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汤中的反佐药是

该中医方剂中的反佐药是黄芩。

黄土汤是出自《金匮要略》的方剂,由甘草、干地黄、白术、附子、阿胶、黄芩、灶心黄土组成。

其中,黄芩的药理作用主要是缓和附子的辛热而动血之性,起到反佐的作用。在黄土汤中,黄芩以其缓和附子辛热而动血之性,是反佐之品。

黄土汤组成:甘草(12g),干地黄(60g),白术(40g),附子(炮)(40g),阿胶(48g),黄芩(48g)各三两,灶中黄土半斤(120g)。

黄土汤,中医方剂名。出自《金匮要略》卷中。具有温阳健脾,养血止血之功效。

《温病条辨》:健脾渗湿,保肝肾之阴。

《血证论》:滋补气血,清和。

《中医治,法与方剂》:温阳健脾,益阴止血之功效。主治脾虚阳衰,大便下血,或吐血,衄血,妇人崩漏,血色黯淡,四肢不温,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者。

《金匮要略》:下血,先便后血,此为远血;亦主吐血,衄血。

《张氏医通》:阴络受伤,血从内溢,先血后便,及产后下痢。

《类聚方广义》:吐血,下血久久不止,心下痞,身热恶寒,面青体瘦,脉弱;或腹痛下利,或微肿者;脏毒痔疾,脓血不止,腹痛濡泻,小便不利,面色萎黄,日渐瘦瘠,或微肿者。

方义:

此方体现温阳健脾,益阴止血法则。灶心黄土温暖脾阳,恢复脾运,又能止血,治疗主证;地黄,阿胶有补血止血作用。外溢之血可止。已损之血可补,三药同用,能呈止血功效。阳气虚寒而呈失血,如果只用止血药物塞流,不从澄本清源着手,虽用止血药亦无济于事,唯有温阳健脾与止血同施,标本并图,收效始捷。

故用白术、甘草益气健脾,附子温助阳气以恢复阳气统摄之权,虽然本身并无止血作用,却能收到止血效果。肝为藏血之脏,肝不藏血常是出血机理之一,此方所治诚然是以脾肾阳虚不能统摄温阳为其主要原因。但肝不藏血的机理亦同时存在。

故于温阳止血方中配伍黄芩清肝止血。体现以温阳摄血为主,清肝止血为佐的配伍形式,有相反相成之妙。这种配方法度.很有实用意义。此方配伍一味苦寒的黄芩,历代诸家多从诸药过于温燥。反佐本品以制约诸药作解。

果如是,理中汤、甘草干姜汤亦能止血,何以不用凉药反佐?今人用附子理中汤止血亦不嫌其温燥又当何解释?可见本方配伍黄芩之意不是制约诸药,通过黄芩清肝,调理肝的功能而使血不妄行,才是选用黄芩的本意。

本文来自作者[之蓝]投稿,不代表巨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vsha.com/jvs/1447.html

(18)
之蓝的头像之蓝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之蓝的头像
    之蓝 2025年10月01日

    我是巨鲨号的签约作者“之蓝”

  • 之蓝
    之蓝 2025年10月01日

    本文概览:该中医方剂中的反佐药是黄芩。黄土汤是出自《金匮要略》的方剂,由甘草、干地黄、白术、附子、阿胶、黄芩、灶心黄土组成。其中,黄芩的药理作用主要是缓和附子的辛热而动血之性,起到反佐的...

  • 之蓝
    用户100112 2025年10月01日

    文章不错《黄土汤中的反佐药是》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巨鲨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