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教育论文3700字_地球科学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 实用文档
- 2021-06-24
- 502
...
导读:地球科学教育论文3700字有哪些比较优秀的范例?对于毕业生们来说,想要顺利的完成学业,都需要在毕业之际撰写相关的论文,但是对于论文的写作,很多人都会无从下手,本论文分类为科学教育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地球科学教育论文3700字范文供大家参考。
地球科学教育论文3700字(一):关于地球科学教育发展的建议论文
摘要:地球科学教育要适应科学进步与建立和谐社会之需求,一是应将大气、海洋、地质、地理与生物相关的基础理论开设为必修课,继承、认知与拓宽思路;既使学生了解地球发展史,更要重视地球现代过程的研究与教学,探索未来变化趋势;重视实践教学、建立教学实习与研究基地。二是要讲授海陆过渡带——海岸海洋科学课程系列,填补陆地与海洋科学之间的断缺。三是要组织优秀地学教师轮换、巡回讲学,共享高水平教学成果。
关键词:地球圈层系统;地学必修课;海陆过渡带;海岸海洋科学;优秀教师巡回讲学
我国地球科学教育,自“八五”规划以来,经过多次会议的讨论研究与多年的教育实践,已有长足进步,反映在:
(1)以地球系统科学思想为指导,多次召开地质、地理、大气、海洋、环境科学等各学科结合的研讨会议,一次次地深入探讨,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已有长足发展。
(2)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在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中,将地球环境资源与城乡规划体系结合为一体,学以致用,密切为我国发展建设服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在第二届地理学教育委员会提出的。现在这个专业设置数目众多,遍及地学院系,反映出综合性学科之生命力;启示我们应进一步适应地球客体之特点,研讨地学教育的创新发展,培养具有全局观点、深入与综合分析能力的实干人才。
下面从适应人地和谐相关发展的需求与当前科学进步的可能性,提出几点建议。
一、现阶段地学教育与课程体系宜加强的三个方面
1.地球表层气、水、岩、生圈层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变化,与人类生存活动关系密切。因此,地学(系、科)教育,应将大气、海洋(与淡水)、地质、地理与生物五方面相关的基础理论列为必修课程。实例如:20世纪50年代时南京大学地理学教育,除未涉及海洋科学外,其他四方面均强,学生毕业后,为国家建设作出重要贡献;1952级的地貌班中,如今有3位院士。继承、认知、拓宽知识面与思路是培养人才的第一步,不打好基础是无法健步地前进。同样,局限于原有的专业教育,是不能探索到自然变化的真谛,何况人类活动影响使其变化过程更复杂。
例如,对全球变化的研究,不仅仅是气候变化。我理解是:“全球变化是反映在气、水、岩石、生物圈的事件性变动,形成全球性的频发与持续效应,对人类生存环境影响深刻。”气候变化有人类活动的影响,但主要是大气的自然变化,气候带移动的纬度地带性变化。近50年来的个人体会是:当前南京的冷热气温变化,比20世纪50年代时“温和”多了,夏季不是那么酷热,而冬季不是那么寒冷,冰雪冻结减少了;而北京夏季比20世纪50年代热,冬季不像20世纪50年代时那么寒冷。我理解全球变化不仅仅是气候变化,其自然变化还包括了火山、地震活动的影响效应。地震与火山活动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在加强,尤其是21世纪以来,不仅在全球范围内日日有地震,而且强震发生频频;火山爆发不仅在日本与夏威夷群岛,2010年3月冰岛强烈的火山爆发,尘埃蔽日,飘移散布,影响航空;同年10月26-29日,印尼中爪哇省的默拉皮火山爆发,造成33人死亡,炙热烟尘影响范围巨大。这些岩石圈层的构造活动,影响到气候变化,确实是影响到地球表层的事件性变动。所以,地球科学系统教育,必须加强圈层系统的基础教育,不全面了解地球系统变化的基本情况,如何进行全球变化分析研究以探求其变化趋势并加以应对呢?
2.地学各专业学生,既应学习地球发展与地球环境演变的历史,更要重视学习与研究现代作用过程与现世状况,以此为基础,探索未来发展变化趋势。与自然和谐共处是人类生存环境持续性发展的必要途径,地理科学的“天人合一”的核心思想,应体现在地球科学体系的教育之中。
3.重视与强化实习与实践教学,圈层系统的基础理论教学,必须有实践教育配合。重视师生对自然环境的认知,重视综合性与区域性分析能力的提高,重视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发展。建议在实践教育中:(1)加强完善原有的“宁镇山脉地质实习基地”与“庐山自然地理实习基地”,这是基础教育基地,应对自然环境倍加保护并扩大开放利用。(2)适应发展的需求,建议教育部领导组建“秦岭山脉(含南北两侧)地学教育基地”、“长白山(火山、森林、湖泊)教育基地”、“海南海岸与海岛环境资源教育基地”以及开始实施“吐鲁番盆地、戈壁沙漠及帕米尔高原大路线实习”与建站。这三处可作为本科高年级及研究生实习与研究基地。进一步与地方实习点结合,逐渐发展成为地学实践基地骨干网络,对地学人才培养,对公众教育,对促进我国资源、环境和谐发展利用均有推动。基地建设应由国家出资,教育部主持相关院校组办。实际上除过秦岭外,南京大学在地学教育改革中,已经进行了上述的基础地学教育实习,海岛海岸、长白山与西部大路线实习与考察,的确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观察与研究能力,增强了对伟大祖国的热爱。
二、加强对海陆交互作用的过渡地带教育
我国的地球科学教育,对陆地系统的教育历史久、力量强、成果累累。海洋科学教育以青岛为中心已形成骨干网络,仍在进一步加强。但是,对海陆交互作用的“过渡地带”教育很薄弱,并未形成共识。海陆过渡带是指陆地延伸至海洋的全部,包括海岸带、大陆架、大陆坡与坡麓的堆积体——大陆隆(ContinentalRise),于1994年UNESCO在比利时列日大学召开的第一次海岸海洋大会定名为“CoastalOcean”,即“海岸海洋”。相当于我国海洋学家所沿用的“海岸带”与“近海”。海陆过渡带因有海水覆盖而区别于陆地,又因有陆壳(硅铝层)延伸至海底而区别于深海大洋——海底主要是由硅镁层洋壳所组成。
海岸海洋是一个独立的环境体系,地球表层气、水、岩、生在此地带交互作用变化频繁,风力、波浪、潮流均在海陆过渡带加强,其面积占地表面积的18%,水体占海洋面积的8%,但生物量巨大,拥有全球1/4的初级生产力与90%渔获量,生态系统丰富、缓冲作用突出,与人类生存活动关系密切。必须认识到海陆过渡带的独立特性与重要性,在地学教育中宜尽早开设“海岸海洋科学”系列课程填补空缺。
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实施,将大陆架与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划归沿海国管辖,这些均在海陆过渡带即海岸海洋范围之内。全球有370多处海域具有权益纷争,我国在管辖海域的海疆划界方面,与周边国亦有权益纷争。石油能源的“生命线”亦在海上。资源争夺与海洋国土权益推动了对海岸海洋的关注,国际上兴起了对海岸海洋科学研究热潮。自1994年UNESCO列日会议以来,我国关注了“海岸带与近海”的一体化调查研究,但是缺少对外陆架与陆坡的一体化关注,“海岸海洋”术语与内涵未被关注与采用,外陆架与陆坡实属陆地的一部分,有争议的岛屿主要在外陆架与陆坡上部。南京大学海洋研究与教育是以海陆结合为特色,以海陆过渡带为核心,设有海岸海洋科学系与博士学位点,南京大学“海洋地质学”博士点是江苏省建设的第一个海洋地质学重点学科,现正联合大气、地质、生物与法律等系科,努力建设海洋科学一级学科点。
海岸海洋科学是研究海陆过渡带表层系统作用过程、环境与资源特性、自然发展规律,以及与人类生存活动相关的科学。它应用于环境资源开发与保护,服务于海洋经济、疆域政治、立法管理与军事活动等方面。
中国居于亚洲与太平洋之交,除台湾以东濒临太平洋外,渤、黄、东、南海均居于岛弧内侧,属边缘海(continentalmarginalsea),绝大部分海域属海岸海洋,独具特色:季风波浪,有潮海,大河入海径流及长江口北侧的平原海岸,是河海交互作用形成,河流泥沙汇入,促成发育了淤长的潮滩、宽广的大陆架、巨大的三角洲,以及内陆架叠置着巨大的沙脊群与潮流通道组合:南方的港湾海岸与三角洲平原相间分布,生物成因的海岸、岛礁,海峡,拉张沉降的大陆坡与深海盆中洋壳隆升……均蕴含重要的科学机理与应用价值。现代海岸海洋又深受人类活动影响,成为陆源污染物之汇:除外洋及苏北南黄海尚有部分II级海水外,均污染严重,为劣Ⅲ级与Ⅳ级海水;赤潮爆发频频,水环境恶化,减弱海岸海洋沉淀过滤作用;海洋灾害损失严重,亦造成人员伤亡。内陆人类活动亦通过河流而带到海岸海洋:沿江河流域筑坝、引水,减少了泥沙汇入,入海泥沙从20世纪80年代前的20.1x108,减至目前的5×108~6×108t,加之海平面上升,风暴潮侵袭,水下三角洲与平原海岸普遍受蚀后退,危及沿海大都市及经济带的安危。所以,我国在关注陆地与海洋开发之后,必须重视海陆过渡带(海岸海洋)作为一个环境体系的重要性,需加以研究,加强对海陆过渡带环境的关注,在地学教育与人才培养中贯彻,并应用于公众环境教育,意义重要。
三、组织优秀地学教师轮换、巡回讲学
应遴选基础课、稀缺专业课的优秀教师,组织轮换性教学或巡回讲学,促进沿海与内地,北京与边远地区的学识与科学教育成果相互交流。地球科学需积累,充分利用现有教师资源,使学生普遍受益,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共享优秀教学成果。
地球科学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地球科学》中的科学教育论文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科学课作为一门基础课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但由于很多学校的教学设备简陋,有很多实验很难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对于一些自然现象和规律也就一无所知,使学生学得枯燥无味,毫无兴趣。
怎么样才能上好科学课,特别是实验教学。怎样才能将抽象的自然知识,通过实验教得有声有色。我在教学中注重落实了“真”、“趣”、“实”。
当今世界,各国都把科学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一个基本战略。在西方发达国家,科学教育早已是一个独立的学科。而“科教兴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自然”课改为“科学”课,初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及自然地理内容,综合为“科学”课。为适应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改革的需要,我们师范院校开设了科学教育专业,参照义务教育阶段《科学课程标准》的内容体系,构建一个能体现科学综合为特征的科学教育专业体系。其中,在《地球科学》课程中,力图实行开放式教学,以科学情景导入,以科学任务驱动,指导学生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展开自主和合作的科学探究活动,获取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同时发展科学能力,培养科学品质。
什么是科学素养?《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素养由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科学意识和科学品质五大要素构成,这五大要素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在这五大要素中,科学知识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是培养和形成其他要素的载体;科学能力是核心,包括各种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实践能力等内容;科学方法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要素,是科学的认识方法;科学意识和科学品质是科学素养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中科学意识包含科学的世界观,在社会生产及生活中有理解和应用科学的意识等内容,科学品质主要指科学态度,精神以及对科学的兴趣、情感、动机等内容。
科学素养有不同的程度和形式,人的一生中科学素养都在不断发展和深化,而不仅仅局限于在校期间。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而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培养的即将从事义务教育阶段科学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必须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即将引领中小学生的科学学习。《地球科学》课程的开设必须建立在对科学本质认识的基础上。
所谓科学本质是:“科学是认识自然最有效的途径。科学知识反映了人类对自然本质的认识,对自然现象具有解释和预见的功能。科学可以转化为技术,变成改变世界的物质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是以多样性的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探究活动。科学探究不仅涉及逻辑推理和实验活动,同时还是一个充满创造性思维的过程。科学知识是全人类、特别是科学家探究活动的结果,它是人类智慧和劳动的结晶。科学不仅是科学家的事业,而且是一项全社会的事业。每一个人都应当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科学知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不断发展和进步,它不是绝对真理,只能在一定的条件与范围内适用,它也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可验证性是科学与伪科学的重要区别之一。科学强调和尊重经验事实对科学理论的检验。科学活动应当促进社会的进步,并将受到科学道德和社会一般道德的双重约束。”
因此,在《地球科学》课程大纲编写过程中,我们力求能将地理科学知识与科学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过程、方法与能力融为一体,而不再是一门单纯的地理专业课程。使“科学”这一概念已经由原来的“科学知识的总和”,还原为“科学”的本来意义,即“科学是人类对自然界不断进行的探究过程”。通过《科学课程课标》的学习,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上做了大胆的取舍和创新。删掉“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壳的组成物质”、“土壤类型特征”、“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等与其他课程的交叉部分,重点突出自然地理中地质、地貌、水、大气、土壤特性的内容。
在课程设计中,每个章节设立了科学探究课题,这种科学探究活动是培养科学观念与能力的最关键途径,也是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最有效的手段,如第二章地壳,为让学生能了解岩石的三大类,并能从矿物组成、结构与构造等方面把握岩石特征,在本章节前布置[科学探索课题]“收集岩石样品”。让学生在一段较长的时间里,利用各种方式、各种途径尽可能多的收集不同地方的岩石,在教师的指导下用各种科学技能,敲击、研磨、观察等探索各种岩石的异同点,进行分类。在这一章节结束时指导学生完成并展示其课题成果进行交流,写出小论文。
另一方面在相关知识上为加强和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观察、预测、测量、绘图、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等一般科学技能,我们设计了“实践技能”、“野外探索”、“探索实验”活动。在“火山”这一节[探索实验]“制作火山模型”。首先提出问题:火山内岩浆怎样运动?通过构想假说、制作模型、观察,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最后应用:比较模型中观察到的“岩浆活动”与实际火山中的岩浆活动?
通过“科学与技术”、“科学与社会”主题的设立,让学生了解科学与技术、科学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如在“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这·节[科学与技术]“设计制作褶皱和断层运动的课件”;“地震”一节[科学与社会]“人们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少地震对房屋的破坏?”在课件的设计与制作中了解技术的设计过程,在社会调查和资料整理中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科学教育的目的是最终引导学生领会科学的本质,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形成科学的认识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最终成为个性鲜明、创新务实的科学教育工作者。
《地球科学》课程的开设对我们来说是一次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的教学工作还在不断探索中前进,需要不断地吸纳新的科学思想、科学成果、科学方法,不断地进行修正和完善。
本文链接:http://jvsha.com/1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