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极停车不能落锁
给有可能遭遇北极熊袭击的人们留条活路。
一提到北极,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北极熊,妥妥的北极大陆“老司机”啊。所以在这里开车有个规定,并且是法律层面的:不能锁车门。
这里是北极熊的地盘,人们在这里遇上了北极熊,就只有逃命的份儿了,如果恰巧附近有辆汽车或者开来一辆汽车,钻进车内然后一走了之显然是相对安全的办法。
2.世界上25%的汽车是Made in China
天朝不仅人口占据世界的四分之一,制造汽车也不甘人后。
一方面由于人口众多,对汽车的需求量较大。另一方面,廉价的劳动力以及生产成本也使得越来越多的车企选择在中国建厂。
这就像地主和农民的关系,大部分利润都让车企拿走了,剩下的那些小钱自然就留在了这你我深深爱着的土地上。
3.90%的人边开车边唱歌
无论是堵车还是畅通,坐在驾驶座上不来点音乐似乎都对不起自己狠踩的油门。
的确,大部分人在开车的时候都选择跟随车内的律动唱起来,似乎只要有了音乐,看似枯燥的驾驶行为也变得生机勃勃起来……
4.全世界仅一台的法拉利是沙特王子的私人订制
别再YY什么X二代了,真正的金主恨不得早就已经自己造车了。
早在80年代,一位沙特王子为了让自己在欧洲时能驾驶一辆与众不同的超级跑车,邀请著名汽车设计大师米凯洛蒂订制了一款加长豪华跑车,这款车叫法拉利400I。
5.最重的轿车重量接近成年大象
林肯1989凭借重达7.5吨的总统防弹车轻松摘下这一名号。
众所周知,自1924年来美国历届总统用的都是林肯轿车,美国前总统布什的林肯车是1989型。如果你对7.5吨没什么概念,想象一下一头成年的非洲大象奔驰在公路上的场景吧。
6.全世界拥有劳斯莱斯最多的地方是香港
作为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香港从来都不缺乏有钱人。
我们极少看到超过两台的劳斯莱斯并驾齐驱的场景。不过,这在香港却完全变了一副摸样。
香港著名的半岛酒店,曾经一度成为劳斯莱斯的“停车场”,超过14台幻影同时停靠的场景,相信在这世界上也只有香港能如此了。
7.兰博基尼的创始人是个农场主
费鲁齐欧·兰博基尼是兰博基尼的创始人,同时它也是一个超级法拉利粉丝。
兰博基尼在进入汽车领域之前,是拖拉机生产领域的佼佼者,被称为“拖拉机大王”,如今兰博基尼产品线依然包含拖拉机。
他拥有4辆法拉利汽车,法拉利汽车变速箱的问题投诉被拒绝后,一气之下变卖了4辆法拉利,倾尽家产成立了兰博基尼汽车公司,与法拉利竞争。于是,一个“恶魔”诞生了。
8.第一位汽车驾驶员是女性
1885年,德国机械工程师卡尔·本茨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实用的内燃机汽车。
但令他苦恼的是,政府不允许他试车,然而他的妻子贝塔·本茨是一位有胆有识的女人。
贝塔·本茨不顾当地政府的阻挠,在没有经过任何驾驶培训的前提下,带着她的两个儿子驾驶世界上第一辆汽车,顺利驶过了长达190KM的路程,成为第一位汽车司机。
这些汽车冷知识只有极少数人知道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是越来越高了,家家户户都买了小汽车作为出门旅行的代步工具,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也容易出现一些事故,因此我们在开车的时候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行车安全,此外汽车还有很多人不知道的冷知识,了解之后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很多危险。
很多老司机都知道,在雷雨天最好不要去加油,因为加油枪极易将杂散电流导入汽车油箱,使得不稳定的汽油分子运动加剧,从而引发火灾、爆炸等安全隐患。
汽车的手刹又叫紧急刹,与刹车的液体机械不同,它是利用钢缆把车停住,如果我们长期不适用手刹的话钢缆就会生锈腐蚀,严重的时候会断裂,出现安全隐患。
车辆在正常使用周期内,安全气囊是基本不会发生故障的,但是每行驶1万~2万公里路程后就应该到4S店检查安全气囊极其附属部件,因为安全气囊的生命周期并不长,使用10年后质量更是难以保证,必须进行彻底检测,最好及时更换。
无论是白天还晚上,你的车亮一点比暗一点更容易被发现,尤其是在开夜车的时候,难免有司机会疲劳驾驶,容易分神,打开汽车大灯能够让她们发现你,减少被撞的几率。
因此司机开车时一档要记得打开大灯,但是会车时一定要关闭远光灯,经常遭遇他车远光灯的话也可以靠遮光板解决。
汽车的刹车踏板比油门要高出20mm左右,可能有的车主会觉得不舒适,但这一设计增加了两者的辨识度,时刻提醒着司机朋友们不要错把刹车当油门,以免引发不必要的交通事故。
这些汽车冷知识只有极少数人知道,你是老司机吗?
汽车的备胎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汽车的备胎又丑又小,很多人以为非全尺寸备胎是厂家的偷工减料行为,但作为车主来说,备胎的使用几率本就不高,全尺寸备胎体积大,会占用更多后备厢空间,并且每天拖着沉重的全尺寸备胎,无疑会增加油耗。而备胎之所以又丑又小,其实就是提醒车主,这是备胎,只能作为临时使用。如果设计得和正常车轮相同,肯定会有车主懒得更换,一方面不安全,另一方面到了下次应急,必然会没得更换。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便于车主区分。
三厢车无后雨刷
两厢车的后雨刷几乎是标配,而三厢车几乎没有后雨刷。因为两厢车的后车窗与车尾大致处于一个平面,容易被甩上泥土,影响后视视线。而三厢车由于有突出的后备厢,尾窗被甩泥的几率要远低于两厢车,所以三厢车没有后雨刷。
以上只是汽车知识中的冰山一角,汽车的构造极其复杂,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汽车行业的发展升级,还会有更多有趣的汽车知识等待大家去认识和了解,你还知道哪些汽车冷知识,与大家共享一下吧!
本文来自作者[绿蝶]投稿,不代表巨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vsha.com/jvs/4686.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巨鲨号的签约作者“绿蝶”
本文概览:1.北极停车不能落锁给有可能遭遇北极熊袭击的人们留条活路。一提到北极,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北极熊,妥妥的北极大陆“老司机”啊。所以在这里开车有个规定,并且是法律层面的:不能锁车...
文章不错《8个趣味汽车冷知识很多人不知道!》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