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
- 新闻资讯
- 2024-11-28
- 4
网上科普有关“福建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福建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
网上科普有关“福建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福建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第一条 为了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开展科学技术普及(以下简称科普)活动,适用本条例。本条例所称科普活动,包括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第三条 科普是公益事业,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科普工作应当遵循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方针;坚持群众性、社会性和经常性的原则;注重实效,因地制宜,采取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进行。科普工作应当坚持科学精神,反对和抵制伪科学。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禁止以科普为名传播不健康、不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进行有损社会公共利益的活动。第四条 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科普工作的领导,将科普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促进科普工作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科普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流机制,加强科普队伍建设,培训基层科普人员,增加科普经费投入,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乡科普网络,提高为公众提供科普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并将科普工作作为科技进步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考核内容。第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由政府分管领导负责,科学技术行政部门、科学技术协会和其他有关部门、有关社会团体参加的科普工作协调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本行政区域科普工作重大事项,协调解决科普工作重要问题。第六条 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全省科普工作规划,实行政策引导,进行督促检查,推动科普工作发展。省人民政府其他行政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负责有关的科普工作。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及其他行政部门在同级人民政府领导下按照各自职责范围,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有关的科普工作。第七条 科学技术协会是科普工作的主要社会力量,组织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活动,支持有关社会组织和企业事业单位开展科普活动;协助政府制定科普工作规划,为政府科普工作决策提供建议;利用并发挥科普网络和组织的优势,组织开展学术交流和民间国际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第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卫生、人口与计划生育、经贸、农业、环境保护、国土资源、体育、气象、地震、旅游等部门,科学技术协会及其他有关单位、社会团体应当结合各自的工作,举办科普展览、科普讲座,进行科技咨询、科技培训等经常性科普活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农村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开展科技、卫生、文化等下乡服务,宣传科普知识。农业院校、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机构应当向农民传播和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知识。第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科学技术、教育、新闻出版和文化等有关部门应当制定科普作品出版计划,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科普创作,编写科普读物,每年出版一定数量的科普图书、电子和音像制品。开展优秀科普作品评选,评选办法经省科普工作协调制度会议确定后,由省科学技术协会负责组织评选,评选结果报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备案。对评选为优秀科普作品的,向社会推荐,并对其作者和出版单位给予奖励。第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应当将科普教育纳入公务员教育培训计划。各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应当根据培训对象的需要,开设科技知识课程或者举办科技知识专题讲座。第十一条 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把科普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展校园科普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发明、科技制作、科技论文撰写、科技考察等科普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和科技创新精神。在中小学校建立科技辅导员制度。对中小学生参加科技竞赛取得优异成绩的,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对其及所在学校和辅导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第十二条 城市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应当利用所在地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旅游等资源,开展经常性的科普活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有条件的社区可以设立科普学校,组织居民学习科学技术知识。
科普就是科学技术普及的简称。人类的科学和技术活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二是科学技术的传播与人才培养。因此科普是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普就是把人类研究开发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以及融化于其中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通过多种方法,多种途径传播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使之为公众所理解,用以开发智力,提高素质,培养人才,发展生产力,并使公众有能力参与科技政策的决策活动,促进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科普有哪些主要特点
1、从传播目的看,科普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公众理解科学,掌握科学技术,提高科学素质。
2、从传播内容看,科普不受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制周期的限制,可以随时把最新科学思想和最新科技成果向公众传播,以适应当代迅猛发展、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全球化的形势需要。
3、从传播的形式看,科普形式多样,途径灵活,因需施普,因材施教,有利于人的个性和特长发展,由此,科普是群众性的。同时,通过实验、示范、培训、交流、服务,把科普与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可直接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
根据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开展科普是当前有效的、比较流行的方式,因此科普的社会性是显著的,科普与人文科学相结合、突出对人的关爱是科普形式发展的又一新趋势。
科普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科普具有经济、教育、文化、社会和科学等功能,在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一直占据重要的地位。纵观人类历史,一些重大科学思想和技术成就的传播、普及,曾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了划时代的推动作用。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经进入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大力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全社会的科技意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激活全体劳动者的创新潜能,使更多的科技成果得以广泛应用,使科学思想在全社会广泛传播,倡导积极向上的先进文化和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对于从根本上铲除愚昧迷信等腐朽落后文化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对于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全面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维护社会稳定,强国富民,增强综合国力,加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本文链接:http://jvsha.com/25990.html
上一篇:漳州哪个地方好玩
下一篇:蟑螂是什么类的昆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