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春天的教案_4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春天的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春天的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会用纸塑剪折小鸡,愿意用剪、折、贴、画等多种方法创作作品。

  2. 能耐心仔细地进行创作,大胆想象和添画。

  3. 体验成功的快乐,并乐于与同伴分享。

  活动准备:

 小鸡玩具和,印好的小鸡纸模若干,剪刀、胶带、彩色水笔、油画棒等工具。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

 出示纸塑小鸡,引起幼儿兴趣,以故事形式导入。

  2.观察讨论:

  (1) 拿出印好的小鸡纸模,和做好的小鸡纸塑放在一块,引导幼儿观察纸模和成型作品的关系。

  (2) 与幼儿共同讨论小鸡外形的剪法以及翅膀的折叠方法。

  3.分组创作,教师进行巡回辅导:

  引导幼儿尽量沿着外形轮廓剪齐,剪到复杂的曲线时要耐心细致。

  折叠小鸡翅膀时,注意要折得好看。

  将小鸡粘贴在画纸上,粘贴时注意放好位置。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在纸塑周围添画内容。

  4.展示作品:让幼儿展示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设计说明:

  1. 考虑幼儿初次接触叠层纸塑,本次活动的技术难度以适合幼儿能力为主,因此选用小鸡作为纸塑形象。小鸡的身体作为基本型,为剪影状:小鸡翅膀可以折叠,为叠层状。剪影层比例多、折叠层比例小。

  2. 所设计的小鸡的外形轮廓为弯曲的形状,制造剪形的难度,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动作控制力。

  3. 为了接近幼儿特点,采用纸塑造型和绘画相结合的艺术形式让幼儿创作作品,以丰富纸塑活动内容,并充分发挥幼儿想象力和动用综合技法的造型能力。

  资料链接:什么是叠层纸塑?

 叠层纸塑是笔者开发的纸塑新品种。叠层纸塑与其他纸塑形式不同,塑造的艺术形象为多层相连的结构,

  创作步骤有:

  设计基本形,

  剪切折叠,

  立体塑造,

  装饰装框。

 笔者进行了幼儿叠层纸塑创作教学活动,在此,以抛砖引玉的方式将教学探索呈送大家,期望引起同行对幼儿纸塑教学的关注和探讨。

幼儿园春天的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准确感知8、9的数量

 2、进一步将相等数量的物体放到一起,初步建立起等量的关系。

 3、能按照老师的要求检查自己的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事物卡片若干(6青蛙、白鹅;7鸭子、小鱼;8只乌龟;9蝌蚪、虾子)

 2、幼儿用书3、实物卡片和点子卡片20套

  活动过程

 1、目测数群

 教师分别出示实物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图上有什么?有多少?怎么样数能又快又对?(引导幼儿学习按群记数、两个两个数和三个三个数,熟练目测数的技能。)

  2、按序排卡片

 请幼儿给实物排队,启发幼儿思考,可以怎么排?一样多的怎么排?(引导幼儿发现理解一样多的可以上下摆放。)教师可以启发幼儿:你怎么排卡片?为什么将青蛙和白鹅放在一起?

 集体小结:青蛙和白鹅的数量都是6,鸭子和乌龟的数量都是7,……(幼儿通过叙述将动作与语言联系起来,知道什么样的情况有什么样的操作方法。)

 3、操作活动

 按数量多少分类排序摆放,再匹配相应的点卡。(能按数量多少进行分类,把相同数量的实物、点放在一起,感知不同物品的相同数量和多少的序列。)

 找相等数量的动物。(感知不同物体数量相同。)

幼儿园春天的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欣赏进一步感知花的主要特征。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春天的花。

 3、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各种花,把他们布置成一个大花园。

 2、颜料、盒子、棉签、积木、蔬菜。

 3、墙面创设“春天的花”。

  活动过程:

 一、感受春天的花、观察春天的花。

 春天到了,天气暖洋洋的,各种美丽的花都开了。这几天老师和宝宝一起参观了花圃,逛了许多花店。宝宝和老师收集了许多的花,瞧,把我们的教室打扮成了一个大花园。

 小朋友,这么多美丽的花你们喜欢吗?快找一朵最喜欢的花去看看、摸摸、闻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牵牛花、杜鹃花、康乃馨、马蹄莲、迎春花、满天星、红掌、百合……)

  整合内容:

 1、数字——1和许多(一朵花开了,两朵花开了,许多许多花都开了。幼儿学花开的样子)

 2、儿歌————教师可以把孩子的回答整理成儿歌,如;牵牛花像喇叭,滴答滴答,春天来了。

 3、情感——为了让幼儿感受春天的美,激发幼儿喜欢花的情感,如说到迎春花时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这么漂亮的花我们要爱护它。

 4、游戏——爬到哪里了:牵牛花的藤可以爬的爬到宝宝哪里了?(身体的各部位)

 5、歌曲————《一闪一闪亮晶晶》。

 6、色彩——红、黄、蓝、绿……五颜六色。

  提升经验:

 1、花儿真漂亮!有各种颜色、形状,花儿的味道真香,我们大家都喜欢。

 2、每朵花都有花蕊和花瓣,他们是好朋友,喜欢手拉手。

 二、喜爱春天的花,表现春天的花。

 小朋友们,我们也来打扮小花园,今天老师准备了许多材料,看看他们是谁?待会儿我们要用他们变出美丽的花。

  预设指导重点:

 1、花蕊和花瓣是好朋友,他们要手拉手。

 2、幼儿分组表现春天的花。(折花、撕贴花、印花、手指点花、棉签画花)

  教学反思:

 还行内容贴近幼儿生活,教师努力为孩子创造条件,鼓励幼儿运用自己的感官,通过看、摸、闻、听等多种途径与春天互动,让幼儿能初步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逐步地亲近和喜爱大自然,并学习用多种途径表达、表现出自己对春天的情绪、情感、感知和体验。

幼儿园春天的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引导幼儿感知春天气候和树木、花草的变化。

 技能目标:尝试以不同大小、形状的小点来表现柳叶的生长方向。

 情感目标:在添画数叶的活动中,感受不同色彩带来的美。体验添画柳叶的快乐。

 活动准备前经验准备:课前可以带领幼儿到公园仔细观察院子里的柳树。

 物质准备:每个幼儿一张画有各种形态的柳树树干的图画纸。

 油画棒、棉签、绿色水粉颜料。

  活动过程导入:

 一、观察讨论春天到了,柳树的树枝越来越长,还长出了嫩芽,春风吹呀吹,把柳树妹妹的头发吹乱了,我们来帮她梳梳头吧!

 基本环节:

 二、引导操作

 1、请油画棒来当梳子,给柳树妹妹梳头发。

 2、老师、幼儿轮流尝试给柳树梳头:请一幼儿给柳树姐姐梳头,“从头顶弯弯地梳下来,一直梳到腰上,长长的,长长地垂下来。教师指导,演示将两根头发梳在一起对吗?为什么不对?(打结了)。

 3、头发梳好了,树叶发芽了,快乐地跳起舞来。(在直线两旁点小点)

 三、幼儿创作好多柳树妹妹的头发都乱了,请大家来帮柳树妹妹梳头。

 1、提醒幼儿直着从上到下把线条画直,画到底,不碰头。

 2、柳条上长出了好多的叶子。(鼓励幼儿多画柳树的叶子)

 结束:

 四、交流评价

 1、谁把柳树妹妹的头发梳得最好看?

 2、幼儿扮演柳树,随着音乐,舞动手臂玩春风吹,柳树飘的游戏。

幼儿园春天的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及诗歌中表现的春天的趣味。

 2.感受春天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能分析诗歌情节,培养想象力。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课件,三本书,绘画材料。

  活动过程:

  听着《春天在哪里》的音乐进活动室。

 美丽的春天在哪里?美丽的春天还在春姑娘为你们带来的这三本书里。

  2.理解诗歌内容。

 (1)出示第一本书,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彩色的书)猜猜书里有什么?

 (2)出示第二本书,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边打开边问)谁在书里笑了?(小朋友),小朋友是怎么笑的?小朋友为什么笑了?

 (3)出示第三本书,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边打开边问)是谁在唱歌,它是怎么唱的?谁还会在春天里唱歌?

  3.整体欣赏诗歌,看课件。

 春姑娘真能干,还把这三本书写进了一首好听的诗歌里,我们一起听听。

  4.欣赏诗歌,感受春天的美。

 诗歌里说春天是三本书,是哪三本书?你最喜欢哪一本?

 (1)欣赏第一段后提问:你最喜欢这本书里的哪一句话?

 (2)春天还是一本会笑的书,我们一起看看(欣赏)。谁在春天里笑了?还有谁也在春天里笑了?小池塘是怎样笑的?小池塘为什么笑?

 (3)播发第三段。提问:你最喜欢听书里谁唱的歌?

  5.朗诵诗歌

 (1)让我们完整地听一遍这首春天的诗歌(再一次欣赏一遍),小朋友可以轻轻的跟念,集体朗诵。

 (2)和老师一起边看图边念这首诗歌。

 (3)春天可真美,让我们一起用好听的声音来念这首诗歌。

 (4)游戏:老师念诗歌的前半句,小朋友念诗歌的后半句。

  6.制作封面,表现春天的美。

 (1)把春姑娘带给我们的三本书合在一起就变成了一本美丽的春天的书,我们一起为这本书做张好看的封面,好吗?幼儿绘画。

 (2)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画的内容。

 (3)小朋友,美丽的春天已经来到我们的身边,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吧!

  教学反思:

 《春天》这首诗歌以它优美的节奏和朴素的语言,赞美着春天的美丽、大自然的神奇,引导幼儿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观察、体验春天的特征。本活动采用挂图的方式让幼儿通过具体、直观的画面理解诗歌的内容,再通过一个个具有引导性的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诗歌表达的意境,最后采用分段和整体学习的方法帮助幼儿记忆诗歌的内容,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诗歌的结构工整,语言具有韵律感,也便于幼儿的创编活动。

 大班幼儿经过三年的`幼儿园生活经验的积累后,他们对于春天的季节特征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了解,所以创编对于他们来说难度并不大。同时幼儿眼中的春天不仅仅是这些,他们有自己的发现,更乐于自己去创造。所以后来我给他们增加了自制小书的环节。引导幼儿运用简单、明了、形象的简笔画形式为诗歌画出了三幅各具特色的图,条理性更强,有效地吸引了幼儿学习的注意力,更能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这些自制小书也可为幼儿的复习活动提供材料,提高幼儿自主复习的能力。我们可将幼儿的诗歌创编也用这种图标的形式进行分类记录,把这本书作为幼儿对春天的观察记录、学习记录。

幼儿园春天的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春天的电话》是一个趣味性很强的童话故事,以“春雷响起,小动物用打电话的方式传递春天来了’的消息”为主线,通过相对重复的情节,帮助幼儿了解春天的季节特征;通过动物们电话号码的特有规律,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中班幼儿对春天的特征已有大概了解,对故事中各种小动物充满喜爱。本次活动通过猜想、讨论、分析、互动提问等环节,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同伴间相互关爱的快乐。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并说出春天的基本特征。丰富词汇:惊醒、融化。

 2.说出故事中的对话,发现小动物家电话号码的规律。

 3.懂得与同伴之间要互相关心,体验春天来临的快乐心情。

  活动准备:

 1.小黑熊、小松鼠、小白兔、小青蛙和小公鸡的,1-5的数字卡片5套,玩具电话1个

 2.“幼儿学习材料”—《春天你好》,《幼儿素质发展课程·语言》CD,《幼儿素质发展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包》课件16。

  活动建议:

 1.出示小黑熊等小动物的引导幼儿回忆以往经验,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提问:在寒冷的冬天,这些小动物在干什么?有哪些小动物冬眠了?现在是什么季节?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2.结合课件分段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讲述故事第12段,引导幼儿感受春天的变化。

 提问:小黑熊醒来后,发现了哪些春天的变化?它想要做什么?它为什么要告诉小松鼠树上的雪融化了?

 (2)讲述故事第3-6段,帮助幼儿了解故事里电话的内容。

 提问:小松鼠给谁打了电话?还有谁给谁打了电话?它们分别说了什么?

 (3)讲述故事第7—8段,进行情感渗透。

 提问:是谁第一个告诉小伙伴们春天来了?后来为什么大家都知道春天来了?你喜欢这些小动物吗?为什么?

 3.请幼儿完整欣赏故事,说出故事的大概情节及小动物家电话号码的规律

 (1)请幼儿倾听故事按顺序说出小动物们的电话号码,教师用数字卡片摆出电话号码,引导幼儿发现它们的规律。

 提问:小黑熊用什么办法告诉它的好朋友春天来了?它给谁打了电话?还有给谁打了电话?(依次为小松鼠、小白兔、小青蛙、小公鸡。)小松鼠的电话号码是少?(教师依次提问,根据幼儿的回答用数字卡片摆出电话号码。)

 (2)引导幼儿根据故事中小动物们的对话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说出春天动植物哪些变化。提问:小松鼠对小白兔说了什么?它为什么要请小白兔来吃青草呢?小青蛙、公鸡、小黑熊它们在电话里分别说了什么?

 4.请幼儿分角色对话,体验朋友间相互关爱的快乐。

 (1)提醒幼儿正确拨出电话号码,打电话时语言要完整。

 (2)请个别幼儿示范表演,创造性地表现各个角色的心情,引导幼儿体验同伴间互相关爱的快乐。

 提问:小动物们是怎么说的?它们的心情怎么样?你会怎么关心、帮助好友?

 鼓励幼儿说出:故事里的小动物们都愿意把“春天来了”的好消息告诉好朋友,它们懂得互相关心、团结友爱。

 活动延伸:

 请幼儿自主阅读《春天你好》第10-13页,鼓励幼儿与同伴继续创造性地表演,尝试续编故事情节。

 

  春天的电话

 轰隆隆!”打雷了……

 睡了一个冬天的小黑熊被惊醒了。它揉揉眼睛,打开窗户往外一看:“啊,原来是春天来了!”小黑熊连忙拿起电话,得儿噼儿”拨电话号码—1,2,3,4,5。“喂小松鼠吗?春天来了,树上的雪融化了,快出来玩吧!

 小松鼠挂断电话,也“喟儿噼儿”拨电话号码2,3,4,5,1。“喂,小白兔吗?春天来了,山坡上的草绿了,快出来吃草吧!”

 小白兔挂断电话,也“嚼儿罗儿”拨电话号码—3,4,5,1,2。“喂,小青蛙吗?春天来了,河里的冰融化了,快出来游泳吧!”

 小青蛙挂断电话,也“臀儿得儿”拨电话号码4,5,1,2,3。“喂,小公鸡吗?春天来了,地上的虫子爬出来了,快出来捉虫子吧!

 小公鸡挂断电话,也“噼儿嚼儿”拨电话号码—5,1,2,3,4。“喂,小黑熊吗春天来了,山上的花开了,快出来采花吧!

 小黑熊挂断电话,高高兴兴来到外边,看见大伙儿全出来了。它碰见了小公

 鸡,说:“谢谢你给我打电话,告诉我春天来了。”小公鸡指指小青蛙,小青蛙指指小白兔,小白兔指指小松鼠,它们都说;“是它先打电话给我的,应该谢谢它。”小松鼠指着小黑熊说:

 “我们应该谢谢小黑熊!是它第一个发现春天来了!”

 小黑熊听了,连忙用两只大手捂住脸,连声说:“不用谢,不用谢。”

集中语言教学活动中应该怎样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绿色的书大班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绿色的书大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形式,感受散文诗所表达的意境美。

 2、理解散文,并运用动作表现散文诗中形象性的动词:争、睁、扑。

 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自制《绿色的书》图书(做成树的外形)

 2、胸饰,动物、树的若干。

 3、录制的配乐散文。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平时最喜欢读书了,你喜欢看什么书呢?(幼儿自由交流)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本书,是一本你从没读过的书,你们看(出示自制图书)这是一本怎样的书?

 师:到底谁喜欢读这本绿色的书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散文诗《绿色的书》。

  2、理解散文诗第一段的内容。

 (1)初步欣赏散文第一段。

 师:谁来读这本绿色的书了?

 小鸟(星星、露珠)是怎么读这本绿色的书的?

 (2)再次倾听散文第一段,用动作表现争、睁、扑。

 师:小鸟(星星、露珠)是怎么读这本绿色的书的?

 (3)表演散文第一段

  3.理解散文诗第二段的内容。

 师:大家为什么都喜欢读这本绿色的书呢?我们一起从散文诗中找到答案。

 (请幼儿听录音完整地欣赏散文。)师:小鸟、星星、露珠为什么都喜欢读这本绿色的书?

  4、完整欣赏散文诗,体验优美的意境。

  5、创编:绿色的书

 (1)师:现在老师就是一棵树,你觉得谁会来读我呢?它会怎么读呢?

 (2)幼儿创编

 (3)个别幼儿说一说自己创编的书。

  6、结束活动。

 师:现在我们都是绿色的树了,我们去把它们变成一本本绿色的书,好吗?

 指导幼儿边欣赏散文诗边制作绿色的书。

 活动延伸:让幼儿在表演区继续表演散文诗。

绿色的书大班教案2

  目标:

 1、理解散文诗丰富的内容,感知其优美的意境。

 2、尝试仿编,体验创作活动带来的乐趣。

  准备:

 1、配乐磁带、录音机

 2、多媒体课件、一套。

 3、借助春游的机会引导幼儿观察春天的景色和特征。

  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呀?”

 “春天大自然发生了哪些变化?”(引导、启发幼儿回答)

 引出课题

 “春天的变化可真大呀。如果让你选择一种颜色,你会用什么颜色来表示春天呢?为什么?”

 “我的想法和你的一样,觉得可以用绿色来表示春天。因为绿色展示生命力,充满生机。春天有绿色的柳树,一棵棵柳树,是一本本书;春天有绿色的柳叶,一片片柳叶,是书上的一页页纸。你们有没有读过这绿色的书呢?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散文诗,名字叫《绿色的书》。你们听听诗里有谁读过绿色的书?它们是怎么读的?”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欣赏散文诗

 ①初步欣赏

 “你听到了散文诗里都有些谁在读书?它们是怎么读的?”

 ②再次欣赏

 “它们到底是怎么读书的?绿色的书里还说了些什么呢?我们再来欣赏一遍吧。”

 (幼儿回答同时出示相应)

 三、幼儿学说散文诗。

 ①互动:

 “听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觉啊?你们想不想把这首好听的诗说给好朋友听听呢?”

 ②请幼儿个别讲述:

 “老师发现小朋友们说得真不错,谁愿意来说给大家听一听?”

 四、幼儿创编:

 ①幼儿创编

 “小朋友,你们知道这首好听的诗是谁编的?是我呀。我就是编这首诗的诗人。你们想不想做小诗人呢?除了一棵棵柳树是一本本书,一片片柳叶是一页页纸,还有什么可以是一本本书,一页页纸,有谁会来读书?怎么读?你可以自己编,也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互相合作编。”

 ②请个别幼儿讲述:

 “老师发现小朋友们编的特别棒,还真像个小诗人呢!谁愿意说给大家听听,让我们都来学学你的本领。”

 五、幼儿操作

 ①幼儿看书说散文。

 “小朋友说得可真不错。(老师边拿大边装订)你们看,老师把这一幅一幅做成什么了?我们把这本书里的散文诗再说一遍好吗?”

 “刚才小朋友也编了优美的散文诗,现在请你们把自己编的散文诗也做成一本小书好吗?”

 ②幼儿自由操作,教师指导。

 “做好的小朋友可以说给你的好朋友听一听,也可以说给客人老师听听。”

绿色的书大班教案3

 活动目标:

 1、引导儿童理解散文的优美,学习使用比喻句。

 2、启发儿童用“一(棵、片)是……”的句式描述事物,练习使用比喻。

 3、养成注意倾听的习惯,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

 活动准备:

 1、配乐磁带,录音机。

 2、可利用散步或外出参观、春游的机会,引导儿童观察春季的景色和特征。

 活动建议:

 1、让儿童欣赏配乐散文一遍。

 2、启发儿童谈谈自己对比喻句的感觉。

 3、教师带上相应的头饰,一边表演一边朗诵散文,引导儿童注意倾听散文里是怎样说绿色的书。

 4、引导儿童用“一(棵、片)是……”的句式描述自己的想象。

 5、让每位儿童选择相应的头饰,跟着配乐散文,一边自己表演,一边自己轻轻地跟着朗诵散文,进一步感受散文的特点。

 6、玩“找朋友”游戏:用文字配上相应的彩图找出相关的量词:一()树、一()叶等。

 附散文:

 一棵棵树,是一本本书。

 一片片叶,是书上的一页页纸。

 小鸟读书,叽叽喳喳,争个不停;星星读书,睁大眼睛,忽闪忽闪;露珠读书,扑进书里,滚来滚去……

 绿色的书,香香的,开满了鲜花。绿色的书,甜甜的,结满了果儿。

 难怪大家这么喜欢读绿色的书。

绿色的书大班教案4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形式,感受散文诗所表达的意境美。

 2、理解散文,并运用动作表现散文诗中形象性的动词:争、睁、扑。

 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欣赏并理解故事,能在集体前复述故事。

 5、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鼓励幼儿大胆讲出故事的大概情节。

 活动准备:

 1、自制《绿色的书》图书(做成树的.外形)

 2、胸饰,动物、树的若干。

 3、录制的配乐散文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平时最喜欢读书了,你喜欢看什么书呢?(幼儿自由交流)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本书,是一本你从没读过的书,你们看(出示自制图书)?这是一本怎样的书?

 教师:到底谁喜欢读这本绿色的书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散文诗《绿色的书》。

 2、理解散文诗第一段的内容。

 (1)初步欣赏散文第一段。

 教师:谁来读这本绿色的书了?

 小鸟(星星、露珠)是怎么读这本绿色的书的?

 (2)再次倾听散文第一段,用动作表现争、睁、扑。

 教师:小鸟(星星、露珠)是怎么读这本绿色的书的?

 (3)表演散文第一段3。理解散文诗第二段的内容。

 教师:大家为什么都喜欢读这本绿色的书呢?我们一起从散文诗中找到答案。

 (请幼儿听录音完整地欣赏散文。)教师:小鸟、星星、露珠为什么都喜欢读这本绿色的书?

 3、完整欣赏散文诗,体验优美的意境。

 4、创编:绿色的书

 (1)教师:现在老师就是一棵树,你觉得谁会来读我呢?

 它会怎么读呢?

 (2)幼儿创编

 (3)个别幼儿说一说自己创编的书。

 5、结束活动。

 师:现在我们都是绿色的树了,我们去把它们变成一本本绿色的书,好吗?

 指导幼儿边欣赏散文诗边制作绿色的书。

 活动延伸:

 让幼儿在表演区继续表演散文诗。

 在美工区中放入树等制作图书的材料,幼儿继续创编绿色的书。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配合,认真尝试,在自主练习里获取了经验,又在集体练习里感受到了快乐和喜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圆满的完成。

集中语言教学活动中应该怎样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幼师教你这样做

集体语言教学活动是培养幼儿书面表达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可以接触到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包括故事、散文、诗歌等。《春天》这首诗歌短小,语言有韵律感,易记易学,可以让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尝试仿编。

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我根据诗歌内容,制作了多媒体课件,让孩子们在欣赏配乐诗朗诵的同时,观察比较“彩色的书”、“会笑的书”、“会唱的书”的特别之处。

在孩子们初步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我提出了以下问题:“春天是一本彩色的书,除了诗歌中说到的,还有哪些可以编进这本彩色的书里呢?请你试着用诗歌里的话来说一说。”“会笑的书”、“会唱的书”也依此法进行创编。因为有了前面欣赏、理解、朗诵等环节的实施,孩子们已初步积累了表达经验,而春天的景物也是大班孩子熟悉的,所以个个跃跃欲试。

孩子们一个个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知道的花花草草逐一报出。被孩子们称作“小博士”的冉冉不甘示弱:“春天是一本会笑的书一一大树笑了,树叶沙沙沙,小兔子笑了,露出两颗大门牙……”举止优雅的小怡娓娓而谈“春天是一本会唱的书一一春雨沙沙沙,蜜蜂嗡嗡,小鸭嘠嘎嘎、小鸡叽叽叽……”这就是孩子们眼中的春天,多美、多生动呀。“你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如果把你的想法画下来,是不是可以编一本有关春天的书,让更多的人欣赏到你们新编的诗歌《春天》呢。我又抛给孩子们一个问题。“是!”孩子们异口同声。“那就赶快行动吧!

孩子们马上从自己的小抽屉里取出纸和笔,在悠扬的江南丝竹乐声中、彩笔描绘着一幅幅春天的美景,油菜花竞相绽放,小兔喜笑颜开,鸭子快乐嬉戏……孩子们还不时地和小伙伴们轻声交流着各自的想法。我一边欣赏着孩子们的创作过程,一边不时地提醒孩子们注意坐姿和握笔姿势。

活动中,老师通过语言提示,调动了幼儿已有的关于春天的知识经验,让他们先尝试用诗歌的语言结构进行表达,然后在说的基础上用画来表现,再辅以家长的文字记录,让幼儿知道说的话可以用文字记录下来,变成一首首新的诗歌,从中体会文字的美妙。

本文由东方谈社会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涨知识!

本文来自作者[赫宏旭]投稿,不代表巨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vsha.com/jvs/1546.html

(13)
赫宏旭的头像赫宏旭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赫宏旭的头像
    赫宏旭 2025年10月03日

    我是巨鲨号的签约作者“赫宏旭”

  • 赫宏旭
    赫宏旭 2025年10月03日

    本文概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春天的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

  • 赫宏旭
    用户100309 2025年10月03日

    文章不错《幼儿园春天的教案_4》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巨鲨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