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经》
《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此岸是苦境,彼岸是乐境。所谓般若波罗蜜多,就是智慧到彼岸,即离苦得乐的含义。
《心经》的汉译本有7种,以唐玄奘所译本最为通行。核心要旨为:观察宇宙万物自性本空,使修行者证入到一种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客观世界都不复存在的理想精神境界。一旦达到这一境界,就可以心无挂碍,除去一切苦。
2、《佛说阿弥陀经》
此经书有两个译本,现在用的最多的是鸠摩罗什译本。此经书想象瑰丽,非常形象地描述了阿弥陀佛所在的极乐世界的“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的美妙境况。后来《佛说阿弥陀经》成为净土宗的主要经典。
3、《金刚经》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把佛祖智慧比作坚实的金刚,能断一切烦恼,比喻不变不移的般若智慧,清净本体。
此经书的核心要义是教导我们不着事相,即情无所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经五祖弘忍开始重视,到六祖慧能发扬光大。慧能成为六祖后,大力提倡研读《金刚经》,主张不立文字,明心见性,即心即佛。后来《金刚经》成为禅宗的主要经典。
4、《楞伽经》
《楞伽经》全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现存的译本有三种。楞伽是狮子国南方的一座山的名字,因为这卷经书是释迦牟尼在楞伽山对众弟子所说的法,因此得名。
此经书认为宇宙万有都是虚假不实的自心所致,鼓励修习者在精神上追求并进入到一种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楞伽经》在中国的流传,得益于菩提达摩传授慧可,后来成为我国禅宗、法相宗、法性宗等佛教宗派的主要经典。
5、《楞严经》
《楞严经》的作者据说是唐代的释怀迪和一位不知名的僧人所译。楞严,意思一切事物究竟巩固。此经书阐述了心性本体,属于大乘佛的秘密部。因为经中杂见神化长生说教,又标出地、水、风、火、雷、见、识等七大元素宗旨,所以后人对此部经书的真假,很是怀疑。
居士必看的佛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楞严经》、《华严经》、《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地藏经》。
1、《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作为大乘《般若经》的心髓,这部经文虽然只有短短两百余字,意涵却极为深刻。它以诸法空相的观念,引出了苦集灭道四圣谛,色受想行识五蕴,无明至老死等十二因缘。
《心经》在汉传大乘佛法信众当中流传甚广,也是寺院法会中时常诵持的经典。有许多专念《心经》的僧俗弟子,修行的成就着实令人赞叹。
2、《楞严经》
《楞严经》在佛门当中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所谓“末法时代,楞严先灭”,只要娑婆世界有人诵持《楞严经》,外道邪师就无法破坏正法。
《楞严经》是帮助末法弟子降伏业障的宝典,当下佛门的诸多乱象经文中几乎都有预见。而且佛陀在经文中的开示,言语极为细腻,把佛理讲得透彻清晰,非常适合我们初入佛门的人读。
3、《华严经》
释迦牟尼佛于尼连禅河边,菩提树下睹明星悟道,此后游化恒河两岸,说法三百余会。《华严经》就是释迦牟尼成佛后所说的第一部经,非常适合初发菩提心的善信诵读。
佛法光明如同太阳,佛陀最初成道时,如同太阳初生,初发心学佛,信心坚固者如同站在山峰之上,得以见到光芒万丈的太阳。对于佛法不能生起信心的人,就如同住在山脚下的人,要晚一些才能见到阳光。
4、《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
此三部经书,是修学净土宗的善信一定要诵读的,经文内容均是宣说阿弥陀佛的威德,以及西方极乐净土的殊胜庄严。
当然,很多人听说过“净土五经”的说法,为何莲荷只列出了三部经呢?因为净土五经,就是这三部经书,加上前文中我们提及的《楞严经》中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以及《华严经》中的“普贤菩萨行愿品”。
5、《地藏经》
《地藏经》全称《地藏菩萨本愿经》,它是佛门中有名的孝经。前文提及的经书,有的讲修行,有的讲开悟,而诵持《地藏经》就会明白因果不空,以及佛门以孝为本的道理。
佛陀入灭时,告诫弟子当以戒为师,而戒名为孝,亦称解脱。所以,假如修行过程中要消除业障,累积功德,乃至成就无上佛道,这部《地藏经》是一定要读的。
本文来自作者[宿艺童]投稿,不代表巨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vsha.com/jvs/5581.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巨鲨号的签约作者“宿艺童”
本文概览:1、《心经》《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此岸是苦境,彼岸是乐境。所谓般若波罗蜜多,就是智慧到彼岸,即离苦得乐的含义。《心经》的汉译本有7种,以唐玄奘所译本最为通行。核心要...
文章不错《佛教的哪些经文是必读的?》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