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号病是由五号病毒与引起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的特点是在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泡。
病原体:五号病病毒,属RNA型病毒,是种很微小的病毒。
流行病学:病畜和带毒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通过它们的唾液、粪便、尿液和水泡等排出大量病毒污染周围环境而传播;也可通过飞鸟、蝇类、鼠类、犬猫和人作为传染媒介传播。传染途径主要通过消化道和损伤的皮肤、粘膜感染。本病可发生远距离的跳跃式传播,空气成为重要的传染媒介,经呼吸道感染。
本病传播速度快,发病率极高,畜群中发病后,经2—3天后,常可波及全群,引起大流行。本病无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症状:潜伏期:平均2—4天,最长达7天左右。体温升高到40℃—41℃,精神沉郁,食欲减退,闭口流涎,开口时有吸吮声,1—2天后在唇内部齿龈、舌面和颊部黏膜发生蚕豆至核桃大的水泡,口温高,这时口内流涎增多,呈白色泡沫状,常挂满嘴边、采食、反刍停止。水疱经昼夜破裂形成浅表的红色糜烂,水疱破裂后体温降到正常,糜烂渐愈合,全身症状逐渐好转。如继发细菌感染,糜烂会加深,发生溃疡,愈合后形成瘢痕。有时并发纤维蛋白性坏死性口膜炎和咽炎、胃肠炎,在口腔发生水疱的同时或稍后,趾间及蹄冠的柔软皮肤上表现红肿、疼痛,并迅速发生水疱,很快破溃,出现糜烂,或干燥结成硬痂,然后逐渐愈合。若病牛衰弱或饲养不当,糜烂部位可能发生继发性感染化脓、坏死病牛站立不稳,行走困难,严重时蹄匣脱落;如牛疼痛、表现挤奶反抗,时间长时,可以引发乳房炎,泌乳量减少,有时泌乳量损失多达75%,严重时泌乳停止。
防治措施:本病由于传播迅速,发病率高,必须高度重视。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在平时应认真贯彻预防措施,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定期消毒,定期预防接种等,当发现本病后必须迅速采取防制措施,认真贯彻“早、快、严、小”的原则以扑灭本病的流行。“早”就是发现病情要早,“快”就是隔离、消毒、防治要快,“严”就是控制和处理要严,“小”就是要将疫情局限于小范围内,不要让它扩散。
本病的防制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和预防消毒工作。
2、每年应定期进行预防注射,给牛注射五号病弱毒疫苗,注射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4—6个月。
3、认真做好检疫工作,未经检疫的牛一律不准调出或引进。
4、加强屠宰场,肉食品加工厂和畜产品交易市场的检疫工作。
5、发生疫情时的措施:
①报告疫情,当发现五号病或疑似五号病病畜时,应迅速向有关部门报告疫情,并通知邻近地区及时采取防制措施。
②隔离病畜,对病畜污染的周围环境和用具进行彻底消毒。
③根据疫情情况,及时划分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对疫点和疫区要实行严格封锁。在封锁期间,疫区内的牲畜应就地圈养,对疫区和受威胁区的牛要进行紧急预防注射。死畜应深埋或焚烧。
猪5号病怎么治疗
有以下几种方式:
(1)猪群用0.5%的过氧乙酸带猪消毒。猪栏用2%的戊二醛用于栏内消毒。猪场用氢氧化钠在栏舍外消毒。
(2)蹄子溃烂,站不起来的。用阿莫西林和复方花青素拌料连用7天。有条件的可以用质量好的维生素C混饲一起用。
(3)如果是母猪,用过氧乙酸擦洗母猪乳房,再外用红霉素软膏效果挺好。
(4)圈舍铺垫干草,精心护理,防止受到惊吓。
(5)不用太多药物,精心护理和普通抗生素+病毒净化药物配合,很快会康复的。
特征:体温升高,蹄冠、蹄叉、蹄踵发红、形成水疱和溃烂、有继发感染时,蹄壳可能脱落;病猪跛行,喜卧;病猪鼻盘、口腔、齿龈、舌、乳房(主要是哺乳母猪)也可见到水疱和烂斑;仔猪可因肠炎和心肌炎死亡。
防治:对猪舍、环境及饲养管理用具进行严格消毒;病猪隔离,加强护理,对症治疗,防止病原扩散传播。发病地区可用口蹄疫灭活疫苗注射,有一定预防效果。
治疗:用猪 疫 康肌肉注射即可。。
本文来自作者[须浩轩]投稿,不代表巨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vsha.com/jvs/2539.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巨鲨号的签约作者“须浩轩”
本文概览:五号病是由五号病毒与引起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的特点是在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泡。病原体:五号病病毒,属RNA型病毒,是种很微小的病毒。流行病学:...
文章不错《牛5号病应该怎么防治和治疗?》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