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家庭教育论文2700字_新家庭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 实用文档
- 2021-06-22
- 391
...
导读:新家庭教育论文2700字如何写作?不管是毕业生还是对于很多的职业学者来说,基本上都是需要进行撰写论文的,而不同的论文写作方式也都是不同的,所以想要写好自己专业的论文,怎么能少了参考相关的文献资料呢?本论文分类为家庭教育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新家庭教育论文2700字范文供大家参考。
新家庭教育论文2700字(一):新家庭教育视角下家文化班本课程的构建论文
家风家教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远远大于学校教育的作用,如果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指导缺失,学校教育在孩子身上所起的作用有可能被抵消。构建家文化系列班本课程,是解决学生成长规划指导工作中家庭教育资源缺失的有效途径。四川省新都一中实验学校秉承“人皆可以为尧舜”的育人理念和“盛德明理,博学笃行”的校训,一直坚持把“立德树人”放在学校工作首位,于2014年开始实施基于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一实学子三年成长计划”,在学科渗透德育、成长规划指导课程、成长导师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
发扬家文化的力量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专家孙云晓针对当前部分家庭盲目追捧西方教育观、忽视中国传统家文化教育资源的现象,在《新的家庭教育观是什么?》一文中提出,新家庭教育观必须树立“新的文化观”。新的家庭教育观需要提高我们的文化自信,既强调要吸取外来先进文化,更要继承并发扬本国优良传统文化,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恰恰是“家文化”。从孟母教子到岳母刺字,从颜氏家训到傅雷家书,从曾子杀彘到诸葛诫子,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下的家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义务教育阶段正值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间,家校合作共助孩子健康成长成为当前教育界的重点话题。但是我们应该看到,随着时代变迁、西方文化以及当前教育大环境的影响,人们的教育观念在逐渐发生转变,中国传统的家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育人价值渐渐被人们淡化,纷繁复杂的物质世界悄无声息地腐蚀着我们的文化自信。在立德树人的教育大背景下,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文化教育资源,是发挥家庭教育作用、提高家庭育儿质量的有效方法。但是每个家庭的文化背景和家长素质参差不齐,如果单纯依靠学生家长的力量,重塑优良家风家训、重拾家文化就有可能成为一句空话。课程是教育栖身的土壤,构建并实施家文化系列班本课程是实现家校合作、整体上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
家校合作课程三位一体
家文化班本课程的实施目的就是要改变目前家校合作中“家长当甩手掌柜、学校对父母教育过多干预”的现象,是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主任为组织者、学生为实践主体、家长积极参与的三位一体式家校合作课程。课程实施目的是整体上提升学生成长规划指导工作的有效性,其核心目标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根据课程特点和实施目标,家文化系列班本课程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主体性原则。学生是课程实施主体,家长要为学生创造健康成长的环境,教师要在课程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成长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成长的真谛。教师和家长要关注课程实施中学生的主观感受,给孩子表达意见的权利,通过日记、心得体会和学生访谈了解课程实施的实效性,尊重学生的参与权。
时代性原则。家文化课程实施的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时代、社会和教育的发展赋予家文化更广阔的现实意义。国家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优良家风的内容得到极大的扩展。构建家文化班本课程,重塑文化自信,需要我们教会学生正确处理传承与创新、批判与接受的关系。
个性化原则。每个家庭都是独一无二的组合体。由于文化背景和发展历程不同,每个家庭都会拥有独特的传统与个性,班主任要有意识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鼓励并指导家庭科学育儿;在推广某些固定的教育模式时要尊重不同家庭的传统和个性。
阶梯式原则。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提醒我们在构建与实施家文化班本课程的时候,应该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年龄认知特点科学安排每个学习阶段的课程内容。
筛选符合实际的课程内容
上下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下的家文化不仅内涵丰富,而且可供选择的课程资源也是浩如烟海,如何在义务教育阶段将家文化系列班本课程有序有效地开展下去?我们可以根据班级学生成长需求和家长群体情况灵活选择符合实际的课程内容,具体途径如下:
在家教故事中得到感化。家教故事是对学生有启迪和教育意义的故事,历代影响较大的、现实生活中的、班级中的优秀家教故事都可以作为课程资源,让故事感化学生、丰盈学生的内心世界。利用学校德育行知课、周前教育课时间,举办主题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手抄报展示,在故事的回放中感悟家文化的博大精深,感悟做人的道理。
在亲子阅读中共同提升。由家委会或家长导师团确定家文化系列读本,比如《颜氏家训》《梁启超家书》等书目,这些书闪耀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芒,是一代人传给下一代人的精神遗言。家文化亲子阅读也是加深父母与孩子情感交流的精神纽带,利用周末和假期时间,父母和孩子一起阅读一起交流,孩子在阅读中获取成长的精神食粮,家长在阅读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在主题活动中感悟。构建家文化系列班本课程,要对家文化所包含的内容进行总结和梳理,根据学生的年龄段和年级段有选择地开展主题活动课程,按照课程实施主题化的思路推进家文化班本课程的建设,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感悟。
提升家长文化素养
要切实发挥家文化的教育作用,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家长的家文化素养是课程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接受过教育专业培训的教师群体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力量,作为家文化班本课程的组织者——班主任应该通过各种途径为提高家长教育水平搭建平台。
充分发挥班主任的引领指导作用。通过家访、座谈、家长会等方式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宣讲班本课程实施方案,让家长知晓课程实施方法和目标内容;分期推荐家文化亲子阅读书目,提高父母育儿理论水平。
组建家长导师团,为课程实施提供智力保障。家长群体中不乏优秀的家长。他们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有服务班级的热情,有科学的家教经验,应该充分发挥这部分家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他们纳入家文化班本课程的导师团队。家长导师团是实现家校合作的高质量人力资源。
典型引路,榜样示范。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在家校合力、课程共生的教育实践中,必然会涌现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典型案例,这些案例就是引领、提升其他家庭家教水平的榜样。家委会或家长导师团共同制定评价规则,根据每一期班本课程活动实施中家长的参与度、课程完成效果,评选出“班级最美家庭”“优秀父母”和“书香家庭”等。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家文化系列班本课程,唤醒孩子、家长和教师的斗志,在无言的教育中,孩子们学会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自力更生……那一本本各具特色的家史册、家规家训册和家书集,是孩子们倾听、收集、整理并提炼的结果,是爷爷奶奶、父母等长辈们言传身教和孩子共同努力的结果。在多方不懈的坚持下,我们让家文化班本课程在学生成长规划指导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新家庭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新媒体环境下的新家庭教育论文
摘要:家庭教育是教育合力中不可缺失的重要一环,如何正确认识家庭教育并科学践行家庭教育是实现家庭教育的根本。新家庭教育观呈现出的是符合新时代教育发展需要的新式思想理念,同时具有教育的继承性和恒定性。
关键词:家庭教育;教育缺失;案例分析
家庭是个体成长的第一站,是个人社会性塑造的最原始的场所。父母作为影响个体最早、最深远的教育者,为个体的成长发展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这种基础影响具有持久性、稳定性和终身性。
一、家庭教育的现实缺位
不可否认,现下家庭教育正面临着标准化、模式化的趋势,家庭照搬学校教育模式,忽视自身家庭实际情况,使得家庭的教育在实践中被弱化,甚至是被架空。本来各司其职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因此变成学校教育的全面加倍和家庭教育的加倍缺位。过度与失责的并行并不是因为家长本身主观意愿的忽视而是因为没有获得科学的指导。
案例:
1.学生情况
徐某,男,十四岁。
2.性格和行为上表现出的问题
①个性执拗,为人孤僻,不会与同学相处。
②遇事不冷静,做事比较冲动;较叛逆且有点爱慕虚荣。
③常以个人为中心,没有集体意识,责任意识也很单薄,不肯为班集体出力。
④在学习方面,没有积极性,作业拖拉,学习不认真,缺乏上进心。
⑤在生活方面,没有同龄人应有的自理能力。
3.有关资料的调查
徐某的父母在外工作,常年和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由于是家里的独子,又是男孩,所以爷爷奶奶对他非常宠爱。两位老人对他是言听计从,他想要什么老俩口都会满足他。从小在这种环境下生活,徐某的性格自然会有些任性、乖张,听不进善意的批评和建议。每次何其祖父母聊到他的学习情况,他总不以为然,有恃无恐。因为他明白,爷爷奶奶不会拿他怎么样,仍然会对他百依百顺。这就导致他的行为习惯一直得不到纠正。
4.个案分析
根据徐某的心理特征以及通过家访得到的家庭情况,我认为他的问题主要是出自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两个方面。
在家里,特殊的家庭环境是造成他性格偏激的主要原因。从小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任何愿望都能被满足,让他变得固执,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父母的批评教育,让他变得乖张跋扈,与同学相处不愉快。
在学习上,成绩不理想,又不肯下功夫努力学习、认真进取。拥有聪明的脑袋,但又懒于动脑。一旦学习上有了问题,由于糟糕的人际关系,其他同学不肯给予帮助,又不愿意主动问老师,长此以往,成绩越来越差。最终产生了自卑的心理,恶性循环。
显然易见,家庭教育现实缺位的结果并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家长,他们本身有强烈的想要给予帮助的热情,奈何受制于现下的市场中的热门观念。他们中的大多数在社会生活中处于相对隔绝的状态,很少能够直接交流家庭教育,同时他们模仿和学习社会市场所传播的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式。但是,市场所鼓吹的所谓的精英模式往往是站在商家最大获利的角度产生的,与家长的出发点有根本上的差别。而这些都是家庭教育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对家庭教育的革新与根本性发展的需求迫在眉睫。
二、家庭教育的必要改革
教育,归其本质,是一项大业,具有继承性和恒定性。简单来讲,教育本身不适合轻易“创新”,因为新花样的翻转很有可能会破坏教育本身既定内涵中的继承性和恒定性。当然,笔者所指出的是大环境下的发展要求,而在某种特殊情况下不可一概而论。既然此处提出“新”,必然是“随俗”了。但是,必须指出的是,中国的家庭教育是到了该发生变革的关键时刻了。众所周知,中国的家庭教育市场乱象横生,泥沙俱下的市场中众说纷纭,随着家长需求的迫切提高,改革家庭教育乱流,强调科学性变得必要而紧急。
过度教育是现实中最大的问题,这源于家长的过度恐惧和过度贪婪。实践案例均显示出大部分家长身上所存在的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他们往往缺乏对自己的孩子的正确认识,觉得自己的孩子总是不如别人,急于寻求心理安慰;二是他们中的大多数对教育没有主见,容易受老师或专家意见的过度引领;三是绝大多数的家长都呈现出爱攀比的特性,羡慕“别人家的小孩”。这些显著的特点往往是使得家庭教育效果流失的最大病因。
案例一:
还有一个月就高考了,周女士为了能够全力以赴地陪伴儿子高考,便早早就跟单位告假,全心全意服务孩子的高考。在最后冲刺阶段,她每天陪孩子学到很晚。有时,她还充当孩子的闹钟,到点准时提醒孩子起床复习备考。孩子休息了,可周女士却睡不踏实,生怕误了儿子的学业。
个案分析:每到高考前,家长们都会烦躁不安,孩子们的心态倒还稳定,起码没有表现出来,但家长大多都会寝食难安,反倒让孩子也开始变得焦虑起来了。
其实,家长们需要明白一个道理:真的在乎孩子,就不能把考试成绩看得太重。每当孩子考试之前,家长必须放松身心,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努力为孩子创造常态化的环境氛围。日常的工作照常进行,而不是一切围着考试转。这种平常心也会让孩子受到感染,让他们沉着冷静地面对考试。这样的话,孩子在考场上就会没有任何包袱,就能正常发挥,考出应有的水准。
案例二:
四年级的小吴同学是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但性格比较内敛,做事情也没有恒心。一天,小吴的妈妈王女士帮他添置了一个大一点的书柜,因为课外书籍越来越多,原来的书柜放不下了。小吴的妈妈打算让孩子放学回家后让他自己动手组装书柜,锻炼他的动手能力。小吴回到家,听他妈妈的任务,处于好奇,他欣然地接受了。可以过了十分钟,小吴同学就开始抱怨:“哎,好累呀,组装的说明图纸看不懂,螺丝也拧不紧,板材之间的缝隙没对上下次又得拆掉重装。哎,我好像什么事儿也弄不好,真是个笨手笨脚的人。”小吴开始自怨自艾,将手中的工具往地上一放,就准备放弃了。这时,小吴的妈妈王女士并没有批评他、数落他,而是半开玩笑地说:“这么快就放弃了呀,这样可不好哦。你好不容易发现了正确的安装方法呢(其实,王女士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小吴同学通过自己不断尝试,找到正确的安装方法),再试试吧。你才试了一次,在给自己一次机会呗。”小吴一听,感觉很有道理,就继续地安装起来。过了一会儿,一个崭新漂亮的书柜就呈现在小吴面前了。他高兴地喊道:“妈妈,妈妈,我终于组装好了,你看!”王女士非常高兴地看着小吴,说道:“你看,你其实很有能力的,只要下定决心,持之以恒,无论什么困难都会被克服,你说对吗?”小吴同学笑着点点头。
从王女士的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家长要给孩子机会去尝试。孩子在做事情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也应该不断地鼓励,而不是患得患失,甚至数落、嘲笑。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才会真正的独立。
家长对于教育子女的不安会直接导致其行为的患得患失,隐匿于教育行为中的这种情绪最终会传递到孩子身上。家长将生存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惴惴不安又寄希望于孩子,并以此不断提高其本身对孩子的期望值,来减少自己本身对不确定的未来的恐惧。这些潜移默化的行为在无形中剥夺了孩子的学习热情,孩子不能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和快乐,违背了孩子成长的天性。
三、新家庭教育的核心
“家庭教育是人类的一种教育实践,是在家庭互动过程中父母对子女的生长发展所产生的教育影响,广义的家庭教育既包括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又包括子女对家长的教育,甚至包括双亲之间、子女与子女之间、子女与祖辈之间相互产生的教育影响。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父母对子女所形成的影响。”这是“后喻文化”时代对家庭教育的影响。承认家庭互动的关联性与必要性是开展家庭教育的前提。信息时代网络崛起,网络原住民即成长于网络环境中的孩子们是家长长辈们学习的对象。孩子们乐在其中,而年长者却力不从心,反之需要求助于孩子们。
时代发展为家庭教育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与核心理念。脱下家长绝对权威的外衣,与孩子结成成长共同体,这是家庭教育新的要求,也是家庭教育的实践指导思想。与此同时,过去对隐形环境的忽视也应该被推上现今的发展舞台,教育不再仅仅是人与人、一对一之间的显性关系发展,而是把更多的隐性的“人—物”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纳入考虑范畴。单向性的家长教育孩子已经不再适用于如今的社会发展需要,过于追求功利的教育会使家庭教育失去自主性,让家长失去主动教育孩子的动力,让孩子缺少独立自主的意识,从而让家长和孩子都无法脱离学校教育而开展家庭教育。
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在家庭中即可概括为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的总和。家庭教育中的言语教育与非言语教育往往均能作为教育的方式,在实践中,如果能够真正适时地将二者合二为一将会在教育过程中取得更大的应用空间和更强的渗透性。言传不如身教,无说教细腻含蓄,会拥有更大的温暖人心的力量。
四、新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本就没有任何隶属关系,它们互相协助、同等重要。这样可以恢复家庭教育的真相,体现出新家庭教育的主张。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借助新媒体环境的发展媒介。
一是借助网络平台,发布更多关于家庭教育的信息,开展更多的便于家长交流的平台,并适时发展线下活动,帮助更多的家长通过这个渠道在沟通中了解家庭教育。
二是借助信息的传播平台,帮助更多的家长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认识教育的规律。利用微信等即时通讯平台,让更多的家长利用碎片时间更新自己有关家庭教育的认识。
三是建立自评自测平台,便于更多的家长自主地获得即时反馈,同时为特殊需求的家长建立起与专家机构的交流平台,为更多的孩子创造出更大的生活学习空间。
家庭教育是教育合力中不可缺失的重要一环,如何正确认识家庭教育并科学践行家庭教育是实现家庭教育的根本。新家庭教育观呈现出的是符合新时代教育发展需要的新式思想理念,同时承接着教育的继承性和恒定性。
本文链接:http://jvsha.com/1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