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素质教育论文2300字_电大素质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 实用文档
- 2021-06-24
- 423
...
导读:电大素质教育论文2300字应该怎么写?写作论文对于现在的很多学者来说,都是特别重要的一件事情,但是要如何写出优秀的论文就成为了现在很多人比较关注的,本论文分类为素质教育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关于电大素质教育论文2300字范文供大家参考。
电大素质教育论文2300字(一):当代电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政治思想教育刍议论文
摘要:加强大学生政治思想素质教育,是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接班人的前提保证。高校政治思想教育必须适应时代的需要,从创新教育的战略高度寻求新的发展,才能肩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
高等院校作为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承载着传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责任,而且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关键。
一、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的政治思想素质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所谓的政治思想素质总的来说是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正确的政治观,科学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主义道德观,努力使自己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具体要求是:1.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共产主义信念理想,在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上能够坚持正确的立场,始终站在人民的一边。2.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有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能够不为世俗所蒙蔽,不因艰难困苦而退缩妥协。3.建立现代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民主是法制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而法制是实现民主的政治保障。当代大学生应该自主增强民主意识,自觉遵守社会主义法制法规,做一名合格的公民。4.培养良好的伦理道德和职业道德。既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要逐步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当代大学生政治思想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当代大学生政治思想素质的现状。1.思想道德素质现状令人担忧。尽管各高校思想素质教育课程的门类和课时设置越类越来越多,政治学习也常抓不懈,然而效果却不甚理想。2.政治取向中夹杂功利色彩。不少大学生集体观念淡薄,把参加政治学习、入党、当学生干部,作为实现个人利益的一种手段,缺乏青年人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对政治热情在很大程度上还只处于浅层次,稳定性和持久性较差。3.心理问题突出。伴随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带来的思想重荷,社会问题积累产生的思想困惑,部分青年学生由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拉大,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挫折,出现悲观、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
(二)大学生政治思想素质问题的原因分析。1.社会环境的影响。一是受市场经济转型期的消极影响。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还未完全建立,随之而来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对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另外,一些行业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的滋长,使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上出现了困惑,迷茫和无所适从。二是受现代信息技术的挑战。网络在大学校园的大量出现,在享受便捷沟通交流的同时,大量消极的不健康的精神垃圾通过网络涌向大学生,给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程提出了挑战。2.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不足。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缺乏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把学习成绩的好坏作为评价对学生的最重要的依据。政治思想素质教育工作缺乏有效的工作方法,很難适应现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师资队伍存在着素质高低不齐,结构不合理等问题。3.家庭教育的影响。现代家庭的父母有时过于溺爱自己的子女,使其实施的培养教育内容有较严重的偏差,呈现出重物质追求的教育轻传统道德的灌输,重技能培训轻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倾向。同时,某些家长的不良生活习惯也在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子女。
三、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措施
提高大学生素质,高校是主力军,但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在加强学校教育的同时,还需要充分发挥社会和家庭的配合作用。
(一)社会应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包括通过加强法制建设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防止腐败现象、侵犯知识产权、社会分配不公,贫富悬殊问题、社会治安等社会问题,建立政府部门清正廉洁、社会各界遵纪守法、公民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氛围,减少社会不良现象对大学生思想的负面影响。要改变传统的社会用人机制,为素质教育作好正确导向。
(二)高校应改革教育模式,做好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高校历来是培养大学生的重要基地,应针对高校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作相应改革。一是建立新的学生评价体系。把学生的思想品质、文化修养、法律意识、创新能力以及专业水平都纳入其中,并且比例要适当,改变以往主要以成绩评价学生的标准。二是建立大课程体系。在整体优化、个性化、现代化、国际化原则下,对原有课程体系去粗取精、精简优化,再有机融入符合时代精神和素质教育要求的崭新课程体系。包括学科课程、修身课程、生活课程、隐性课程“四大板块”。学科课培养大学生的专业和基本技能;修身课包括德育、心理教育、音乐、哲学、文学等方面的课程,旨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性格、兴趣和人文素质;生活课培养大学生基本生活能力,包括生存、保健、保险等内容;隐性课顾名思义是旨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大学生素质的课程,这种课程没有特定的内容,形式也可以多样,比如定期不定期举办举办各种丰富多彩并富有积极意义的学生活动等。三是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增强大学生对国情和社会的了解和认识,拓展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四是充分发挥心理辅导机构的作用。高校应建立和完善心理辅导机构,配备专业工作人员。五是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高校政治理论教师、辅导员、班主任要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生活能力等方面承担重要角色。
电大素质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在电大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论文
摘要:电大教育是我过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是推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重要支撑,如何在电大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迫切的问题。本文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数学课程和处理好数学课程实施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大数学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课程实施
【中图分类号】G644.5【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1-8437(2010)03-00140-01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肯定了远程教育在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主要地位。经过30年的发展,广播电视大学已经成为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骨干力量,成为推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重要支撑。
而今,科学技术、知识人才、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电大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在现代高速发展的教育理念下,也暴露出了自己的弱点,特别是工学矛盾日渐突出,传统的教育模式不再适应当今的学习需求。如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务之急。
一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数学课程
数学课程受着社会进步,数学自身发展,学生需求变化,课程范式改变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数学课程需要在这诸多因素拉动的张力中,寻求一种合力,而这种合力的支点或方向应该是建立可持续发展数学课程,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最根本还是要充分发挥数学课程在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养方面的作用。通过数学课程的实施,有力地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的培养力量。特别是电大的数学课程,它具有诸多特点,更要适应学习型的社会需求。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它不仅要求传授给学生知识、技能,更应该培养学生更内在、更深刻的东西,如学会学习和培养数学素养。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数学课程,需做到以下几点。
1.数学课程的自我生长性
可持续发展的数学课程是富有活力的动态的具有生长力的“有机体”,而不应该是僵化的静态的表现为一堆数学符号、概念、命题的集合。以应试为目的的数学课程,其功利性的目标使得数学课程退化为纯粹的解数学试题的课程,这样的课程没有生命力。数学课程的生命力,可以来自数学自身的动因,也可来自数学与现实生活及社会应用的结合,如现实背景的趣味性与丰富性,应用环境的多样性,问题解决的挑战性等;也可来自学生学习的心理发展需求和学习行为方式的需求;也可来自教学实施中卓有成效的调动与激励。
数学课程的自我生长性常常不是预设和既定的,而是在数学课程实施的动态过程中随机产生的。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在具体的教育情景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既定的课程计划只是提供了这个创生过程的工具,课程实施的过程就成为了教师、学生共同构建教育经验并共同成长的过程,也成为了师生共同创造和开发自己课程的过程,从而赋予了数学课程可持续发展的自我生长性。
2.数学课程的民主性
可持续发展的数学课程必须是民主的课程,民主性主要体现为课程的公平性。在以应试教育为目标的数学课程中,通过过度频繁的考试和层层筛选,众多学生被打入了数学学习的“另册”,他们或由于自卑,或由于畏惧,或由于考试的高难度而游离于数学课程之外,实质上数学课程对他们已不具有“准入原则”,这样的数学课程就不具有公平性。数学课程的公平性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但其本质,却又非常简略,即要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所需要的数学教育,特别是在学习型社会的今天,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更为重要。
数学课程的民主性,还体现于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和发展性的看重。传统数学课程着力于数学学科结构和形式体系的构建。在实施中,更为看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数学课程应该从数学的严格性、抽象性构筑起来的权威地位中解放出来,给教师、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以更多的自由空间。
3.数学课程的开放性
数学课程的开放性应该通过有效的课程设计及实施在多个层面上开展。如在课程目标上应予以拓展,不仅有知识技能目标,还要有过程性目标、发展性目标;在课程内容上,不仅注重数学各板块内容之间的沟通、关联和整合,更要注重数学与现实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在数学思维上,要为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创造更多开放、交流的途径和渠道;在课程资源上,应该超越教材的局限,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去开发,如网络、社区等方面的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二处理好数学课程实施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第一,知识与技能既是目标,又是载体。第二,过程与方法或者说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是数学教育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核心环节。第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所有目标中最为重要的,也是最容易产生异化和偏差的。
处理好三者的关系,首先是教师的认识问题。有些教师会想,不考的内容我虽然尽心尽力去做了,但社会不能给我一个公平的评价,不能检验我的成果,甚至可能会有一个负面的评价。这一点恰好是当前教育的最大误区,是对教育工作者最大的挑战,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难关。判断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学生能不能通过这方面知识的学习,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形成良好的积极的情感态度。
在实践层面还有一个阶段目标不好把握。以前流行的做法是,一节课结束,马上做一个教学质量的测验,看学生是否掌握了该学的东西。每节课能清的、能测的,多是知识和技能方面的东西。情感的目标,能力的要求,绝对不是靠某一节课,某一周能完成的。但是每一节课都必须体现这样的目标。因此,它更是靠一个较长的阶段,通过课程资源去熏陶,通过潜在的积累而获得的。这正体现了问题的复杂性,也是挑战教师的地方。特别是构建终身学
本文链接:http://jvsha.com/1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