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议论文3000字_素质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 实用文档
- 2021-06-24
- 518
...
导读:素质教育议论文3000字在进行写作的时候也并非一件易事,而且在写作的过程当中也都是尤为严格的,所以很多人都会觉得写作论文太难了,本论文分类为素质教育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素质教育议论文3000字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素质教育议论文3000字(一):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素质教育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不仅关乎学生知识技能的学习,更影响着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个人成长和我国教育水平提升都至关重要。本文将立足素质教育这一背景,从探讨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的辩证关系入手,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实际,分析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并从多个层面提出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能力;辩证关系;重要意义;策略
1引言
在知识经济时代,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活动的重中之重,对于教书育人、为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等教育而言更是如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在抓好智育的同时,将德育、体育、美育以及劳动技能、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贯穿在教育活动始终,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实现全面、健康的发展。素质教育不仅关乎学生知识技能的学习,更影响着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个人成长和我国教育水平提升都至关重要[1]。本文将立足素质教育这一背景,从探讨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的辩证关系入手,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实际,分析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并从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及教师等层面提出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
2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作为我国教育的大政方针,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必须遵循的方向,概括来说,高校素质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素养、劳动技能和身心素质,是一种通过教授专业知识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开放式教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创新能力不仅对学生个人的成长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还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是指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提出新的想法、方法,在各种实践活动领域提供具有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人文价值的新理念、新方法,乃至新发明。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从这一角度观之,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要在素质教育的框架下进行。作为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和前提,素质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建立相对完善、全面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力、想象力,同时培养大学生的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及社会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又是素质教育的目标,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创新型人才已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在世界舞台上的核心竞争力,通过素质教育,培养掌握不同专业知识技能的创新型人才直接服务于国家社会的发展。无论是从服务国家社会发展的角度而言,还是从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层面来说,亦或是促进大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等角度来看,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都是具有十分紧密的关系和十分重要的意义。
3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意义深远。其一,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是时代的要求和国家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专业型、创新型、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无疑是“人才强国”战略的题中之义,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环境下,大学生只有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才能真正融入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之中,成为国家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其二,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传统高等教育存在着重视知识技能教授,而轻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的倾向,在不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将素质教育贯穿在高校教育活动全过程中,通过改变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模式、提供更多创新和实践的空间来全方位地推进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才能够真正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素质”改革和“能力”转向,更好发挥高等教育在培养人才、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其三,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是大学生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途径,高校素质教育首要培养的是具有道德素养和完善人格的“人”,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及创新能力,帮助学生从一个健康完善的“人”成长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使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以更积极、更有力的姿态迎接竞争更加激烈、发展更加开放、文化更加多元的新时代的挑战。
4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关策略
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并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需要教育主管部门、高校、教师、学生的相互配合、共同推进。从教育主管部门的角度来看,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在党中央、国务院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框架下,进一步明确高校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机制、方法、评价,从宏观的角度构建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框架。充分发挥好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监督职能,加大相关考核力度,积极参与高校教育活动,对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方向、方法、成效予以督导,促进高校、教师、学生充分认识“素质”与“创新”的重要性,以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将素质教育更加自觉、主动地贯穿在各类教育活动中。
从高校的角度而言,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导向作用和服务保障作用。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大多数高校倾向于将教育资金投入到硬件设施建设上,而在学生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关教育活动中,存在着口号喊得响、实际做得少的问题,教育资金和教学资源投入明显不足[2]。高校要充分重视这一现象,加大相关资金投入和资源配备,为构建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在此基础上,要不断优化教师结构,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学活动中的引路人,教师本身的综合素养与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将对学生起到直接的引领作用,要为教师提供充足的创新空间,提供更多的对外交流、扩宽视野的培训机会,充分发挥教师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中的积极效能。此外,高校要丰富校园内外的素质教育活动、创新型活动,引导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到活动之中,体验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所带来的成就感,并积极与政府部门、企业、社区沟通协调,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自主创新。
从高校教师的角度而言,要深刻革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方式方法、营造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为学生的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营造良好的氛围。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以“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理念,真正把“教书”和“育人”统一到教学实践中。通过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小组学习讨论、创设教学情境、案例教学法等等,实现“灌输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的转变,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技能,联系实际生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潜能,逐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从健全的“人”成长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和国家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5结语
加强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更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需求,充分发挥教育主管部门、高校、教师的积极作用,将创新能力培养作为核心内容,全面深入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将对国家社会发展、学生个人成长成才产生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素质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警惕素质教育政策在农村学校“空转”论文
【摘要】素质教育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保障,对于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一些农村地区,学校教育教学设施设备闲置,一些课程不能开齐或课时被压缩,艺体、外语、信息技术教师缺乏等问题突出。这既有农村宏观社会营生取向的原因,也有教育系统自身竞争环境与农村家庭文化资本供给的因素影响。为此,可建立教育资源配置全环节思维,提高教育关键影响人物的参与度,关注重点目标群体的针对性需求,补齐素质教育政策向农村学校教育实践转换过程中的短板,打通堵点,解决难点。
【关键词】农村教育素质教育教育观念
pagenumber_ebook=72,pagenumber_book=7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高国民素质的紧迫性不断提高。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开篇即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提高国民素质,不仅需要从个体各个发展阶段大力发展终身教育,更需要在个体素质提升的关键时期,通过学校实施专业的、系统的素质教育。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出台,提出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主动得到发展(简称“两全一主动”)。之后相关政策文件持续重申与深化素质教育的内涵,推进素质教育政策落地,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然而在一些农村地区,素质教育存在“最后一公里”问题,如何有效治理这一问题成为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
素质教育政策在农村学校“空转”的表现
长期以来,农村素质教育“最后一公里”问题被人们广泛关注。这一重要现实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前续素质教育政策实施成效,也暴露了当前在农村学校深入开展素质教育面临的新挑战、新困难,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闲置。人们经常强调“老三室”(实验室、图书室、卫生室)、“新三室”(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电教室),学校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对素质教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推进,出现了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特别是一些新的现代化水平比较高的设施设备被闲置的现象。在早期的调研中经常会发现,由于趋向于应试教育的单一化办学理念,在办学条件较好的农村学校,虽然配有计算机与乐器等教育教学设备,但常年处于闲置状态,学生使用频率较低,成为有人参观才会示众的展示品。后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计算机的更新换代和普及率不断提高,多数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配齐配全,但仍有不少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处于闲置状态,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作用。2018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乡村小规模学校数字教育资源使用率低,在配备了数字教育资源设施设备的学校中,28.5%的学校反映教师并没有在教学中加以应用。2018年的教育督导报告显示,部分地方农村学校教师素质不高,对功能教室和仪器设备使用意愿不强、使用能力不够、使用率较低。这导致素质教育政策落地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使用层面出现“最后一公里”问题。
一些课程不能开齐或课时被压缩。由于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与教育督导相对较“软”,不少农村学校存在一些课程不能开齐或课时被压缩的现象,影响着农村素质教育政策的落实。2019年的教育督导报告显示,有些地方只重视硬件建设,学校管理和内涵发展相对落后,以分数评价学生、以升学率考核学校的倾向未根本扭转,体育、艺术等课程开不足开不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落实不到位。一些农村地区学校只开设数学、语文、外语等主科,不开设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副科。有调查发现,农村教学点体育、音乐、美术课程开不齐现象普遍存在,四川省四个县教学点开不齐课的最严重,占比超过70%,湖北省和云南省8县、区开不齐课比例在50%左右,吉林三个县稍好,但也达到35%。一项大规模调查的数据显示,在24657个班级中,未开设学科的班级数位居前五名的学科依次是音乐、美术、道德与法治类、科学、体育,其中“未开齐”班级数量最多的音乐学科占总量的3.97%。一些农村地区学校虽然开设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副科”,但是课时量被压缩。24657个班级在“缺课时”比例分布上,比例最高的三门学科是道德与法治(42.3%)、体育(36.1%)和小学科学(35.9%)。
艺体、外语、信息技术等薄弱学科教师缺乏。开齐开足课程,以及教师对口开设相应课程特别是艺体类、外语类、信息技术课程,是保证农村学校教育质量,深入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政策的关键。根据调查,农村学校缺乏艺体教师、外语教师和信息技术教师。相对艺体等“副科”教师,农村学校更倾向补充语文、数学等主科教师,这种主科倾向的教师补充取向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学校缺乏艺体教师的现状。外语人才由于职业需求量大,农村学校很难招到外语教师。新兴学科领域比如信息技术等由于需求量大和培养量有限,农村学校普遍缺乏信息技术教师。农村学校缺乏艺体、外语、信息技术教师是一个存续已久的难题,而艺体、外语、信息技术这些科目专业性又比较强,必须通过专门的培养和训练才能获得相应技能。在这种现实困境下,农村学校艺体、信息技术科目难以对口教学,即使能够配全配齐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并要求教师充分使用,这些科目的教学质量也会因教师专业能力储备不足而受影响。有田野调查发现,中西部农村地区很多教学点体育课是“随处放羊”,音乐课是“唱歌走样”,美术课是“欣赏欣赏”,几乎没有符合相关学科特点的专业教学。艺体、外语、信息技术专业教师的缺乏以及能力不足使素质教育教学环节的预期效果被稀释,加大了农村素质教育政策落实的难度。
素质教育政策在农村学校“空转”的归因分析
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地区专业分化不充分,高素质人才在生产生活中优势的显示度不高,导致农村宏观社会环境很难推动素质教育政策落地。从教育系统内部看,价值取向单一、重智育轻其他各育、评比文化简单、教育竞争异化、教育自身价值环境等因素影响农村素质教育政策的落实。从家庭视角看,农村家庭文化资本准备不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家庭教育观念与家庭教育行为缺乏稳定性,甚至完全没有建立起来。
农村宏观社会营生取向分析。农村教育的营生诉求根深蒂固,长期以来,在农村地区发展中,由于专业分化不充分,一些高素质人才并没有获得与其专业水平相适应的显性经济回报和其他隐性回报。在农村社区中很容易形成这样的逻辑:如果毕业生在教育竞争中不能胜出,或者说长期不能胜出,就会出现“读书无用论”认同现象;如果毕业生能够持续、长期胜出,就会出现“知识改变命运”认同现象。这是农村素质教育政策落地的现实宏观社会背景,长期浸润在这种宏观社会背景中,农村社区很难形成支持素质教育的观念。
读书(通过考高分)改变命运的观念在农村地区根深蒂固,农村社区对素质教育的观念支持不强。浸润在农村社区的学校,工作在农村学校的教师,也深受这些观念的影响,或者说是非常了解农村社区的这些观念及其在农村社区的分量。为赢得社区、家长等的认可,他们很难在贯彻素质教育政策上真正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放开手脚扎实推进素质教育。退一步讲,即使教师想推进素质教育,家庭与社区也成了推进素质教育的“缓冲区”与“减速带”。农村社区对素质教育的观念支持不强,影响了农村素质教育质量。
教育系统自身竞争环境分析。学校客观上承担着人才筛选功能,这是学校的重要功能之一,无论个体和群体是否意识到,这个功能都或强或弱地存在着。有筛选,就有评价;有评价,就有竞争。这种教育竞争广泛存在于学生个体间、学校间、区域间,并导致客观的短期利己选择。短期利己选择的行动逻辑,使评价、管理与办学展现出“考什么,教什么”的逻辑,使教育主体与学生之间展现出“教什么,学什么”的逻辑。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发展的逻辑顺序,应该依次为课程改革、教学改革、考试改革。但是,这样的顺序在教育改革中受挫,在短期利己选择的行动逻辑裹挟下,教学改革特别是离高考最近的高中课程教学改革,不得不采取“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倒置逻辑,以短期内效率最高的方式应对高利害考试特别是高考。而在传统考试中胜出是基于多元智能中的语言智能与数理逻辑智能素质的学业成绩表现的优势。由于传统考试更倚重多元智能中的语言智能与数理逻辑智能素质,更重视智育基础上的考试成绩表现,在教育资源有限、教育选择受限的情况下,农村学校就会集中有限的教育资源进行“应试教育”,异化或功利性、有选择地窄化了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在异化与窄化素质教育任务的教育竞争环境中难以推进。
农村家庭文化资本供给分析。家庭文化资本,即家长的制度化资本(学历)、身体化资本(观念、行为)、客体化资本(学习环境)。由于家庭文化资本的比较劣势,农村家庭文化资本窄化着上学与上好学的定义,上学就是读书,上好学就是考出好成绩。从制度化资本看,农村家长的学历水平普遍不高,他们不能以传递体验与经验的方式,向孩子传达良好的教育与认真学习如何影响一个人。从身体化资本看,农村家长对教育知识与素质教育的观念缺乏深入理解,行为上更是一种“省事”心理定向下的有限参与。农村地区许多家长采取省事型托付、问题式参与的教育策略,在某种意义上成为孩子受教育过程的旁观者、教育结果问责者、教育失败的卸责者。从客观化资本看,当前的农村家庭居住环境虽然不同程度地得到改善,但是一些农村家庭特别是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仍然没有安静的、相对独立的学习空间,一些家庭虽然有条件但是缺乏为孩子规划和保持独立的学习空间的意识。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浅层次参与以及学习条件支持的不充分,使得素质教育难以得到家庭层面的支持。
素质教育政策在农村学校“空转”的破解思路
为了破解素质教育政策在农村学校“空转”的窘境,实现素质教育政策在农村学校落地的目标,可从根源处的教育资源配置、参与环的关键影响人物、靶向点的重点目标群体三个方面出发,建立支持素质教育政策落地的资源配置思维,提高教育关键影响人物的参与度,关注重点目标群体的针对性需求。
建立教育资源配置全环节思维,打通各环节上的堵点。一方面,建立教育资源配置全环节思维,从素质教育政策到素质教育实践,建立教育资源配置通道和没有堵点的教育资源分配机制,打通“最后一公里”。另一方面,建立目标定向型资源监管模式和友好型教育经费预算模式,避免资源游离于素质教育政策目标的使用,保障教育资源用于教育,义务教育资源用于义务教育。地方政府和学校在预算的基础上,统筹高效使用教育经费,减少奖励性教育经费投入,建立对相关人员教育经费支出行为的评价与奖惩机制,加强教育经费支出相关人员的能力建设,避免在一些环节或某些地区、某些学校重复投资与饱和性浪费,实现教育经费效益最大化。
提高教育关键影响人物参与度。素质教育政策执行是素质教育政策从顶层设计到基层落地的过程,经历若干由上到下的环节。各环节都有各自的教育主体,包括政策制定者、教育行政领导,校长、教师、家长都是关键影响人物,毫无疑问,他们应该依次向前面的关键影响人物接受素质教育政策信息,执行素质教育政策。同时,这些关键影响人物又会对素质教育政策做出基于自己知识经验的认知性解释,与基于微观利益与文化属性的行为发生反应。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诸多关联性政策下的政府、学校、教师三者共同影响着素质教育改革。
前面环节的关键影响人物需要走出“防教师(teacherproof)的课程”的思维,后面环节的关键影响人物需要杜绝“告诉我们怎么做就行了”的被动执行状态,建立起教育关键影响人物与素质教育推进共同成长的思维。在素质教育政策制定、深化与执行的过程中,不断回到教育改革发展原点追问“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谁来培养人,如何培养人”这些基本问题,加强教育思想建设与能力建设,防止各环节教育关键影响人物的狭隘本位主义立场,全面关注素质教育政策制定、深化与执行的情况,增加素质教育政策制定、深化与执行的参与感,提高素质教育政策推进的参与度。
关注重点目标群体的针对性需求。20世纪7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教育是一个认知、做事、成人相统一的过程。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教育不仅要面向世界与未来,还要充分考虑中国实际。当前,我国社会中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贫困地区与农村地区由于教育资源与教育选择的限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面临不同程度的现实条件制约。
由于不同地区素质教育政策的制约条件不同,在素质教育政策实施上,需要把高迁移价值的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与核心任务。个体素质分类是纷繁复杂、多层次、多类型的,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对应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考虑到不同地区条件制约,农村学校需要把具有高迁移性的不同层次的主要素养作为落实素质教育政策的主要任务与主要内容。
优先发展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贡献率高的素质,关注农村地区人口职业竞争力素质,把高度实用的素质优先教给学生。尽管不同领域都有人提出鲜明的反对教育短期功利化的观点,并得了普遍支持。但是,从利益相关主体视角分析,只能反对短期功利化,不能反对农村人口通过教育改变自己命运的现实诉求,素质教育政策在农村落地必须优先发展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贡献率高的高度实用素质。从反贫脱贫意义上看,对于农村贫困人口和农村人口来讲,他们更需要一些对他们完成工作或工作竞争高度相关的素质,让他们有更多的工作机会,拓展他们的生存空间。
从配套政策上看,要提高农村家庭受教育的安全感,赢得农村家长对教育的认可。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免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农村人口受教育经济成本与经济负担降低。一些村屯学生到乡镇或县城上学,需要父母一方(或其他亲属)陪读,一年不计算成人的劳动力成本,仅租房和生活费直接成本就要两三万元,这是一个昂贵的教育机会,如果算上父母陪读的劳动力成本,这个教育机会将更加昂贵。“因教致贫”困扰着农村家庭,“怕子成龙”成为“知识改变命运”这个既定事实的漫长教育过程中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或一般家庭的一个长期隐痛。落实农村素质教育政策,必须提高农村家庭接受教育的安全感,实质性地降低农村人口教育经济成本与经济负担,避免“因教致贫”。
本文链接:http://jvsha.com/1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