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科学论文3600字_学前教育科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 实用文档
- 2021-06-24
- 498
...
导读:学前教育科学论文3600字应该如何写作?不管是撰写什么样的论文,相信大家应该都知识都不是那么容易的吧,但是由于很多人没有写作经验,所以在写作的时候也都不清楚如何写,本论文分类为教育科学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关于学前教育科学论文3600字范文供大家参考。
学前教育科学论文3600字(一):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科学课程现状分析及改革途径论文
摘要:教育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学前教育处于教育的基础阶段,因此对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培养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在很多师范学校都开设了学前科学教育课程,然而五年制师范学校的学前教育在这门课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阐述了五年制学前科学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和意义,分析了学前科学教育课程的现状,从不同方面阐述了如何有效的进行学前科学教育课程改革。
关键词:学前教育;科学课程
科学教育是对于五年制学前教育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学习可以了解幼儿科学教育基本目标和形式等多方面知识,学好这门课程里所包含的知识是作为一个幼儿教师必须要掌握的,然而传统的课程中存在着很多不足,使课程改革不够透彻,所以对课程改革有效进行的分析和研究对我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一、学前科学教育课程存在的意义
学前科学教育让学习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带着更明确的学习目标去学习,同时也将所学专业知识进行清晰的梳理和规划,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让学前教育的学生能够更好的在日后的教育工作中解决他们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同时更明白作为一名学前教育工作者的价值和意义,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对未来所从事的职业责任心的增强,在让学生掌握牢固的专业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感情,提高学生的职业修养,以便将来为学前教育岗位输送更优秀的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二、学前科学教育课程现状分析
(一)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有待提高
随着社会发展带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因此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不仅需求量增加,要求也不断在提高。然而,当前许多一线的幼儿教师,在师范院校的学习过程中,更多的热衷于技能方面的训练,比如对舞蹈、弹唱、环境创设、故事表演等投入大量的精力和实践,技能突出;对通识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对科学知识的逻辑性和推理性把握不够,自身科学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在教学中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有失误,不能够有效、流畅的组织教学,与幼儿缺乏情感上的交流和互动,导致教学中出现教学内容不丰富,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不新颖,教学模式无创新,对幼儿科学教育的开展带来一定的挑战。
(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待养成
五年制师范学校的学生都是初中毕业就来到学校学习,年龄大都在15~16岁之间,是从少年期向青年期过渡时段,年龄小,大部分家长不在身边,无人看管,自律性又差,自主学习方面的能力都比较薄弱;同时这些学生不像高中生那样面临高考的压力,刚从初中的紧张学习环境来到很宽松的、无压力的学习环境,他们在学习情绪上普遍有所放松,在学习动机上不够强烈,学习目的不明确,因此在学习上缺乏自觉主动、积极向上的精神,并不具备长期以往积累下来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师资、设备有待加强
五年制的师范院校大都是传统三年制中师升格而来的,在学前教育专业方面都存在着专业教师数量不足、教学水平偏低、教学效率不高的局面;在全国大兴职业教育的环境下,师范类教育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政府的投入相对较少,专业的教学设备的添置都得不到重视,很多五年制师范学校学前教育设备都有不齐全,特别是幼儿科学教育的设备所要的资金投入多,一些学校就忽视这方面的建设,这样就导致学生学习资源受到限制,不能更全面的接受专业知识的信息传递,学习效果不够理想。
(四)课程设置有待完善
五年制学前教育的专业使用人才培养方案部分内容已不适应新的学前教育发展需求,有的培养方案使用逾多年,没有及时修订和完善,面临诸多问题,如:学科课程设置体系与幼教发展存在一定差距、学科和专业优势不明显、学生教育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等一系列问题。幼儿科学教育课程的内容是否贴近幼儿生活实际,能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識。
课程的内容不能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不同需求,《关于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强调教学依据当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要建立了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课程的设置与选择、教学环节的设计与要求等方面,要注意共性与个性、统一性与灵活性的结合,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能力、兴趣特长、发展方向等方面的差异,为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精神创造条件。
三、学前科学教育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科学课程的教学设施建设
学校要大力投入资金改变原有的简陋教学设施,帮助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和探究。首先要建设好科学实验室、模拟活动室。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尤其是动手能力的提高,实践能力的过硬,必须有这些相应的环境设备条件来支撑。再者整合与充分利用学校的科学实验室,结合本课程和《纲要》的要求,进行与实际生活及周边事物密切相关的各种现象的简单实验。提高对现象的解释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只有先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才能为学前科学教育这门学科提供更多,更好,更有用的资源,进而让学生在学习学前科学教育这门课程时专业化得到加强,获取知识的途径也到拓展。
(二)培养幼师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已经明确指出:很难想象作为学前儿童的科学教师,本身却对科学一无所知,对科学有畏惧之情和消极的态度,这种对科学的畏惧、消极情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幼儿,会使幼儿也产生同样的科学畏缩情结,是非常不利于幼儿科学精神和情感养成。加强师范生在科学情感、态度方面的培养。具体要从下面几方面做:首先,科学知识的充实。要求进行大量的科学阅读,在短时间内丰富自己的科学知识,并且要求做读书笔记,把自己阅读过的科学知识记录下来,定期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分享。其次,科学方法的掌握。要求幼师生在课程中做科学小实验,并且对所做的实验进行详细记录,这样在亲身经历实验过程中体验和理解如何做科学,体验到科学是有趣的,树立积极的科学情感和态度。再次,要求幼师生在课程中随时随地进行科学观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观察问题,练就敏锐的科学洞察力。让他们觉得科学无处不在,生活中到处是科学,只要用心,就能走近科学。
(三)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学课程改革工作
许多教师并不是很重视课程改革,认为认真讲课才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并没有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研究课程的改动和调整。要实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课程目标,需要对该课程的实施过程进行全面的改革,教学活动不应仅仅关注教师的教,更应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整个教学过程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整合教学方法,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长期使用任何一种单一的教学方法都是不适宜的,应针对不同模块的教学内容选择、整合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效果。结合任务驱动法,在教师讲授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收集了解世界各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发展的前沿信息,并进行小组间的分享和交流,促进学生形成先进的科學教育理念。案例教学法与研讨法相结合,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挖掘案例的价值,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形成设计儿童科学活动的思路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反思能力。而模拟教学就是让学生当幼儿教师,其他学生扮演幼儿,完整地体验整个教学过程,活动结束后开展自评互评,切实提升教学能力。课程改革不光是要从教学方法本身改变,教师的很多其他方面也需要进行调整。首先学校要调动起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只有教师更热衷于教育事业,全身心的投入到课程改革中去,才是本质上的改变,否则所有的改变都是基于表层上的,并不能深入到教学工作的灵魂。
(四)优化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
科学地建构课程框架,优化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但对于教材的选择和使用应灵活,不能单一地参照某一本教材。教师在参照教材的基础上应对课程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和优化整合,使课程的内容结构和逻辑体系更加清晰合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教学内容可以分为三大模块,第一模块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述;包括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涵、特征、目标、内容等。第二模块,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包括集教中的科学教育、区角活动中的科学教育、生活中的科学教育、偶发性的科学教育等。第三模块,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领域内容;划分为物质科学领域、生命科学领域,地球空间领域。同时学校为实施教学的开展应该打开渠道,双管齐下,在校内多建一些科学实训室,再到校外找一些合作学校,让学生学到的学前科学教育在实际操作中能够找到用武之地。
四、结论
综上所述,五年制师范学校学前科学教育课程的调整关乎着能否带动整个学前专业的发展取得更多的家长和用人单位的信任,课程改革不仅对培养学前教育教师的学校具有重要影响,对五年制师范学校毕业生就业的学校也起到了一定影响,因此教师应该全力配合改革,让祖国教育事业在社会发展趋势下越走越平稳。
学前教育科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从国外经验看我国学前教育的教育科学发展问题论文
【摘要】学前期是认知发展最为重要、最迅速的时期,对人成长过程中认识能力的发展最具有基础性作用。已有研究证明,早期教育对于儿童的认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单调、贫乏的环境刺激和适宜学前教育的缺乏则会导致学前学习者的认知能力落后。教育科学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得以合理、有效地开展便成了重中之重,而目前我国的教育科学水平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有必要借鉴其他国家教育科学的宝贵经验,并加以有效汲取和转化,然后运用到我国学前教育教学中,以丰富学前教育方式的多样性和针对性。
【关键词】学前教育;科学发展;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2-0030-02
一、推进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是对学前儿童进行教育的过程,实施适应儿童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可有效帮助儿童发展,促成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协调性和关联性,构建起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互动关系。
学前教育大致可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智力行为上的,另一个则是潜移默化的心理上的。由于心理变化的不易观察性,目前大部分学前教育都只是进行简单的智力行为层次上的教育,比如,开发幼儿的动手能力、情绪控制能力,等等。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压力增大,近几年来学前教育的项目得以丰富,简单的智力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家长对学前教育的期望,所以陆续出现了一些国学幼儿园,以学习中国经典国学作为特色进行招生,取得了更多的关注。由简单的以看护为主的学前教育到现在以学习知识能力为主的学前教育,这不得不说是学前教育一种进步,如果只站在国内的角度观察学前教育的发展确实没有问题,但是放眼国外的学前教育发展,便会发现我国的学前教育发展仍然处于落后状态。
“地球村”概念的提出让文化的流进与输出日益频繁,文化的交互性日益变强,因此,学前教育的教育高度不能仅仅停留在国内水平,还应借鉴外国的成功经验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方式,让幼儿在学前教育中获益更多。
多数人都认为,幼儿不懂世事,且做事的方式都是简单、模仿性的,懂事之后再塑造也不晚。这种观念的错误性显而易见:学前教育其实是一个人未来性格以及能力塑造的基础,学前时期还是智力开发的关键期,因此,必须重视学前教育,并把学前教育作为教育科学的重点研究领域。
二、普及教育科学
有人可能会问:“什么是教育科学,教学科学的研究方向又是什么?”教育科学其实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类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它包括属于基础学科的中国古代教育史、中国近现代教育史,属于基本学科的教育原理、德育原理、教学原理、教育管理学原理。而现代教育科学所研究的方向是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教育测量与评价科学研究以及教育发展理论研究。对于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大家已经熟知它的发展历程,但是对于学前教育中如何贯彻教育科学,如何进行教育的测量和评价科学研究,其形式则是多种多样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学习群体的风格不尽相同,所以所采取的教学方式也应有所不同,这都有待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发现和调整。
1.提前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学前教育与其他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教学对象是婴幼儿,教学对象的学习特点是理解能力较低,行为控制力不强,好奇心极强,因此,必须重视教学内容的制定。在制定教学内容时,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生动性、趣味性、教育性和安全性。其中,生动性和趣味性有助于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保持学习者的学习状态;教育性则是教学过程中的根本目的,“寓教于乐”是学前教育应达到的基本标准。另外,学前教育中,大部分学习者都是自我保护意识较差的低龄儿童,属于弱势群体,所以在制定学习内容时,要考虑教学活动的安全隐患,切实保护好学习者的人身安全。
2.观察学习者的学习态度,灵活调整教学方式。在根据既定的学习内容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不断观察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变化、兴趣变化,并据此调整学习内容的顺序和教学方式,让学习者充分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另外,还要着重利用学习者的好奇心理吸引注意力,这样可以带动学习气氛,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3.注重成果反馈,总结经验。学前教育的成果往往没有系统考试类的衡量标准,所以需要细心观察学习者的行为变化和各项能力的提升程度来确定教学方式是否有效。并通过变换教学方式来对比学习成果的优劣,总结教学的方式方法,以适应学习者的学习习惯,提升学习效率,让学习者在学前教育中打下良好的基础,丰富知识储备,加强性格塑造力,让学前儿童的身心得到良好发展。
三、借鉴国外成功的学前教育经验
纵观国外教育科学研究的现状,我们可以看出世界各国的发展动向,学前教育历史发展的科学研究表明,幼教理论和方法的发展是推动幼教事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幼儿教育从经验型转向科学型的必经之路,因此,幼儿教育的科研工作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苏联于1960年建立了学前教育科研所,内设早期幼儿教育、学前儿童教育、实验教学法、年龄心理学、生理学、美育、体育等实验室,研究所把全国学前教育问题的一切科研工作都统一起来加以分析和评价。国外的教育科学水平发展比较早,这种类似的教育科学实验在国外不胜枚举,而在国内却屈指可数,那如何借鉴国外的教育科学经验来丰富我国学前教育教学方式呢?笔者认为要遵循以下原则:
1.借鉴与修改。在观察国外先进的学前教育模式后再加以运用,并在运用的过程中了解它有哪些缺点和优点,然后进行改造再利用。这种做法的根据是:每一种科学的教育方式都是不分国家的,国外先进的学前教育经验当然可以拿来运用到我国的学前教育中,但前提是不能照搬照抄,要灵活地改良和修正,并在方法运用中反复总结经验,让国外的先进学前教育经验落地本土,并发挥它的优势。
2.创新改革。在引进国外先进科技的同时加以改造和创新,结合学前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性地改造,以达到先进水平甚至实现超越。但是创新模式实现起来很难,不仅要了解学习者的学习特性,还要能够找到彼此结合的创新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增强洞察力,要能够发现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从而找到学前教育的新思路。
四、我国学前教育的教育科学未来发展趋势
目前,在教育领域中,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学前教育,而我国对于学前教育的资金投入还不够充足。当政府逐渐扶持学前教育的发展时,也就意味着学前教育的规范性会得以增强,而此时教师的教学能力无疑会被看做衡量学前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同时,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具备先进理论、科学精神和文化素养的学前教育实践者又通过不懈努力确立学前教育的发展地位,增强学前教育内涵,提升学前教育的发展层次,建立在丰富实践基础上的学前教育理论体系将得以成形和完善,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模式。同时,国际化背景下的学前教育国家间的融合也将进一步加强,通过学前教育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拓展学前教育的观察角度,加大和重视学前教育发展的动力和方向,从单纯引进外国理论转向借鉴适合中国幼教的西方先进理论和经验,为创新本土理论服务,为提升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发展水平服务,这必将是学前教育在教育科学领域的发展趋势,相信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我国的学前教育必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人才培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文链接:http://jvsha.com/1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