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正文

关于家庭教育论文3500字_关于家庭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关于家庭教育论文3500字_关于家庭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

导读:关于家庭教育论文应该如何写?想必现在的很多初次写作的论文的作者来说,应该在写作是时候都会比较迷茫的,所以在写作的时候也会迷茫,本论文分类为家庭教育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关于家庭教育论文范文大家参考


  关于家庭教育论文3500字(一):奖惩在儿童家庭教育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父母对儿童时期子女的教育应以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发展规律为据。针对一些父母在运用奖惩的方式在儿童的教育中可能存在的惩罚目的不明确、过于随意、不及时、不适当等方面问题,文章提出了一些可以应用的原则,包括奖惩须适度和及时;须说明奖惩物及原因;奖励要自薄而厚,惩罚要自厚而薄;奖励为主,惩罚为辅;以精神奖励为主,以物质奖励为辅。


  关键词:奖惩儿童心理发展家庭教育教育方式


  一、引言


  父母在对儿童的家庭教育过程中,可能对孩子言行要求过高,缺乏弹性,管教过严,可能导致儿童疲于应付甚至胆怯或恐惧。父母也可能对子女要求过低,对子女言行缺少特定、具体的要求可能导致儿童任性自私。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应以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发展规律为据。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最近的发展,也越来越注重奖惩在儿童家庭教育中应用的研究。本文探究以父母为主体,对于小学阶段的儿童如何恰当地运用奖励和惩罚的教育方式。


  二、奖励与惩罚


  奖励是正强化的一种方式,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在操作性条件作用中,后果决定了行为再次发生的频率。不同类型的后果可以增强或者减弱行为。斯金纳区别了两种类型的强化:正强化是当环境中某种刺激增加而行为反应出现的频率也增加;负强化是当环境中某种刺激减少而行为反应出现的频率增加。换言之,正强化是通过呈现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行为反应出现的频率,负强化通过消除或终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而惩罚能够减弱行为或者降低反应的频率。


  表扬是对儿童最常见的一种正强化方式。邢淑芬,国良,林崇德(2011)研究发现接受能力取向表扬的儿童在遭遇失败后表现出无助取向的反应模式,接受努力取向表扬的儿童表现出掌握取向的反应模式;接受能力取向表扬的儿童倾向于采取防御性的失败归因策略。


  奖惩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在儿童教育方面,只依赖于奖励,有可能让儿童产生自私自利或骄纵蛮横的心理,只依赖惩罚,有可能让儿童产生自卑、恐惧或冷漠的心理。


  三、小学儿童心理特点


  张春兴(1989)认为自我意识是个体自身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状态的知觉和主观评价,指主体对其自身的意识,自我意识的成熟标志着个性的基本形成。我国学者韩进之(1985)研究表明中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趋势曲线形,呈现出3个上升期和2个平稳期。具體表现出如下趋势:(1)小学一年级到小学三年级处于上升时期,小学一年级到小学二年级的上升幅度最大,是上升期中的主要发展时期;(2)小学三年级到小学五年级处于平稳阶段;(3)小学五年级到小学六年级又处于第二个上升期。


  朱智贤(2003)指出小学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具有较多的具体形象性。林崇德(2008)也认为小学儿童的思维发展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渐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而且这个过渡一般是在四年级(10-11岁)。小学儿童的思维结构虽趋于完整,抽象逻辑思维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具体到不同的思维对象和学科时,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又常表现出很大的不平衡性。


  总体上,儿童的自我意识的发展随年龄增长而增长,但并非直线等速。儿童自我意识的主要特点是: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和稳定性逐渐增强;评价由具体性向抽象性,从对外显行为到内部世界,尤其是内心品质评价的发展。


  四、奖惩不当的问题


  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对子女奖励以及惩罚目的不明确、过于随意、不及时、不适当等。专制型的父母,往往认为“棍棒之下出孝子”,对孩子的教育一般比较严厉,常过度的干预、打断、制止、批评或训斥孩子,甚至粗暴对待或虐待,这很容易让儿童冷漠、懦弱、自卑,并让儿童产生过于逆反、焦虑、敌意、恐惧或残忍的心理,因此可能导致一些攻击性或退缩性行为。


  放任型的父母往往抱着“子女小时候交给祖父母,上学后交给老师,长大了交给社会”的心理,对儿童的行为或学习关心不多,家庭环境缺乏亲密感,甚至对儿童的很多不恰当的言行没有及时制止或改正。长期处于这种家庭环境中的孩子很容易恐惧或焦虑。另一方面,放任型的父母也可能对子女过分的溺爱,过于满足子女的各种要求,甚至是满足很多不恰当的要求。在子女犯错或产生不恰当的言行时候,没有及时正确教导,很容易使儿童产生自私自利、骄纵蛮横甚至嫉妒仇恨的心理。


  专制型的父母往往过度使用惩罚,或对儿童惩罚的程度较大,或惩罚的频率过高,或惩罚的时间过长,或惩罚的目的过于随意等;放任型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往往过度使用奖励,一方面在儿童犯错时没有及时指出和使之改正,另一方面对于儿童的要求或期望往往有求必应,奖励的频率和程度过高,奖励过于轻易或随意等。


  五、奖惩的原则


  为了使家庭教育获得相对较好的效果,就必须明确和注意奖惩的适用范围、程度、时间、依据和使用比例等诸多方面。


  (一)奖惩须适度


  在家庭教育过程中,针对儿童的言行,该赏则赏,该罚则罚。同时若奖励过度,可能会使儿童产生自满、自负、自傲、抗挫折力弱等不良品质。过度的惩罚是对儿童言行的强烈否定,可能使孩子产生自卑、恐惧、焦虑、负疚的心理体验甚至于形成心理创伤。奖惩须依据儿童的言行状况和心理发展规律,恰当而适度地运用。


  (二)奖惩须及时


  奖惩需要及时而迅速,时间上越接近需要被奖惩的言行越好。当儿童已经达到了奖励的目标,父母要及时给予奖励,否则时间一长,儿童容易产生倦怠或迷茫,事后奖励的激励性就会大打折扣。当儿童出现不良的言行,须一定程度或方式的惩罚时,若未及时进行惩罚可能造成儿童的自私或放纵,甚至形成不良的人格,较长时间后惩罚的规诫性效果也会大幅降低,甚至让惩罚的目的性也会大幅降低。


  (三)说明奖惩物以及原因


  奖惩时,需要让儿童了解和明确奖惩的目的性,应向儿童说明清楚奖励的是什么、惩罚的是什么,这会大幅提高奖惩的有效性。针对不同儿童的不同喜好或厌恶,以及儿童对于这些不同东西或方面的喜好或厌恶程度,父母可以设置不同的奖惩物,并且可以把奖惩物分成不同的等级或程度,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其次,父母在每次对问题施加奖惩之前,需要告诉儿童因何奖励和因何惩罚,这样才能使儿童真正意识到明确哪些言行是需要发扬的,哪些言行是需要避免或改正的,这可以提高儿童保持正面言行的积极性,也可以提高儿童改善负面言行的有效性。


  (四)奖励要自薄而厚,惩罚要自厚而薄


  奖励要自薄而厚,惩罚要自厚而薄,这是运用奖惩的一种重要策略。马基雅维利在其著作《君主论》一书中,谈到占领者在夺取一个国家的统治权时指出,所有残酷的行为,必须毕其功于一役,这样,人们体验损害的机会少,对君主的积怨也少;而施与恩惠,则应细水长流,这样可使恩惠对人们的影响持久一些。馬基雅维利的这种观点可以适当适度的借鉴性运用在父母对于儿童的家庭教育中,奖励可以由少变多,惩罚要逐渐地由多变少,这在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同时,可以维持并改善亲子关系


  此外,强化的类型有多种形式,包括连续强化和间隔强化、固定比例强化和变化比例强化、固定时间强化和变化时间强化等,这也可以启示家长在奖励儿童时候可以适当地变化奖励的间隔、内容、比例、程度等方面,以更好的引导和塑造儿童的恰当言行和心理。


  (五)以奖励为主,以惩罚为辅


  对子女进行惩罚往往可以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惩罚的目的虽在制止儿童的不良言行,但惩罚的程度和频率把握不好的话,很容易会伤害儿童心理,造成心理创伤,儿童也可能对父母心生不满甚至怨恨。此外,惩罚仅仅只能让儿童减少或避免不良言行,并不能增强或发展良好言行。相比之下,奖励的效果一般优于惩罚,可以引导、发展或增强儿童的良好言行。


  因此,通常应该较多运用奖励的方式。奖励同时可适当指出不足,以防儿童过于骄傲;惩罚时要肯定优点,以防止儿童自卑。


  (六)以精神奖励为主,以物质奖励为辅


  当物质奖励到一定程度后,或过度运用物质后,可能会使儿童产生“耐奖性”,物质奖励的功用就会出现边际效用递减的现象,其激励效果可能会减弱。而来自精神的奖励激励作用则更持久和强大。


  奖惩的使用是一门艺术,要做到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定。在对儿童的教育和培养过程中,父母是实践家,同时也应是理论家,需要学习儿童心理学,了解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发展规律。此外,儿童教育也需要广大教师和整个社会的支持和帮助,才能让儿童更加健康而幸福的成长,并逐渐成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材。


  关于家庭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当代家庭教育的窘境及其出路的探寻论文


  2020年春节上映的电影《囧妈》作为徐峥导演“囧”系列的第三部作品,讲述了缠身于家庭危机和商业纠纷中的企业老板徐伊万,阴差阳错地与母亲一同坐上了开往俄罗斯火车并开启了一段囧事频发的俄罗斯之旅的故事。影片呈现出的儿子徐伊万与母亲卢小、妻子张璐三人之间频繁而激烈的冲突实际上是母亲卢小花专权独断式教育理念与情感控制型教育模式的一个缩影,其将矛头直接指向了教育的重要阵地——家庭教育。为了最终能够顺利到达莫斯科,母子二人选择共克难关,调整以往的相处模式,探寻家庭教育的另一种可能性出路。


  事实上,影片所描述的“因爱致囧”的亲子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但爱始终是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的能量来源。如何将其更为恰当、合理、有效地释放和表达出来,使家庭关系更加舒展、盈动,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活动的参与者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因爱致囧”:当代家庭教育的窘境之一


  “家庭教育是在家庭中发生的、以亲子互动为中心的教育活动,是成年人按照期望的目标在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持续不断地教育和影响儿童的过程,也是家庭成员相互学习和影响的过程”。[1]依照这一定义,现代意义上的家庭教育模式首先应表现为家庭教育的两个主体——父辈与子辈——处于平等的地位,并且在互动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实现彼此的成长与进步。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相当一部分家长总是习惯性地将自身的意志即“他者”之意强行附加于孩子这一独立个体上。孩子的主体性得不到彰显甚至一定程度上被扼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其精神的独立性和生活的自主性的缺失。倘若我们的家庭教育培养出来的是没有灵魂的孩子,那么这样的教育显然是与其初衷相背离的。其次,现代意义上的家庭教育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具有持续性影响的过程,这种影响源于孩子与家长日常生活中的接触。“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起作用的,是家庭的环境氛围和长者的言谈举止。而这些因素往往没有掩饰,不包含虚假的成分,对孩子的教育作用时时处处存在着,对孩子耳濡目染,是一种由外而内的浸润”。[2]


  从影片《囧妈》呈现出来的这对母子的部分生活场景以及其间穿插的徐伊万对儿时生活的回忆中,我们很难看到母子间心灵的互动与平等的交流。儿子徐伊万在母亲对待父亲态度的问题上并不理解,却又不敢向母亲吐露自己的内心想法,而是采取了沉默的方式,把真实情感压抑在内心深处。与此同时,徐伊万的家庭教育环境并不理想,他有着常年酗酒的父亲与试图完全控制父亲的母亲。每次父亲喝醉酒便会破坏家里的家具甚至是殴打母亲,母亲卢小花为了尽可能减少丈夫酗酒的次数便选择了对丈夫的交际进行严格管控,夫妻二人发自内心的交流几乎為零。而出于保护年幼的徐伊万,卢小花刻意隐瞒丈夫酗酒后破坏家中物品并殴打自己的事实,甚至编造出“家里刚进了小偷”这样的谎言来搪塞徐伊万。但正因如此,徐伊万始终对母亲试图控制父亲行为的举动不解,甚至逐渐发展成了母子间的一个心结。在日常生活中,徐伊万看到的是母亲对父亲的控制、对自己的控制。尽管母亲没有给予他和父亲自由的空间,但在徐伊万心中,母亲永远不能替代他去思考、去选择、去决定。于是,母子之间的矛盾也就愈发尖锐、突出。


  在潜移默化中,徐伊万也变得和母亲一样,在潜意识里控制着自己所爱之人,而这也是其婚姻破裂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控制并不一定表现为限制他者的生理行为,而是表现为将自我的观念、想法强加给他者。卢小花替儿子选择了该看到什么、该吃什么、该穿什么,其实质就是忽略了儿子作为一个独立生命个体的精神自由。如是,心灵的交流无从谈起,家庭教育双向互动性的实现更是天方夜谭。在表面平静的关系之下暗藏着的是汹涌的波涛,畸形的母子关系与夫妻关系都无法长久、健康地维持下去。卢小花的教育方式无疑是存在问题的,而徐伊万在面对奔涌而来、毫无章法的母爱时,努力抵抗却又无功而返。长此以往,他甚至在潜意识里复刻母亲的做法,将这种控制型的情感模式潜移默化地运用在了和妻子张璐的相处上,最终酿成了其爱情的悲剧。我们也许会追问:卢小花错了吗?徐伊万错了吗?换句话说,他们不过是“为了你好”的妈妈和“追寻自由”的孩子,他们的初衷都是爱和保护。然而,爱并非控制和索取,而是充分的尊重和平等的交流,理念的不正确、处理方式的不恰当在很大程度上会使双方陷入了“因爱致囧”的尴尬境地。这正如张璐在给徐伊万的短信中发出的感慨:“年轻的时候总觉得,爱一个人就是愿意全心付出。后来才发现,有时候就算付出,也难免互相伤害……我们都付出了很多,但我们都失败了。”


  诚然,“教育的过程其实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知识能力、情感和他们的道德以及其他心理素质共同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是彼此间的相互激励和启发以及平等的对话和交流的过程”[3]。因此,教育的实现离不开爱,但更离不开不同主体间相互的尊重与理解、平等的沟通与对话。


  二、自然教育:家庭教育的理念依循


  自然教育理念作为教育的一种重要理念,其最先由卢梭提出并系统地将其阐述在著作《爱弥儿》中。所谓的“自然”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自然”,而是指孩子自然的、自发的、自觉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因此,自然教育理念倡导教育应当符合孩子的天性、顺应孩子成长的需要。具体而言,卢梭又将自然教育划分为三类,即受之于自然的教育、受之于事物的教育和受之于人的教育。显然,“受之于人的教育”能够充分体现出人在教育中的能动作用,是自然教育理念的核心和根本。但需要强调的是,“受之于人的教育”并非一味地将成人思想强行灌输给孩子;与之相反,“填鸭式”“控制型”的教育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这种教育理念的背离。


  在影片《囧妈》中,我们可以看到母亲卢小花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照顾。卢小花安排好了徐伊万的一切,甚至包括徐伊万应该吃几块红烧肉、吃几碗米饭、什么时候喝水。而火车作为一个封闭的空间,在影片中如同可以穿越时空的时光机一般。通过这一载体,我们不难猜测到徐伊万年幼时,卢小花在日常生活中对其细入末梢的照顾,而这种照顾在一定程度上是徐伊万丧失自由的表现。


  什么是自由?在自然教育理念中,自由处于基础地位,只有基于自由的实现,才谈得上真正的教育。“‘自由’二字的意思不是一个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可以不做别人强要他做的事;‘自由’还意味着不强要别人的意志服从我们的意志。”[4]在影片中,尽管我们看到了徐伊万为获得自由所做出的反抗,但这种反抗是苍白无力的。从小生活在并不和谐健康的家庭环境中,可以说,徐伊万是缺位的家庭教育的受害者,这最为直接地体现在母亲一次次驳回他的想法,他的任何行为、观念总是受到母亲的干预和控制。甚至在其成家立业后,母亲的“唠叨”也常伴耳边。卢小花总会以她的想法去干涉徐伊万的生活,例如:不允许徐伊万总看手机,因为她觉得总用手机会得老年痴呆;锲而不舍地追问徐伊万和张璐为什么不要孩子,好似从来没有把徐伊万当成年人看待;在徐伊万不知情的情况下,不分场合不分时间地给张璐打电话,干涉他们的夫妻生活……受此影响,作为丈夫的徐伊万也悄然地成为了一名“施暴者”,妻子张璐便成为了受害者。影片里,在关于离婚问题的争吵中,张璐对徐伊万吐露了自己的心声:“你看,这就是我们俩之间的问题,在你的心里面长了一个幻想的老婆,她应该喜欢什么讨厌什么该怎么说话你全都设定好了,你为什么要锲而不舍地改造我呢?”直到后来镜头一转,在那趟开往莫斯科的火车上,卢小花强行将自己认为的该做什么事、该吃什么菜、怎样维持身体健康的那套“科学”理论强行灌输给儿子并强制其执行时,徐伊万才开始真正地去思考妻子对自己说过的那番话。为了加强讽刺效果,导演徐峥在此处给徐伊万设定的台词与张璐的台词遥相呼应:“你看看,这就是我们之间的问题,在你的心里面住着一个幻想出来的儿子,他应该吃几块红烧肉,脸上肉是横着长还是竖着长,什么时候要孩子,膀胱几点钟排水,你全部都设定好了,你为什么要锲而不舍地改造我呢?”


  现代家庭教育中存在着的不自由现象削弱了自然教育实现的可能性。在“不自由”的家庭环境之中成长出来的孩子,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会失去卢梭教育观中至为宝贵的东西——自然。长期以来,卢小花没有意识到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培养问题,没有将其看作独立完整的生命个体,对儿子过分管制和要求;而徐伊万也始终在“要自由”和“要孝顺”的天平里摇摆不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一面呈现在母亲面前,这使得母子之间积攒了深深的难以调和的矛盾,甚至每一次见面都成为吵架的前奏。此外,父爱的长时间缺位进一步激发了徐伊万对自我情感的压抑。甚至只有当其醉酒之后,才敢大声说出心底的想法,即自己渴望获得自由,想要彻底逃离母亲的管控、束缚。这样的徐伊万感到痛苦、挣扎,甚至失去了自我,其价值观也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扭曲和变形。于此而言,教育培养独立自由完整的人的目标显然没有在他身上得以实现。


  而所谓“受之于人的教育”,指的是成人在教育中扮演的角色并非某种思想或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孩子天性的维护者与潜能的开发者。相应地,教育活动应重点围绕如何发扬孩子的天性、开发孩子官能中固有的潜能等方面来展开。在影片中,直到美丽的俄罗斯少女娜塔莎的出现,在她的鼓励下,徐伊万才开始找回最初的自己,回归自我。他尝试着作改变,第一次鼓起勇气对母亲吐露了真实的心声——他不想一直被管束、被捆绑。在这里,导演徐峥借娜塔莎之口为徐伊万提供了摆脱痛苦的一个重要方法,也为缓解当前家庭教育面臨的困境指出了一条可行的道路,即“打破枷锁,做回自己”。影片结尾,徐伊万对妻子张璐的最后告白“我相信你一定会成为最好的自己”,既是送给妻子的深情祝福,更是对自己的鼓励和期望。


  三、“破冰行动”:用生命影响生命


  “教育不是简单地对孩子说教,更多的是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生活和人际交往环境,是对孩子的陪伴、倾听、陶冶、启发,用生命影响生命。”[5]用生命影响生命,即生命化教育。生命化教育具有生命的体验性、教学过程中的交往互动性和生成发展性,能够使受教育对象获得情感体验、提升自我人格、张扬独立个性。某种意义上,它是对自然教育理念的超越与发展,不失为缓解当代家庭教育窘境的一剂良方。生命化教育是在尊重个体独立性的基础上施展的,其要求参与教育活动的两个主体——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心与心的对话、精神与精神的交流。


  影片中,在徐伊万和母亲卢小花发生冲突时,妻子张璐建议徐伊万道:“你可以不可以抱抱她……你还记不记得上一次你抱她是在什么时候?”“抱”这一举动只有在两个人坦诚交流的基础上才能很好地实现,并且其可以帮助缩减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是用一种情感去抚慰、触摸另一种情感的直接体现。换言之,高质量的、真正发乎心灵的沟通在某种意义上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表现,是一个动态的实现过程。这也就是说,在尊重个体独立性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平等的对话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进步的过程,其同样具有潜移默化和持续性的特点。那么,以此观之,既然儿子徐伊万与母亲卢小花之间存在思想观念上的冲突,徐伊万一开始便应该坦然地将自己的内心向母亲敞开,告诉母亲自己的真实想法。尽管上一辈人接受新的思想需要时间,并且这一过程注定是艰难的,但却不无可能。与此同时,正如徐伊万需要站在母亲的立场上为卢小花考虑,理解并尊重母亲惯有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一样,卢小花也应该尝试着体谅儿子,在争吵的时候用心聆听儿子的观点和想法,适当地理解他的行为和决定。“将心比心,如此则各得其平矣”,只有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家庭关系、亲子关系才会更加和谐、融洽。而这样的家庭关系往往能够给予孩子莫大的成长的力量与前行的勇气,培养出有灵魂、有思想的真正意义上的“人”。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6]。这也很好地反映出了教育育人的特质,即用生命去温暖生命、用生命去浸润生命、用生命去感召生命。在这一过程中,敞开心扉的沟通就是一种重要的方式。其要求双方打开内心,将最为真实的想法倾吐出来,并以包容的姿态去看待他人的思想观念、行为做法。影片中,徐伊万与张璐在创业之初曾那样相爱,但却在婚姻生活中逐渐地走向了自我封闭,最终以离婚收场。所幸,导演徐峥在影片结束前为他们安排了一场站在生命高度上的对话。在这次对话中,徐伊万真诚地对张璐说道:“我把一切都给我妈讲了,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难,我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那种感觉真好……这六天的旅行让我明白,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都应该是完整的,爱不是控制和索取,爱是接纳和尊重”。故事至此,尽管无法改变已经离婚的事实,但两人的心结得以化解,徐伊万与母亲的关系也出现了明显的转机。


  总而观之,《囧妈》将重心放在了家庭矛盾尤其是母子关系的呈现上,从中折射出的更为根本的是现代社会的家庭教育问题。可以说,理解并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呼唤自然教育与生命教育的回归,这些构成了电影《囧妈》独特的艺术魅力,而这也正是这部影片更具深远意义的价值所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