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结课论文2100字_宏观经济学结课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 实用文档
- 2021-06-22
- 509
...
导读:宏观经济学结课论文对于很多想要评定职称的小伙伴们来说,应该都是需要撰写这方面的论文的,也都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晋升机会,本论文分类为宏观经济学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宏观经济学结课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宏观经济学结课论文2100字(一):基于大数据背景下《宏观经济学》实践教学方法的路径研究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应用到教学改革中,为现代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改革提供了技术手段,高校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尤其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转变职能,为现代企业培养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因此传统的《宏观经济学》实践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必须对《宏观经济学》实践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大数据技术应用到教学改革中,加快了《宏观经济学》的实践教学改革,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起到基本保障作用,在大数据技术的作用下加快了《宏观经济学》实践教学的改革,符合现代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需要。
一、实践教学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加深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教师在强化学生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学生理论教学,学好《宏观经济学》学生必须有一定的经济理论知识。《宏观经济学》实践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对国家和地区经济热点的关注,提高他們对经济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是符合现代教学改革需要,同时对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起到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助于与《宏观经济学》相关的《财政学》、《统计学》等课程的学习和理解。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的深刻学习是有助于《宏观经济学》的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尽早了解、熟悉专业和行业发展态势,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
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起到重要作用,尤其科研能力是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因素。首先,实践教学要求教师关注本学科前沿和热点事件,并对其背景、原因、影响和对策进行全面解析,教师需要具有雄厚的理论知识,才能并将这些典型、鲜活、有说服力的材料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中,这对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起到促进作用。其次,将实践教学中丰富的信息补充到教材中,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能脱离教材,但需要高于教材,把经济方面前沿理论加入教学中,才能更好服务于教学,拓展了《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资源,完善了《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体系,同时也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向,教学效果良好。
二、大数据时代《宏观经济学》实践教学方法改革的路径研究
(一)形成基于大数据的教学理念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宏观经济学》的实践教学改革,必须培养教师的大数据教学理念,这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大数据时代要求人们要形成大数据思维,同样,大数据背景下的《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也需要具备大数据的思维。教学思维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必须重视大数据思维的培养。为了形成基于大数据的教学理念,任课教师要紧紧跟随大数据时代发展的步伐,积极参加各种运用大数据改进教学的培训、进修,认真学习大数据时代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方法,并不断将这些教学技术和方法引入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中。大数据的教学理念是一种新型理念,在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今天,利用大数据技术解决《宏观经济学》实践教学问题是符合应用型本科教学改革的需要,对提高教学改革效果具有一定的意义。
(二)加强实践性教学
较强学生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改革重点,注重培养学生熟练运用宏观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分析国内外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和现象是宏观经济学教学的目标。教师授课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大数据的背景下,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各个环节中,都需要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经济的理论知识解决经济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解决实践知识的内涵,加强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具体而言,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如何观察现实经济问题进行选题,如何结合宏观经济学理论构建数学模型,如何查找和整理文献,如何搜集大样本的宏观经济数据,如何撰写学术论文并加以修改等方式增加研究性教学。教师在学生整个培养的过程中,起到一个导师的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现代企业培养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三)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大数据时代丰富了教学模式,尤其大数据时代的在线教学平台、翻转课堂、微课、慕课,为实现宏观经济学教学模式,由“以教师为中心”转换为“以学生为中心”提供了保障。现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转变工作职能,改变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转变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成为主角,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课堂的师生互动性,课堂教学效果较好。总之,教师可先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的要求,制作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接着按照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的要求,在制定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学生因素,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特点进行科学有效制定。教学需要将每章节内容制作成PPT、视频、练习题、测试题、讨论题、评分标准等资料,然后将这些资料上传至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也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潜能,同时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多元化方式,对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起到促进作用。
宏观经济学结课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宏观经济学多课程协作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
摘要:《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作为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国民经济活动的整个过程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就业总水平、国民总收入等经济总量,研究各经济总量的决定因素及其变化规律,解决整个社会经济资源的利用问题。《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是经济学的基本学科,与经济学其他专业课程的内容存在关联性。文章主要研究多课程协作式教学模式,设计与《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相关联课程间相关模块分析与协作式的教学方案。以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作为参考,分别与财政学、《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进行对比分析,阐述《西方經济学(宏观部分)》与这两门学科的相同与相异之处,帮助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关联性进行主动思考,使多课程协作式教学模式达到最佳效果。
关键词:多课程协作式教学;《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关联课程;异同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9-0130-05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主要是对国民经济总量相互关系的研究,揭示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宏观经济变化规律以及政府和货币当局的经济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通过对经济总量的分析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作为经济学的基础学科,与经济学的其他学科存在着交叉部分,阐述的经济学观点也与其他经济学课程具有相同和相异之处。学生熟练掌握《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的内容,对于今后学习其他的专业课程将会有很大帮助,也为今后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打下坚实基础。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授课老师忽略了《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联性,未注意强调并引导学生将《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里所学到的内容与其他专业课程内容进行相同和相异之处的对比分析,教学方式也忽略了多课程协作式教学,因此,笔者在此提出协作式教学方案,引导学生主动查找相关书籍,分析并总结《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经济学其他相关课程之间的相关联之处。这项任务对学生理解运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与知识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以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为基础,主要与《财政学》和《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进行比较,分析总结《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这两门学科的相同与相异之处。
一、《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财政学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财政学这两门学科主要在政府支出问题上存在共性。虽然两门学科均讲授到财政政策和税收,但在内容上存在一定的不同之处。具体如表1所示:
讲授《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财政政策与税收这部分内容时,老师将会建议同学们课下自主找寻财政学的相关教材,比较《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财政学相关内容的相同与相异之处。通过对比分析王福重主编的《财政学》第十一章财政政策及哈维·S·罗森、特德·盖亚编著的《财政学(第十版)》第4篇第14章税收与收入分配及第15章税收与效率的相关内容发现,《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财政学关于财政政策和税收的讲解有所不同。在学生进行比较的基础上,老师讲课时会告知同学们关于财政政策概述、国内外财政政策评析、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税收与收入分配、税收与效率、有效且公平的课税等内容[2],财政学授课老师会在财政学中详细讲解,学习《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我们应重点掌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财政政策效果、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及财政政策及效果中提及的税收部分[1]。课上通过问答,与学生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听课质量和学习效率。
财政学和《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的主要交叉点在政府支出的基本概念及组成部分。政府支出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为了实现其公共职能,购买所需要的各种商品和劳务时进行各种财政资金的支付活动,其本质是政府向社会必须付出的成本。一般来说,各级政府支出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政府购买,比如政府出资修路、设立法院、提供国防、开办学校等,这一部分的支出需要计入GDP;另一部分政府支出不需要计入GDP,有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1]。综上来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和财政学都讨论了政府支出带来的经济影响。
在引导学生对比了解两门课关于财政政策的阐述区别的前提下,作为《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在授课时主要着重讲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该内容也是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时重点应当学习掌握的。如果某一阶段的经济发展处于萧条状态,这时政府可以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也可以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还可以将两种政策混合使用。如图1所示。
除上述情形之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结合多种多样,这种因两种政策结合产生的效应,有的事先可以进行预计,而有的则必须根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哪个效果更大而决定,因而这种效应事先并不能进行预计,是不确定的。因此,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者混合使用时对利率水平产生的影响是不确定的。下列表2给出各种政策结合使用的效应。
政府和中央银行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以及实现目标的不同,从而选择不同的政策组合。例如,第一种组合在经济发展处于萧条时期但是又不太严重时更适用;第二种组合更适合于经济发展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现象;当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通货膨胀现象但是不太严重的时候,考虑采纳第三种组合;当经济发展出现严重萧条时,可用第四种组合。
如果IS曲线为垂直线而LM曲线为水平线的极端情况出现时,此时财政政策将十分有效,而货币政策将完全无效。这种情况被称为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如图2所示。
一方面,LM曲线水平,这表明当利率降低到这样的低水平时,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为无穷大。这时,人们将货币持有手中而不购买债券的行为所带来的利息损失相当小,反而购买债券所带来的资本损失风险会相当大,因此,这时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只想持在手中。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国家货币当局想通过增加货币供给量的方式来使利率水平下降,从而刺激投资,这种决策是不可能产生效果的。水平状态的LM曲线也就是上文提过的“凯恩斯陷阱”,这种情况下如果政府通过使用增加支出或者减少税收的财政政策来使社会总需求增加,产生的效果将会十分显著,因为政府实行这类扩张性财政政策向私人部门借钱(出售公债券),并不会使利率水平上升,从而对私人投资不会产生任何“挤出效应”。综上所说,在凯恩斯陷阱中,即使IS曲线不是垂直状态而是向右下方倾斜,政府实行财政政策也会十分有效。
另一方面,图2中的IS曲线呈垂直状,这表明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为零,即不管利率发生怎样的变化,投资都不会随利率变动而变动。在经济停滞时期,利率即使发生了变化,也不会对投资发生明显的影响。对经济比较萧条的20世纪30年代早期英国商业行情的研究也说明,信贷成本对投资决策没有什么作用。垂直的投资需求曲线产生垂直的IS曲线,这时,即使货币政策能改变利率,对收入也没有作用。
如果LM是水平的,IS是垂直的,则必然是财政政策完全有效,而货币政策完全无效。这种情况之所以称凯恩斯极端,是因为凯恩斯认为,当利率较低,而投资对利率反应又不很灵敏时,只有财政政策才能对克服萧条、增加就业和收入产生效果,货币政策效果很小。水平的LM和垂直的IS模型只是把凯恩斯这一看法推到了极端而已。
与凯恩斯极端情况相反,如果水平的IS和垂直的LM相交,则就出现了所谓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如图3所示。
一方面,LM曲线垂直,说明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等于零,人们不愿意为投机而持有货币,这时候,如果政府推行一项增加支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需要向私人部门借钱的话,私人部门没有闲置货币,只有在私人部门认为将投资支出减少的数值等于政府借款数目是合算的时候,政府才能借到这笔款项。因此,利率(政府借款利率)一定要上涨到足以使政府公债产生的收益大于私人投资的预期收益。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怎样增加政府支出都将伴随着私人投资的等量减少。显然,政府支出对私人投资的“挤出”就是完全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并没有使收入水平发生任何改变。
另一方面,IS曲线呈水平状,说明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达到无限大,利率稍有变动,投资就会发生大幅度变动。因此,政府因支出增加或税收减少而需要向私人部门借钱时,利率只要稍有上升,就会使私人投资大大减少,产生完全“挤出效应”。
总之,在古典主义极端情况下,财政政策完全无效,但如果实行增加货币供给的政策,则效果会很大。这是因为,当货币当局想要通过购买公债的办法增加货币供给量时,公债价格必须上升到足够高,人们才肯卖出公债将货币换回。因为人们对货币没有投机需求,他们将把这些因出卖公债而得到的货币用于购买其他生息资产,这些生息资产可以是新证券,也可以是购买现有的生息证券。
IS呈水平状,也可用来说明货币政策效果极大。因为IS的斜率为零,说明投资对利率极其敏感,因此,当货币供给增加导致利率稍有下降,投资便会极大地增加,从而极大地增加了国民收入。图3所示情况之所以称为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是因为古典学派认为,影响货币需求的只有产出水平,而利率没有产生多大影响。货币需求对利率极不敏感,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几乎接近于零。因此。LM是一条垂直曲线,货币供应量的任何变动都对产出有极大影响,因此货币政策是唯一有效的政策[1]。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对税收等措施的讨论,更加侧重经济政策对其他经济因素造成的影响,能否有效调节经济指标,能否定向引导某一指标的变动,进而选取不同方向导向的措施。在税收这一点上,《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在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的第二节财政政策中进行阐述。政府收入中最主要部分就是税收,它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一个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因此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个基本特征。正因为如此,税收可作为实行财政政策的有力手段之一。根据不同的标准,税收的种类也不同。根据课税对象,税收可分为财产税、所得税和流转税三类。根据收入中被扣除的比例,税收分为累退税、累进税和比例税三类。税收作为政府收入手段,不仅仅是西方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国家实施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手段。与政府购买支出、转移支付一样,税收同样具有乘数效应,即税收的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变动具有倍增作用。税收乘数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税率的变动对总收入的影响,另一种是税收绝对量的变动对点收入的影响。因此作为政策工具的税收,既可以通过改变税率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变动税收总量来实现,比如要达到刺激社会总需求增加的目的,可通过一次性减税来实现。对税率而言,由于所得税是税收的主要来源,因此,改变税率主要改变的是所得税的税率。一般来说,降低税率、减少税收都会引致社会总需求增加和国民产出的增长,反之则引起社会总需求和国民产出的降低。因此在需求不足时,可采取减税措施来抑制经济衰退;在需求过旺时可采取增税措施抑制通货膨胀[1]。
二、《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共同组成西方经济学,这两门学科研究角度虽不同,但是在需求曲线、供给曲线和经济参与者的行为及后果三方面有相同之处。对于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两门学科各有其研究角度。具体如表3所示: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刚开课时,同学们刚刚结束《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的课程学习,对基本的微观经济问题印象还比較深刻,老师引导同学们课下自主总结《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的不同点,进行比较,促进这两门课程的学习。《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一脉相承。《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都是研究市场经济中经济参与者的行为及后果的,而市场经济中所有经济参与者的行为概括来说都是一定意义上的需求与供给行为,因此,《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主要相同之处就在于通过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来决定价格和产量。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每一个价格水平上能够并且愿意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需求可以通过需求函数和需求曲线表现出来,需求曲线可以直观地反映出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之间的相关关系。影响需求的经济因素除商品自身价格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如消费者的偏好、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等。供给是与需求相对应的,它是指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每一个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某种商品的数量。同样,供给也可以通过供给函数和供给曲线表现出来,供给曲线是反映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之间变动关系的曲线。除商品自身价格外,生产产品的成本、生产者对其所生产产品的预期、生产技术水平等因素均可对供给产生影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共同决定了商品的均衡数量和均衡价格,体现在曲线上就是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对于整个经济社会而言,无论是从经济个体角度还是整个社会总体角度,都会存在需求和供给,有需求就会有供给,从而产生均衡,这也是《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的一个比较大的相同点,研究这部分内容时唯一的不同就是研究的角度不同,微观部分研究的是单个经济个体,而宏观部分则是研究整个社会总体。
在经济政策方面,《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都是政府为了引导和规范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而采取一定的经济手段,使经济行为趋向于促进整个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改善社会的经济福利。《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两门学科都认为凯恩斯的经济理论是合理的,并且均利用“看得见的手”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研究对象虽然各有不同,一个以社会总体作为研究对象,另一个则是研究单个经济个体;两者解决的经济问题也不同,一个是以解决资源的利用问题为目标,另一个是解决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并纠正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失灵”。两者虽交叉不多,也存在很多不同之处,但《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是同学们学习《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的基础,而《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也是《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的一个延伸,二者共同作用,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西方经济学的完整体系[1]。
三、小结
对于经济学相关专业来说,《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是学习各专业知识的基础,也是一门必修的课程。同学们如果能熟练掌握《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学到的内容,对于后续的专业课程来说,学习过程将会更轻松,对于整个专业知识体系也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传统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建立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学生只是在被动接受老师讲授的内容,而多课程协作式的教学模式充分考虑到这一点,督促同学们学习《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时由传统的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思考,课下通过查找相关书籍资料等途径,主动对比分析《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经济学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的关联性,找出各学科之间的相同与相异之处。多课程协作式的教学模式无疑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带来很多益处:一方面,同学们端正了学习《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的态度,对《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的理论知识掌握更加熟练,为今后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带来很大的帮助;另一方面,同学们在学习经济学后续的专业课程时,通过多课程协作式学习《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的锻炼,对于除《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以外的其他专业课程,同学们会主动分析、自主思考,比较各学科之间的异同点,摆脱传统被动“填鸭式”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同学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其他专业课程,同时也会不断巩固在《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学习到的内容。总之,多课程协作式教学模式是一个有益于老师和学生双方的新型教學方式,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本文链接:http://jvsha.com/1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