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正文

特殊教育师德论文3800字_特殊教育师德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特殊教育师德论文3800字_特殊教育师德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

导读:特殊教育师德论文3800字有哪些比较优秀的范例?对于毕业生们来说,想要顺利的完成学业,都需要在毕业之际撰写相关的论文,但是对于论文的写作,很多人都会无从下手,本论文分类为特殊教育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特殊教育师德论文3800字范文大家参考


  特殊教育师德论文3800字(一):论基于核心素养下的特殊教育教师师德建设论文


  摘要: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养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校和教师。作为特殊教育教师,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就是教师的“师德”。特殊教育教师师德建设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并持续研究的问题。师德建设的最终目的促进教师道德发展,师德建设既需要社会各界、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并制定具体措施,更需要教师自身的不懈努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特殊教育教师;师德建设


  中图分类号:G76;G45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7)03002502


  近年来,“核心素养”逐渐成为热点话题。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社会各界、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教师需要共同关注并为之努力的一项重要工作。而“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普遍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而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养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校和教师。特殊教育教师是教师中的一类特殊群体,与其他教师所不同的是,他们针对的学生是一批在行为能力上处于弱势的群体,而特殊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更是与普通学生有很大区别。笔者认为,作为特殊教育教师,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就是教师的“师德”。


  师德即为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是所有教师应有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是所有人民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第一标准。特殊教育教师的“师德”是开启学生智慧的启明星,是学生感受爱的出发点,是学生学习信心的来源,更是学生成长的能动源[1]。只有真正建立起特殊教育教师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真正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师德”,才能把特殊教育这项平凡而伟大事业做得更好,才能为更多的特殊儿童带来真正的福音。


  一、“師德”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尤为重视教师的师德建设,并有着一系列行为规范。美国在成立全国教育协会之后,于1929年制定了《教学专业伦理规范》,后修改了《教育专业伦理规范》并使用至今。这两项规范是美国教育界至今为止最具有影响力的专业伦理规范。在美国的《教学专业伦理规范》《教育专业伦理规范》中,“师德”占有的比重最多。在德国,有着历史优久的国家教育史,而且尤其重视教师的教育工作。德国对教师的任职资格等都有明确的要求,着重突出强调教师所应具有的职业道德。英国2012年公布了新版《教师职业标准》。《标准》中明确指出在教师在校内外必须始终秉持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日本也明确要求教师必须有良好的工作习惯、道德品质及教养。新西兰也提出教师需要为学生负全责,对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独立行为能力的培养也落到了实处。许多国家的专家和学者对师德建设的研究都非常细致和深入。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一个学校的教师都能为人师表,有好的品德,就会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使整个学校形成一个好校风,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从古至今,师德建设在教育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教师的“入门证”[2]。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教师的师德建设。教育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对师德建设进行了规范。2005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指出了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文件将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规定。国内的许多学者专家对这一问题也有着非常细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近年来,师德建设这一问题逐渐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意识到师德问题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和重要性。


  二、特殊教育教师的师德建设目前存在问题及原因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教育一个智力低下的儿童要比教育正常儿童多付出百倍的细心、爱心和耐心。”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大部分特殊教育教师的师德师风是好的,他们爱岗敬业、热爱特殊教育事业,为特殊学生默默奉献,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辛勤耕耘。他们的付出得到了特殊教育学生家长、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和肯定。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尤其是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一些特殊教育教师在师德师风方面还存在着一定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自身原因及出现的问题


  1教师自身理想与信念不坚定,缺乏奉献精神。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部分人金钱利益至上,过于功利的心态导致了有些教师看重物质利益。由于特殊教育教师普遍待遇不高,无法与社会上某些职业相比,因此导致部分教师偏离了最初奉献特殊教育事业和热爱特殊学生的初心,消极应付本职工作,对本职工作漠不关心,而积极从事其他的“第二”甚至“第三”职业。即使没有从事其他职业,某些教师也仅仅把特殊教育事业当成了谋生的手段,由于特殊学生的特殊性,并不把分数和升学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因此某些教师不认真备课、不钻研教学教法,在课堂上应付了事,敷衍学生。


  2缺乏为人师表的意识。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少部分教师并不注重自身修养和表率作用,不自尊自爱。在工作中、课堂上信口开河、随意发牢骚、接听手机甚至说脏话。个别教师更是向家长“吃拿卡要”,以“权”谋私,严重损害了教师的高尚形象,背离了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


  3对“教书育人”理解偏差,重知识教育、轻道德教育。作为一名教师,不单要“教书”,更要“育人”。某些教师不关心学生思想方面的变化,只会做“知识”的搬运工,讲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忽视了对学生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培养。部分教师缺乏与学生的思想沟通交流,对学生漠不关心,没有把教书和育人相结合。


  4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任何职业的人,包括教师都会出现职业倦怠。而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非常容易出现。原因就在于:特殊学生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普遍不高,教师工作压力大,而且很难出成绩,造成教师没有职业成就感,时间久了就容易滋生职业倦怠。在职业倦怠的教师身上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导致了教师对工作不积极主动追求进步[3]。


  (二)社会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原因及出现的问题


  1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人们都在追逐经济利益,从而忽视了思想道德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师这一职业人群。尤其是对于特殊教育教师来说,短期的经济压力与长期的事业追求产生矛盾时,往往教师就会选择眼前利益。


  2对教师培训的缺失导致了部分教师不重视师德师风。笔者所在的省級教研机构经常会组织省级教师培训,也承办过国家级教师培训。每年,国家和各省都会定期组织特殊教育教师进行各方面的培训,但大多数是基于各学科、基于特殊教育专业素养的各类培训,少有关于师德师风方面的培训。


  3教育主管部门师德师风监管不到位、机制不健全。教育主管部门通常比较重视教师的专业能力、学生的成绩等各方面的考核,而忽视对师德师风问题的考核与监管,缺乏有效机制,导致了学校和教师不重视师德师风建设。


  三、特殊教育师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首先,各级各类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机构要高度重视特殊教育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教师进行师德师风教育的培训。


  其次,建立师德师风建设考核、奖惩机制。各级各类特殊教育主管部门、特殊教育学校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考核教师年度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职务聘任的重要依据。在年度考核和评优、评聘职称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对于违反师德标准的教师要严肃处理。


  第三,真正建立健全师德师风保障机制。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要充分尊重、关爱特殊教育教师,建立健全师德师风保障机制。保障特殊教育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福利待遇,将师德师风建设与分配、聘用、福利等个人利益挂钩。使教师真正感受到从事特殊教育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第四,加大师德师风宣传力度,创造有利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良好环境。教育主管部门利用各种渠道积极宣传优秀教师,尤其是在师德师风方面值得学习的表率人物,让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给教师以信心感和主人翁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习总书记也将“师德”放在了“好教师”的第一位。因此,加强特殊教育教师师德建设至关重要。不可否认的是从事特殊教育的大部分教师本身都有着一颗热爱学生、热爱教育的心,他们忠于特教事业,师德高尚,心怀大爱,积极为残疾学生服务,教书育人、甘于奉献,得到了家长的普遍认可和社会的广泛赞誉。但是,也有部分教师的师德师风亟待加强。因此,师德建设是一项需要高度重视并持续研究的问题。教师的爱不仅蕴含在教师的人格中,更是一种行动,体现于师生交往中。教师的爱具有奉献、平等、无私的特征。赋予爱的教育就如同涓涓细流灌溉每一块心田。爱能开启学生心灵的锁,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也正因为如此,爱的效果才是不可度量的。师德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师道德的发展,师德建设既需要社会各界、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更需要教师自身的不懈努力。因此,无论是社会各界、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学校和教师本身,注重“师德”,加强“师德”建设已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特殊教育师德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素质教育在特殊教育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摘要:对于特殊教育体育教学来说,其教育宗旨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从而使得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在特殊学校的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对学生基本体育技能掌握情况进行完善,并且让学生对体态美有正确的认知,并且朝这一方向发展,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升,同时也起到了陶冶情操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尝试对素质教育在特殊教育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素质教育;特殊学校;体育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76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6-166-01


  一、将品德教育贯穿整个体育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对于教师而言,在对特殊学校的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时候,应该注意根据聋哑学生的个人身体素质情况以及实际接受能力来对教学模式进行确定,这样才能使体育教育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教师应该注意将品德教育贯穿到整个体育教育的过程中,注意树立起学生的体育道德观,从而使得学生养成勇敢顽强、积极进取的品质,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使学生的精神面貌得到有效改善。当学生产生具体的道德观念之后,便会养成遵纪守法的品质,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教师还要注意根据学生现阶段的实际兴趣方向来对学生就近发展区域进行开发,而对于一些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提升教学难度,扩展教学内容。对于后进生来说,教师应该注意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简化,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特殊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加理想的学习体验。教师在对特殊学生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对其进行适当鼓励,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避免学生产生制备的心理。教师还应该注意结合学生现阶段的心理特点应用多变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进行激发。


  二、注重挖掘體育教育中的美育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师在对特殊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时候,想要使教育效果更加理想,教师应该注意在体育教育中深入美育教育内容,使得学生体会到体育课程中所蕴含的美感,这样可以使学生的课堂融入性明显提升。对于体育运动中的美感来说,主要是由两个方面组成的,即身体美以及运动美。其中,身体美是健康的身体所表现出的美感,这种美观是要基于良好的生理状态以及心理状态才能实现;对于运动美来说,其主要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展示的美感,属于一种过程美,其可以细化分解为行为美、动作美以及晋级美等几个方面。教师在对特殊学生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应该意识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为学生塑造形体美以及运动美的意识,通常循序渐进、言传身教的方式来对学生高尚的文明语言表达习惯进行培养。


  三、掌握学生现阶段心理状态,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对于特殊学校的学生来说,往往在心理方面要承受比一般学生更大的压力,教师在对其进行体育课程教学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对学生这一点予以充分关注,注意消除学生的不良心理,从而使得学生始终保持一个相对健康的心理环境,教师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入手:首先,使学生掌握补偿自身缺陷的锻炼方法。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特定项目锻炼的时候,应该注意对学生现阶段的心理状态有充分关注,避免因为身体锻炼过度而出现为影响学生身体机能的现象。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身体机能存在的差异性来引导其进行有针对性的锻炼,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自身存在的缺陷得到一定程度的弥补,同时也使得学生身体素质得到了长期性提升;其次,培养学生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对于特殊学校的学生来说,往往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这也使得很多学生为负值身合法权益的意识较为薄弱,教师应该注意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好的适应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教师在对特殊学生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对学生的品质进行培养,这也是提升学生自身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当教师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之后,便可以使体育课程教学的效果更加理想。


  四、注意开展体育课外活动,发展学生特长


  对于特殊学校的学生来说,虽然学生在生理上存在一定缺陷,但是很多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体育课程教学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对学生的特长进行充分发掘,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以及独立性,这样更加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以及发展。对于特殊学校的完整体育教学课程来说,不仅包括体育课内活动,同时也包括体育课程的课外活动。对于体育课程的课外活动来说,并不只是简单的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内容,而是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来引导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体育项目训练,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的体育课程学习自主性得到有效培养。教师通过合理的练习难度设定、练习小组设计以及练习环节设定,可以使学生养成长期性的体育项目活动意识,有利于树立起学生良好的生活态度,这也使得学生的特长得到了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对特殊学校的学生进行体育课程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将德育内容深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教师还应该注意对学生的特长进行发掘,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的自卑心理得到缓解,根据学生的特长来对其进行体育活动内容设计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就感,进而提升了体育课程的学习自主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