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教育改革论文1900字_应试教育改革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 实用文档
- 2021-06-24
- 408
...
导读:应试教育改革论文1900字如何写?学术论文在进行写作的时候也是比较难的,这也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论文的写作的成功与否都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至关重要,本论文分类为教育改革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应试教育改革论文1900字范文供大家参考。
应试教育改革论文1900字(一):应试教育改革中的利益冲突论文
【摘要】在应试教育的弊端已广为人知的今天,其改革进程仍举步维艰,这是由各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其中改革的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矛盾及其共同的利益追求是使之成为改革过程中又一障碍的关键。这就需要我们在改革过程中,找到一个既能促进学生发展,又能让参与教育改革的各类人群得到合理利益回报的模式,从而使得教育改革的步伐能坚定平稳地前进。
【关键词】应试教育;教育改革;利益相关者;利益冲突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8-0022-01
一背景
我国的教育改革自从改革开放至今已有三十多年。并且在近几年,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坚定不移地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把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育改革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在很多全局性的关键问题上,仅仅算得上是“发展”,而谈不上“改革”。中国的教育改革并不是一清二楚的简单现象。它涉及一系列与人的价值理念、利益获取、知识构成相关的问题。本文拟从利益相关方面来分析造成教育改革,尤其是应试教育改革如此艰难及漫长的原因。
二教改过程中的利益冲突
首先,任何改革都会造成原有的利益格局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利益冲突,这就涉及利益调整问题。改革是否能成功,不仅需要其大方向正确,目标合理,也同样要看利益调整能否被改革所涉及的各群体所接受。因此,在做出具体分析之前,我们首先需要认清谁是改革的“利益相关者”;他们中是赞成改革的多还是反对的多;赞成或反对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然后从这些原因中分析出他们赞成或反对的力度会有多大。只有客观地分析好以上各种因素,深刻认识到中国教育改革的难度,才能实事求是地制订出教育改革的合理目标及科学的推进策略,从而使教育改革的步伐能坚定平稳地前进。
三教改理念与目的
教育的真正核心理念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而为了实现这个理念,就必须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也就使得我们必须做到: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课程内容的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
四应试教育改革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矛盾
在教育改革的目标已经十分清晰的情况下,其推行进程却异常艰难,不断受到各方面的抵制。大家都了解到现今的教育存在着各种严重弊端,然而经过多年的努力,却仍然无法从根本上对其做出改善。其原因有很多,但最关键的问题在于这一改革触犯了改革前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这些利益相关者有很多,现在就以应试教育改革为例,从利益角度上,从校长、学生家长、教师这三方面进行说明。
对于校长来说,在学校教育资源的配置方面,最有效的方式是看能否更好地维持或提高本校在激烈的校际竞争中的地位,是否能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而对于学生家长来说,他们最关注的是自己的子女是否能享受到更多优质的教育机会,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在将来的社会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对于教师来说,他们希望学校的教育资源能为他们的教学工作提供便利,以提高教学效果。就校长来看,要提高本校在校际竞争中的地位,学生的成绩必不可少。就家长来说,他们的子女能否选择更好的学校,关键在于子女的成绩。至于教师,其教学效果的好坏,最直观的体现在于学生的成绩,这直接影响到其本人的职业成就感以及其他如名誉、职称评定及相关联的物质待遇,这使得提高学生的成绩成为了以上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利益需求。当然,如果能做到即保证学生的升学考试成绩不下降,又能真正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这种方式肯定会被大家欣然接受。但是升学考试,本来就是择优录取,这“优”指的就是分数,而在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方面,对其进行专门的有针对性的考试教育方式肯定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而教育部门为了给改卷提供一个公平的环境,必须设置一个相对标准的答案,以便能让不同的改卷老师在改卷时不会因各种因素造成误差而导致评卷的不公。正是这“标准答案”,使得应试教育在各教学机构里成了必然的教学手段。最终导致以上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不赞成应试教育改革,改革的步伐自然也会受到极大的阻碍。
但不管这种应试教育模式有多难打破,我们在现在和将来的教育改革中,都必须不断奋斗。这就需要我们在改革过程中,找到一个既能真正促进学生发展,又能让参与教育改革的各类人群得到合理利益回报的模式,从而使得教育改革的步伐能坚定平稳地前进。
应试教育改革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加快教育改革步伐,推进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的转变论文
摘要: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一次重大的教育改革。转变教育观念是教育改革的前提。在教育思想转变过程中,要牢牢掌握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教育理论的思想武器。在改革中,应以基础教育改革实验为先导,先树典型,逐步推广,循序渐进的把素质教育引向深入。教师队伍自身素质的提高亦是实施素质教育至关重要的条件。提高教师队伍素质途径,一要改革师范院校教育,二要加强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
关键词:素质教育应试教育
改革是教育的根本出路,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部分。由于它受到政治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劳动、人事、分配等诸多制度的制约,改革是迫切的,但又是艰巨的,必须积极而稳妥地加以推进。我认为,当前推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要着重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首先是教育思想的转变
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在宏观上有管理体制问题,激励机制问题,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协调问题,学制、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的制定等问题;在微观上有学校管理问题,教师组织教育、教学活动问题,直至具体到对每个学生的教育问题,但这些问题无不由教育思想支配,教育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朝着预定的方向进行。因此,实现转变的前提是教育思想的转变。
在转变教育思想过程中,要以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以小平同志的教育理论为武器,结合实际,着重在认识上实现三个统一。
一是要把培养优秀人才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任务统一起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依赖于科技的进步,又依赖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因此,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与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任务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统一于提高民族素质这一伟大的目标中,统一于打好素质基础这一基本任务中。
二是要把群体培养目标和个体发展目标统一起来。要认真分析作为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础素质结构,这应当是基础教育的群体培养目标。
与此同时,必须看到群体目标最终要落实到不同的学生身上,因此,在落实过程中要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使他们都能在达到基础素质要求的同时,得以发展符合个人特点的素质,以增强个人在未来社会生活中的特殊适应能力。因此,在教育活动中,特别是现行大班教学的形式下,教师面对的不能只是一个班,而应是一个个不同的学生。必须坚持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坚持因材施教,这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条想指导下的教育过程之中。
为推动教育思想的转变,必须将教育思想的学习、宣传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没有各级领导、广大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对教育思想的广泛学习讨论,很难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改革中取得认识的统一,而没有较为广泛的思想基础,改革必将遇到重重思想阻力而难以推进。
2、大力推进基础教育的整体改革实验
我们在认识到改革的迫切性的同时,还必须看到,由教育的特点决定,这种改革只能是渐进的。因此,必须通过大量的改革实验取得经验,来丰富素质教育的内涵,并反过来以素质教育的理论指导教育改革的实践。首先必须加强和改进对基础教育工作的领导。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是进行教育整体改革的过程,需要在政府的統一领导下规划和推进。各级政府要办好每一所学校,学校要对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要建立科学的、规范的管理体系,又要使学校在正确方针的指导下,真正成为办学的实体。因为学校只有真正成为办学实体,改革才能有宽松的环境,才有可能涌现出推行素质教育办有特色的学校典型,地区也才有可能通过积累逐步探索出进行素质教育的规律,创造大面积推行素质教育的经验。
同时必须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推进教育评价的研究。小平同志说:“考试是检查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同检查产品质量是保证工厂生产水平的必要制度一样。当然也不能迷信考试,把它当作检查学习效果的唯一方法,并且要认真研究、实验、改进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使它的作用完善起来。”小平同志对现行的考试做了辩证的分析:一则考试是一种重要方法,二则不能迷信考试,三则要通过改进使之完善。“应试教育”的根源并不在考试本身,但无疑与现行的考试特别是选拔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实现了普及小学教育之后,我们取消了初小升入高小的选拔考试。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小学升入初中再进行一次选拔和分流从根本上讲已无必要。积极而稳妥地取消小学升入初中的选拔考试,以使九年成为一个完整的学段,显然更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和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与此同时,必须加强对学生素质的综合评价和对学校的综合评价的研究,以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激励机制。这样才能使素质教育摆脱桎梏,轻装前进。
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来改革课程教材体系,是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的关键环节,必须通过课程教材的改革,体现教学内容的普及性、基础性和时代性。
3、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小平同志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会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师是素质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因此,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科学和教育艺术的水平以及自身的基础素质水平,对素质教育的实施起着直接的作用。
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改进师范院校教育和教师的继续教育,要切实加强教师教育思想的学习,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在这里,至关重要的是教师自身的基础素质的培养。“教人先正己”,教师的基础素质渗透在全部教育过程之中,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实际影响,正如加里宁所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那样地影响全体学生。”东北一所小学有一句格言:“学校无小事,事事有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揩模。”
因此,必须把提高教师队伍的自身素质放在队伍建设的极其重要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既是提高学生素质的过程,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过程,并以此带动全社会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是我国迎接新世纪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育战略目标。我们相信,在全社会的支持之下,经过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这一伟大目标一定能够实现,这一转变的成果也必将记入我国走向21世纪的辉煌的史册。
本文链接:http://jvsha.com/1640.html