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要做好学生德育教育功能探讨论文(共2篇)
- 实用文档
- 2021-06-24
- 334
...
导读:现在我国的学术界也都存在着尤为普遍的一个现象,而且为了能够顺利的拿学位或者是为了顺利的评上职称,都是需要撰写论文的,而借鉴相关的文献资料都是不可避免的,本论文分类为德育教育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学生德育教育论文范文供参考。
第1篇: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
柳晨娟、彦(昌邑潍水学校)
【摘要】在班主任工作中,针对学生德育教育的缺失,把德育放在首位,让德育教育无处不在,处处显现育人氛围;正反两事例来教育学生,让学生知道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关键词】德育潜移默化人生观世界观
一、学校学生德育现状令人堪忧
学校学生的德育教育堪忧:首先,学生违法犯罪事件逐年增多。海口市的一名10多岁的男孩向另一名年龄更小的小学生强行勒索钱财时,被过往行人抓了个正着。如此小的孩子竟学会了敲诈勒索,让围观群众感叹不已。在海口市秀英小区陈先生的14岁儿子受吸毒仔控制,由一名在校学生辍学变成了小偷,并因抢劫偷窃被派出所抓过两次,现在与吸毒仔混在一起不再回家了。这样的事件还有很多……其次,学生的厌学情绪逐日高涨。有人在学校做过调查,由于种种原因近20%学生不爱学习,对学习没有兴趣,他们在学校混日子,每天按时来学校,玩耍一天后,晚上再按时回家,一天什么也没有学。回家后,对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置之不理,对父母谎称老师没有布置作业,第二天到校后被老师批评教育。另外,学生的道德行为极不规范,行为和语言失衡。有些学生在校园里,对老师毫不在乎,老师的话当耳旁风。加上现在的风气,老师不敢惩罚学生,只是口头说说,不敢拿学生怎么样。这样,学生更是骄傲自满,不可一世,老师对学生也没有办法,更加剧了学生不道德的行为和言语。
以上学生的表现令人堪忧,应当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注和思考。必须改变这种情况,绝对不能让学生的道德失衡。
二、班主任在班级中把德育放在首位,处处显现育人氛围
德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有时甚至比文化课的学习还要重要。但现在的情况如何呢?首先,有些学校领导不够重视德育教育,德育宣传不够,甚至没有专门的德育课程,班会中也不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其次,学校德育工作机构不健全,有些学校根本没有德育工作机构,甚至只是摆设而已,连起码的德育工作计划都没有,更谈不上开展有关“德育”的工作了。还有,领导只讲不抓或走走过场摆摆架子,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形式上。个别教师思想觉悟不高或不关心政治,只埋头传授知识,认为德育是学校领导的事情,作为教师,“授业、解惑”才是天职,老师们只担心自己所教的班级总分高不高、教学质量好不好,没有时间顾及德育工作,忽略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必须要改变这种重智育轻德育的做法。首先,班主任要利用班会的功能,每周至少一次在班会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结合社会中、学校中、其他班级中学生的不文明行为、不文明语言进行讲解,让学生知晓不文明行为的危害,不文明行为和语言是可耻的,我们要坚决和不文明的行为进行斗争。从而让学生改掉坏习惯,自觉养成文明习惯。其次,班主任要充分利用黑板报、班级qq群、教室外小指示牌等作为宣传阵地,着力营造文明守信、诚实有信、文明行为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学习和感受,时时感染、感化学生。如针对班级中有些不听家长话的学生,班主任利用黑板报出一栏“孝敬父母光荣,打骂父母可耻”的栏目,让学生知道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知道父母的不易,从内心深处去感化学生。针对有些学生有小偷小摸行为,班主任可以在班级QQ群中,把平时收集的一些小偷犯罪的链接发在班级群中,让学生观看,写出观后感。针对学生不爱护花草树木,可以通过教育外小指示版,“花儿有情,脚步轻轻”“小脚不乱跑,花儿朝你笑”“心中有情,脚下留情”等标语,让学生感知花草树木也通人性,保护花草树木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三、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要用正反事例来教育学生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中,班主任可以利用正面事件和反面事件来教育学生,通过正面事件和反面事件的对比,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从而自觉学习正面,抵制反面。首先,是正面教育法。班主任要收集社会上的正能量的新闻,通过正能量的事例,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对。如2012年5月8日,佳木斯第十九中学语文教师张丽莉,面对4车连撞后冲来的大客车,迎上去推开了学生,自己被车轮碾压而过,当医护人员赶来时,她却叮嘱“先救孩子”。高位截瘫后昏迷的日日夜夜,她的双腿变成了守护人间大爱的天使翅膀,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血液中流淌着的最美传统的善良。“女教师车祸瞬间救学生,自己双腿遭碾压高位截肢”的消息连日来在网络上引起强烈关注,网友们赞其为“最美女教师”。通过真人真事的事例,让学生知道为了自己的学生教师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通过反面案例,让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可耻的。如学校中某些学生不听教师的话,不听从父母的话,有时甚至打骂和顶撞父母和教师;有些学生对同学没有礼貌,以貌取人;有些学生乱花钱,没有节约意识,等等,让学生通过反面事例,知道这些行为的后果,从而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第2篇:体育文化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功能探讨
摘要:在小学校园文化中,校园体育文化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而和谐校园的构建需要良好的体育人文环境为支撑,其是德育的有效载体。小学校园体育文化中的德育教学是以内隐、间接的方式展现,具有学生主动性、易接受性和多样性、隐蔽性的特点,其具有的优势是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比拟的。对小学校园体育文化进行深入研究,既能使学生的体育意识得到激发,提高其身体素质,同时还能深入改革小学体育教育,优化育人环境,进而为学生德育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对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探析了体育文化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功能,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体育文化;德育教育
体育是一种很有影响的社会文化现象,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更好地开展道德教育。体育文化是以人们的生活方式诠释体育社会性,服务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体育在中小学体育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一项重要任务。学校是实施系统德育的重要阵地。同时,体育文化在中小学学校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它不仅影响和改变着学生的生活方式,而且影响着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党中央加大公民道德建设的宏观要求下,如何发挥小学体育的文化优势,促进学生的道德建设,是现阶段学校体育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校园体育文化的涵义
现代意义上的教育定义的基本内涵,一般是把学校教育中的体育、美育、智育、德育作为校园文化的四大基石,并以此为主流,辅助社会体育和经济体育,共同构建现代体育的六大核心内涵。一般来说,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概括为制度层面、物质层面和精神理念层面[1]。物质层的物理呈现是物质存在的形式,如体育器材、体育用品、体育场馆、建筑等的纯物质结构,是学校体育活动发展所必需的。物质层的逻辑表现是如何建构学校体育文化的必要物质基础,即学校体育文化的物质依赖。制度层面与学校体育文化的物质和精神层面密切相关,主要包括体育法规、制度、体育竞赛、健身锻炼、体育教学等方面。它不仅是学校体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社会”规范,而且可以保证各种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精神层面作为学校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体育文化目标中占有主导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主要内容包括人的道德规范、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价值观等。
二、体育文化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功能
(一)校园体育文化对美育的渗透作用
在校园体育文化中,美育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它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两者相辅相成[2]。根据美育的本质,美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美好心灵的情感教育。体育是美育的内涵。体育是培养人的体育活动的教育。人体本身是很美的,形体美是自然美的内容。因此,体育本身就是一门健康美的艺术。美育与体育的主要目的是增强体质,促进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和谐发展,保证文化生活的丰富,促进人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提高。作为一种校园体育文化,体育的过程就是创造美的形式的过程,需要对美的形式进行追求和判断。运动实践的过程充分结合了行为美、心理美和身体美。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学生的身体美、动作美、节奏美和行为美,培养学生的情操。校园体育文化可以从形式和体力两个方面促进人体的不断提高,使之逐渐成为健美运动;还可以提升学生欣赏、表达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校园体育文化对智育的作用
发展校园体育文化对智力教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首先,体育活动会从学生的神经中得到良好的发展,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其次,在体育锻炼过程中,主体的感官、平衡感、听觉、视觉等感官都要参与其中。各种感觉信息不断地被引入大脑皮层的各个中枢,使脑细胞受到刺激和激活,从而改善了大脑的供应。这对促进脑啡肽在大脑思维活动中的分泌十分有益。人们的思维依然敏捷,头脑更加清晰。最后,校园体育活动本身具有创造性,包含了丰富的培养创造力和发展智力的内容,有利于提高思维能力、启发和诱导想象力、广泛培养记忆能力和培养观察能力。
(三)校园体育文化的育德功能
校园体育文化是融教育于娱乐之中的一种文化活动。它具有很强的渗透性,有利于学生高尚道德的形成[3]。
第一,脾气意志和道德。体育是一项强有力的运动,它能使学生形成永不放弃、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因此,在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中,我们要求学生挑战自我,锻炼身体,持之以恒,并与对手抗衡。应该看到,意志力不仅体现了体育的魅力,更是成功的秘诀。如果我们在体育文化活动中培养小学生的意志力,如果我们把它转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和未来的生活、工作中去,势必会使学生获得成功。
第二,要精力充沛,锐意进取。校园体育文化充满生机和活力。参加体育文化活动,有利于小学生克服消极懈怠的思想,使学生自我完善、积极进取和乐观的人生态度得到有效培养。
第三,规范行为,公平竞争。体育运动有着严格的竞赛规则和规范,有利于规范参与者的行为,表现为一种约束和秩序。就小学生参与体育文化活动而言,这些都是生动的行为规范教育。这对培养和加强学生对社会生活规范的依从性是非常有益的。禁止在体育比赛中弄虚作假、犯规。它能在不知不觉中引导学生,使学生远离欺诈,形成诚信的人格,培养学生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意识。我们要抵制开后门、拉关系、特权思想等社会生活的不良风气,净化学生心灵,培养守法、清正廉洁的高尚道德情操。
第四,学会合作,学会共存。体育竞赛是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有效途径。同时,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为学生的内部医疗服务而努力。我们还要提倡全面合作与协调,强调个人角色与整体角色的有机统一,反对个人英雄主义,使学生更好地形成礼貌、团结、合作、体贴、同情、友谊等良好品质。
三、结束语
总之,每一位小学体育教师都要善于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挖掘体育活动的内在文化资源,积极发展校园体育,在教学过程中探索和创新符合本校实际的德育路径,充分发挥地方体育文化在德育中的价值功能。
本文链接:http://jvsha.com/1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