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是闻名世界的名贵中草药、高档天然补品,产地在长白山附近。北起长白山北坡,南至盖州、岫岩,东达朝鲜,西止辽河平原东缘。
近年来,由于野山参价格昂贵人们无节制采挖使野生资源已所剩无几,市场货源日趋紧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级营养品、名贵中草药、天然绿色食品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特别是林下参这唯一能代替野山参的名贵药材,不但能作为补品直接使用,也在制药、化妆品等领域唱主角。林下种植人参8年成熟,10年就可以卖参,亩产值在30万元以上(目前市场价格在每市斤8000~12000元之间),每亩成本只有千元左右,低投入、高产出、为山区人民发家致富成为首选林下种植项目。
人参属于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生存对环境要求严格,如经营管理不当将导致项目失败。
人工林下种植人参技术要点
一、地点选择
1.立地条件
1.1坡向、坡度:坡向以昼夜温差小的东坡、北坡为宜,以最大限度保持林分内的空气湿度达到恒定值。坡度10~25度为佳。坡度太小则土壤持水量加大,通透性降低;坡度太大则土层厚度小,既不利于人参生长,又对参园管理及起参造成困难。
1.2土壤:森林棕壤沙壤质或轻壤质,腐殖质厚度3cm以上。
1.3土层厚度:30cm以上。
1.4种植间隔期30年。
2.林分条件
林分郁闭度0.6以上、树高6m以上的中龄林(林龄小的林分透光抚育后侧枝生长快,无法再进行透光抚育;树高低则叶面水滴下落距离短不易碎,易造成烂参);天然次生阔叶林为好,针叶林次之(参价较低)。
2.1阔叶林:郁闭度0.6~0.7的异龄复层天然次生林,光线柔和最为适宜,单层林次之。
2.2针叶林:虽然也适合人参生长,但参色红黄、条硬,品次及价格均低。
二、品种选择
人参品种有长白参、石柱参、高丽参等三种,后两者的种子往往不纯,价格也昂贵,管理要求亦严格,所以种植者较少。
长白参的分类如下:
1.根据种子形态分为大马牙和二马牙。
1.1大马牙:虽然生长快、成熟早(5~6年),但参糠(药用价值低)、价廉。
1.2二马牙:生长速度中等,寿命长,药用价值高。
2.根据人参形态分为长脖和短脖
2.1长脖参:品质档次高。
2.2短脖参:品质档次低。
3.根据生长适应性有北边(吉林)种子和当地种子。
3.1北边种子主要产于吉林省的通化和延吉地区。其参苗存活率较低,种源较远,但种子价格较低(二马牙长脖参110~140元/公斤)。
3.2当地种子(林下种植后所产种子)其参苗适应性强、存活率较高,种植可增加人参脖长,提高人参等级,但种子价格也高(700~1000元/公斤)。
由于受花粉杂交及品种退化的影响,不论哪个品种均买不到纯种。购种时间8月上中旬。
三、种植
1.参园清理
播种前要对参园进行清理,包括透光抚育、割除灌木及杂草、将园地清理干净,林分郁闭度在0.6~0.7之间为宜。
2.种子处理
将买回的种子漂洗干净后在日光下翻晒2~3个小时,以紫外线杀死寄生菌及病毒,用赤霉素(2袋/50kg)浸种24小时,捞出播种或1:2混沙槽储(10~15天翻动一次、保湿、防雨)。
3.播种
3.1播种时间
⑴、夏播:种子消毒后立即开始播种。虽然播种时间充足、减少种子催芽及储藏工序,但易烂种及遭鼠、鸟对种子的危害。
⑵、秋播:将槽储的种子取出筛去沙子,在土壤结冻前播完。需要预测播种工时及结冻时间。
⑶、春播:将槽储的种子于翌年种子出芽前取出,筛去沙子装入硬袋低温保存,以控制发芽,待林下解冻15cm时播种。春播由于林下解冻较晚,大量种子低温保存有困难。若种子已出芽,播种时参芽损伤降低出苗率。
3.2播种方式:横山条播或穴播均可,横山和顺山每隔10~20米留人行道以便管理作业。
3.3株行距及覆土厚度:株行距为2020cm,1万穴/亩左右;覆土厚度4cm左右,清除石块、根系,将原有落叶均匀覆盖于地面(防止冬旱)。
3.4播种量:3市斤/亩,3~5粒/穴。
4.搂叶子:春季播种前将林地内的枯枝落叶全部搂除;秋季播种在次年春雪化后至种子发芽前搂叶子。
四、参园管理
主要是看园和割草,看园时间从每年4月到10月(土壤解冻到结冻之间),禁止人畜进入踏苗、防止盗参盗种等;出苗头一年6月中旬割草一次,第二、三年视杂草生长情况而定。
五、起参
林下人参生长到第九年时可以收获,这时的人参色泽微黄,立地条件好的每棵在3钱以上。
起参时在人参的上面10cm处用镐头横排三镐,两边各两镐,然后将整个土坨从上方搂出,用手仔细去土,不能伤参根(伤根即为次品,去秧包装。
六、种子采集
4年生(稀3年)人参(三品叶)开始开花结实,种子7月下旬开始陆续初熟(人参种子初熟后需两个月的后熟阶段才能形成种胚),呈红色果肉,将红果摘回,肉质种皮被剥去,洗净待处理(应及时采收以防鼠、鸟危害)。
七、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种植试验园的经验是根据林下人参种植的经济技术指标得到的总结出来的,只做参考。以100亩为合算单位,10年起人参。
蝗虫和蚱蜢是一种东西吗?
主要危害金银花叶片。感染该病后,最初在叶片上出现白色斑点,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叶片上的病斑扩散,逐渐蔓延到整个叶片,布满白粉层。这是白粉病最典型的外部特征。晚期严重的叶片焦枯,导致叶片提前脱落,降低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生,白粉病的发生主要与植物生长停滞和土壤环境湿度有关。因此,对于金银花白粉病的防治,首先要做好植株调整工作,剪去长枝,开窗增加阳光辐射空间,降低空气湿度。如果近期集中降水造成土壤湿度过大,要及时清理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
另外,不偏施氮肥控制植物生长,及时进行化学防治。常见的药剂有 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1200~1500倍液,或I5%三唑酮800~1000倍液,或25%烯唑醇乳油1500~200O倍液,40%腈菌唑水剂6000~8000倍液,在白粉病发生初期,茎叶处理效果更好。金银花叶斑病:也是危害金银花的叶片。在叶面上出现指尖大小的萎凋斑,扩展成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
斑点的中心呈深灰色,时间长了会穿孔,边缘有颜色。该病是真菌性的。病原体在植物树桩上形成冬季。第二年春天气温回升后开始发芽,借助雨水或空气进行再感染和传播。植物经常在大雨后或大雾天气中发病。生长中偏施氮肥会加重病害的发生。常见的防治药剂或配方主要有。40%多菌灵悬浮剂500倍液,25%丙环唑水分散粒剂10OO~I5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6000~80OO倍液,37%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2000~I5ooo倍液在植物发病初期进行茎叶处理,喷雾效果最好。
金银花褐斑病:该病主要是危害金银花叶片。发病初期,植株叶片上出现椭圆形的褐色病斑,然后扩大成不规则的病斑,病斑中心有浅褐色边缘,但病斑上有同心圆。当空气潮湿时,病斑上会出现黑色小点,严重时病叶枯死。
是。
蚱蜢
▉1.蚱蜢又名「蝗虫」,属于直翅目中蝗虫目, 特徵:通常为绿色、 褐色或黑色,头大,触角短;前胸背板坚硬, 像马鞍似 的向左右延伸到两侧,中、后胸愈合不能活动。脚达,尤 其后腿的肌肉犟劲有力,外骨骼坚硬,使它成为跳 跃专 家,胫骨还有尖锐的锯刺,是有效的防卫武器,产卵器没 有明显的突出,是和螽斯最大的分别。 食性:喜欢吃肥 厚的叶子,如甘薯、空心 菜等 变态:不完全变态
▉2.蚱蜢是一种绿色的鸡尾酒,用:
一茶匙鲜奶油,
1/3白色可可甜酒,
2/3绿薄荷甜酒,
放入摇酒壶摇匀,倒入鸡尾酒杯中。
这是一种香味很浓的鸡尾酒,杯中散发着薄荷清爽的香味及可可酒的芳香。配方中加了鲜奶油,入喉香浓、滑溜,非常可口。GRASSHOPPER是指蚱蜢,因其酒色呈淡绿色,故名为绿色蚱蜢。此酒口味很甜,可以当甜点饮用。
蚱蜢
别名蚂蚱、油蚂蚱、草蜢子
来源蚱蜢科昆虫稻蝗Oxya chinensis Thunb.以干燥虫体入药。夏秋捕捉,开水烫死,晒干。
性味归经辛,平。
功能主治止咳平喘,定惊,消积。用于支气管哮喘,百日咳,小儿惊风,疳积。
用法用量每次2~4钱,小儿0.5~1钱。焙干研粉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蝗虫
蝗虫又名「蚱蜢」本省称「草螟」 特徵:通常为绿色、 褐色或黑色,头大,触角短;前胸背板坚硬, 像马鞍似 的向左右延伸到两侧,中、后胸愈合不能活动。脚达,尤 其后腿的肌肉犟劲有力,外骨骼坚硬,使它成为跳 跃专 家,胫骨还有尖锐的锯刺,是有效的防卫武器,产卵器没 有明显的突出,是和螽斯最大的分别。 食性:喜欢吃肥 厚的叶子,如甘薯、空心 菜等 变态:不完全变态
·交尾后的雌蝗虫把产卵管插入 10cm 深的土中,再产下约50粒的卵。
· 产卵时,雌虫会分泌白色的物质形成圆筒形栓状物,然后再把卵粒产下。
这是已发育19天的卵;在24℃左右, 蝗虫的卵约21天即可孵化。 孵化的若虫自土中匐匍而出,此时其 外形和成虫很像,只是没有翅,体色 较淡。若虫在最初的一、二龄长得更像成虫 但头部和身体不成比例。到了三龄长出翅芽,这是四龄翅芽已 很明显了。五龄时若虫已将老熟再取食数日就会 爬到植物上,身体悬垂而下,静待一 段时间,成虫即羽化而出。 (形态及生活习性): 蝗虫的成虫及幼虫均能以其发达的咀嚼式口器嚼食植物的茎、叶。
· 成虫的后脚腿节具有一列相当于弹器 的乳头状突起,前翅径脉基部有相当于弦器的粗脉,二者摩擦时,振动翅的震区便可发出声音,这就是它们的发音器。蝗虫的听器也很特别,位于腹部第一节的侧方。
· 蝗虫俗称「蚱蜢」,台语称之为「草螟仔」。它们的生活史是卵 e 若虫 e 成虫,属不完全变态。具咀嚼式口器,为植食性昆虫。大部分不太挑食,在野外草丛中,常看到它正一口一口的啃食禾本科植物的叶片,它的触角没有螽斯那么长,呈短鞭状,但拥有强而有力的后腿,可利用弹跳来避开天敌。有时可看到两只蝗虫雄上雌下的结婚画面。
·台湾稻蝗 Oxya chinensis
外型特征:体长雄 21~31mm、雌24~39mm,体背灰褐色,腹部和脚是绿色,体色差异颇大,会与栖息环境相似,形成保护色。生态习性:稻蝗是平地及低海拔地区草丛中极常见的蝗虫,每年可发生两代。
· 蝗虫之所以要群体活动主要是因为生理上需要高温靠在一起可以保温。
· 成虫的后脚腿节具有一列相当于弹器 的乳头状突起,前翅径脉基部有相当于弦器的粗脉,二者摩擦时,振动翅的震区便可发出声音,这就是它们的发音器。蝗虫的听器也很特别,位于腹部第一节的侧方。依蝗虫的生活习性可分成迁移型与非迁移型,二者皆对作物有很大的威胁,尤以前者破坏性甚强,只要其过境则所有的绿色植物莫不被啃食殆尽。蝗灾所带来的震撼实在令人不敢恭维。 其食性甚杂,遍食各种绿色植物,尤以禾本科植物更是爱不释口。
· 若虫亦称蝗喃,外型酷似成虫,可是只具翅芽,善于 跳跃,须经四至七次脱皮后,才会蜕变成善跳又善飞的成虫。蝗虫有的拥有短触角及短的产卵管,目前全世界约有五千多种的蝗虫。 蝗虫身体最长的部分便是后脚,大约与身长相等,而一跃便能跳出身体八倍长的距离,而蝗虫的后脚也是它的最佳乐器,和翅膀互相摩擦便可发出声音。
· 分类:属于直翅目中蝗虫目 的 所有昆虫。
· 种类;全世界约有 12000种,台 湾目前已知有100多种 。
· 生活史;卵→若虫→成虫 。
· 生态
· 外观特征;俗称 蚱蜢 台湾人称为 草螟仔有首民谣 ‘ 草蜢弄鸡公 ,歌词中即描绘这种小昆虫与大公鸡相互逗弄的情形,这是台湾早年乡间常见的画面。 蝗虫过境是 大家耳熟能响的成语。
·食性;是植物食性昆虫,大部份不特别挑食。
· 另类; 棱蝗 ,习惯栖息于潮湿裸露地面,主要食物苔苏类植物。
· 栖息环境与保护色;机乎有典型的保护色,在草丛中有绝佳的隐身效果,后脚粗状发达,善于弹跳,遇到危急是它们惯用的避敌方法。
· 交配行为;和其它昆虫比,交配时间比较久, 因此雌下雄上.夫妻档的画面屡见不鲜。
防治方法
⒈农业防治
⑴兴修水利,做到旱涝无灾。
⑵做到大面积荒滩垦荒种植,改变蝗虫的栖息环境,减少发生基地的面积。
⑶植树造林,改变蝗区小气候,减少飞蝗产卵繁殖的适生场所。
⑷提高耕作和栽培技术,达到控制蝗卵的作用,因地制宜,改变作物的布局,减少蝗害。
⒉生物防治
⑴在蝗灾区,使用高效低毒的农业和生物农药,保护蝗区的捕食性天敌。
⑵大面积施用蝗虫微孢子虫。
⒊药剂防治
大面积使用药剂防治蝗蝻应掌握蝗虫在3龄以前。
用75%马拉硫磷乳油进行超低容量或低容量喷雾。飞机防治每亩用60~70克;地面喷雾,每亩用75克,或用45%马拉硫磷乳油地面超低容量喷雾,每亩用75~100克,或20%敌马合剂,每亩用100克或1.5%林丹粉剂,每亩用1.5~2千克喷粉。
本文来自作者[晨露微]投稿,不代表巨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vsha.com/jvs/3594.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巨鲨号的签约作者“晨露微”
本文概览:人参是闻名世界的名贵中草药、高档天然补品,产地在长白山附近。北起长白山北坡,南至盖州、岫岩,东达朝鲜,西止辽河平原东缘。近年来,由于野山参价格昂贵人们无节制采挖使野生资源已所剩...
文章不错《如何种植人参:林下人参种植技术》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