教学校幼儿班21名、小学附设幼儿班11430名。有教职工10492名,其中小学5132名、初中3216名、高中1444名、中职144名、特教8名、幼儿园548名。
遵义县历史悠久,文风昌盛,民风朴实,素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春秋战国时期,土著民族在此建立鳖国,唐贞观十六年,设置遵义县。《贵州通志》载:“人知向学,深山穷谷,犹闻弦诵之声”。清代出现了以郑珍、莫友之、黎庶昌为代表的“沙滩文化”。浙大《遵义新志》赞誉“遵义国民教育之普及,虽江浙各地罕与伦比”。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改革开放以来,在“沙滩文化”的浸润和“长征精神”的激励下,遵义县人民敢想敢为、排难争先、奋力拼搏,实现了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先后获得“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全国幼教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成人高考先进集体”等殊荣。2001年“两基”工作通过省政府评估验收;2005年“两基”工作通过省政府复查,2009年6月“两基”工作作为全省六个受检县之一接受了国家督导检查。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全县为各级各类院校输送人才60000余名,其中清华北大香港地区大学117人,7人摘取全省高考状元桂冠。
“两基国检”圆满完成。遵义县“两基”迎“国检”工作自2006年12月启动以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七项主要内容”、“六个不准”、“五个一票否决”的要求,扎实开展各项工作,2009年6月作为全省六个受检县之一接受了国家督导检查,得到了“国检”组专家的充分肯定。2011年5月,遵义县又制定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2011—2016年)》,将大力开展镇(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建活动,确保各镇(乡)义务教育2013年初步均衡、2016年基本均衡。
学前教育快速发展。自2007年6月《遵义县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实施以来,该县利用闲置校舍改建了三合、尚嵇等10所镇(乡)公办幼儿园,全县现有公办幼儿园14所、民办幼儿园34所、在园在班幼儿19702名,学前一年入园入托率达96.5%,学前三年入园入托率达50.29%。2011年4月,遵义县又制定了《学前教育三年(2011-2013年)行动计划》,三年时间将新建或改扩建镇(乡)公办幼儿园30所、县城幼儿园6所、村级公办幼儿园和留守儿童之家63所,确保2013年南白、龙坑建成10所公办幼儿园,其余每个镇(乡)建有标准化公办幼儿园,63所村(居)建有村级公办幼儿园和留守儿童之家,全县学前一年毛入园(班)率达98%,学前三年毛入园(班)率达65%。今年将新建镇(乡)公办幼儿园11所、附属幼儿园3所、村级公办幼儿园和留守儿童之家17所。
普通高中规模扩大。遵义县一中升为省级示范性二类普通高中,二中、三中通过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第二次评估,全县普通高中在校生由2005年的19658人扩大到24709人,高中阶段毛入率由2005年的32.2%提高到59.32%。2011年4月,遵义县又制定了《突破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规划》,将投入8000万元启动县一中分校和县四中扩建工程;5月又制定了《遵义县“十二五”高中教育发展规划》,将启动县一中升省级示范性一类普通高中创建工作,确保“十二五”期间“升类”成功;加强县二中、三中、团溪中学、鸭溪中学基础设施建设和县七中新校园建设,不断扩大办学规模,确保2015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5%。
职成教育内涵提升。遵义县先后成立了食用菌研究所和贵州省第四十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遵义县职教中心搬迁新校园,成功创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10年7月遵义县委决定,从2010年秋季学期起,对在遵义县职教中心就读的遵义县籍学生实行免学费教育。2011年春季学期该县职教中心招收一年级新生2300人,办学规模已达5380人。2011年3月,遵义县又启动了职教中心新校园二期建设工程,计划投资8000万元建成一个集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推荐就业技术推广为一体的职业教育基地,现已筹集资金5500万元。同时,将做好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双千”(全国100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全国2000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创建工作,确保2015年创建成功。
办学条件明显改善。2006年以来,遵义县围绕“五化三园”目标,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五年多来,各级投入资金2.68亿元,实施教育工程192个,新建和改扩建校舍27.2万平方米。该县投入1960万元为全县中小学配备了实验设备图书、仪器和音体美器材;新建了县五小、六中、八中,启动了县四小、七中、八中新校园建设,完成了县三小征地拆迁和县一中、一小塑胶操场、县二中学生宿舍楼、县四中、五中综合楼建设;县一中投入300万元在61间教室内安装了投影仪和数码展台,实现了网络班班通;县二中投入230万元、县三中投入273万元购置了图书、电视机、计算机、实验仪器等设备。从2011年起,遵义县将根据《全县中小学校点布局和学校建设规划(2011-2015年)》,稳妥推进新一轮校点布局调整工作,有效拓展县城教育资源,将在县城南白、龙坑新建小学8所、初中4所、完中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青少年活动中心2个、体育馆1个;同时,将加快标准化学校建设,实施“班班通”工程,力争5年时间使全县规划保留学校办学条件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教育投入不断增加。遵义县在确保正常教育经费投入的同时,县财政从2001年起每年安排100万元用于资助贫困学生;2010年7月县委十一届九次全委会决定,县财政从2011年起每年再安排2000万元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500万元用于发展职业教育、200万元用于教师培训,一、二、三类镇(乡)每年投入分别不得少于20万元、15万元和10万元。同时,积极动员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公民个人捐资助学,在去年县委十一届九次全委会上,发动全县党政事业单位和个人为县教育爱心基金会捐款167.76万元。
教师队伍整体优化。遵义县通过建立和完善“师德教育、教师补充、支教帮教、提高培训、表彰激励”五大机制,打造了一支政治思想好、敬业精神强、业务水平高的教师队伍。五年来,全县共招考新教师851人,引进骨干教师37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小学、初中、高中分别为99.3%、99.23%和96.33%;全县教师获国家级奖励120人次、省级奖励228人次、市级奖励254人次、县级奖励914人次;共有特级教师16人、国家级骨干教师4人、省级骨干教师10人、市级骨教师146人、县级骨干教师424人、省管、市管专家及省级教育名师各1人。2010年12月,遵义县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县教育主管部门也相继出台了《遵义县教师岗位履职考核办法》、《遵义县中学高级教师津贴考核办法》、《遵义县教师业务考试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2011年7月将分两批组织全县教师进行教材教法过关考试。
素质教育深入推进。在实施素质教育中,遵义县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师生发展”的理念,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化教学常规管理,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深入开展大课间活动和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实施校园集体舞,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2007年7月,在全县学校启动了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主要内容的“三关”工程。2008年3月,以“树健全人格、育优秀人才”为宗旨,围绕“理想与信念、道德礼仪学习与创新、行为与安全”等内容,在全县中小学开展了养成教育活动。学校特色文化不断丰富,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一座座新颖、标准、温馨的校园已成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2011年4月,在全县中小学启动了“爱心午餐”工程,短短一个月时间,建起“爱心午餐”食堂156间,目前全县已有学生食堂296间,县政府划拨100万元进行了奖励。6月27日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全国青少年儿童食品安全行动领导小组、雀巢(中国)有限公司将在遵义县开展学生营养健康教育项目启动仪式,将投入110万元资助1000名女童和各修建10所营养健康示范食堂、营养健康科普室、营养健康实验室,这标志着遵义县把青少年儿童营养健康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关爱健康,关注未来,已蔚然成风。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大力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在“两基国检”过后,迅速调整教育思路,出台了《加快教育发展、建设教育强县的决定》,提出了今后十年教育发展的指导思路、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遵义县教育将紧紧围绕“加快教育发展、建设教育强县”的工作目标和“突出四大任务、深化四项改革、实施四大工程、强化四个保障”的工作措施,按照“转变教育观念、强化学校管理、提升队伍素质、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的工作思路,加速发展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加快发展高中教育,统筹发展职业教育,大力发展特殊教育,协调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为我县经济社会全力增比进位、率先转型跨越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